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6)
- 2023(15991)
- 2022(13934)
- 2021(13155)
- 2020(11189)
- 2019(25964)
- 2018(25668)
- 2017(49662)
- 2016(26849)
- 2015(30196)
- 2014(29873)
- 2013(29154)
- 2012(26520)
- 2011(23603)
- 2010(23501)
- 2009(21417)
- 2008(21146)
- 2007(18367)
- 2006(15884)
- 2005(13719)
- 学科
- 济(98756)
- 经济(98636)
- 管理(85899)
- 业(80391)
- 企(67563)
- 企业(67563)
- 方法(50228)
- 数学(43237)
- 数学方法(42639)
- 财(30464)
- 农(27819)
- 中国(26084)
- 业经(22990)
- 制(21706)
- 学(21404)
- 务(21033)
- 财务(20951)
- 财务管理(20893)
- 企业财务(19831)
- 银(19541)
- 银行(19499)
- 贸(19294)
- 贸易(19286)
- 易(18775)
- 理论(18547)
- 行(18335)
- 地方(18124)
- 农业(17336)
- 融(17193)
- 金融(17190)
- 机构
- 大学(369525)
- 学院(367503)
- 管理(152645)
- 济(142319)
- 经济(139066)
- 理学(131073)
- 理学院(129667)
- 管理学(127338)
- 管理学院(126640)
- 研究(114418)
- 中国(91529)
- 京(77945)
- 科学(71536)
- 财(69733)
- 农(56715)
- 所(55981)
- 财经(55534)
- 中心(54716)
- 业大(54362)
- 江(53649)
- 研究所(51149)
- 经(50647)
- 北京(48672)
- 范(47104)
- 师范(46650)
- 农业(44551)
- 州(43720)
- 经济学(42325)
- 院(42094)
- 财经大学(41852)
- 基金
- 项目(255260)
- 科学(201440)
- 基金(186678)
- 研究(186114)
- 家(162134)
- 国家(160811)
- 科学基金(139527)
- 社会(116699)
- 社会科(110599)
- 社会科学(110568)
- 基金项目(99603)
- 省(98711)
- 自然(92511)
- 自然科(90373)
- 自然科学(90350)
- 自然科学基金(88714)
- 教育(85958)
- 划(83412)
- 资助(77055)
- 编号(75998)
- 成果(60603)
- 部(56726)
- 重点(56488)
- 创(52993)
- 发(52417)
- 课题(51150)
- 创新(49455)
- 科研(49439)
- 教育部(48985)
- 大学(47990)
- 期刊
- 济(150742)
- 经济(150742)
- 研究(105857)
- 中国(66725)
- 学报(56753)
- 管理(56428)
- 财(55637)
- 科学(52827)
- 农(50078)
- 大学(43878)
- 学学(41306)
- 教育(37678)
- 融(36430)
- 金融(36430)
- 农业(34799)
- 技术(32281)
- 财经(26533)
- 业经(25215)
- 经济研究(23178)
- 经(22556)
- 业(19490)
- 问题(19224)
- 图书(18925)
- 理论(18656)
- 技术经济(17598)
- 版(17544)
- 财会(17239)
- 实践(17238)
- 践(17238)
- 科技(16940)
共检索到531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方先明
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已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投资对象。但由于机构门槛低,产品运作隐秘,以及跨行业、跨市场运作等问题,私募产品风险频发,对社会稳定和融资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笔者通过对私募产品风险来源、演化及监管的深入剖析发现,私募产品风险主要来源于投资者的大众化、行业门槛的不同、政府信用的隐性担保、交叉投资、杠杆风险和"资金池"等方面。私募产品风险监管所面临的困境在于监管制度建设的滞后、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和监管执法的威慑不足。为此,提出通过统一监管规则、明确投资者标准、强化门槛约束、完善信息平台和建立交易平台等对策与建议,来管控目前的私募产品风险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方先明
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已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投资对象。但由于机构门槛低,产品运作隐秘,以及跨行业、跨市场运作等问题,私募产品风险频发,对社会稳定和融资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笔者通过对私募产品风险来源、演化及监管的深入剖析发现,私募产品风险主要来源于投资者的大众化、行业门槛的不同、政府信用的隐性担保、交叉投资、杠杆风险和"资金池"等方面。私募产品风险监管所面临的困境在于监管制度建设的滞后、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和监管执法的威慑不足。为此,提出通过统一监管规则、明确投资者标准、强化门槛约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邱鹏
我国私募基金快速发展,但近期私募基金领域风险高发,损害投资者利益,引发金融风险。文章论述私募基金发展必要性和国内外监管体系,揭示导致私募基金风险事件发生原因有私募基金门槛低、监管不严格、违法成本低和监管规则不完善。在全球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建议监管部门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准入门槛、深化私募基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清晰界定私募股权基金适用法律;建议托管和外包机构制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合作标准及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建议私募基金管理人讲诚信,筑底线;建议合格投资者转变刚性兑付意识,来推动私募基金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私募基金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托管人制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武心波
东亚迎来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二次大变局。为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调整了其远东战略,试图怂恿日本来全面对抗中国。国际社会长期担心的日本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快速地演变为极具破坏性的"日本风险"。"日本风险"在备个层面的加速成倍释放,正在破坏二战后的现有国际秩序,给地区大国关系,区域安全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德定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正日益凸显。"日本风险"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若干重大问题上的战略态度和战略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明 杨柏国
"阳光私募"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兴盛,各路资金、投资顾问和投资者纷纷涌入阳光私募市场,但随之暴露出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市场混乱、投资者保护不足、监管不统一等问题。本文根据中国私募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私募基金监管的有关做法,提出监管部门要明确监管思路、改善监管体系,尽快完善私募证券投资者资格和销售推广方式等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 私募基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鹏飞
