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491)
- 2022(10129)
- 2021(9584)
- 2020(8006)
- 2019(18478)
- 2018(18193)
- 2017(36255)
- 2016(19454)
- 2015(21638)
- 2014(21353)
- 2013(20965)
- 2012(19045)
- 2011(16958)
- 2010(16737)
- 2009(15402)
- 2008(15156)
- 2007(13167)
- 2006(11481)
- 2005(10055)
- 学科
- 济(77842)
- 经济(77749)
- 管理(63400)
- 业(61725)
- 企(54580)
- 企业(54580)
- 方法(39720)
- 数学(34721)
- 数学方法(34410)
- 财(25764)
- 务(19388)
- 财务(19330)
- 财务管理(19305)
- 企业财务(18609)
- 农(18524)
- 中国(17318)
- 业经(17197)
- 学(15053)
- 制(14255)
- 地方(13795)
- 农业(12376)
- 技术(12358)
- 贸(12293)
- 贸易(12287)
- 理论(12284)
- 环境(12041)
- 和(11991)
- 易(11915)
- 划(11422)
- 体(10667)
- 机构
- 大学(276334)
- 学院(272843)
- 管理(115996)
- 济(108519)
- 经济(106275)
- 理学(101824)
- 理学院(100833)
- 管理学(99329)
- 管理学院(98837)
- 研究(84379)
- 中国(62156)
- 京(57150)
- 财(52176)
- 科学(50701)
- 财经(42908)
- 所(40742)
- 经(39187)
- 业大(38778)
- 中心(38006)
- 农(37703)
- 研究所(36984)
- 江(36715)
- 北京(35935)
- 范(33647)
- 师范(33377)
- 财经大学(32501)
- 经济学(31910)
- 商学(31582)
- 商学院(31261)
- 院(30923)
- 基金
- 项目(190811)
- 科学(151370)
- 基金(141187)
- 研究(140055)
- 家(121578)
- 国家(120571)
- 科学基金(105514)
- 社会(89320)
- 社会科(84783)
- 社会科学(84758)
- 基金项目(76178)
- 省(72715)
- 自然(69471)
- 自然科(67882)
- 自然科学(67869)
- 自然科学基金(66663)
- 教育(63910)
- 划(61221)
- 资助(57806)
- 编号(56908)
- 成果(45444)
- 部(42883)
- 重点(41525)
- 创(39729)
- 发(38314)
- 教育部(37494)
- 课题(37368)
- 人文(36976)
- 创新(36935)
- 科研(36539)
- 期刊
- 济(113241)
- 经济(113241)
- 研究(79091)
- 中国(43255)
- 管理(41694)
- 财(41357)
- 学报(41005)
- 科学(38082)
- 农(33698)
- 大学(31600)
- 学学(29875)
- 教育(26013)
- 农业(23783)
- 融(22941)
- 金融(22941)
- 技术(21774)
- 财经(20945)
- 业经(18190)
- 经济研究(17812)
- 经(17583)
- 问题(14806)
- 理论(14249)
- 图书(13771)
- 技术经济(13274)
- 实践(13141)
- 践(13141)
- 科技(12878)
- 财会(12760)
- 现代(12444)
- 版(12005)
共检索到38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浩荣
根据狭义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是指内部治理结构,其是一种股东主义的制度安排。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依法具有层级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关系中股权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决定了整个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和运作。同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股权结构对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子尧 边维刚 李迎莹
私募股权已成为国际投融资市场上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其中,以杠杆收购为特征的非风投私募股权投资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其以成熟企业为投资目标,着力于改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为公司治理实践带来了一种创新模式。本文对股份制公司产生以来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阐释了私募股权的运作方式、融资结构、收益分配等合约安排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私募股权机构积极投资者治理角色的产生机理及对被投资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性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慧群
文章通过广泛认可的公司治理评价标准探索了私募股权投资(PE)的介入对被投资公司治理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PE参与的上市公司,其治理水平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均较高,说明PE具有公司治理效应,能够改善被投资公司的治理状况,降低其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进一步研究显示,PE治理具有情境效应,即: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PE治理不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PE治理比较显著。作为一篇研究新兴市场PE治理效应的文章,其结论丰富了PE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对公司管理层、PE机构以及政策制定者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继忠
2007年6月,随着黑石集团有限合伙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考虑IPO计划。在已上市的私募股权投资中,我们认为上市的模式主要分为黑石投资、欧洲3i集团和KKR模式。本文通过三种模式在公司治理、最终管理者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以及上市主体股价的波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来挖掘不同上市模式对外部投资者的影响。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上市模式 创业投资公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会娟 张然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薪酬业绩敏感性普遍高于无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从股权性质角度考虑,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较非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而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较民营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进一步研究显示,私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投资该公司的私募股权家数越多,则被投资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作为第一篇研究新兴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对高管薪酬契约影响的文章,本文的结论丰富了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其研究结果对于公司管理层、私募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鸿伟 陈诚
