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4)
2023(17864)
2022(15199)
2021(14159)
2020(11588)
2019(26293)
2018(26511)
2017(50313)
2016(27454)
2015(30885)
2014(31423)
2013(31147)
2012(29018)
2011(26472)
2010(26779)
2009(24835)
2008(23892)
2007(21510)
2006(19504)
2005(17573)
作者
(81468)
(68046)
(67362)
(64017)
(42963)
(32487)
(30362)
(26735)
(25839)
(24357)
(23167)
(22850)
(21766)
(21666)
(21051)
(20733)
(19928)
(19760)
(19385)
(19341)
(17264)
(16984)
(16483)
(15825)
(15363)
(15165)
(15022)
(14995)
(13895)
(13681)
学科
(128862)
经济(128723)
(75702)
管理(71597)
(52361)
(52322)
企业(52322)
方法(45453)
数学(39096)
数学方法(38720)
中国(36482)
农业(34895)
地方(32561)
业经(30213)
(27698)
(27038)
(23281)
(19406)
贸易(19392)
(19122)
银行(19069)
(18950)
(18687)
(18505)
金融(18496)
(18427)
理论(18202)
环境(17874)
地方经济(17502)
(17344)
机构
学院(396679)
大学(395215)
(167100)
经济(163516)
管理(152125)
研究(143161)
理学(130233)
理学院(128751)
管理学(126672)
管理学院(125965)
中国(107765)
科学(86988)
(85757)
(80267)
(73890)
(73255)
研究所(66245)
中心(64355)
业大(62980)
农业(61494)
(61160)
财经(57550)
北京(54628)
(54443)
师范(53928)
(52240)
(50994)
经济学(49691)
(48674)
(45079)
基金
项目(262772)
科学(205781)
研究(195452)
基金(188363)
(164012)
国家(162520)
科学基金(138221)
社会(123660)
社会科(116697)
社会科学(116665)
(103560)
基金项目(99693)
教育(88052)
自然(86963)
(86191)
自然科(84847)
自然科学(84830)
自然科学基金(83291)
编号(81255)
资助(76771)
成果(66854)
(60266)
重点(58617)
(57730)
课题(56202)
(53630)
国家社会(50783)
创新(50029)
科研(49045)
教育部(48988)
期刊
(200823)
经济(200823)
研究(122996)
中国(87800)
(80315)
学报(64112)
科学(59635)
管理(55261)
农业(54237)
(53974)
大学(49112)
学学(46409)
教育(46394)
(38811)
金融(38811)
业经(35287)
技术(35222)
经济研究(30529)
财经(28287)
问题(26480)
(25897)
(24324)
技术经济(20318)
(20188)
图书(20100)
世界(19946)
科技(18914)
理论(18291)
现代(18251)
经济问题(18008)
共检索到614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李大毅  王翔宇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数理角度对私营及个体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理论上加以界定,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揭示私营及个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关系。无论是数理分析还是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私营及个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李大毅  王翔宇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数理角度对私营及个体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理论上加以界定,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揭示私营及个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关系。无论是数理分析还是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私营及个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文  尹继东  
基于经验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实证地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的相关性。江西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城乡非农产业,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晓萌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视角,分析了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广义空间面板模型,选择我国199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能够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影响"相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说明劳动力转移对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经济意义上是显著的。但是,从产业角度来说,由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少,第一、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技能、加强省际间经济合作、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有效助力农村劳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晓非  王千  高铁梅  
本文是在当前"用工荒"的社会背景下,利用托达罗模型,在比较优势的框架下,采用CHNS(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具有内生选择的转换模型表明:预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预期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调查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数据存在自选择问题,因此在分析转移劳动力收入时应该考虑自选择的影响;教育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收入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玉国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部门模型,揭示了农村信贷投入通过劳动力转移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基于此,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定量检验了中国2009—2017年31个省份农村信贷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效应关系。研究表明:(1)理论上,增加农村信贷投入能够减少城乡技术水平差异,并通过劳动力转移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加大农村信贷投入能够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3)农村信贷投入基于劳动力转移这一中介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尝试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信贷投向、劳动力优化配置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亮  
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是通过何路径来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进而提出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布局;健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推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加大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亮  
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是通过何路径来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进而提出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布局;健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推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加大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晓娟  孔祥利  
基于1 415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WLS方法,分别从全国、东中西3个区域层面,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城镇化率、转移劳动力家庭年收入及农村人均土地经营面积等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全国、区域层面,选择性变量对城乡差距的作用有正有负,而农村人均经营土地面积变量的扩大均会使城乡差距缩小;东中西区域对比分析得出西部劳动力向省外转移较东中部会使城乡差距缩小。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继续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多元转移;积极培育新型主体;通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双向互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志刚  李娜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文献,重点评述了解释"为何城乡收入差距没有随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缩小"的各种理论观点,以及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假说进行的经验检验。在对各种理论观点和经验检验方法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寒晶  
根据刘易斯的理论模型 ,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关键是要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这要求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废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种限制性措施。从根本上说 ,就是要求政府进一步转换角色 ,有步骤地开放劳动力市场 ,同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制度安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金阳  周应恒  黄昊舒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部门转移,但是能够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如果城乡的资产分配状况不改善,仅仅依靠劳动力流动,城乡收入差距难以有较大改观。分别运用RUMi C微观调研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小调整"对家庭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及省级层面的征地补偿费用(指代农地产权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结果倾向于支持强化农地产权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尽管作用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志明  
政策在江苏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其它所有制经济相比,私营个体经济在市场准入、融资环境、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仍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作用将会有所减弱。但政府在保障私营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政府的职能转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作珍  
文章认为, 个体私营经济与国有、集体经济同属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正确选择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 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作者提出, 根据我国国情, 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应是: 以第三产业为主, 将运销企业作为重点, 实行多样化的经济运作形式。实施上述战略选择应具备相应的条件: (1) 政策导向、扶植, 确保运销企业发展; (2 )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及农民的现代经营管理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月水  
一、江西农村个体私营经 济发展特点 1.经济总量迅速增加。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已达到63.8万户(仅指在工商局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下同),其中农村个体私营企业32.79万户,占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数的51.4%;从业人员107.3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