近年来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私募基金各类不规范运作、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频繁出现,行为监管亟待加强。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首次强调行为监管,并将其作为强化金融监管的重点方向。按照问题导向,文章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对行为监管的相关理论及我国监管部门在私募基金行为监管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现阶段私募基金行为监管面临的挑战,并根据监管实践提出了加强私募基金行为监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应举措。
关键词:
私募基金 行为监管 金融消费者保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娟
金融领域的穿透监管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出现于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美国私募基金监管经验时,将1940年投资基金法3(c)(1)(A)条解释为"穿透监管(look through)"条款。2016~2017年间,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穿透监管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一行三会的政策文件中,其涵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针对资管产品,特别是非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娟
金融领域的穿透监管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出现于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美国私募基金监管经验时,将1940年投资基金法3(c)(1)(A)条解释为"穿透监管(look through)"条款。20162017年间,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穿透监管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一行三会的政策文件中,其涵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针对资管产品,特别是非
关键词:
一行三会 监管架构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懿 江缨
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行为日益引起外界的关注, 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对资产管理公司多头监管格局,本文提出了建立单一监管体制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道德风险 监管体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房巧玲 崔宏 高思凡
监管风险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银行监管模式需要适应监管风险的演变。次贷危机后,监管机构日益重视银行系统性风险及银行不当行为风险,并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相结合。但现行监管模式偏重于关注"物化"的指标和制度,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导致对人及其行为的风险重视不足。行为导向银行监管模式透过银行相关责任人的行为进一步考察行为的动机、过程、后果,探寻对监管风险的有效应对,可以对现行银行监管模式进行补充、拓展。
关键词:
行为导向 银行监管 监管模式 监管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合龙 欧阳瑞玲 张卫国
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两个监管视角:一是从系统重要性金融行业的视角测算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并识别出系统重要性金融行业,借此观察中国系统性风险的行业分布和时变特征;二是从金融关联网络的视角构建信息溢出网络,并根据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危机时期的关联交易,通过减少风险交易降低大规模关联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研究发现,系统重要性行业有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其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出"危机时期极大且平稳时期极小"的特点,在危机时期需要更多的监管关注;信息溢出网络分析表明,全样本时期银行业和保险业处于网络中心地位,危机时期不同子行业交易频繁,平稳时期同类子行业内部关联更为紧密,根据不同时期的关联特征规范风险关联交易可达到监管目的,且信息溢出网络动态因果指数提前一年预警系统性风险。综上,两种监管选择得出的监管重点基本一致且符合实际,说明两种方法的监管方向具备科学性,而信息溢出网络是一种兼具科学性和预警效果的监管选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彪 张媛媛 张珣
基于事件发生原因,研究负面事件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将负面事件分为能力型负面事件和诚信型负面事件,运用情境模拟和实验法,检验不同类型负面事件对消费者信任能力维度和善意维度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消费者信任不同维度受损后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诚信型负面事件对消费者信任的善意维度伤害更大,能力型负面事件对消费者信任的能力维度伤害更大;负面事件越严重、初始信任越高,消费者信任受损越大;消费者信任能力维度和善意维度受损后,会向善意信任外溢,但不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其他能力的信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艺华 郝臣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治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外部治理作为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要途径,对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是公司治理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基于我国85家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外部监管和产品市场竞争两大外部治理机制对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外部监管与保险公司总体风险和杠杆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产品市场竞争与保险公司总体风险和投资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本文研究表明,外部监管和产品市场竞争两大外部治理机制对合理管控保险公司风险承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刁鹏飞 门明
我国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市场上的投资产品,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在对境外三种私募基金监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以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对私募基金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私募基金 监管 境外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