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6)
- 2023(12290)
- 2022(10876)
- 2021(10307)
- 2020(8474)
- 2019(19483)
- 2018(19503)
- 2017(36849)
- 2016(20524)
- 2015(23106)
- 2014(23293)
- 2013(22650)
- 2012(20639)
- 2011(18467)
- 2010(18280)
- 2009(16515)
- 2008(15833)
- 2007(13723)
- 2006(11825)
- 2005(10088)
- 学科
- 济(75861)
- 经济(75772)
- 管理(55516)
- 业(51302)
- 企(42506)
- 企业(42506)
- 方法(36215)
- 数学(31355)
- 数学方法(30948)
- 农(21110)
- 中国(19783)
- 学(19245)
- 财(18023)
- 业经(17310)
- 地方(16060)
- 理论(14670)
- 制(14477)
- 农业(13984)
- 和(12722)
- 贸(12619)
- 贸易(12614)
- 环境(12334)
- 教育(12305)
- 易(12204)
- 技术(12094)
- 务(11337)
- 财务(11264)
- 财务管理(11244)
- 银(11144)
- 银行(11071)
- 机构
- 大学(285320)
- 学院(284057)
- 管理(111869)
- 济(103864)
- 经济(101348)
- 理学(97625)
- 理学院(96461)
- 研究(95792)
- 管理学(94505)
- 管理学院(93999)
- 中国(68247)
- 科学(64146)
- 京(61567)
- 农(53018)
- 所(48977)
- 业大(48798)
- 财(46266)
- 研究所(45280)
- 中心(42947)
- 农业(41954)
- 江(41160)
- 范(38751)
- 北京(38489)
- 师范(38302)
- 财经(37473)
- 院(35184)
- 经(34115)
- 技术(33399)
- 州(33333)
- 师范大学(30863)
- 基金
- 项目(203840)
- 科学(158246)
- 研究(146098)
- 基金(145221)
- 家(128531)
- 国家(127440)
- 科学基金(108117)
- 社会(88380)
- 社会科(83584)
- 社会科学(83560)
- 省(81891)
- 基金项目(77988)
- 自然(72579)
- 自然科(70837)
- 自然科学(70817)
- 自然科学基金(69501)
- 划(68844)
- 教育(67787)
- 编号(60089)
- 资助(59582)
- 成果(48704)
- 重点(45749)
- 部(43493)
- 发(43045)
- 课题(42269)
- 创(42255)
- 创新(39344)
- 科研(39330)
- 计划(38578)
- 大学(37315)
- 期刊
- 济(111005)
- 经济(111005)
- 研究(79446)
- 中国(54404)
- 学报(52630)
- 农(47680)
- 科学(45885)
- 管理(39742)
- 大学(38803)
- 学学(36564)
- 教育(36434)
- 财(33676)
- 农业(33255)
- 技术(25243)
- 融(19583)
- 金融(19583)
- 业经(19011)
- 经济研究(17143)
- 财经(17083)
- 业(16885)
- 图书(16472)
- 科技(15337)
- 版(14616)
- 业大(14586)
- 经(14453)
- 问题(14347)
- 理论(13690)
- 林业(13165)
- 技术经济(12989)
- 实践(12759)
共检索到403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杰 葛蓓孛 魏倩 高俊平 洪波
为获得具有优良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并为百合的新品种选育提供性状优良的杂交亲本,以细叶百合种子(2n=2x=24)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细叶百合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1%秋水仙素处理24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最高,达30%。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8。四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减少,气孔增大;前期生长势缓慢,叶片短缩增宽,叶色加深;后期生长健壮,叶片增大明显。通过对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变异植株形态、气孔的观察测定以及染色体倍性鉴定,成功获得了细叶百合的多倍体植株。
关键词:
细叶百合 秋水仙素 染色体 多倍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嘉曼 卢江 韦绍龙 韦弟 李朝生 张进忠
