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9)
2023(1984)
2022(1706)
2021(1579)
2020(1167)
2019(2676)
2018(2567)
2017(4802)
2016(2590)
2015(2708)
2014(2524)
2013(2328)
2012(2074)
2011(1692)
2010(1604)
2009(1373)
2008(1236)
2007(923)
2006(721)
2005(539)
作者
(7627)
(6301)
(6272)
(5747)
(4039)
(3176)
(2793)
(2565)
(2369)
(2122)
(2089)
(2047)
(2005)
(1959)
(1908)
(1905)
(1871)
(1826)
(1800)
(1663)
(1607)
(1484)
(1428)
(1418)
(1356)
(1338)
(1332)
(1320)
(1269)
(1264)
学科
(9666)
经济(9652)
管理(7904)
(7696)
(6077)
企业(6077)
方法(5297)
数学(4882)
数学方法(4852)
(2629)
(2623)
(2389)
业经(2266)
(2221)
贸易(2221)
(2184)
中国(2013)
农业(1924)
技术(1895)
环境(1830)
(1798)
财务(1798)
财务管理(1795)
企业财务(1743)
(1642)
产业(1537)
(1421)
技术管理(1420)
人事(1300)
人事管理(1300)
机构
大学(35035)
学院(34580)
管理(14918)
(14229)
经济(14023)
理学(13664)
理学院(13525)
管理学(13379)
管理学院(13329)
研究(10750)
(7952)
科学(7550)
中国(7541)
业大(7208)
(6756)
农业(6361)
(5548)
(5295)
研究所(5043)
财经(4927)
中心(4910)
(4604)
农业大学(4488)
经济学(4279)
商学(4256)
商学院(4211)
经济管理(4164)
(4148)
经济学院(3995)
(3976)
基金
项目(28217)
科学(22511)
基金(21796)
(19835)
国家(19661)
研究(18537)
科学基金(16929)
社会(12622)
基金项目(12187)
社会科(12006)
社会科学(12003)
自然(11802)
自然科(11560)
自然科学(11556)
自然科学基金(11380)
(10768)
(9293)
资助(8070)
教育(7964)
(6268)
重点(6244)
编号(6228)
(6140)
创新(5846)
计划(5808)
(5777)
科研(5768)
国家社会(5489)
(5287)
大学(5241)
期刊
(12031)
经济(12031)
研究(7658)
学报(7532)
科学(6758)
(6385)
大学(5443)
学学(5352)
管理(4738)
农业(4565)
中国(4335)
(3717)
(2752)
业大(2257)
经济研究(2236)
财经(2129)
技术(2112)
业经(2098)
(2030)
金融(2030)
理论(1854)
科技(1852)
(1846)
农业大学(1840)
林业(1824)
问题(1785)
实践(1748)
(1748)
(1697)
技术经济(1694)
共检索到41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飞飞  高龙  江龙飞  郑芳林  纪燕玲  王志伟  
选择含有内生真菌的鹅观草,采集其成熟种子,经过南京的6—9月室温处理后冷藏。经过发芽、育苗以及田间栽培试验,调查并分析这些植物的长势、分蘖数、株高、茎宽、叶宽的变化,最后检测这些鹅观草植株中内生真菌的有无。结果表明:含内生真菌(EI)的鹅观草植株群苗期生长比较旺盛、分蘖比较多,但在成熟期株高、茎秆直径及叶宽与不含菌植株无显著差异。从EI鹅观草植株中随机分离获得4个内生真菌菌株,其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学特征显示,分离菌株均为Neotyphodium sinicum Wang,Ji et Kang。本研究首次证明了在田间条件下内生真菌N.sinicum能促进其宿主鹅观草的苗期生长和分蘖,揭示了禾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伟  张晨炜  詹漓晖  亢燕  纪燕玲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内生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选择5株分离自新疆、青海的圆柱披碱草内生真菌菌株,采用sds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选择性引物对其tub b和tEf 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克隆测序,下载ncbi中的相似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成功获得差异极小的各菌株序列,且tub b序列确认为仅1个拷贝,而2个菌株的tEf A序列则有2个拷贝。在最大简约树上披碱草菌株的tEf A和tub b第1拷贝均在Eby(EpichloE bromicolA/E.yAnGzii)大支上,与E.sinicA比较接近;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炜  纪燕玲  杨守玲  亢燕  王志伟  
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3个采样点共采集96株鹅观草属植物样品,经鉴定为犬草(Roegneria canina)。通过检测,样品中内生真菌的含菌率高达67.7%。分离得到5个菌株并对它们进行形态学特征调查,分离菌株呈典型的Neotyphodium属真菌特征。选择菌株Rjl7101和Rjl7104,利用tefA和tubB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Neotyphodiumsinicum聚为一枝。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分离菌株为N.sinicum。这是首次在犬草中发现N.sinicum,也扩大了N.sinicum在我国的分布地区范围,进一步说明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且分布广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欢  陈焘  夏超  
