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9)
2023(2952)
2022(2452)
2021(2303)
2020(2022)
2019(4484)
2018(4458)
2017(7856)
2016(4677)
2015(5320)
2014(5209)
2013(5026)
2012(4959)
2011(4704)
2010(4838)
2009(4297)
2008(4551)
2007(4031)
2006(3617)
2005(3211)
作者
(16773)
(14209)
(14197)
(13454)
(9199)
(6964)
(6277)
(5520)
(5448)
(5151)
(5131)
(5034)
(4837)
(4805)
(4628)
(4413)
(4263)
(4219)
(4209)
(4175)
(3885)
(3723)
(3534)
(3385)
(3357)
(3190)
(3146)
(3035)
(2987)
(2926)
学科
(16310)
经济(16286)
管理(8594)
(8401)
(8300)
(6365)
企业(6365)
方法(6285)
数学(5273)
数学方法(5128)
(4525)
中国(4160)
(3403)
(3177)
业经(3135)
地方(3061)
农业(3048)
税收(2928)
(2894)
(2877)
金融(2875)
理论(2863)
(2849)
(2822)
贸易(2821)
(2754)
(2689)
(2545)
银行(2516)
环境(2490)
机构
大学(73364)
学院(70425)
研究(32226)
科学(24182)
(23001)
经济(22432)
中国(22347)
管理(20803)
(19512)
(18887)
理学(17910)
研究所(17762)
理学院(17525)
(16930)
管理学(16789)
管理学院(16677)
农业(15744)
业大(14417)
中心(13481)
(11987)
(11862)
师范(11803)
(11659)
(11288)
(11269)
北京(10551)
(10457)
实验(10423)
科学院(10350)
实验室(10058)
基金
项目(51101)
科学(39600)
基金(37804)
(36404)
国家(36177)
研究(31155)
科学基金(28711)
自然(21501)
自然科(20994)
自然科学(20986)
自然科学基金(20598)
基金项目(20001)
(19113)
社会(18127)
(18009)
社会科(17072)
社会科学(17065)
资助(15369)
教育(14502)
重点(12981)
计划(12129)
编号(11153)
(11011)
科技(11003)
(10866)
科研(10623)
成果(10069)
(9856)
专项(9585)
创新(9397)
期刊
(25945)
经济(25945)
研究(20055)
学报(19729)
(17491)
科学(16751)
中国(14466)
大学(13544)
学学(12979)
农业(12049)
教育(7715)
(7469)
管理(6952)
(6810)
业大(6057)
(5245)
资源(5080)
农业大学(4851)
(4797)
金融(4797)
林业(4745)
技术(4102)
经济研究(3945)
自然(3938)
财经(3936)
科技(3873)
世界(3720)
中国农业(3719)
国际(3556)
(3351)
共检索到107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媛  魏虹  马文超  张雯  曾成城  周翠  王婷  
【目的】探讨Cd在秋华柳各器官及叶片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特征,为深入了解秋华柳的耐受解毒机制,进一步指导其在Cd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式,设置CK(0 mg·L~(-1)Cd~(2+))、T_1(2 mg·L~(-1)Cd~(2+))、T_2(10 mg·L~(-1)Cd~(2+))、T_3(20 mg·L~(-1)Cd~(2+))、T_4(50 mg·L~(-1)Cd~(2+))5种Cd处理浓度,测定秋华柳各营养器官和0、6、12、18天叶片中亚细胞组分的Cd含量。【结果】1)不同浓度Cd处理下,秋华柳根部积累的Cd含量远高于茎和叶,表明秋华柳通过根系对Cd的滞留效应,可降低Cd向地上部分的转运,从而减少Cd对地上部分的毒害。2)时间和浓度处理均显著增加秋华柳各亚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但细胞壁和细胞质中Cd含量的增幅远大于细胞器,且其亚细胞组分中Cd含量的分布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器,表明细胞壁的固定和液泡的区室化均为秋华柳的重要解毒作用,但细胞壁对Cd的结合和固定作用占主导。3)相同处理时间下,与CK相比,低Cd浓度处理时,细胞壁组分中的Cd含量显著增加,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壁组分中的Cd含量及百分比呈降低趋势,细胞质组分中的Cd含量及百分比显著增加。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秋华柳细胞质组分中的Cd含量百分比上升,而细胞壁组分中的Cd含量百分比下降。高Cd含量和长时间胁迫时,细胞壁对Cd的固定能力有所下降,而液泡的区室化作用显著提高,这可能是秋华柳耐受高Cd含量和长时间胁迫的一种策略。4)时间和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秋华柳亚细胞组分中Cd含量的增加效应大于单一时间处理或单一浓度处理效应,表明在Cd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双重影响下,秋华柳细胞壁的固定作用和液泡的区室化作用更加显著。【结论】1)器官水平上,秋华柳通过根系对Cd的滞留效应限制其向地上部分的转运,从而降低Cd对地上部分细胞器的毒害,增强秋华柳对Cd的耐受能力。2)在亚细胞水平上,细胞壁固定和液泡区室化是秋华柳对Cd胁迫的重要解毒机制,且以细胞壁的固定作用占主导地位,这是秋华柳为确保其核心细胞器免受Cd毒害而产生的耐受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敏  郑绍建  胡霭堂  赵秀兰  张航宁  
采用小麦悬浮细胞系研究镉、磷在细胞中的积累和分布特性及交互作用。共设置两组试验:一组设4个镉水平(0,50,100,180μmol/L)和1个磷水平(2.5mmol/L),主要研究镉对磷在细胞内积累和分布的影响;另一组设3个镉水平(0,50,180μmol/L)和2个磷水平(0.5,2.5mmol/L),以研究镉、磷的交互作用。细胞在含有不同镉、磷浓度的MS培养基中处理7d。结果表明,介质中镉抑制了细胞的生长,而增加磷能部分地抵消其抑制作用。细胞含镉量随外施镉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含磷量却随之下降。无论是低镉还是在高镉条件下,提高供磷水平均能抑制细胞对镉的积累,但大部分镉截留在细胞壁内。同时,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锦平  曾成城  马文超  刘媛  贾中民  魏虹  刘永贤  
