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6)
2023(7924)
2022(6735)
2021(6099)
2020(5251)
2019(11834)
2018(11645)
2017(22262)
2016(12187)
2015(13454)
2014(13406)
2013(13218)
2012(12368)
2011(11283)
2010(11311)
2009(11240)
2008(11149)
2007(10124)
2006(9103)
2005(8656)
作者
(36804)
(30915)
(30765)
(29329)
(19751)
(14781)
(14001)
(11829)
(11809)
(11157)
(10713)
(10470)
(10265)
(10116)
(10072)
(9602)
(9169)
(9122)
(9066)
(9027)
(7737)
(7591)
(7580)
(7224)
(7019)
(6920)
(6832)
(6829)
(6314)
(6088)
学科
(47728)
经济(47627)
管理(43520)
(37811)
(33522)
企业(33522)
方法(21211)
数学(18181)
数学方法(17975)
(17847)
(14756)
中国(12154)
(11499)
财务(11477)
财务管理(11448)
企业财务(11039)
(10841)
业经(10826)
(10687)
(10218)
(9047)
金融(9045)
(8728)
银行(8700)
体制(8633)
(8303)
(8202)
贸易(8199)
(8107)
(8008)
机构
大学(183145)
学院(178233)
(74038)
经济(72483)
管理(66640)
研究(63202)
理学(56721)
理学院(56052)
管理学(55081)
管理学院(54750)
中国(48156)
(39430)
(39002)
科学(37444)
(32609)
(30728)
财经(30244)
研究所(29138)
中心(28225)
(28120)
(27396)
业大(26415)
北京(24715)
农业(24289)
经济学(23226)
(23217)
财经大学(22569)
(21502)
(21456)
师范(21131)
基金
项目(117227)
科学(92586)
基金(87552)
研究(81976)
(77631)
国家(77016)
科学基金(65656)
社会(53741)
社会科(50977)
社会科学(50964)
基金项目(45426)
(43904)
自然(43648)
自然科(42605)
自然科学(42587)
自然科学基金(41860)
教育(38368)
(38225)
资助(36613)
编号(31122)
(27122)
重点(26668)
成果(26530)
(26402)
(24113)
(23536)
教育部(23414)
国家社会(22840)
科研(22808)
创新(22733)
期刊
(84452)
经济(84452)
研究(55706)
中国(39428)
(32853)
学报(31845)
科学(27937)
管理(27712)
(27550)
大学(24470)
学学(23021)
(18726)
金融(18726)
农业(18012)
教育(17568)
财经(16202)
(13838)
技术(13649)
经济研究(13584)
业经(11942)
问题(11012)
(9939)
(9597)
国际(9470)
(9094)
世界(8363)
技术经济(8175)
理论(8120)
业大(8006)
财会(7936)
共检索到279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静  任德顺  
投资者保护是私募基金市场的研究热点,且贯穿于立法、监管工作中。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有助于肃清私募基金投资者需要保护的理念及相关制度的逻辑基础,掌握现阶段争议焦点及其背后的缘由。现有研究对私募基金投资者需要干预保护逐渐趋于一致,但在保护程度的认识上有不同观点,对具体制度的宽严度方面也有很大分歧,分歧背后体现了对非单一目标的衡量。未来应加强保护程度评判标准、制度细则的研究,可结合助推理论,引导市场和市场主体迈向成熟和理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颖健  
美国"D条例"所确立的合格投资者客观定义给私募带来了确定性,有助于降低私募成本、提升融资效率。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也采用了客观化的合格投资者定义,但是基于私募市场安全的考虑,收紧了合格投资者的范围,并配套了严格的认证程序、反规避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投资者适当性义务规定。这些制度和规定给私募基金增加了较高的合规成本,抵消了确定性带来的融资效率。我国证券监管机关和基金业协会需要在融资安全和效率之间进行平衡,对合格投资者制度进行适度的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斌彬  
证券私募发行作为一种弹性便捷的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目前的相关规范较为混乱,特别是在投资者适格方面,明显存在着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内容牴牾或空白等缺陷。借鉴美国成熟的立法经验,我国今后应在人数限制、经济实力、风险判断能力、发行人义务等方面对证券私募发行设置必要的门槛要求,以建立起整齐划一的可操作的合格投资者准入制度,在确保私募发行效率的同时减少相应的发行风险,实现对投资者的无缝隙保护。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锦成  
中国股市发展了26年,历经风雨,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产生了长期深刻的影响。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个人投资者,也有机构投资者。其中,机构投资者既有国家背景的,也有私营背景的。以私营背景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为阳光私募基金,但也有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部分,那就是类私募证券型基金。本文分析了类私募基金产生的原因与发展情况等,它是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交易成本、纳税成本、监管成本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对中国股市的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锦成  
中国股市发展了26年,历经风雨,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产生了长期深刻的影响。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个人投资者,也有机构投资者。其中,机构投资者既有国家背景的,也有私营背景的。以私营背景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为阳光私募基金,但也有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部分,那就是类私募证券型基金。本文分析了类私募基金产生的原因与发展情况等,它是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交易成本、纳税成本、监管成本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对中国股市的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乐  
