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5)
- 2023(13085)
- 2022(11555)
- 2021(10957)
- 2020(9347)
- 2019(21543)
- 2018(21476)
- 2017(41233)
- 2016(22632)
- 2015(25592)
- 2014(25471)
- 2013(25283)
- 2012(22864)
- 2011(20493)
- 2010(20490)
- 2009(19231)
- 2008(19206)
- 2007(17083)
- 2006(15183)
- 2005(13776)
- 学科
- 济(83450)
- 经济(83310)
- 管理(80823)
- 业(71699)
- 企(64125)
- 企业(64125)
- 方法(39705)
- 数学(33383)
- 数学方法(33034)
- 财(29634)
- 制(22349)
- 农(21165)
- 中国(20550)
- 务(20493)
- 财务(20415)
- 财务管理(20373)
- 业经(20337)
- 企业财务(19438)
- 学(17839)
- 理论(15525)
- 银(14969)
- 银行(14932)
- 体(14928)
- 地方(14880)
- 划(14802)
- 和(14661)
- 行(13988)
- 技术(13788)
- 农业(13744)
- 贸(13661)
- 机构
- 大学(320941)
- 学院(316899)
- 管理(132814)
- 济(122904)
- 经济(119937)
- 理学(113370)
- 理学院(112146)
- 管理学(110506)
- 管理学院(109875)
- 研究(99462)
- 中国(77640)
- 京(68579)
- 财(63774)
- 科学(59939)
- 财经(49460)
- 所(49012)
- 江(47414)
- 中心(46051)
- 农(45562)
- 经(44842)
- 业大(44677)
- 研究所(43956)
- 北京(43531)
- 范(39926)
- 师范(39587)
- 州(38401)
- 财经大学(36890)
- 院(36012)
- 经济学(35808)
- 农业(35272)
- 基金
- 项目(211465)
- 科学(166898)
- 研究(156849)
- 基金(154707)
- 家(132957)
- 国家(131852)
- 科学基金(114771)
- 社会(98442)
- 社会科(93209)
- 社会科学(93185)
- 基金项目(82697)
- 省(81326)
- 自然(74982)
- 自然科(73231)
- 自然科学(73216)
- 教育(72048)
- 自然科学基金(71924)
- 划(68327)
- 编号(64712)
- 资助(63543)
- 成果(53263)
- 部(47158)
- 重点(46175)
- 创(43911)
- 课题(43469)
- 发(42508)
- 制(42362)
- 教育部(41055)
- 创新(40921)
- 项目编号(40900)
- 期刊
- 济(138813)
- 经济(138813)
- 研究(95178)
- 中国(63057)
- 财(53221)
- 管理(52561)
- 学报(47236)
- 科学(44143)
- 农(41154)
- 大学(36760)
- 教育(34765)
- 学学(34335)
- 融(30909)
- 金融(30909)
- 农业(27866)
- 技术(27134)
- 财经(24989)
- 业经(21823)
- 经(21108)
- 经济研究(20100)
- 图书(17540)
- 问题(17384)
- 理论(16939)
- 财会(15615)
- 实践(15516)
- 践(15516)
- 业(15466)
- 现代(15076)
- 技术经济(15056)
- 会计(14982)
共检索到474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树光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因并不存在硬性的市场准入机制,导致在其非法集资行为时面临非法性构成要件要素司法认定中的体系性缺位和构罪逻辑悖论。通过剖析当前的法律规制体系和司法实践思路,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非法集资行为在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层面质的无差别性,对该特征的把握仅构成非法集资刑事犯罪的形式判断层面,非认定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构成犯罪的充要条件。进而引入对扰乱金融秩序的类型化结构特征的描述,为非法集资行为开辟出罪通道,将一部分实质为投资风险现实化的金融投资行政违法行为剥离出犯罪圈,形塑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非法集资犯罪的实质判断标准,以期进一步明晰非法集资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分点,使得在金融自由和金融犯罪之间达致刑事法治所要求的良性平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毕雪
非法集资行为的主要特征非法集资在中国刑法上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罪名,而只是对于类似的一系列犯罪行为的统称。在刑法上,非法集资的相关罪名主要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刑法第179条)、"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条)、"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虚假广告罪"(刑法第222条)。上述几个罪名之所以统归在非法集资的罪名之下,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些共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彤 杨迁 袁丽丽
近十几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引起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阐释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定义及特征,接着对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中总结出对我国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启示。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内涵 国际经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王璐璐
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是指投资者通过将其投资企业股份转让或卖出,从而进行资本变现的过程。私募股权基金依照投资、管理、退出、再投资的逻辑实现资本回报及投资增值,退出是影响其下一轮募资及投资项目的重要一环。能否顺利退出及用何种渠道退出将影响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率及回报倍数。本文一方面通过分析中国市场退出渠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王璐璐
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是指投资者通过将其投资企业股份转让或卖出,从而进行资本变现的过程。私募股权基金依照投资、管理、退出、再投资的逻辑实现资本回报及投资增值,退出是影响其下一轮募资及投资项目的重要一环。能否顺利退出及用何种渠道退出将影响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率及回报倍数。本文一方面通过分析中国市场退出渠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彩燕
