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18)
2022(1299)
2021(1465)
2020(1133)
2019(3073)
2018(2725)
2017(4268)
2016(2387)
2015(2874)
2014(2908)
2013(3025)
2012(2961)
2011(2840)
2010(2727)
2009(2761)
2008(2700)
2007(1789)
2006(1573)
2005(1681)
2004(1471)
作者
(6623)
(5903)
(5613)
(5520)
(3628)
(2829)
(2656)
(2356)
(2223)
(2117)
(2058)
(1905)
(1903)
(1895)
(1816)
(1778)
(1750)
(1562)
(1561)
(1551)
(1457)
(1378)
(1332)
(1308)
(1302)
(1261)
(1236)
(1202)
(1165)
(1157)
学科
(12157)
经济(12154)
土地(7235)
(4903)
管理(4474)
中国(4171)
(4092)
问题(3554)
经济学(3453)
方法(3303)
(3044)
数学(3042)
数学方法(3008)
(2785)
企业(2785)
(2472)
地方(2048)
(1975)
贸易(1974)
(1961)
农业(1876)
(1809)
(1778)
(1577)
金融(1577)
(1498)
(1497)
城市(1466)
(1418)
财政(1356)
机构
大学(32245)
学院(30169)
研究(15576)
(13768)
经济(13545)
中国(13131)
管理(11159)
理学(9068)
科学(8991)
理学院(8877)
管理学(8697)
管理学院(8621)
(8247)
(8162)
中心(7443)
研究所(7279)
(7085)
(6215)
(5883)
农业(5568)
北京(5304)
(5161)
师范(5135)
(5010)
业大(4994)
(4846)
科学院(4731)
资源(4465)
财经(4461)
师范大学(4365)
基金
项目(19756)
科学(15686)
基金(15019)
研究(13951)
(13673)
国家(13570)
科学基金(11095)
社会(9177)
社会科(8589)
社会科学(8586)
基金项目(7879)
自然(7326)
自然科(7113)
自然科学(7112)
自然科学基金(6981)
(6603)
(6465)
教育(6319)
资助(5907)
编号(5396)
(4982)
重点(4755)
成果(4656)
(4126)
中国(4068)
国家社会(4005)
教育部(4005)
课题(3953)
科研(3841)
(3755)
期刊
(17115)
经济(17115)
中国(13096)
研究(11871)
科学(6488)
(6451)
学报(5510)
(5068)
国土(4353)
农业(4347)
土地(4086)
教育(4083)
大学(4043)
管理(3952)
学学(3579)
(3441)
金融(3441)
资源(3315)
国际(2978)
(2876)
经济研究(2746)
(2525)
世界(2480)
财经(2276)
图书(2265)
技术(2152)
业经(2038)
问题(2034)
(2017)
理论(1823)
共检索到6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公田"废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后两千年的主流。这是历史课本里的常识。然而奇怪的是,魏晋到隋唐的漫长岁月里,寒门出身的地主,即使家里有的是地,在政治待遇上还是与豪门大族差得十万八千里,反倒跟普通的自耕农差不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ClaralynnRoseNunamaker  
在加州, 私人及私营公司拥有的生产性林地占45 % 。为了收获木材, 这些林地的业主需要持有执照的专业林业工作者准备一份详细的经营计划, 该计划需经州政府广泛的审阅。这种经营计划往往耗资6 000 ~12 000 美元或更多的资金。计划的准备及州政府的审阅耗时6 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林业工作者所作的决策受到法律、林地条件、经济状况和林地业主的目的等限制。林业实践法规对造林体系的选择及采伐后要达到的更新量有详细的标准。项目可行性中要考虑的因子包括准备计划的成本费用、树木的标号、砍伐、管理、运输、税务、造林及任何受保护物种的存在。许多面积小于16 hm2 的林地, 其成本费用会超过立木所产生的收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康宇雄  黄国平  
中国已经开始着手改革名目繁多的房地产税税种。但是,目前学者讨论的多个方案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新的房地产税如何与现有土地批租制度接轨。作者通过分析目前建议中的房地产税体制与土地批租制度,提出了新的地租缴纳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不仅对有偿出让的土地使用权视为承租人在租约所规定时间内所享有的私有财产,而且土地出让金将以每年租金的方式支付。这个制度使对非私有土地征收房地产税的矛盾得以解决,提供了从现存制度到未来进一步改革的过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提起北大荒,人们常会联想到两种事物:兵团和土地。建国后,一大批热血青年满怀豪情奔赴边疆,以军人的气魄耕耘边疆,把万顷荒地变为粮仓。时至今日,分布在东北和西北边疆地区的一系列国营大农场,仍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北大荒农垦,人们又会联想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钦  
亭的作用除了后起的作为园林观赏的亭之外,中国古代的事,其作用有三: 一是治安保卫:亭在内地者,承担着禁盗贼等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续汉书·百官志》:“享有亭长,以禁盗贼。”《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为亭长……令求盗之薛治之。”据刘宋裴骃集解中引用汉代应劭的话说:“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光远  