利用中国创业板2009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司治理指数,检验私募股权投资的参与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治理水平显著高于无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私募股权投资的国有背景及资历对公司治理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私募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和联合投资情况却无显著影响,表明目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为被投资企业提供支持时,公司治理的改善与PE的入股、PE的经验紧密相关,与PE的持股比例关系不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和 陈磊 阮伟东
2016年年底,我国私募基金规模首度超过公募基金规模;2017年1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规模超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正是如此,研究PE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效应成为一大热点。本文以2009~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PE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存在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的企业、有外资股东背景的私募参与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且股利支付水平更高;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规模越大,投资持有期越长,则所投资公司更倾向于支付股利,支付率也更高;私募股权机构联合投资的公司也更倾向支付现金股利,且股利支付率更高。本文认为引进境外投资者,加强私募股权机构间相互合作,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俏燕
随着全球次级债危机日渐严重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孕育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对于全球资本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私募基金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但由于诸多不规范操作,一直行走在灰色地带。私募基金的特性决定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很大风险,积极探索私募股权市场的构建模式,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静 任彩银 王晔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辨析按照欧洲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协会(EVCA)的定义,私募股权(PE)包括所有非上市公司交易的权益资本,它可以用于研发新产品和新科技、增加运营资本、开展收购或是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它还能够解决所有权与管理层方面的问题——如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或内部管理层与外部管理层收购等。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艳
文章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导致的治理问题特征,并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代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响
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在于谋求通过创业投资、杠杆收购、危机企业重组及夹层融资,然后经过投资管理并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这就形成了一种隐形激励机制。本文以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企业为样本,利用二元选择模型与截面回归模型分析了私募股权资本退出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有助于私募股权资本从上市公司中顺利退出。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公司治理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子尧 胡蕾
文章以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收购深发展作为私募股权并购基金投资的典型案例,采用银行绩效评分法和事件研究法考查新桥的收购和退出对深发展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发展在新桥投资控股的5年时间和新桥退出的3年时间内,经营绩效的表现均好于对比银行的平均水平。新桥投资控股后,对深发展进行了并购后的全面整合,在挖掘其增值潜力方面的确有所作为。新桥将深发展股权转让给平安后,深发展的各方面继续得到良好发展,这与前期新桥对深发展公司治理架构的改善是密不可分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斌
在新一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构建、完善新型产权环境对促进中国PE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制度效应。通过明确主体立法,促进PE产权主体阳光化;通过完善制度系统,促进PE产权制度均衡化;促进不断开放市场,促进PE产权配置市场化。
关键词:
广义产权 PE产权 新型产权环境 市场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杨 谭祖卫 赵弟 付莉
"PE+上市公司"型私募股权基金是我国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大环境下的产物。基于2007—2017年上市公司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只在公告当天产生了极为短暂的价值提升,累计超额收益和长期价值显著为负。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其价值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基金管理人的出资特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权特征对长期价值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郅凯
本文以2014~2015年新上市的19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2012年内PE机构所合作承销商的平均声誉来衡量PE声誉,考察PE声誉如何影响IPO抑价。研究发现:PE声誉与IPO抑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声誉PE会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二者之间存在正负反馈效应。此外,文章还实证检验了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承销商声誉越高IPO抑价越大,承销商声誉的认证职能未能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验证。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承销商声誉 IPO抑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