保险保障基金在实现救助保单持有人和问题保险公司双重工具功能的同时,亦可能诱发集体非理性和公权力过度介入的双重负面效应。对此,一个妥善的制度安排应是尽可能放大工具的积极效能,消减工具的消极影响。然而,现有的法律规则一方面在基金费率的厘定和保单救助的设定上背离了风险收益相匹配理论,另一方面,在职权行使程序的制定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上未有科学地考虑到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的相对独立性,以致于保险保障基金的负面效应被进一步凸显。是故,有必要以风险收益匹配理论的遵循和机构相对独立性的保护为抓手,体系化地对相应保险保障基金规则实施调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也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国际上,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已经有30多年的运行经验,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法律框架、组织模式、资金来源、赔偿机制、运作情况等方面,对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征,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基于在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替代性投资者保护制度之间做出的区分,本文提出了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并对国有股权的制度安排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市场、法律和管制——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转轨国家而言,由于缺乏支撑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运转的制度资源,利用替代性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对于股票市场的早期发展就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伟  
非法集资行为的滥觞与蔓延,关键在于国家一味地否定民间融资行为的合法地位,采用禁止、限制、打击等命令控制型法律对民间集资行为进行规制,并坚持以"刑事打击"为倚重。非法集资行为认定存在逻辑缺失,集资行为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存在混淆;集资行为的"使用目的 "和"非法占有目的 "难以有效区分。从法律层面确定并保证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参与到金融行业中来;实现由简单粗暴的行政取缔向规范性行政规制转换,形成"疏堵并举"并以"刑事打击"为辅助的监管格局。结合非法集资的证券化发展趋势,确立差异化的非法集资行为认定标准,继而对样式各异、品种繁多非法集资工具或非法集资行为形成有效规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萌  
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法律框架、监管体系、市场机制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应立足于中国的现状,制定专门的PE法规、健全PE监管体系、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和退出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英  
规模庞大的、尚处于"地下"的、不受监管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关注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及其发展与规制。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解析了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及其投资行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合法化是对市场中自发的、合理的、正面的事先制度创新的事后法律认同,是监管框架的重新塑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入"合格投资者"这一制度的出发点,在于认识到资本市场存在投资者的差别性风险投资需求与政府类别监管的需要。经由合格投资者这一类似防火墙的准入机制,固然不能全然解决投资者损失或受欺诈的风险,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风险提示与风险阻遏的机能。立法者应将均衡保护投资者与推动融资便捷作为合格投资者规制的原则指引,并从合格投资者的人数设定、动态资产把握与风险识别能力等综合因素出发,采纳量化与模糊并存的标准设定合格投资者的资格底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韦颜秋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的适时推出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就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本质来看,应属于高收益债券范畴。本文首先对起源于美国的高收益债券发展及投资者保护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在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特点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向聪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设立,是监管制度的创新,是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是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在基金公司治理结构、资金筹措、赔付、运营等方面面临着现实的挑战,所以必须采取切实的应对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文华  
本文简述了美欧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与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管理,分析了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和监管中的合格投资者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制度设计借鉴西方成熟市场而脱离我国实际、法规适用冲突、大量私募基金游离于监管之外、人为"制造"大量非法私募及监管滞后等。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纳入统一管理、大幅降低投资门槛、突出专业投资、严格私募基金管理人监管、借鉴美国均衡监管原则、确立底线监管思维、重点加强行为监管及大力推进私募基金创新发展等完善我国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管理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