私有财产发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了私有财产,原先公社共同使用的物质资料获得财产的意义。事实上的私有财产的起源,成为观念上的公有财产的起源。将来事实上的私有财产彻底不存在了,观念上的公有财产也便失去其意义。整个人类社会是从没有财产和财产观念的社会,最后又复归到没有财产和财产观念的社会。整个人类社会将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无限地发展。自私有财产发端之后,迄今为止所有的社会都是私有、公有并存的社会。在奴隶制社会中有一个一个的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也有奴隶主国家的公有财产,在封建社会中有一个一个的封建主的私有财产,也有封建主国家的公有财产。两个社会不同的,只是在封建社会除封建主外,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经济学家钟朋荣说,有的人创造很多,但个人消耗很少,其财产名义上归私人所有,实际上为国家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对社会财富的创造贡献很大,可以称作实际公用。 钟朋荣把私有财产按照最终用途和归宿分为两类:私有私用制和私有公用制。私有公用制又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私有财产最终捐献于公益事业。这是通过所有权的转移而改变其最终用途和归宿。如美国著名金融炒家索罗斯已经将巨额个人资产捐献给了世界的公益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程九  张勤勤  
本文利用长时段历史数据,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国古代17个王朝的数据集来研究气候变迁与政府能力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王朝周期律"假说:王朝年龄与内乱发生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与经济繁荣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温度与降水变化均对王朝兴衰有显著影响,气候冲击主要通过影响粮食丰歉而作用于国家财政能力,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此外,在考虑中原王朝政府能力的情况下,外患的发生主要和王朝的个体异质性有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成  
俄罗斯土地制度转型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不论成败几何,其土地制度已由一种旧的状态跃迁到一种新的状态,并呈稳固化趋势。疾风暴雨式的转型告一段落,新的土地制度框架已浮出水面。选择这个时点来全方位考察俄罗斯土地制度转型,可谓恰逢其时。俄罗斯通过确定土地制度转型中的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转型路径。在推进私有化和培育土地市场方面,俄罗斯取得了巨大成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土地市场也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变。但同时,俄罗斯土地所有制结构远未达到预定目标,土地市场的发育也面临重重障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吟棠  王秀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高峰  
土地私有制虽然出现很早,但秦汉时期土地的国有性浓厚,而私有性不足。土地私有权的强化始于东汉,魏晋之际迅速发展,西晋解体后,北方政权逆转了汉魏以来的土地私有化潮流;而南方政权一方面由于皇权衰落,大族势力膨胀,无力控制国有土地,另一方面,南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加快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土地私有权的强化表现在一是土地买卖现象的增加与土地买卖获得了法律的确认;二是私有化的国有土地,其私有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有利于南方土地特别是山林川泽的开垦,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宝贡敏  
私有企业具有规模小、产权清晰和集中;创办容易,倒闭率高;血缘亲缘关系强等特点。它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形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基本的市场主体。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上的偏差,对其限制过多过严,直至1993年后,才具有和其他经济形式平等的发展机会。私有企业因其固有的私人性,我们在政策上鼓励其发展的同时,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苏  王争  
1997年8月,一个国际财团以14亿美元的巨资从以色列政府手中购买了该国最大的国家金融机构———工人银行(BankHapolim)43%的股份。至此,以色列经济私有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工人银行在以色列建国前即作为一个工人运动的经济机构而存在,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桃  
康有为与梁启超虽然并称"康梁",但是二者的土地所有权思想却迥然不同。康有为早先主张土地国有,后来在其建构大同理想框架下又阐发了土地公有的思想。梁启超则从保护私有产权、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强调土地私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康、梁土地所有权思想的这一差异,缘于两种土地所有权思想的西学渊源与基本关怀的不同。比较他们两人思想的差异,不难发现:康有为强调土地国有或公有更多考虑的是着眼于未来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梁启超强调土地私有则更多的是着眼于当前调动个人积极性。二者的最终着眼点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