植物–土壤反馈是指植物的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生物和非生物特性;反过来,土壤特性的改变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禾草内生真菌对植物–土壤反馈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Epichlo?属禾草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根际微生物、植物竞争力以及对生态适应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禾草内生真菌的侵染会对土壤营养元素产生影响,致使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发生改变。禾草内生真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产生作用,致使革氏兰阴性细菌、菌根真菌和球囊霉素等产生不同地变化。禾草内生真菌参与宿主植物的生活史,影响宿主植物的种内种间竞争,对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产生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彭清青   唐炳民   欧为友   段迎珠   孙占清   谢占玲   毛玉晶   陈生全   郭璟   王宝   杨家宝   孟清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真菌资源,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可形成典型的蘑菇圈。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群落上,然而,目前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不同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结合ITS序列鉴定方法,分析采自祁连高寒草甸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不同植物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6类植物108块组织中分离得到70株内生真菌,总分离率为64.81%,总定殖率为33.33%。多样性与相似性分析表明,矮嵩草内生真菌丰富度(R = 1.73)和多样性(H’ = 1.86,D = 0.83)最高,米尔克棘豆内生真菌均匀度指数(J_(u )= 1)最高;鹅绒委陵菜与麻花艽(C_(s鹅-麻 )= 0.5, C_(j鹅-麻 )= 0.33),火绒草和米尔克棘豆(C_(s火-米 )= 0.40,C_(j火-米 )= 0.25)的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相似性;不同组织间内生真菌相似性排序为:根-茎>叶-茎>根-叶。内生真菌结构分析表明,不同植物中优势菌分别为Peziza ostracoderma和Stagonospora sp.;不同组织中相对丰度最高均为Peziza ostracoderma。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矮嵩草是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的核心植物(EIC_(矮嵩草 )= 1);Peziza ostracoderma是核心内生真菌(EIC_(P.o )= 0.75)。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植物内生真菌的角度为进一步探究青藏高原特有真菌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植物-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提供新思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倪小会  张美庆  
研究了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高粱敖杂1号对真菌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根外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宿主植物中磷质量分数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宿主植物甚至同种宿主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及根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奚家勤  林碧莲  莫明和  薛超群  王广山  郭建华  方敦煌  
烟草内生菌种类丰富,其在烟草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烤烟品种K326叶片中分离的内生细菌ZY-9-13菌株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表现出对真菌病原菌的广谱抗菌活性。菌株ZY-9-13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腐皮镰孢菌(F.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omysporum f.sp.cucumerinum)、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sanbinetti)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酸碱度(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orn meal agar,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菌株ID: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G1,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菌株291-14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永梅  高亚敏  姚拓  段淇斌  赵冬青  李政璇  李海云  杨晓玫  张建贵  
为了探究根际促生菌(PGPR)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Uraria crinita)、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10株具有固氮、溶磷、分泌激素和生防特性的PGPR菌株为供试菌株,筛选最佳菌种组合,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微生物复合菌肥,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菌肥对非宿主植物小黑麦、猫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试验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NCRP2+PPRS3+G+ZKRP2;2)宿主植物菌肥(NF_1)处理对小黑麦地上生物量鲜重影响显著(P<0.05),施用非宿主植物菌肥(NF_2)后与施用NF_1相比,猫尾草茎粗增加33.74%,且差异显著(P<0.05);3)NF_2处理影响小黑麦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2.54%和125%,差异显著(P<0.05)。PGPR菌肥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和小黑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建秀  王召锋  Saman BOWATTE  侯扶江  
