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1)
- 2023(7536)
- 2022(6667)
- 2021(6235)
- 2020(5403)
- 2019(12625)
- 2018(12451)
- 2017(24730)
- 2016(13757)
- 2015(15538)
- 2014(15858)
- 2013(15794)
- 2012(15160)
- 2011(13819)
- 2010(14059)
- 2009(13251)
- 2008(13378)
- 2007(12410)
- 2006(10749)
- 2005(9701)
- 学科
- 济(56785)
- 经济(56732)
- 管理(39714)
- 业(39084)
- 企(30454)
- 企业(30454)
- 方法(26940)
- 数学(24225)
- 数学方法(23944)
- 农(18078)
- 财(16447)
- 中国(14601)
- 贸(12305)
- 贸易(12303)
- 易(11975)
- 学(11726)
- 农业(11671)
- 地方(11627)
- 制(11390)
- 业经(11028)
- 策(10168)
- 务(9766)
- 财务(9734)
- 财务管理(9710)
- 银(9351)
- 银行(9330)
- 企业财务(9177)
- 行(8882)
- 环境(8820)
- 和(8636)
- 机构
- 学院(201927)
- 大学(201131)
- 济(85886)
- 经济(83992)
- 管理(77531)
- 研究(69174)
- 理学(66125)
- 理学院(65389)
- 管理学(64317)
- 管理学院(63920)
- 中国(52856)
- 京(42077)
- 科学(41723)
- 财(41097)
- 农(36610)
- 所(35904)
- 中心(32551)
- 研究所(32357)
- 江(31962)
- 财经(31793)
- 业大(30200)
- 农业(29005)
- 经(28710)
- 北京(26709)
- 经济学(26303)
- 范(26176)
- 师范(25928)
- 州(24943)
- 院(24342)
- 经济学院(23848)
- 基金
- 项目(128073)
- 科学(99877)
- 研究(94565)
- 基金(91663)
- 家(79308)
- 国家(78624)
- 科学基金(66462)
- 社会(58480)
- 社会科(55400)
- 社会科学(55382)
- 省(50331)
- 基金项目(47928)
- 教育(43858)
- 自然(42746)
- 划(42735)
- 自然科(41691)
- 自然科学(41673)
- 自然科学基金(40945)
- 编号(39876)
- 资助(38875)
- 成果(33601)
- 部(29136)
- 重点(28929)
- 发(28170)
- 课题(27482)
- 创(26022)
- 科研(24785)
- 教育部(24688)
- 性(24479)
- 创新(24370)
共检索到303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雁杰 吴佩林 孙作人
文章以LEAP系统为工具,把私人乘用车按排量异质分类,模拟不同节能减排政策情景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发现:现实世界燃油经济性与排量大小非同方向变化;各情景下2020年耗能都会突破百亿吉焦,2021年CO_2排放超过8×10~8t;降低年度行驶里程效果最优,增加节能车占比效果最差;目前供给侧实行的减控政策不能达到既定目标,须鼓励使用端绿色出行。研究认为应综合施行宏微观、供需端多种政策,尤其是控制行驶里程,大力发展纯电动乘用车,防止中高排量区间乘用车净增量占比的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林
占我国汽车新车销售市场份额超过75%、汽车保有量份额超过三分之二的乘用车是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对象之一。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相关政策的"成本与效益",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的依据,是汽车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了一个在标准CGE模型框架内嵌入消费者乘用车保有、新车车型选择和交通工具选择行为的动态混合CGE模型,对乘用车节能减排相关的技术和税费政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技术政策对削减汽油消费量的作用明显,对经济整体呈正面影响,但对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或同排量中的低油耗车没有直接的激励作用;如果调整幅度相同,那么,调整生产阶段消费税与销售阶段车辆购置税所产生...
