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9)
- 2023(8833)
- 2022(7513)
- 2021(6802)
- 2020(5646)
- 2019(12825)
- 2018(12696)
- 2017(23988)
- 2016(13333)
- 2015(14752)
- 2014(15137)
- 2013(14773)
- 2012(13591)
- 2011(12199)
- 2010(12651)
- 2009(11978)
- 2008(12223)
- 2007(11298)
- 2006(10177)
- 2005(9602)
- 学科
- 济(53331)
- 经济(53245)
- 管理(47097)
- 业(42282)
- 企(35614)
- 企业(35614)
- 财(20350)
- 方法(19410)
- 中国(18602)
- 数学(16403)
- 数学方法(16253)
- 制(16086)
- 农(14086)
- 务(13823)
- 财务(13796)
- 财务管理(13762)
- 企业财务(13202)
- 业经(12125)
- 地方(10795)
- 体(10715)
- 银(9852)
- 银行(9836)
- 农业(9784)
- 理论(9744)
- 融(9583)
- 金融(9580)
- 行(9288)
- 环境(9024)
- 体制(8922)
- 划(8735)
- 机构
- 大学(192391)
- 学院(192164)
- 济(80067)
- 经济(78067)
- 管理(71409)
- 研究(62836)
- 理学(59904)
- 理学院(59231)
- 管理学(58391)
- 管理学院(58019)
- 中国(48777)
- 财(43653)
- 京(40625)
- 科学(34601)
- 财经(33199)
- 江(31168)
- 所(30841)
- 经(29857)
- 中心(28590)
- 研究所(26862)
- 北京(25830)
- 经济学(25735)
- 农(25194)
- 州(24782)
- 范(24765)
- 师范(24551)
- 财经大学(24435)
- 业大(23472)
- 经济学院(23076)
- 院(22887)
- 基金
- 项目(118523)
- 科学(94259)
- 研究(90057)
- 基金(86455)
- 家(73671)
- 国家(73030)
- 科学基金(63747)
- 社会(59159)
- 社会科(56004)
- 社会科学(55993)
- 基金项目(45654)
- 省(45301)
- 教育(42440)
- 自然(39336)
- 自然科(38412)
- 自然科学(38400)
- 划(38247)
- 自然科学基金(37689)
- 编号(36603)
- 资助(34723)
- 成果(31128)
- 制(27935)
- 部(27050)
- 重点(26637)
- 课题(26235)
- 国家社会(24677)
- 发(24640)
- 创(24594)
- 教育部(24031)
- 性(23856)
共检索到304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包淑芳 郭伟
投资主体单一、总量不足、效率低下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难题。而受政府监管、政府服务与工作效率等的影响,私人资本普遍存在着投资动力不足、投资意愿不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解决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难题。文章分析了影响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因素,按照不同因素的不同作用将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基本动力分为引导力、推动力和阻力,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动力机制的构建,对动力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并以项目视角对动力机制的作用全过程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对策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清泉 甄丽明 李懿东
文章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大量基础设施需求的资金"瓶颈"、资金效率和渠道,通过理论与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效率、结构和影响这些资本投入总量的内在机制。结论是: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既需要政府公共投资,也需要市场化私人投资,两者的比重与效率为倒U型,其最佳融资比例结构约为1:2;相对公共资本,私人资本的逐利行为对基础设施投资有更高的产出效率;私人资本投入规模受居民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公共资本拉动的影响;公共资本投入的规模受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采用市场机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退出基础设施市场,"公"、"私"并存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伟
供给过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启动市场、刺激有效需求呢?绝大多数日用工业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继续开发轿车、家电等私人产品的意义十分有限,很难带动整个市场全面发展。与私人产品供过于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共物品——主要是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按产业来划分,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在社会生产流程中处于“上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强会带动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市场需求的增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丘兆逸 付丽琴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内容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国内私人资本参与。私人资本走出去的动力,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刺激国内私人资本走出去;跨境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抗经济周期性;跨境基础设施投资享受政府的优惠。其中也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创新合作方式、投资模式,完善金融市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基础设施 私人资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本文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骤及其动力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并重点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动力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向彤
首先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私人融资方式的优势,然后探讨了英国政府在应用私人融资方式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资金压力和建设管理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也可采用私人融资方式的设想,并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私人融资方式 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秉镰 刘维林
本文根据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与政府投资能力二者之间的三种关系,构建了政府与私人投资的三重博弈模型,通过对政府完全供给、私人自发参与供给和私人有偿参与供给三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分析,阐明了准公共物品领域中政府与私人投资者的博弈动机、行为以及效果,明确提出政府应占据博弈的主导地位以及优惠政策必须适时和适度,才能建立起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的共赢结构。
关键词:
博弈 准公共物品 私人供给 交通运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娟
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私人投资并不活跃 ,存在着体制性歧视制约私有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市场准入约束、融资瓶颈和法规与政策的不完善是最突出的问题。促进私人投资的根本办法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给予私营企业国民待遇和适当的政策扶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文娟
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私人投资并不活跃,存在体制性歧视制约着私有经济的发展。特别地,市场准入约束、融资瓶颈和法规与政策的不完善是最突出的问题。促进私人投资的根本办法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给予私营企业国民待遇和适当的政策扶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禹 何佰洲 武文婷
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目前,政策允许也已经有私人资本采用项目融资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了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避免或减少社会公共福利的损失,论文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核心,基于价值集成理论,提出相关项目集成化开发的投资理论模式,以期为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学思
从理论层面阐释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演化关系、动力机制和作用机理,探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及演化驱动关系。通过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作用机理的理论框架,对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维度、实现路径、动态演化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城市群理论、区域规划理论的创新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本文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阐释了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影响私人投资,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平均意义上来看,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并未出现供给过度或低效使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并且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开放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正向作用。倘若市场环境和开放程度足够低,基础设施投资的挤入效应几乎可以忽略。分地区来看,东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依然大于中部和西部。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如果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过低,基础设施投资甚至会挤出私人投资。总体而言,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对于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应的正向影响从东到西,依次递增。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我们提出了有关改善基础设施投...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私人投资 挤入 挤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王新生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经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成功经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