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
- 2023(1772)
- 2022(1558)
- 2021(1403)
- 2020(1256)
- 2019(2628)
- 2018(2534)
- 2017(4707)
- 2016(2585)
- 2015(2733)
- 2014(2737)
- 2013(2842)
- 2012(2584)
- 2011(2054)
- 2010(2073)
- 2009(2088)
- 2008(2386)
- 2007(2135)
- 2006(1756)
- 2005(1755)
- 学科
- 管理(12680)
- 业(12564)
- 企(12190)
- 企业(12190)
- 财(10679)
- 务(9485)
- 财务(9484)
- 财务管理(9455)
- 企业财务(9116)
- 济(7252)
- 经济(7236)
- 方法(3266)
- 家(3164)
- 国家(3100)
- 券(2809)
- 数学(2776)
- 数学方法(2766)
- 债(2667)
- 税(2649)
- 外债(2477)
- 债券(2443)
- 公债(2443)
- 税收(2398)
- 收(2387)
- 家公(2344)
- 制(2201)
- 中国(2032)
- 银(1847)
- 银行(1837)
- 业经(1666)
- 机构
- 学院(32692)
- 大学(32625)
- 济(12711)
- 经济(12421)
- 管理(12197)
- 财(10874)
- 研究(10199)
- 理学(10031)
- 理学院(9874)
- 管理学(9805)
- 中国(9756)
- 管理学院(9728)
- 财经(7300)
- 京(6870)
- 经(6578)
- 江(5508)
- 财经大学(5380)
- 所(5297)
- 科学(5275)
- 中心(4846)
- 会计(4711)
- 北京(4679)
- 研究所(4377)
- 州(4344)
- 公司(3952)
- 经济学(3922)
- 商学(3833)
- 商学院(3804)
- 省(3774)
- 融(3752)
共检索到57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阿提夫·米安 阿米尔·苏菲 王宇
大量证据证明,经济灾难往往发生在家庭债务猛增之后,而家庭债务猛增和经济灾难都与消费支出崩溃相关,也即家庭债务、消费支出和"大衰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金融体系的产物,金融体系必须尽量避免将风险集中于债务人身上,从而避免危机和衰退。
关键词:
私人债务 金融危机 经济衰退 金融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李石凯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双重冲击的叠加,"欧债五国"银行产业已经陷入全面衰退。研究显示,"欧债五国"的宏观金融环境不断恶化,导致银行产业的资产质量显著下降。目前,"欧债五国"银行产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资产减记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和银行挤兑风险。如果不加以积极治理,"欧债五国"银行产业可能将崩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虹 杨巧
本文使用OECD国家2000—2015年间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的面板数据和中国1995—2015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GMM回归和门限回归模型,对OECD国家和中国的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从线性关系角度来看,OECD国家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中国的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则呈现显著的挤进效应;从非线性关系角度来看,OECD国家和中国的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都表现出"倒U"型关系,且中国政府债务的门限值高于OECD国家。最后,本文通过比较OECD国家和中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万其龙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Difference-GMM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以政府投资为传导中介,影响私人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政治周期性,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也具有周期性特点。本文将政治周期引入到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影响分析中,实证分析表明在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及当年,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有显著挤出效应。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防止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恒,叶海云
Based on a new panel data,we find a very significant and robust empirical relation:there is distinct crowding out effect of government debt to private investment.After controlling a few variables emphasized by investment literature,the higher government debt-GDP ratio is,the lower private investment rate is.This kind of negative effect of government debt may come from the fluctuation of government debt-GDP ratio.There are enough attritions in the real world that lapse the Ricardian equivalence proposition.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地实施了旨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伴随着赤字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也将显著攀升。有鉴于此,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债务、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非线性关系展开深人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的互补程度将逐渐减弱,政府在促进消费、带动内需方面的作用也将呈现渐进减弱的态势。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尽管我国仍具备可控的国债融资空间,现阶段依靠扩张性政府支出来刺激消费仍具有一定的政策操作空间,但我们必须对此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并在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巴里·Z.西纳蒙 斯蒂芬·M.法茨利 李明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我们对家庭消费和债务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其宏观经济影响产生了重大的疑问。本文认为,在社会行为模式、家庭金融的文化趋向和制度变革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消费偏好和金融偏好也在不断演变。文章分析了过去25年间消费和债务增长的历史原因,并用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金融循环模型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的强劲消费有助于缓解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前所未有的家庭债务在金融危机中达到了极致,并最终导致了更深的经济衰退。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家庭债务 经济增长 经济衰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其龙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现有文献鲜有关注到的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以政府投资为传导中介,影响私人投资。稳健性检验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2008年发生结构性突变,由挤入转为挤出。研究得出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防止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私人投资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金林 杨成元