文章在对金融工具准则相关文献梳理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新金融工具准则中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密切相关的理论变化,探讨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在会计核算、利润实现方式和资产估值等方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的标准更加明晰,简化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会计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使利润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预算管理和以利润指标为考核基数的绩效考核造成影响,而非上市股权估值原则、估值方法、应用指南等的进一步明确,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生态环境包括政府、投资机构、目标企业和投资人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水平。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生态环境呈现新发展态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多问题。为促进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稳步发展,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生态环境。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发展态势 生态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包丹红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之前非公开化运作的PE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并得到大众的认识与支持,以雨后春笋之势发展壮大。私募股权基金(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募集资金,并以股权或准股权方式投资于非上市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九红 宋来敏
运用福利函数分析方法,从PE微观分配视角,探析LP干预GP运作是否必要,对赌协议是否会影响被投资企业的经营运作行为,并由此分析PE分配机制中最常见的风险控制技术:GP承担无限责任、GP小比例出资以及超额收益分配的效力。研究认为,对赌协议和超额收益分配机制会导致企业和GP高风险运作,LP在运作的初期阶段并不需要过度干预GP运作,而GP承担无限责任并不能降低风险,需要适当转移风险给其他债权人,且GP小比例出资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过高比例出资反而降低LP福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志立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一级市场退出机制经历了以IPO为主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及以并购为主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总体呈现出IPO退出机制逐渐衰退、二次出售退出比例逐年上升、并购仍为退出机制第一选择、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IPO退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美国企业选择二级市场退出具有优势,法制为二级市场退出提供了依据。我国可从重构多层次公开发行市场、加速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发展两方面建设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退出机制 美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静 张东
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和退出特征,并结合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状况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在现阶段健康发展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退出机制 多层次资本市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继伟 朱文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金融创新的产物,能提高企业绩效,是国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发现国外研究集中在投资机构、项目评价标准和退出回报率等方面,并且实际案例较多;国内研究侧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定义、估值模型和收益分配等方面;但总体研究滞后于实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指南。围绕基金的运作机制,文章从募资、投资、投后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情境提出了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包括社会环境、投资机构和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项海容 刘星
利用合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我们发现:在不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会造成显著的代理成本。并且私募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与创业投资家的能力、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中引入创业板市场的景气状况作为投资组合收益的基准可显著提高创业投资家的努力激励,并显著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秉志 杨清惠
近年来涉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犯罪危害严重且影响广泛,需要认真研究其司法治理问题。关于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治理,要正确认定单位犯罪及主体的违法性认识问题,并以违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利诱性来衡量和判定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还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着眼于防治犯罪而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由监管机构与司法机关开展协作,建立诉讼援助机制。
关键词:
私募基金 非法集资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缪荣
2007年,沈阳机床集团宣布拟将30%股权转让给美国一家名为JANA的对冲基金;黑石集团入主蓝星集团;法国SEB溢价收购苏泊尔部分股权……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纷纷进入,对中国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