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9)
- 2023(8932)
- 2022(7616)
- 2021(7066)
- 2020(6114)
- 2019(13509)
- 2018(13849)
- 2017(26389)
- 2016(14686)
- 2015(16822)
- 2014(17289)
- 2013(16848)
- 2012(15780)
- 2011(14331)
- 2010(14668)
- 2009(14305)
- 2008(14227)
- 2007(13082)
- 2006(11811)
- 2005(11086)
- 学科
- 济(55705)
- 经济(55598)
- 管理(48488)
- 业(41669)
- 企(36351)
- 企业(36351)
- 方法(23013)
- 制(19135)
- 财(18964)
- 中国(18654)
- 数学(18193)
- 数学方法(17952)
- 农(15178)
- 业经(14501)
- 体(13658)
- 银(12664)
- 银行(12643)
- 学(12460)
- 行(12114)
- 理论(11242)
- 务(11193)
- 财务(11156)
- 财务管理(11126)
- 融(10793)
- 金融(10786)
- 贸(10780)
- 贸易(10772)
- 和(10607)
- 易(10538)
- 企业财务(10457)
- 机构
- 大学(217368)
- 学院(215338)
- 济(86791)
- 经济(84724)
- 管理(78098)
- 研究(72779)
- 理学(65274)
- 理学院(64514)
- 管理学(63441)
- 管理学院(63022)
- 中国(58460)
- 财(48424)
- 京(47061)
- 科学(42117)
- 所(37429)
- 财经(36615)
- 江(34889)
- 农(33501)
- 研究所(32911)
- 经(32891)
- 中心(32874)
- 北京(30300)
- 业大(29165)
- 范(27724)
- 师范(27404)
- 州(27296)
- 经济学(26994)
- 财经大学(26844)
- 院(26780)
- 农业(26128)
- 基金
- 项目(131130)
- 科学(102007)
- 研究(98803)
- 基金(93718)
- 家(81075)
- 国家(80405)
- 科学基金(67595)
- 社会(62540)
- 社会科(58968)
- 社会科学(58957)
- 省(50656)
- 基金项目(48665)
- 教育(46077)
- 划(42974)
- 自然(41684)
- 编号(41021)
- 自然科(40474)
- 自然科学(40458)
- 自然科学基金(39718)
- 资助(38511)
- 成果(35952)
- 部(29907)
- 重点(29577)
- 制(29564)
- 课题(29486)
- 发(27393)
- 创(26820)
- 性(26117)
- 教育部(25684)
- 国家社会(25614)
共检索到346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公司法意义上的有限责任是不存在的,任何主体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应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只是自然人实现这种责任形式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而自然人破产理论是建构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必不可少之保障,应当修正公司制度中的责任理论,同时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来构建出完整的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体系。
关键词:
私法主体 有限责任 自然人 破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仰光
从法政策角度考量,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使债权人获得公平受偿,使债务人获得重生,这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确立的最重要原因;而信贷消费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确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社会基础。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只是建立自然人破产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法技术问题。在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时必须正视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制缺失等问题,并逐步建立自然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完善信用制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各具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但就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而言,基本形成了商人破产主义和一般破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多数国家破产法基于自然人的经济主体属性,将自然人破产纳入其调整范围。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仍采用商人破产主义,否定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现行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自然人也应成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本文立足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这一现实,拟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外破产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建议。
关键词:
破产法 个人破产 法律制度构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晓
为了保障自然人及其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完善我国现代破产制度并且与国际社会接轨,在我国构建一个合理的自然人破产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在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例如相关制度不完善、司法操作困难、与传统观念不符等。但是纵观各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发展历史,这些困难在我国现阶段并非不可以克服,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自然人破产制度进行分析,对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破产 自然人 制度构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尚鸣
以有限责任为主体规范公司运作制度尚鸣公司制度是在中世纪后期和市场经济同时萌发,并在往后400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通过人们在经济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改变,逐渐演变发展为以所有与控制某种程度或某些方面的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它的精髓在于能够体现所有者(或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涛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和自然人破产制度之间存在的理论冲突及实践矛盾,分析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办理破产案件人员不足对自然人破产制度施行的阻碍,指出农村保障体系的缺失会影响自然人破产制度价值的实现,论证了我国目前还不适宜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关键词:
自然人破产 土地承包经营权 城乡二元经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欣
在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在立法模式上,我国应当接纳一般破产主义,与现有的企业法人破产制度统一为一部完整的破产法。为保证自然人破产制度在我国有效运行和实施,应当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其外部环境;同时,根据自然人破产的特性,构建和细化相关破产制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
自然人破产 模式选择 制度依赖
[期刊] 征信
[作者]
荣冶 刘大宇 李前 刘勇
自然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包括自身隐私权的保护和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最惠待遇的获取两个方面。为加强对自然人主体权益的保护,即将出台的《征信管理条例》应在保障自然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功能上予以明确。此外,还要努力构建自然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障体系,明确自然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障制度的定位。
关键词:
征信 信用信息 主体权益 保障制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龙稳全
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为我国一种新的企业形态。按照我国目前的税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所得,不仅要以公司的名义缴纳企业所得税,自然人股东从公司所得中获得的收入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有违量能课税原则。征税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应是纳税主体是否具有负担能力,而非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在我国的税制中,更是要求公司具有特别的税收负担能力,而这正是以自然人为股东的一人公司所缺乏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雅丽
通过对有限责任制度缺陷的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制度。由无限责任制度变迁为有限责任制度,是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取代原有制度或对一种更有效制度的生产过程,是制度主体解决制度短缺,从而扩大制度供给以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
关键词:
有限责任 制度 运行 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杰 林爽 吴杰杰
公司带动社会发展,股权又承载着资本不断流动,其交易环境需安全,才能得到股民认可。股权流动带来诸多权利问题,善意取得制度备受关注,人们期待第三人权益得到保障。我国在2001年颁布《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就把股权善意取得写进法律,但是其规定不够全面。股权频繁变动,股权所带来的问题在现行法律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法条,给法官带来诸多麻烦,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刻不容缓。由此出发,结合我国现实中遇到的股权纠纷问题,以此得出我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公司法适用上的可行性结论。
关键词:
股权转让 善意取得 第三人权益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黄纬东 任际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制结构将逐步过渡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衡发展的格局。在自然人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纳税识别号制度将是强化管理、提升征管质效的基础制度和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制度是自然人税收管理制度的前置性要求,该制度将有力于支撑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是自然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税额确定的重要基础。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界定1(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定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黄纬东 任际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制结构将逐步过渡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衡发展的格局。在自然人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纳税识别号制度将是强化管理、提升征管质效的基础制度和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制度是自然人税收管理制度的前置性要求,该制度将有力于支撑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是自然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税额确定的重要基础。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界定1(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定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黄纬东 任际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制结构将逐步过渡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衡发展的格局。在自然人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纳税识别号制度将是强化管理、提升征管质效的基础制度和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制度是自然人税收管理制度的前置性要求,该制度将有力于支撑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是自然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税额确定的重要基础。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界定1(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定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继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