【目的】通过多倍体诱变育种获得香蕉新型育种资源,为栽培种三倍体香蕉进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二倍体野生蕉种子为材料,诱导种子萌发并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对获得的蕉苗进行多倍体筛选与鉴定。【结果】秋水仙素处理胚性愈伤组织后其敏感性较高,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0.2%(w/v)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0 d诱导效果较好,致死率为20.29%,诱变率为12.33%。通过染色体倍性检测,获得16株加倍成功的纯合四倍体小苗,诱变处理获得的纯合四倍体植株可以作为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亮 张蜀宁 张伟 张振超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子叶期二倍体萝卜茎尖生长点,通过对突变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及营养品质鉴定,获得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经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次获得同源四倍体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4.5%。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在叶片厚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纵横径、种子单粒径等表现出"巨大性";四倍体植株株高、十叶厚、直根重等农艺学性状指标显著大于二倍体;四倍体萝卜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可溶性糖、还原糖等营养品质指标也高于二倍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锡庆 汪莲娟 曹钦政 贾桂霞
为了建立野生有斑百合多基因型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方法及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多倍体鉴定技术,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野生有斑百合预培养7 d的无菌萌动种子(2n=2x=24)为材料,用不同含量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种子下胚轴明显膨大作为变异植株早期鉴定的标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核DNA含量,并结合染色体计数法对诱导后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探讨在相同的种子萌动状态下,不同含量、不同浸泡时间的秋水仙素诱变效果,并初步建立了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和鉴定技术流程。结果表明:0.10%的秋水仙素溶液可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素萍 曹齐卫 孙敬强 刘波 徐坤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而化学诱变作为种质创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些作物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组培试管苗多倍体的诱变效应,旨在为创新大蒜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选用山东‘苍山蒲棵’、四川‘正月早’和‘新疆紫皮’3个生态区域的大蒜品种,鳞茎经自然晾干通过休眠后,取鳞芽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茎尖试管苗成苗率及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解析,确定诱变大蒜四倍体的优化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幼叶和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相结合的...
关键词:
大蒜 试管苗 秋水仙素 四倍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于莉 张蜀宁 王雅美 徐丽娟 侯喜林
研究秋水仙素离体双层培养诱导对3种青花菜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建立青花菜四倍体的离体双层培养诱导体系,为植物倍性育种提供新途径。以子叶期保留下胚轴0.4~0.6 cm的子叶为外植体,接入含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离体双层培养基(上层为含秋水仙素的液体培养基,下层为不含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24、48和96 h。结果表明:以300mg·L-1秋水仙素处理48 h诱导获得四倍体的效果最佳,LQ-2、S139-2和LQ-23三个材料外植体存活率达100.00%,增殖系数分别为2.00、2.33和2.67,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66.67%、71.42%和62.50%。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在株高、叶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福妹 穆怀志 刘子嘉 李志新 姜静 刘桂丰
采用0.1%和0.2%秋水仙素分别处理4个家系白桦种子1、2、3和4d,调查其对白桦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的影响和四倍体诱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种桦树共7个家系在0.2%秋水仙素处理3d的条件下四倍体的发生率。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同一浓度下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诱导3d时为最低。2)用0.2%的秋水仙素处理种子3d,发现白桦种间和家系间的四倍体诱导率明显不同,欧洲白桦4个家系的平均诱导率为3.76%,而3个白桦杂种家系的平均诱导率仅为0.09%,7个家系中YB3的诱导率高达8....