【目的】研究秋华柳在水淹-镉胁迫下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在水淹条件下的镉积累特征,探究秋华柳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变化及其适应性管理途径,为更好利用该植物改善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秋华柳扦插苗为材料,采取向土壤添加外源镉(CdCl_2·2.5H_2O)的形式,共设0、0.5、2,10 mg·kg(-1)4个镉处理浓度,每个镉处理浓度下又设置常规供水和水淹2个水分条件,研究秋华柳植株各组分生物量及镉含量的变化。【结果】1)秋华柳在水淹-镉胁迫下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茎、叶生物量与对照无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蔡道雄  卢立华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in three plots of a 13 years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in Daqingshan,Guangx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all organs wa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leaf (510.5)>bark (501.8)>wood (485.1)>root (476.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攀  刘贝贝  范成五  吴琳  
【目的】研究辣椒镉(Cd)积累特性与生理抗性和Cd亚细胞分布的关系,从生理和亚细胞水平揭示不同耐性辣椒Cd积累机制,为Cd污染产地的辣椒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初步鉴定的耐Cd能力差异较大的2个辣椒品种S16和线椒301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的方法,设置0、5、50 mg/L 3个Cd浓度梯度,对比分析2个辣椒品种在生物量、耐性指数、不同组织Cd积累量、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GSH)]以及亚细胞组分Cd含量分布的差异。【结果】①在高浓度Cd胁迫时,线椒301的耐性指数、根茎叶Cd含量均显著(P可溶性组分>细胞器;但随Cd浓度增加,线椒301细胞壁中Cd含量占比增加、茎叶细胞器中Cd含量占比降低,而S16茎细胞器中Cd含量增加。表明S16易受到Cd胁迫的损伤,线椒301细胞壁固持Cd则有助于其缓解Cd胁迫。【结论】线椒301比S16具有更强的细胞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壁固持Cd的能力,使其对Cd有更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不宜在Cd污染严重区域种植;而S16则属于对Cd敏感的品种,易种植在清洁区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翟明丽  赵艳芳  翟毓秀  尚德荣  盛晓风  丁海燕  
采用室内模拟混合暴露方式,研究了在镉(Cd)质量浓度一定(0.05 mg/L)的条件下,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 mg/L、0.1 mg/L、0.5 mg/L、1 mg/L)的锌(Zn)对海湾扇贝整体、组织及亚细胞水平Cd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Zn能显著抑制扇贝全贝对Cd的富集,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Zn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扇贝不同组织中Zn对Cd的富集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鳃最为明显。在亚细胞水平,扇贝各组织累积的Cd主要分布在类金属硫蛋白(MTLP)和细胞碎片(CD)组分。在内脏各亚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田生科  孙海菁  杨肖娥  陈益泰  刘婷  
【目的】研究杞柳不同品种对重金属铅(Pb)的吸收、积累以及耐性差异,明确Pb在杞柳不同组织的积累特点、转移能力及其在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为阐明Pb的毒性机制以及杞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方法,分别以0,100和200μmol·l~(-1) Pb(No3)2处理杞柳微山湖、一枝笔和大红头3个品种扦插苗,研究铅对杞柳不同品种生长、生物量积累和重金属耐性的影响以及Pb在不同组织的积累和转移能力,并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SRXRF)荧光技术分析Pb以及K,ZN,Ca,Fe等其他元素在杞柳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结果】Pb明显抑制了杞柳3个品种的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华  秦鱼生  陈琨  曾祥忠  张焱  李丽君  涂仕华  
作物籽粒中镉来源于土壤,土壤中镉形态的含量与作物吸收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找出作物籽粒中镉与土壤镉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小麦/水稻籽粒中镉的来源,为阻断镉吸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采样方法,对成都平原镉污染区冲积性水稻土耕作层土壤镉形态及对应的作物秸秆和籽粒镉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镉超标水稻土不同形态镉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水稻土不同形态镉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留态>水溶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各形态分布极不均衡,生物可利用形态所占比例较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中民  王力  魏虹  冯汉茹  李昌晓  
