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0)
2023(3279)
2022(2770)
2021(2697)
2020(2322)
2019(5219)
2018(5014)
2017(10465)
2016(5363)
2015(5921)
2014(5712)
2013(5640)
2012(5302)
2011(4537)
2010(4714)
2009(4610)
2008(4892)
2007(4368)
2006(3944)
2005(3695)
作者
(14401)
(12076)
(11971)
(11478)
(7946)
(5887)
(5588)
(4562)
(4551)
(4363)
(4144)
(4104)
(3866)
(3839)
(3837)
(3676)
(3610)
(3552)
(3544)
(3322)
(3107)
(2947)
(2830)
(2828)
(2794)
(2673)
(2645)
(2525)
(2404)
(2383)
学科
(26500)
经济(26472)
(24435)
(22981)
企业(22981)
管理(21923)
方法(14239)
数学(12950)
数学方法(12860)
(11924)
(10142)
财务(10129)
财务管理(10126)
企业财务(9949)
(5854)
业经(4778)
技术(4690)
(4523)
(4239)
(4174)
金融(4174)
中国(4125)
体制(3934)
(3530)
银行(3528)
技术管理(3446)
(3338)
(3292)
(3282)
理论(3214)
机构
大学(83122)
学院(81522)
(38438)
经济(37867)
管理(35587)
理学(31317)
理学院(31114)
管理学(30750)
管理学院(30603)
研究(22791)
(21159)
中国(18102)
财经(17248)
(15873)
(15580)
财经大学(13265)
经济学(11889)
商学(11307)
商学院(11225)
经济学院(10823)
(10693)
(10547)
中心(10448)
科学(10199)
北京(9922)
(9625)
金融(9448)
经济管理(9186)
研究所(8972)
(8756)
基金
项目(51377)
科学(42608)
基金(40704)
研究(37979)
(34306)
国家(34028)
科学基金(31097)
社会(26330)
社会科(25255)
社会科学(25248)
基金项目(21377)
自然(20247)
自然科(19909)
自然科学(19906)
自然科学基金(19638)
教育(18202)
(18111)
资助(17382)
(15460)
编号(14413)
(12997)
教育部(12066)
成果(11787)
人文(11728)
国家社会(11323)
(11224)
(11030)
重点(10919)
大学(10655)
创新(10419)
期刊
(38468)
经济(38468)
研究(24545)
(19162)
管理(13972)
中国(11897)
(10962)
金融(10962)
财经(9857)
学报(9209)
科学(9049)
(8309)
大学(7983)
学学(7717)
(6732)
技术(6214)
经济研究(6160)
财会(5637)
教育(5541)
问题(5471)
(5239)
业经(5091)
国际(4993)
技术经济(4565)
会计(4414)
统计(4114)
农业(4060)
(3867)
理论(3865)
通讯(3626)
共检索到11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剑锋  王会娟  张然  
以2006—2012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上市并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的择时行为。研究发现,不同于公司其他内部人减持,私募股权投资通过出售股份仅能赚取超额收益,并不能及时规避损失,故私募股权投资仅具有交易时机的被动选择能力。从私募股权投资特征来看,投资规模越大、投资期限越长、派驻董事以及联合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其被动择时能力更强;从投资背景来看,相比非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国有私募股权投资的被动择时能力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减持交易期间,私募股权投资会通过降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其择时行为创造更有利的交易条件。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内部人减持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制定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慧群  
文章通过广泛认可的公司治理评价标准探索了私募股权投资(PE)的介入对被投资公司治理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PE参与的上市公司,其治理水平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均较高,说明PE具有公司治理效应,能够改善被投资公司的治理状况,降低其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进一步研究显示,PE治理具有情境效应,即: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PE治理不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PE治理比较显著。作为一篇研究新兴市场PE治理效应的文章,其结论丰富了PE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对公司管理层、PE机构以及政策制定者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俏燕  
随着全球次级债危机日渐严重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孕育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对于全球资本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私募基金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但由于诸多不规范操作,一直行走在灰色地带。私募基金的特性决定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很大风险,积极探索私募股权市场的构建模式,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兆龙  曲世友  刘通  
私募股权投资时机的选择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时机对被投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选取深圳中小板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选择不同的时机进入,会对被投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同影响。初创期进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扩张期进入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成熟期却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入时机越早,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越明显,企业的资金和资本越能够得到迅速增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剑锋  张然  