种子是微生物从母本植物到子代植物的传播介质,将有益微生物代代相传。种子传播的微生物存在于植物不同部位,为寄主植物提供了一系列的益处。以往种子微生物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作物,鲜有关于草地植物的研究。本研究利用Illumina-Miseq DNA测序技术,对青藏高原高山草甸8种优势植物的种子微生物群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种草地植物的种子中有多种细菌和真菌(115个细菌属和135个真菌属),且细菌和真菌群落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8种草地植物的优势种细菌门和真菌门分别为Proteobacteria和Ascomycota。在8种草地植物的种子中均发现了细菌属Pseudomonas、Pantoea和Ochrobactrum及真菌属Botrytis、Bullera和Didymella。另外,在8种草地植物的种子中有其独特的细菌和真菌属。本研究表明,植物的个体特征是塑造种子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且可用于未来种子微生物组调控的微生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振江  魏学凯  曹莹  田沛  赵晓静  李春杰  
从最初发现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引起家畜中毒到后来其携带的内生真菌被发现,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内生真菌的存在不但导致家畜中毒而且能显著提高宿主在群落中的竞争力,也因禾草内生真菌的这种重要生理和生态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也给内生真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初期主要是借鉴病原真菌等微生物检测的一些较成熟的方法,对禾草内生真菌进行染色镜检或分离检测,但容易受宿主种类、物候期、检测部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随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晓瑜  郭艳娥  冯希  施颖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以及无AM真菌和无禾草内生真菌4种处理,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并于黑麦草生长38 d后,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5%、30%、45%和60%设置4个水分梯度,共16种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与禾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振锐  钟睿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 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 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 <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侯姣姣  孙涛  余仲东  康永祥  布芳芳  甘明旭  
以盆栽国槐Sophora japonica幼苗为试材,进行200 mmol·L-1氯化钠(NaCl)胁迫处理,采用菌液定量灌根法,通过测定国槐苗高增长量、根冠比、干质量,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8株优势内生真菌分别灌根对国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1氯化钠胁迫下,每种菌株处理下的国槐幼苗生物量与生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株H-1,H-3,H-4和H-6灌根处理的国槐幼苗抗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佳岚  李春杰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内生真菌互作对牧草型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法模拟田间最大持水量(FWC),共设6个水分梯度(50%、60%、70%、80%、90%和100%FWC),对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乡土草新品种‘河西’野大麦和东北地区优质品种‘萨尔图’野大麦(SA) 3种材料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1)野大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长、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长、干重等农艺指标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材料在80%FWC处理下获得最大值,整体与70%FWC差异不显著(P>0.05)。2)同一水分处理下不同材料的分析表明,‘河西’野大麦的茎粗、分蘖数、株高、叶长、叶面积及地上干重等牧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萨尔图’野大麦,且‘河西’野大麦品种中E+各指标均显著高于E–(P <0.01)。研究发现,70%和80%FWC为野大麦生长适宜含水量,80%FWC在农艺性状上效果最优,70%FWC节水高效,且野大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耐涝能力;带有内生真菌的‘河西’野大麦为此次试验中生长发育更具优势的牧草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