- 年份
- 2024(2009)
- 2023(2787)
- 2022(2318)
- 2021(2176)
- 2020(1805)
- 2019(3995)
- 2018(4170)
- 2017(6939)
- 2016(4054)
- 2015(4596)
- 2014(4929)
- 2013(4457)
- 2012(4177)
- 2011(3799)
- 2010(3815)
- 2009(3531)
- 2008(3373)
- 2007(3143)
- 2006(2727)
- 2005(2472)
- 学科
- 济(11390)
- 经济(11364)
- 管理(10133)
- 业(7200)
- 企(5668)
- 企业(5668)
- 中国(5164)
- 制(4867)
- 体(4818)
- 学(4692)
- 农(4409)
- 理论(3744)
- 财(3445)
- 教育(3288)
- 地方(3286)
- 银(3110)
- 银行(3097)
- 行(3037)
- 融(2983)
- 金融(2976)
- 业经(2805)
- 方法(2763)
- 体制(2700)
- 农业(2616)
- 教学(2412)
- 和(2322)
- 制度(2146)
- 度(2146)
- 数学(2009)
- 数学方法(1964)
- 机构
- 学院(53936)
- 大学(53266)
- 研究(21192)
- 济(17321)
- 管理(16902)
- 经济(16707)
- 中国(15756)
- 科学(13919)
- 理学(13732)
- 理学院(13529)
- 管理学(13156)
- 管理学院(13053)
- 农(12543)
- 京(12314)
- 所(11361)
- 研究所(10325)
- 农业(9945)
- 江(9737)
- 中心(9462)
- 业大(9362)
- 财(9321)
- 技术(8713)
- 范(8152)
- 师范(7999)
- 院(7982)
- 省(7764)
- 北京(7720)
- 州(7506)
- 财经(6702)
- 部(6498)
共检索到9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童翠萍
徐雁(秋禾)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话书评家。2007年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首次联合27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四位优秀书评人,他位列其中。二十余年来,他在书话书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特色。该文首次梳理了他在文体上做过的探索,总结了他在成熟的书评观形成以后,书话书评文章在题材、立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
徐雁 秋禾 书话 书评 文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形式上的突出表征是"以诗代话"与每节标明题目次序,我国传统戏曲文体历史生成过程中很可能在以下诸方面对其有所借鉴:一折(出)的下场诗对本折(出)剧情的总结;剧终的判文或词话对全剧情节的提要;表演中人物以角色与剧作者的双重身份进行的现场评论;分出及出目形式。最后辨析了戏曲题目正名与话本末尾的诗歌形式之异。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变文话本 戏曲文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刚 杨巍
分析2000-2012年来CSSCI中收录的历史学专业20种核心期刊收录书评的相关数据后发现,史学书评在整个史学文献中依然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史学CSSCI来源期刊都收录书评文章;书评作者都是拥有高学历或职称的人群;书评已经逐渐具有实时性,书评发表时间与图书出版时间时差为1-3年。但史学书评中存在一定专业局限性、客观性差和书评学术含量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史学书评 数据分析 学术评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霞辉
广告用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言,有其特有的文体特点。本文以语言变异的理论为基础,从词汇、语义两个方面的变异现象来分析语言变异给广告用语带来的文体色彩。
关键词:
语言变异 广告用语 文体特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姜德明
书话漫话———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4期姜德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话、词话、曲话,名著多有,唯有书话似乎是近60年始为人们所用,并逐渐为公众所认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书话的理解仍各有不同。对书话范围的界定还比较宽泛,多数人把凡是关于谈书的散文、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立耘
书话是一切关于书籍的小品文字,却不以深入介绍和评价图书为己任。它含英咀华,比书评更有兴味,更见机锋,更显性情;它辨书识书,品书论书.比其它内容的散文随笔多了一份书卷气,多了些儒雅、博洽与恬淡。书话脱胎于古代藏书家、读书家的题跋、叙录,却淡化了其中的庄重与肃穆,强化了隐于字里行间的爱书如狂、恋书如痴、嗜书如命、知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剑晖 陈鹭
文体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折射出时代的精神,同时每一个时代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体。文体还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性格、情绪和心理在特定时期的集中反映。考察文体与时代和文化的联系,可以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由微观到宏观,多层面地把握文体发展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时代文体 文化文体 现代散文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陈民镇
"文章原出五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生成论,它强调五经的终极意义,但它并不能真正解释文体的发生机制。刘师培在"文章原出五经"说的基础之上,结合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提出了"文章原出王官"说。从《诗》《书》的实例来看,王官确实对文体的发生和早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存在典籍与文书相互渗透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礼乐制度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统摄意义。
关键词:
文体 王官 五经 《诗》 《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成
最初的"典"体生成于殷人的贡典制度,主要是书写对祖先神灵的祝告之辞和先王先妣的祀谱和庙号。周人将礼乐法度上升到了"典"的神圣地位,并将先王先公有教益和借鉴意义的话语也称之为"典"。而《尧典》是春秋时人出于制度的焦虑,为王者未来的实践行为建构的一部理想性的行政法典,体现出了迥异于商周其它"典"体的叙事性文体特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春芬
"70后"女作家周洁茹在2017年集中发表了《到香港去》《到直岛去》《到深圳去》和《到广州去》4部短篇小说,与她在20世纪末创作的《到南京去》《到常州去》不经意间形成了"到……去"系列小说,尽管新作与旧作时隔近20年,但其作品在语言体式、语言秩序、修辞选择和用词习惯等方面都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现象,分别折射出作者对小说喧嚣世界的刻画特色、灵动独特的写作气质、营造小说情绪的成熟技巧和对生命自由的探寻精神,它们从表层和深层共同形成了周洁茹颇有特色的文体风格。
关键词:
周洁茹 “到……去”系列小说 文体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