基于2006—2011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上市并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私募股权投资的特征角度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在锁定期解禁后的减持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向被投资企业派驻董事,则其减持比例越小,但采用联合策略的私募股权投资的减持比例较大。从投资背景来看,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的减持比例更小。进一步研究显示,相比民营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的减持比例更小。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内部人减持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在IPO后的相关文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静  任彩银  王晔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辨析按照欧洲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协会(EVCA)的定义,私募股权(PE)包括所有非上市公司交易的权益资本,它可以用于研发新产品和新科技、增加运营资本、开展收购或是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它还能够解决所有权与管理层方面的问题——如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或内部管理层与外部管理层收购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慧群  
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委托代理矛盾的影响。研究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介入的公司两类代理成本均较低,委托代理问题不突出。而且,存在外资背景和进行联合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能够进一步降低两类代理成本,缓和代理矛盾。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不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风险条件下,私募股权投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风险较低时,私募股权投资的介入能够显著降低两类代理成本,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私募股权投资和公司治理理论,也为公司治理实践开辟了新的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媛媛  黄卓  何小锋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E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的量化研究是分析PE对企业作用的关键,在论述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实证模型,选取和处理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2007~2009年度数据,研究得出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私募股权投资的参与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与公司年龄显著负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总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广智  
本文在金融契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契约的要素,对不同国家私募股权投资的金融契约进行了对比分析,强调私募股权投资金融契约的动态设计,最后分析了中国的制度框架对私募股权投资金融契约设计的约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方红艳  付军  
本文研究了投资于中国境内企业的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VC/PE)退出方式及与之相关的因素。数据表明:VC/PE越年轻、投资期间越短、被投资企业越年轻以及股市行情越好时,通过IPO退出的概率越大。此外,较年久和年轻的VC/PE所支持企业的年龄和上市时IPO折价无显著差异。这些发现表明了基于成熟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声誉假说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VC/PE的退出方式,相反,源于中国市场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VC/PE行业较为普遍的突击入股短期套现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张立文  
本文在剖析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私募股权市场运作机制和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业的现状,特别是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信托制度与私募股权市场的内在关联性,提出私募股权投资信托是建立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一条有效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晶晶  曹利真  李贞如  郑敏  
本文以我国2013—2016年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制度环境与股价同步性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股价同步性较低,且这一影响会随着PE持股比例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强,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发挥了治理作用;此外,良好的制度环境也能够显著增强私募股权投资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娟  张然  胡诗阳  
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较高,表明私募股权投资不仅影响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倾向,还影响现金股利的分配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的特征同样影响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具体来说,外资背景、投资规模越大、投资期限越长和联合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较高。本文的结论对于完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开良  郭霞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文章通过对PE投资过程中非系统性风险的分析,设计了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度量方法,并就美国红杉资本和海纳亚洲创投基金投资于重庆知名火锅连锁店小天鹅的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入"合格投资者"这一制度的出发点,在于认识到资本市场存在投资者的差别性风险投资需求与政府类别监管的需要。经由合格投资者这一类似防火墙的准入机制,固然不能全然解决投资者损失或受欺诈的风险,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风险提示与风险阻遏的机能。立法者应将均衡保护投资者与推动融资便捷作为合格投资者规制的原则指引,并从合格投资者的人数设定、动态资产把握与风险识别能力等综合因素出发,采纳量化与模糊并存的标准设定合格投资者的资格底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