关键词:
白桦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四倍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扬眉 文峰 郭文武
为获得纯合稳定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同源四倍体,以不同质量浓度(0.1、0.3、0.5g/L)的秋水仙素和时间(3、6、9h)组合对5个木薯品种的腋芽进行诱导处理,然后转入MS培养基培养再生试管苗,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压片技术鉴定其倍性,筛选出四倍体。经多代无性繁殖,结果显示5个品种均获得稳定的四倍体植株。将木薯Col22和华南8号的四倍体移入温室,5个月后与对照二倍体相比,其叶片变宽、变厚,气孔的长度、宽度、密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为进一步用于木薯品种改良提供了珍贵的试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兴泽 赵桂琴 柴继宽 苟智强
本研究以两个二倍体燕麦(Avena nudibrevis、A.hispanica)为材料,采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0.05%、0.1%、0.15%、0.2%)和不同时间(3、6、9、12、24、36、48h)处理燕麦萌动种子,对种苗的变异率和存活率、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种苗胚芽和胚根的直径明显增大,但长度急剧缩短。种苗变异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种苗存活率急剧下降,处理时间超过24h后存活率降为0。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二倍体燕麦的加倍效果影响显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二倍体燕麦出现了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3种类型的细胞,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因供试材料、处理浓度和时间的不同而异。四倍体的诱变率以小粒裸燕麦在0.1%浓度下处理12h最高(22.33%);Zy003619在0.15%浓度下处理9h最高(23.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勇 王跃华 苏国武 王晓蓉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关键词:
青蒿 愈伤组织 多倍体 诱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培尧 陈杰 唐军荣 田斌 周军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滇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滇杨多倍体新种质。结果表明:滇杨叶柄预培养5 d后,转接在附加有40%秋水仙素的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处理2 d,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变率高达50.96%。MS+IBA0.10 mg/L+NAA0.10 mg/L为滇杨多倍化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方案。对10株性状变异明显的多倍化滇杨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4株为四倍体,另6株仍为嵌合体。
关键词:
滇杨 多倍体 诱导 新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单芹丽 王继华 李绅崇 瞿素萍 汪国鲜 杨春梅 蒋海玉
【目的】研究非洲菊单倍体的加倍方法。【方法】采用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处理时间和浓度对非洲菊单倍体(2n=x=25)进行加倍效果研究。【结果】和单倍体相比,双单倍体(2n=2x=50)株型较大,叶片较宽,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较多。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素法加倍效果最好,全株浸泡法次之,茎尖浸泡法最差。全株或茎尖在0.02%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1 d,对单倍体植株无加倍效果;0.1%的秋水仙素添加至增殖培养基处理7 d对植株造成的伤害最大,死亡率达80%,但加倍率只有4%。【结论】0.05%的秋水仙素添加至增
关键词:
非洲菊 单倍体 秋水仙素 加倍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鹏 林威 康向阳
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 ,就非离体状态下施加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杜仲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为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时期 ,而秋水仙碱的有效处理浓度为 0 1%~ 0 2 % ,有效处理时间为 2 4~ 36h .在减数分裂粗线期采用 0 2 %的秋水仙碱溶液持续处理 2 4h ,或采用 0 1%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 36h ,获得的平均 2n花粉比率最高 ,分别为 2 7 6 %和 2 3 2 % ,其中最高处理可达 4 9 5 % .与白杨等树种离体水培状态下施加理化处理诱导 2n花粉相比 ,由于杜仲同一花芽内小孢...
关键词:
杜仲 减数分裂 秋水仙碱 花粉染色体加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张平冬 高鹏 赵芳
以银腺杨等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授粉后一定时间采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花序 ,共获得 40 2粒种子 ,成苗10 7株 ,从中检出 2 1株银腺杨×毛白杨三倍体 .证明授粉后 2 4~ 3 6h是施加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的有效时期 ,三倍体得率最高达 57 1% .通过这一途径获得的白杨三倍体同样具有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 ,2年生实生苗的平均苗高、地径超出全部后代群体总平均值的 2 9%和 65% ,其中以BY3 2 0等表现最佳 ,分别超出群体平均数的 55%和119% .该研究为高效诱导白杨三倍体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白杨 授粉 秋水仙碱 三倍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耀中 董洪平
在隔离区内,以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有差异;小穗剪颖处理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处理时间和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讨论了药物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可行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秋水仙素,二甲基亚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