关键词:
乘用车 节能减排 混合CGE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立中 李郁芳
本文运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加总数据和随机系数离散选择(BLP)等模型,在对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进行需求估计和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模拟测算了汽油价格和车辆购置税政策对微观个体选择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对乘用车市场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①在需求估计中,平均而言,乘用车价格上升1万元/辆(2006年10月价格),市场份额将下降0.19%;每公里费用上升1元(2006年10月价格),市场份额将下降34.16%。②供给分析表明,排量越大,价格越高的车型,价格成本标高程度相对越小,政策作用窗口越大。③节能减排效果,两种干预政策方案能够使乘用车增量部分汽油消耗和CO2排放量降低5%左右;从政策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马翠萍
从目前形势看,我国"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于我国收入水平依然较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总能耗、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因此,节能减排任重道远。目前,服务业竞争力不强、缺乏节能减排的核心技术、节能减排融资渠道有限、节能减排强制性措施过多和激励引导不足等因素制约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节能减排中,必须通过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降低总能耗;通过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市场机制扩大节能减排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通过考核机制改革,把目标考核的"刹车机制"转变为能效与减排的提升机制;通过完善税收和补贴制度体系,激励企业和...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驱动因素 政策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行伟波 张康 石光 岳阳
减少区域间市场分割和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是实现经济内部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汽车作为中国各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能高效地实现市场整合,对于拉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产乘用车数据,基于Obstfeld和Rogoff(2000)模型,分析中国的乘用车销售是否在企业总部所在地呈现明显的本地偏好。控制了一系列变量之后的结果表明,乘用车企业的本地市场占有率显著高于非本地,并具有明显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发现地区间乘用车销售存在明显的贸易壁垒,但相对较小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一体化的进展卓有成效。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期内各省份发布的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发现各地产业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地偏好的增强。
关键词:
乘用车 本地偏好 市场分割 产业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兴 张振华
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探究了不同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其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政府自1997年以来逐渐增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但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明显不同,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理性选择,且各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最后,从优化相关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目标应用推广领域和加强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政策 政策力度 政策目标 有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凡银
节能减排政策源于消除外部性的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主要由一般性、特殊性和间接引导性等政策工具构成。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特殊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性和选择性控制措施;间接引导性工具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方法。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归类,阐述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莉
能源、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承受不住,只有坚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很快,节能减排的成功推进离不开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培育环境,节能减排需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激励政策 科技创新 环境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凌曦 范莉莉 鲜阳红
运用内容分析法的分类思想,从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节能减排的定义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规划三个角度入手,确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特征类目及其定义。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并通过引入SPSS软件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和α信度系数检验。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节能减排政策 一致性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李佳雪 管欣
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同是协同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否可以通过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发文领域的部际合作关系演进来探究跨部门间的博弈与协同显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收集1978年以来由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1493条节能减排政策,基于政策文本解释了各部门在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差别及联系;以七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时间节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各阶段政策颁布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探讨了政策发文过程中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合作现象及部门博弈与协同的内在成因。研究表明:(1)部门特点、政策目标和各部门在部际合作中所处的地位是影响各部门政策措施选择的核心因素;(2)节能减排政策制定部门的部际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渐形成了以"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为核心的联合发文网络。部际合作关系的演进过程中贯穿着部门之间的博弈与协同,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部门追求利益与履行职责之间的冲突和协调;(3)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次数及广度明显上升,其合作逐渐演化成"轴心-辐条"的网络结构特征。文章还从打破部门等级界限、明确责任归属、完善部门绩效评价体制及全面提升部门协同参与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政策部门协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措施 部际协同 合作网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红
本文将节能减排指标细分为"四率":化石能源使用率、治污投资率、万元能耗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并构建与节能减排关系密切的"四税"—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四税"与"四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为进一步优化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应加快资源税改革,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适当提高税率,理顺税费关系;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纳入征税范围;调整增值税税率,取消化石能源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其他环保设备,以及用于治污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允许治污投资税前加计扣除,对生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云燕 王静
首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资源不断消耗,节能减排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首都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目标的基础上,对2001~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评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0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计算出北京市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后分析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节能减排潜力造成的影响,并对北京市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园 陈新国 李龙
通过构建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地方政府和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参与各方在进行节能减排行动时的内在关系,总结促进物流业节能减排工作多样化的政策手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能源和环境税收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地实施能源税和环境税来实现一定的污染减排目标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污染物征税对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小于对能源消费征税;在征收能源税/环境税的同时,实施相应配套政策,如降低服务业营业税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可以抵消其负面影响,并带来"双重红利"。
关键词:
CGE模型 能源税 环境税 双重红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利 江月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的重要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市,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形势不容乐观。拟对重庆市现行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重庆市促进节能减排以实施命令控制型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为主,市场化手段仍不成熟,如排污权交易活跃度低、相关税收政策缺失等。基于这些问题,结合西方国家经验与重庆市资源环境市场特点,提出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加快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传导机制 绿色税收 排污权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