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
- 2023(67)
- 2022(58)
- 2021(69)
- 2020(36)
- 2019(84)
- 2018(75)
- 2017(151)
- 2016(90)
- 2015(86)
- 2014(100)
- 2013(83)
- 2012(71)
- 2011(86)
- 2010(79)
- 2009(63)
- 2008(77)
- 2007(50)
- 2006(48)
- 2005(47)
- 学科
- 济(229)
- 经济(229)
- 中国(185)
- 教育(167)
- 业(127)
- 政治(103)
- 贸(101)
- 贸易(101)
- 企(99)
- 企业(99)
- 思想(99)
- 方法(98)
- 易(98)
- 管理(98)
- 德育(95)
- 思想政治(95)
- 政治教育(95)
- 治教(95)
- 数学(77)
- 研究(77)
- 数学方法(76)
- 理论(72)
- 文化(69)
- 农(67)
- 制(65)
- 学(63)
- 银(59)
- 银行(59)
- 行(56)
- 业经(54)
- 机构
- 大学(1239)
- 学院(1077)
- 研究(432)
- 济(412)
- 经济(403)
- 管理(316)
- 京(307)
- 中国(296)
- 理学(249)
- 理学院(246)
- 科学(245)
- 管理学(243)
- 管理学院(241)
- 范(218)
- 师范(217)
- 北京(205)
- 所(199)
- 财(195)
- 研究所(180)
- 师范大学(175)
- 中心(174)
- 教育(173)
- 财经(165)
- 院(153)
- 经(152)
- 农(148)
- 经济学(144)
- 江(139)
- 经济学院(129)
- 财经大学(125)
共检索到1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利 胡弼成
中国的大学目前出现了人文精神滑坡和文化品位下降,功利主义思想愈演愈烈,"官本位"倾向严重,以及知识分子缺少公共义务和道德责任等大学精神问题。检视中国古代教育与学术中心的书院,其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理想,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务实、求是的治学态度,开放办学、兼容并蓄的办学风格等,至今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结合书院精神重塑中国大学精神,需要我们重识书院传统与精神,需要大学的大师学者起模范作用,更需要让师生具有教学自由的学问之道,使大学拥有管理自主的办学真谛,最终使知识分子的良心节操撑起中国大学精神这片蓝天。
关键词:
中国书院 大学精神 知识分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彭斐章 武利红
《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50年来,形成了多方面的优良传统:理论与实践并重;发挥理论导向作用;培养作者队伍;广阔的办刊视野;坚持双百方针,等等。50年来,在引领学术潮流、推动事业发展、促进理论创新、增进中外交流,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成就。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学报 50周年 优良传统 成就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贺美英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贺美英庆祝建党75周年暨清华党组织建立70周年[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也是清华大学党组织建立70周年。70年来,清华党组织虽历经白色恐怖、日军入侵南迁、复员回来和文化大革命等风浪曲折,但党组织的活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吉臻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传统的高度浓缩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集中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治学态度和育人氛围,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尺.更是大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源泉。华北电力大学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历经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鲍世问 于焕钧 董维春
介绍回顾了南京农业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初期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开展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模式探索、学科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早期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建华
研究生教育代表大学的整体学术实力,是衡量大学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指出指导教师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关键,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基础。高等学校应该明确奋斗目标,控制招生规模,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质量 教育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宏民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是学校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的积淀,也是学校精神的高度凝练。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到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再到燕山大学,学校前后三次经历了在荒地和农田上开辟新校区的创业过程,并在创业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厚德博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骏
以文化力为核心的软国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对我国民主建设、制度和科技创新、国家形象塑造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并以此促进国家软国力的提升。大学的人文传统也是一种软国力,大学必须进行人文传统的重塑,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软国力 高等教育 人文传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郭玉婷
传统成绩单存在着无法展示学生全部学习经历和成果、不能很好地展示学生能力、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比较弱、无法生成和创造学习、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等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极大地推进了传统成绩单改革,其中电子档案袋、数字徽章、综合学习者记录是三种主要的做法。在对它们产生的背景、推进的过程、改革的内容和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大学生学习的记录、表达和评价等方面对每种做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数字技术重塑了大学生学习“画像”,使其向空间、时间、内容、形式等多维度“全方位画像”发展,其背后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
传统成绩单 大学生学习 数字技术 画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书院精神与中国现代大学的民族性丁钢本文主要通过对“五四”时期书院研究的再考察,探索在中西文化交流发展的背景下,书院精神与中国现代大学民族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五四”时期的书院研究,是在中国的书院制度消亡后短短的一二十年内,而且是在反传统、向西方学习的热...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赵卓伦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是近些年来热议的话题。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虽具有多种表达,却拥有共同的内核,那就是"重理守道的思想传统""等级有序的伦理观念""顺遂自然的思维方式""中庸为公的处世哲学"以及"含蓄表意的内在修养"。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急剧变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出现新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也改变了既有的内涵。只有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适应性重塑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变革,符合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云尔
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知识管理实现传统企业的重塑是传统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传统企业的重塑涉及到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组织结构的调整、业务流程再造和企业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传统企业 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志伟
"人单合一"是不是生态系统?一定意义上是,一定意义上又不是。"人单合一"是海尔内部的管理战略和组织结构的一个大调整,在海尔内部已经形成一个闭环,但这个闭环对外是半开放的,是对客户的开放,经销商或者其他有意成为"人单合一"中的一员者,则是被暂拒门外的,这个生态系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是有缺憾的。目前,海尔正在进行打造平台型企业、生态圈的探索,张瑞敏说,这个生态圈建设的目标有四个字,即"生生不已"。
关键词:
海尔 生态系统 人单合一 物流 海尔商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燕鲁
面向未来,守住社会的道德底线,通过契约精神融进世界平台的游戏规则,创建有社会价值的伟大企业,不让财富变成困住心智的枷锁。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近百年来,西方工业革命后近现代科学和商业的大爆发,正如晚清重臣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持续高速裂变,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现代社会的膨胀发展如同坐上了火箭,每个人都被时代的巨浪裹挟而前,失重感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