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7)
- 2023(8395)
- 2022(6870)
- 2021(6326)
- 2020(5084)
- 2019(11238)
- 2018(11074)
- 2017(20517)
- 2016(11067)
- 2015(12036)
- 2014(11389)
- 2013(10885)
- 2012(9953)
- 2011(9040)
- 2010(8724)
- 2009(7934)
- 2008(7728)
- 2007(6584)
- 2006(5774)
- 2005(5206)
- 学科
- 济(35218)
- 经济(35168)
- 管理(32608)
- 业(30084)
- 企(25527)
- 企业(25527)
- 方法(16817)
- 数学(14550)
- 数学方法(14425)
- 财(11408)
- 图书(10406)
- 学(10300)
- 中国(10003)
- 农(9898)
- 书馆(9881)
- 图书馆(9881)
- 业经(9477)
- 贸(9011)
- 贸易(9007)
- 易(8826)
- 务(8204)
- 财务(8195)
- 财务管理(8190)
- 企业财务(7851)
- 工作(7456)
- 理论(7087)
- 制(7055)
- 农业(6941)
- 技术(6803)
- 和(6459)
- 机构
- 大学(153182)
- 学院(148134)
- 管理(58800)
- 济(54148)
- 经济(52988)
- 理学(51216)
- 理学院(50625)
- 管理学(49770)
- 管理学院(49467)
- 研究(45373)
- 中国(33393)
- 京(30869)
- 科学(30024)
- 农(28686)
- 业大(25742)
- 财(24004)
- 农业(22817)
- 江(22271)
- 所(22128)
- 中心(21794)
- 图书(21676)
- 书馆(21117)
- 图书馆(21116)
- 范(20813)
- 研究所(20530)
- 师范(20483)
- 财经(20077)
- 北京(18797)
- 州(18739)
- 经(18412)
- 基金
- 项目(107216)
- 科学(83361)
- 基金(78466)
- 研究(75242)
- 家(70355)
- 国家(69768)
- 科学基金(59656)
- 社会(48980)
- 社会科(46414)
- 社会科学(46402)
- 基金项目(42341)
- 省(41401)
- 自然(39206)
- 自然科(38352)
- 自然科学(38340)
- 自然科学基金(37724)
- 划(35120)
- 教育(34561)
- 编号(31480)
- 资助(29611)
- 成果(25613)
- 重点(23553)
- 创(23057)
- 部(22758)
- 创新(21390)
- 发(21257)
- 国家社会(21140)
- 科研(20850)
- 项目编号(20642)
- 计划(20014)
共检索到216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吉宇宽
私立网络著作权授权规则的应用,能够提高图书馆的作品获取效率、传播效率和使用效率,但也带来了挤压图书馆信息消费空间、阻却图书馆合理使用和对公有领域作品自由使用的不利影响。因此,只有抑制著作权控制行为的扩张、建立禁止技术措施滥用的法律规则、排除私立规则对作品公有领域的侵占,才能有效保护图书馆的信息消费权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麒麟
第三次《著作权法》修订工作虽然迟滞,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出现的著作权私立规则却很好地回应了技术创新。相较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爆发的"知识付费"行业,图书馆的著作权意识和版权政策比较落后。本文选取了8个典型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案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将相关规则总结归纳为"内容独占许可""放弃著作财产权"和"补充著作权法"3个范畴下的8个概念。在知识付费著作权私立规则的启示下,从内容、形式和效用3个维度对图书馆制定著作权私立规则的操作方案进行具体分析,认为著作权私立规则可以增强图书馆著作权工作的主动性,有利于保障图书馆日常管理与服务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知识付费 著作权 私立规则 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群 周丽霞
探讨现存的主要著作权授权模式,包括集体管理模式、授权要约模式、开放获取模式、补偿金支付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创作共用模式、数字版权管理模式和著作权代理模式;指出这几种授权模式各有优势和缺陷,且存在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提出基于数字图书馆平台整合现有授权模式,以实现有效的获取自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珂
图书馆数字著作权问题的核心是"授权",在使用著作权中按照"先授权,后传播"原则办事是《关于加强图书馆著作权保护工作的通知》对图书馆提出的明确要求。传统观念认为,由于存在诸种障碍,个人授权模式对图书馆使用著作权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个人授权逐渐勃兴,其不足得到明显改善,并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图书馆利用著作权的主流模式。图书馆界对这种变化应给以关注和研究,积极利用个人授权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著作权 授权 个人授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宗诚 马海群
针对目前"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授权声明方式导致网络作品无法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或最广泛传播的现状,介绍开放存取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发展,分析开放存取制度的理念。指出我国著作权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借鉴开放存取制度的相关理念,重新构建著作权授权制度,解决传统著作权授权模式在数字图书馆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吉宇宽
发展著作权代理公司是著作权交易市场的现实选择,也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牵头申请成立著作权代理公司,专门负责授予数字图书馆作品使用权,将是一个可行的构想。著作权代理公司分设不同类型的作品管理部门,延伸公司的授权职能,赋予图书馆优惠或豁免待遇,将有利于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著作权许可 著作权代理公司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传夫
引言当时针指向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时候,世界版权史已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保护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管理的《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确,对于绝大多数公民来说,著作权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实施和国际公约的生效,已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园
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面临的冲击及其适用性,重申合理使用原则在图书馆的有效性,并提出和阐述了建构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著作权 合理使用制度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其家 王玲
本文首先对知识信息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侵犯著作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信息数字化过程中著作权保护措施作了探讨。
关键词:
知识信息数字化 侵权 著作权保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习万球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的目的是平衡作者与读者的利益关系 ,保护知识的传播 ,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分析了传统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原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其著作权保护体系是维系图书馆与著作权人、出版界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根基。探讨了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重要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惠君
本文从图书馆实践角度陈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和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冲突;分析了二者冲突是由图书馆代表的社会公众利益与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人利益这一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最后提出,为化解冲突、实现利益平衡,图书馆积极应对、努力实践的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 著作权 数字图书馆 公众利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宇
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不同利益集团之所以对Google图书和解协议持不同的意见和立场,原因在于和解协议所规定的授权模式对著作权法维系的利益平衡带来了冲击。通过对Google图书和解协议的解读,以著作权法的终极目标为基点,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版权授权模式的理性定位,并提出著作权法相关条款的修改意见以及建立著作权社会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衠
介绍英国政府信息著作权授权制度,从"许可证授权"和"点击—使用许可"到"开放内容授权"的制度转变,以及从"成本回收"到"免费使用"的理念更新,提出我国应当树立"开放内容授权"的版权理念,建立开放的政府信息著作权授权模式。
关键词:
开放内容 政府信息 著作权 英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吉宇宽
现今,公权向著作权私权领域渗透,出现著作权私权的公权化趋势,这是建构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实现著作权法的公共利益价值所需。顺应此趋势,作为公益性代表机构的图书馆确有维护著作权私权利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的责任。
关键词:
著作权 私权 公权 图书馆 责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传夫
三、著作权名称与定义对于作者写作的专有权利,在不同法律传统的国家其称谓是不相同的。主要有下列名称。(1)版权(Copyfight),原注为抄录、复制的权利,这大概与早期图书的制作方式有关。古代由于印刷条件的限制,制作复本很困难。一旦作品完成,往往要雇专人抄写,这种人称为抄写员。Copy-词在今天已被赋予新的涵义。铅印、激光、照排、静电复印、临摹、照像、录音录像,都是复制的形式。(2)著作权(right in the worik)。源于1865年巴伐利亚《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作者权》法。日本将这个词译为“著作权”。清政府在制定本国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时,仿照日本使用了该名称,沿用至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