以垂柳和旱柳插条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0(对照组),5,10,20,50 mg·L-1(以纯Cd计)5个不同条件处理组,研究垂柳和旱柳的生长、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及其镉含量。结果表明:1)由生物量和生长指标评价的耐性指数Ti(%)随着营养液镉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垂柳和旱柳在镉浓度为5,10 mg·L-1时Ti分别为79.30,73.11和98.48,90.69,具有较高的镉耐受能力,且旱柳镉耐受能力大于垂柳。2)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垂柳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下降(P<0.05),垂柳根体积和旱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先增加后下降,而2树种根平均直径显著增加(P<0.0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杰  项婷婷  姜培坤  吴家森  柯和佳  
植硅体封存的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已被证明在生物地球化学碳硅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碳的分布与积累特征,于2014年12月在中心产区浙江省苍南县利用标准地调查方法,采集了不同年龄(1~3年生)、不同器官(叶、枝、秆)、凋落物和土壤样品,分析了硅、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绿竹地上部分硅、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大小表现均表现为凋落物>叶>枝>秆,其中植硅体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8,3.16,0.28,0.04 g·kg-1,植硅体碳总积累量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磊  张洪海  马建章  
为了解紫貂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类型和局部分布的特点,选取5只健康成年紫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对其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种内分泌细胞在紫貂的消化道中均可检出;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胃腺和肠腺上皮细胞间,以胃黏膜和小肠前段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大肠各段仅检测到5-HT-IR细胞,食管无内分泌细胞检出;细胞形态多样,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回肠、盲肠和直肠的内分泌细胞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幽门腺区、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的内分泌细胞多呈楔形;在所测细胞中,5-HT-IR细胞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各段,其余6种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紫貂消化道的大多数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彦花  区又君  李加儿  温久福  周慧  
利用石蜡切片、HE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 (Alician blue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 reagent AB, pH 2.5)]染色技术,研究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黏液细胞的分布特征。黄唇鱼食道粗而短,胃呈"卜"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胃与肠的连接处有8条幽门盲囊,肠道在体腔内迂回2个曲折。光镜下观察到消化管管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膜、肌肉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食道肌肉层很厚,黏膜层很薄,未见黏液细胞分布。胃部肌肉层和黏膜层均很厚,黏膜固有层分布胃腺,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幽门盲囊管腔很大,但肌肉层很薄。肠道肌肉层较厚,黏膜皱褶较细长,黏膜上皮细胞间可见圆形的黏液细胞。肝脏内弥散分布胰腺组织,肝小叶内可见大量糖原空泡。AB-PAS染色检测到胃部分布为红色的Ⅰ型黏液细胞;幽门盲囊黏膜上皮分布大量蓝色的黏液细胞,为Ⅱ型黏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检测到大量Ⅱ型黏液细胞,并有少量Ⅰ型黏液细胞。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体现了食性与结构功能相协调的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凤超  王玉柱  孙浩元  杨丽  张俊环  马履一  
为研究不同水分对桃果实细胞内糖酸分布的影响,以成熟白凤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个土壤水分水平(W1:田间持水量的60%~70%,W2:田间持水量的75%~85%)对果肉细胞内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和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在液泡、细胞质与细胞间隙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1处理桃果实液泡、细胞质和细胞间隙中可溶性糖分别为39.47,16.73,13.03 mg/g,有机酸分别为4.38,3.15,0.69 mg/g,而在W2处理中可溶性糖分别为35.63,16.11,13.33 mg/g,有机酸分别为4.00,3.27,0.65 mg/g,表明增加水分供应可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光闻  朱祝军  方学智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0.1 mg/L和1 mg/L镉(Cd)处理时2个小白菜品种的Cd吸收和亚细胞分布及钙(Ca)、Cd互作关系。结果表明:Cd主要积累在小白菜的根中,杭州油冬儿地上部Cd含量显著高于沪青1号,但根中Cd含量相反。小白菜地上部亚细胞各组分中Cd含量随着营养液中Cd浓度增加而增加,Cd主要积累在细胞质组分中,其次为细胞壁组分,积累Cd量最少的是细胞器组分,两品种间存在差异,Cd在杭州油冬儿细胞壁组分的分配比率大于沪青1号。Ca也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组分中,0.1 mg/L Cd处理时,细胞质及细胞壁中的Ca、Cd为协同作用;1 mg/LCd处理时,二者为拮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