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9)
2023(14788)
2022(12724)
2021(11773)
2020(9974)
2019(22953)
2018(22385)
2017(43949)
2016(23982)
2015(26492)
2014(26212)
2013(25958)
2012(23876)
2011(21132)
2010(21079)
2009(19623)
2008(19785)
2007(17343)
2006(15274)
2005(13493)
作者
(68613)
(56937)
(56711)
(53893)
(36547)
(27087)
(25673)
(22236)
(21692)
(20474)
(19705)
(19314)
(18156)
(18040)
(17647)
(17556)
(16938)
(16763)
(16407)
(16268)
(14181)
(13993)
(13797)
(13001)
(12772)
(12642)
(12560)
(12519)
(11286)
(11259)
学科
(100862)
经济(100735)
(91306)
(88537)
企业(88537)
管理(86236)
方法(50377)
数学(40604)
数学方法(40213)
(34043)
业经(28848)
(25718)
财务(25656)
财务管理(25623)
企业财务(24460)
(22803)
中国(22503)
(19771)
(19703)
技术(18889)
理论(18768)
(18527)
地方(17272)
(17206)
(17135)
贸易(17125)
(16596)
农业(15184)
(15166)
(14847)
机构
大学(345996)
学院(344512)
管理(142962)
(138201)
经济(135450)
理学(124274)
理学院(122959)
管理学(121090)
管理学院(120461)
研究(108486)
中国(81654)
(73007)
(66460)
科学(66456)
财经(54094)
(53415)
(50040)
(49739)
业大(49195)
(49144)
研究所(48635)
中心(48595)
北京(45629)
(43467)
师范(43058)
经济学(41925)
财经大学(40427)
(40307)
(39692)
商学(39322)
基金
项目(235271)
科学(187254)
基金(173850)
研究(171877)
(150665)
国家(149373)
科学基金(130299)
社会(110192)
社会科(104528)
社会科学(104498)
基金项目(92601)
(90732)
自然(85367)
自然科(83446)
自然科学(83425)
自然科学基金(82006)
教育(78566)
(76342)
资助(71446)
编号(68822)
成果(55424)
(52564)
重点(52273)
(49894)
(48491)
课题(46588)
创新(46476)
教育部(45654)
国家社会(45397)
科研(45136)
期刊
(149562)
经济(149562)
研究(99417)
中国(57854)
管理(55462)
(54459)
学报(52797)
科学(49788)
(43141)
大学(40347)
学学(38207)
教育(32960)
农业(29779)
技术(29520)
(27628)
金融(27628)
财经(27177)
业经(24094)
经济研究(23520)
(23179)
问题(19136)
技术经济(18446)
财会(16730)
(16598)
理论(16497)
现代(16284)
科技(15957)
(15833)
图书(15719)
商业(15549)
共检索到492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宣喻  瞿绍发  李怀祖  
本文建立了一个描述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演变的三维度模式图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企业形态维度、管理岗位维度和控制权维度。本文利用实证资料对这一研究框架进行了检验 ,所得结论是 ,从整体上看 ,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主要是由于企业吸纳外部的管理人员以后 ,企业主将管理岗位对外逐步开放 ,并将企业控制权重新进行配置 ,从而引起治理结构安排和企业形态的变化。但在个案层面上 ,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私营企业都按既定的模式演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宣喻  储小平  
本文通过考察和借鉴美国企业内部治理模式及其演变过程 ,建立一个以控制权演变为核心纬度的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演变的三纬度图。并指出 ,控制权逐步从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手中向非家族的中层经理人员转移 ,是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绍发  李怀祖  
在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计中 ,最重要的是解决控制权如何在企业主、家族成员和非家族经理人员之间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 ,即如何通过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 -约束机制 ,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主与非家族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俊  
本文详细阐述了私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的特点以及内部控制发展规律。在现阶段,私营企业内部控制向引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对大宗物资CPI价格的关注与管理,研究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向,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失误,优化、调整法人治理结构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将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私营企业竞争的需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吕艳华  
(一)私营企业内部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误区目前,我国大部分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很多企业仍然把员工当作工作的机器,管理方法简单,缺乏激励意识、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及分配制度。一些企业存在盲目激励现象,对其他企业的激励措施"依葫芦画瓢",而不是立足本企业员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庆  
安徽私营企业近年发展速度加快, 贡献明显增大, 但整体素质不高, 管理粗放, 置身于新的市场环境之中, 内忧和外压都非常突出, 必须重新整合营销策略, 提高管理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姜根法  张国林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一些私营企业会计秩序紊乱、账实不符、内部控制薄弱、损失浪费现象严重。这一情形实际上已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大了业主的经营风险,同时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本文对此拟作一探讨。(一)私营企业会计控制薄弱的原因1、家长制管理,家族式经营现象普遍,业主对会计控制认识不足。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大都为家族式(或亲缘型)企业,管理上实施的是家长制人治模式,内部控制采用家族人员各站一岗,以亲情代替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竣  陈传波  
本文利用2006年我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私营中小农业企业融资中的某些独特性。通过Tobit模型估计发现,我国私营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人格化"特征,尤其是企业主的政治身份对于获取来自国有银行的贷款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我国私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主的行为与其他内外部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融资决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欣贤  杨建梅  
企业产权安全就是企业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经营和处置其资产。生物免疫原理可为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参考,进而可提高企业反侵权能力和把握发展机会能力。产权安全组织设计应遵循安全至上、利益共享、识别灵敏、通信顺畅和自主处理原则。因此,产权安全组织包括产权安全委员会、产权安全部门和产权安全人员,以及保障组织顺利运作的相关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平青  胡迟  
私营企业群体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即"普通企业"。私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结构中,企业主的所有者权益占主体,且其主体地位没有随企业成长而出现明显改变;私营企业上市没有达到优化治理结构的目的;企业决策机制以"企业主"为中心,且出现了大小企业"两头抓"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中伦  陈万明  沈春光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尝试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中,并将组织内信任作为联接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的桥梁,从理论层面比较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心理契约、组织内信任与和谐劳动关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行  高姝雅  
非正规化是企业规避高额行政成本的一种存在形式,由此形成的不公平竞争优势会对正规私营企业的审计需求决策产生何种影响?研究采用世界银行对中国非上市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非正规竞争对正规非上市私营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正规企业面临强烈的非正规竞争时,其审计需求会显著降低,这一结果符合成本节约动机和盈余管理动机的预期。进一步,税收监管是驱动上述动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良好的法律保护可以削弱此动机。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和PSM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这一研究从审计需求的视角拓展了非正规经济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为非上市私营企业自愿审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梅继霞  李伟  
我国私营企业大都采用的家族治理模式,成为阻碍私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私营企业治理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主要包括治理主体的创新与治理机制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