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0)
2023(20600)
2022(17347)
2021(16048)
2020(13630)
2019(31393)
2018(30506)
2017(57304)
2016(31133)
2015(34968)
2014(34538)
2013(34399)
2012(32072)
2011(29095)
2010(29243)
2009(26971)
2008(26808)
2007(23823)
2006(21018)
2005(19048)
作者
(92463)
(77372)
(76952)
(73103)
(49055)
(37293)
(35078)
(30113)
(29451)
(27538)
(26393)
(25951)
(24768)
(24407)
(24136)
(23978)
(23239)
(22930)
(22252)
(22203)
(19291)
(19113)
(18922)
(17654)
(17598)
(17233)
(17094)
(17048)
(15666)
(15348)
学科
(134508)
经济(134365)
管理(85851)
(84342)
(67654)
企业(67654)
方法(58264)
数学(51358)
数学方法(50734)
中国(39570)
(36470)
(33306)
地方(29555)
业经(28570)
(27475)
(26426)
贸易(26407)
(25621)
(24594)
农业(24577)
(21431)
银行(21351)
(21332)
金融(21329)
(20485)
(20384)
财务(20322)
财务管理(20271)
环境(19686)
理论(19377)
机构
大学(447990)
学院(444699)
(186376)
经济(182748)
管理(167956)
研究(159152)
理学(143998)
理学院(142313)
管理学(139774)
管理学院(138965)
中国(120889)
科学(97733)
(96172)
(85469)
(81861)
(81775)
研究所(74362)
中心(72588)
业大(68786)
财经(67597)
(67136)
农业(64485)
(61574)
北京(61132)
(58915)
师范(58189)
经济学(57492)
(56879)
(53212)
经济学院(51780)
基金
项目(297786)
科学(233971)
基金(217368)
研究(211346)
(192962)
国家(191169)
科学基金(162215)
社会(135505)
社会科(128519)
社会科学(128480)
(115223)
基金项目(113811)
自然(106050)
自然科(103666)
自然科学(103631)
自然科学基金(101812)
(98536)
教育(97726)
资助(89714)
编号(83041)
重点(67989)
成果(67945)
(66866)
(66077)
(61602)
课题(58603)
创新(57679)
科研(57678)
国家社会(57048)
教育部(56240)
期刊
(205659)
经济(205659)
研究(131424)
中国(93124)
学报(76968)
(74306)
科学(69211)
(66891)
管理(62834)
大学(57651)
学学(54231)
农业(50449)
教育(48148)
(42815)
金融(42815)
技术(38712)
财经(33895)
经济研究(33776)
业经(32323)
(29203)
(28588)
问题(26978)
(23937)
(22475)
技术经济(22265)
统计(21899)
国际(21402)
世界(21137)
图书(21131)
科技(20623)
共检索到677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立国  王昱睿  
基于世界银行PPI数据库中41个"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2000-2017年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FE)模型考察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多边金融机构支持是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影响因素;(2)私人资本在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PPP项目中更偏向于政府效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3)政府财政支持也是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相比非PPP项目,私人资本在参与PPP项目时更加关注政府的投入力度,在中低收入国家表现更为显著;(4)私人资本在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非PPP项目时,更加关注目标国的经济环境与市场规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伟  孙国娟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国光  王一佼  桂嘉伟  白鹏霞  
为探究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模型。文章利用2007-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市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分析比较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其中,私人投资比公共投资的效应要大。因此,建议为私人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合作的投融资改革,以便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加强经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娟  雷辉  王云飞  刘钻石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21国层面显著为正;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中东欧国家层面显著为负;水运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和中东欧国家层面都不显著;考虑控制变量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变得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芊池  
制造业产品出口技术复杂的提升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质量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制造业产品的相关数据计算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并深入研究改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和能源设施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OFDI对基建设施的投入-产出存在滞后效应及挤出效应,即当期产出可能出现负收益,而前期接受OFDI投入的基础设施工程一旦完工即可弥补当期的"潜在"亏损。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文章以周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双向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直接投资依存度较低;"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比较小,来源国有限;地理距离、东道国GDP、劳动市场效率和技术准备水平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距离为反向影响,其余变量为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曲智  杨碧琴  段华友  
一、引言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期间,分别在向两国进行的讲话当中,着重进行了关于"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的发展战略的倡议。如今,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出口遭遇疲软、实体经济有待转型。在这关键的时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国际产能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颖  李维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为此,基于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2)从中国对东道国出口来看,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出口推动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公路与航空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中国自东道国进口来看,公路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航空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较小;(3)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4)交互项分析发现东道国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改善对港口与航空基础设施及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对航空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公路基础设施改善对铁路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广军  黄亮雄  黄兴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关系。首先以主成分法构建基础设施评价指数来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发现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在缩小;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即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0.01%,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最后通过检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约有30%是通过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实现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隋广军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国影响世界的视角,采用2003-2013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定义了五维度的基础设施水平指数,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状况,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逐渐完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约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提高0.006%。在样本期的2003-2013年,中国投资对沿线国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广军  黄亮雄  黄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莎莎  孙本芝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即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验证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该影响效应能持续7年左右,并在2~3年后达到峰值。自2003年以来,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合共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仅约为2%,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8%,中国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越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张璐超  
本文利用PRS发布的ICRG中"一带一路"沿线54国的国家风险数据,探讨有关国家政治风险的12个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发现各因素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投资环境(IP)、政府稳定性(GS)和法律制度(LO)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存在"逆向选择"的特点;民主问责(DA)、官僚体系质量(BQ)、腐败控制(COR)和宗教冲突(RT)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有效保护在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各大部委之间加强相互协作,构建对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我国企业的政治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