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
2023(1257)
2022(985)
2021(777)
2019(1290)
2018(1093)
2017(1933)
2016(938)
2015(1092)
2014(1080)
2013(1157)
2012(1263)
2011(1332)
2010(1389)
2009(1247)
2008(1200)
2007(1026)
2006(1043)
2005(980)
2004(897)
作者
(3307)
(2948)
(2877)
(2594)
(1761)
(1270)
(1256)
(1152)
(1125)
(1069)
(980)
(973)
(931)
(873)
(863)
(853)
(839)
(799)
(783)
(744)
(723)
(699)
(686)
(676)
(675)
(625)
(579)
(561)
(558)
(557)
学科
(13259)
经济(13256)
地方(6335)
地方经济(5194)
中国(2843)
管理(2586)
业经(2381)
(2162)
环境(2047)
(1804)
方法(1754)
资源(1738)
数学(1600)
数学方法(1598)
(1571)
发展(1570)
(1568)
产业(1560)
(1557)
金融(1557)
(1524)
(1520)
总论(1457)
信息(1375)
农业(1354)
经济学(1351)
信息产业(1321)
生态(1238)
(1182)
(1143)
机构
学院(18180)
大学(17289)
(11028)
经济(10871)
研究(7894)
管理(5970)
中国(5541)
理学(4958)
理学院(4888)
管理学(4821)
管理学院(4780)
(4172)
科学(4084)
(3876)
经济学(3701)
(3473)
研究所(3448)
经济学院(3236)
中心(3227)
财经(3225)
(2885)
(2880)
(2789)
(2622)
师范(2615)
科学院(2598)
社会(2577)
(2510)
(2435)
(2377)
基金
项目(10263)
科学(8299)
研究(8101)
基金(7194)
社会(5993)
(5946)
国家(5886)
社会科(5698)
社会科学(5697)
科学基金(5130)
(4309)
(3581)
基金项目(3527)
发展(3303)
(3257)
(3226)
教育(3194)
(3142)
经济(3125)
编号(3086)
资助(2786)
国家社会(2605)
成果(2410)
自然(2351)
课题(2345)
重点(2342)
自然科(2292)
自然科学(2292)
自然科学基金(2234)
(2029)
期刊
(15607)
经济(15607)
研究(7219)
中国(3469)
管理(2935)
(2843)
经济研究(2813)
(2419)
业经(2405)
科学(1978)
问题(1954)
财经(1881)
(1865)
金融(1865)
学报(1835)
技术(1707)
(1656)
农业(1637)
大学(1541)
改革(1509)
(1509)
学学(1498)
经济问题(1452)
经济管理(1317)
技术经济(1269)
商业(1245)
世界(1207)
教育(1150)
统计(1110)
(1098)
共检索到31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傅朝选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作为一名老会计人员,忆昔抚今,感慨万千。建国初期人民的生活是相当困难的。那时国家掌控物资的经济实体就是供销社,供销社肩负着现在商业、供销、物资、外贸、盐务等部门的职能。在基层退休的老会计人员,很多有在供销社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鲍世问  于焕钧  董维春  
介绍回顾了南京农业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初期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开展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模式探索、学科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早期实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张一农  张超逸  赵智泉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之精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一脉承传:以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社会再生产经济活动中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世界观;以尧舜之道,作为进行社会再生产活动及变革社会的真理和遵照的规律;以孔子的大同小康论,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理想目标;以经济伦理,作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经过3年实施,已取得预期成效——高职教育"百花绽放"局面基本形成。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是:以示范性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形成"千花盛开"的蓬勃发展形势。"千花盛开"的高职教育发展前景必须从战略层面谋划可持续发展,在策略建设上启动第二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二期重点建设工程,推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通过整合兼并淘汰一批办学效益差的高职院校,整合资源,以改革示范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发展。在技术性层面,更加注重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东西部合作建设。打造千余名优秀院校长和党委书记,提升他们的领导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陈汉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伟  
5月14—16日,黄浦江畔,东方明珠塔西侧,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这里举行。这是新世纪以来全球职业教育的一次空前盛会,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7个成员国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顺应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而鲜明提出的理念,还明确提出全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为此而转型。大会共举行了6次全体会议、6个平行分组会议、6个圆桌会议和7个特别会议。代表们平等交流,充分讨论,同商共性问题,分享彼此经验,增进友谊与合作,增强信心与期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1981年11月21日,中国财政杂志社在北京成立。光阴荏苒,如今中国财政杂志社即将步入而立之年。我谨代表财政部党组,向中国财政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财政宣传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致以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杏玉  曹克广  王辉  
本文从学校10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历程,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认为校企合作、工学并举的办学思想是我们始终要传承和不断创新并为之实践的职业教育思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庆存  孙鸿烈  刘昌明  石玉林  童庆禧  陆大道  李文彦  王恩涌  孙惠南  邓先瑞  倪绍祥  孙广友  杨桂山  柳林  李双成  
黄秉维先生是国际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他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黄秉维先生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基建局等院内单位,全国有关地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协系统等40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黄秉维先生的亲属、著名科学家的亲属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两院院士孙鸿烈、曾庆存、石玉林、刘昌明、李文华、童庆禧、郭应禄、郑度、孙九林、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陶澍、傅伯杰等先生参加了研讨会,黄秉维先生生前的同事、助手和学生李文彦、王恩涌、邓先瑞、孙惠南、杨桂山、柳林等先生也在会上发言。会前,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年纪念文集》,编辑制作了《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杂志发表了回顾、纪念性文章。除另行发表的若干学术报告外,现根据录音,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王姝黛  
中华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表现在本位、重点、文化思维上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央集权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和儒家伦理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三大特征。中国发展道路具有独特的历史关系和可持续性,也必然影响今后中国道路的发展。本文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发展道路之间的历史关联的探讨,有助于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征和延续性,更有助于认识中国的今天和未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美姣  
文章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当前现状和社会矛盾的分析,引出了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传承建议。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体现民族特色的社会产物。传承保护传统音乐,使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化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国利  
中国现代新考据学派史家傅斯年以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对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作了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此虽旧域,其命维新"的学术命题。他指出历史学与语言学密不可分,中国有着将历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悠久历史;传统考据学、特别是清代考据学重视文献考证,主张从语言文字的训诂来研究历史,这种学术传统和方法应当加以继承。然而,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又存在诸多缺陷,需要用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加以改造和发展,以建立科学的现代史学与语言学。他借鉴清代考据学以语言学研究思想史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学方法,撰写出中国现代思想史和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为中国传统史学和语言学的科学化发展和现代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其理论又有相当的片面性,本质上是唯科学主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