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及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大,政府债务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再度成为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1981-2010年政府债务数据为样本,选择私人投资率、资本价格、政府负债率、私人信贷率等变量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政府债务与私人部门投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中国政府债务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同时通过私人信贷率与私人部门投资两变量之间关系对中国是否存在金融抑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私人投资 政府债务 私人信贷率 金融抑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唐荣 伍再华
构建包括家庭、企业和资本生产部门的KGM宏观经济模型,利用1997~201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Routh-Hurwitz稳定性检验法,实证检验收入不平等和私人债务对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3年,中国金融系统存在不稳定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恶化、私人债务规模过度扩张等是造成金融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必须缩小不断扩大的收入鸿沟,完善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居民的消费信贷政策,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与经济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私人债务 金融稳定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在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双重压力背景下,本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交互影响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与双向因果关系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水平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其门槛值为0.138 5,而私人投资对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影响呈现“倒U”型;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水平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债务平衡点比东部地区低。本文为科学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有效促进私人投资回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其龙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从"晋升锦标赛"的现实出发,将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内嵌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竞争对私人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之间策略性的举债博弈,不仅挤出了本地私人投资,而且通过空间溢出对竞争对手地区私人投资产生间接挤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平均而言,相邻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每上升1%,本地私人投资下降约0.17%。应当重视地方政府债务和私人投资之间的空间联系,从全局视角出发,统筹协调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促进私人投资回暖的政策体系,改革现有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瑞瑞 陈运森 孙迎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优化中小股东的私人实施机制是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关键基石。本文从债务市场视角,考察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对微观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的执行显著提高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且影响程度随着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执行力度的增加而提高;新《证券法》实施后,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资本市场法律基础建设的完善提高了债务市场对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所隐含信息的敏感度;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债权人控制力较低的企业,以及在法治水平和司法质量较高的地区,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于企业融资规模的异质性影响,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降低了新增债务融资规模,并且对长期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更显著。虽然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是保障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其会对企业融资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如何避免中小股东私人实施机制所产生的负面经济后果以及监管机构如何兼顾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哲希 陈彦斌
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新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逐步显现,特别是难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持续衰退压力。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均旨在弥补新凯恩斯主义的不足,为经济持续衰退的成因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但两个理论存在显著区别:第一,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是从高债务压力下个体负债最小化的视角论证了总需求持续不足的原因。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则是从经济结构失衡的视角论证了短期经济增速与长期潜在增速螺旋下降的新机制。第二,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是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的拓展,从债务视角为总需求不足提供了新的解释。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突破了新凯恩斯主义框架长短二分法与不考虑结构因素的限制,构建了涵盖短期经济稳定、长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第三,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主要强调政策力度的重要性,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强调统筹考量政策力度、政策效率与政策空间的重要性。进一步结合日本大衰退这一典型案例来看,大衰退不能完全归因于资产负债表衰退,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也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本文分析对现阶段中国如何看待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弘
2007年以来欧债危机的爆发有两大基础: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欧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证券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银行加杠杆;二是19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私人部门的负债水平迅速攀升。这两大变化是欧债危机的重要背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触发点,欧洲银行业爆发了流动性危机,私人部门随之发生了长周期的债务通缩。为了对抗通缩螺旋,政府通过救赎银行承担起了债务,进而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因此,私人部门的债务通缩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决定了危机的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