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5)
- 2023(4700)
- 2022(3918)
- 2021(3678)
- 2020(3152)
- 2019(6687)
- 2018(6658)
- 2017(12135)
- 2016(6930)
- 2015(7444)
- 2014(7375)
- 2013(7161)
- 2012(6935)
- 2011(6140)
- 2010(6092)
- 2009(5426)
- 2008(5567)
- 2007(5101)
- 2006(4185)
- 2005(3867)
- 学科
- 济(21344)
- 经济(21322)
- 管理(17643)
- 业(16649)
- 企(13348)
- 企业(13348)
- 方法(11290)
- 数学(9879)
- 数学方法(9642)
- 学(9095)
- 财(6595)
- 农(5546)
- 中国(5284)
- 银(4876)
- 银行(4854)
- 制(4774)
- 务(4693)
- 财务(4681)
- 财务管理(4670)
- 融(4619)
- 金融(4616)
- 行(4601)
- 理论(4541)
- 企业财务(4482)
- 业经(4158)
- 技术(4005)
- 农业(3704)
- 及其(3431)
- 策(3387)
- 贸(3334)
- 机构
- 大学(98143)
- 学院(97927)
- 研究(38211)
- 济(33311)
- 经济(32447)
- 管理(30867)
- 科学(28771)
- 农(28320)
- 中国(27659)
- 理学(26919)
- 理学院(26467)
- 管理学(25550)
- 管理学院(25378)
- 农业(23008)
- 所(21902)
- 京(21424)
- 业大(21199)
- 研究所(20469)
- 中心(17159)
- 财(16136)
- 江(14938)
- 农业大学(14712)
- 室(14150)
- 省(13921)
- 院(13691)
- 技术(13200)
- 实验(13117)
- 财经(13019)
- 北京(12928)
- 业(12903)
- 基金
- 项目(71181)
- 科学(53358)
- 基金(51279)
- 家(48622)
- 国家(48278)
- 研究(43253)
- 科学基金(39161)
- 自然(28711)
- 省(28673)
- 自然科(28102)
- 自然科学(28082)
- 自然科学基金(27579)
- 基金项目(26589)
- 社会(25546)
- 划(24570)
- 社会科(24195)
- 社会科学(24190)
- 资助(21954)
- 教育(20082)
- 重点(16883)
- 计划(16703)
- 科技(15537)
- 编号(15147)
- 部(14713)
- 科研(14634)
- 创(14569)
- 发(14229)
- 创新(13836)
- 业(13359)
- 专项(12952)
共检索到14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科 郑成江 李金贡
研究结果显示,用5×109到10×109禽霍乱克隆89弱毒活菌苗肌注53日龄到12月龄蛋鸡、肉鸡是安全的。将菌苗回归本动物鸡体13代次,逐渐加大传代剂量,菌苗毒力不但不增强,反而越来越弱,从第7代开始临床无反应,从11代开始,肌注部位无炎症反应,说明克隆89菌苗毒力安全稳定,不会出现毒力增强的返祖现象,通过110万羽鸡中试,在本病流行季节前一次肌注免疫,即有效控制病情。对暴发本病的鸡、鸭群,早期紧急接种,2天稳定疫情,3至5天死亡停止。
关键词:
禽霍乱,毒力,安全性,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科 李金贡 郑成江
禽霍乱克隆89弱毒菌苗5×106个活菌对鸡即产生免疫,免疫剂量为10×106个活菌,应用剂量为30×106个活菌。应用剂量免疫后.用30个强毒菌攻击,24h保护率80%。免疫期125天,100个以上强毒菌攻击,保护率60%。
关键词:
禽霍乱,克隆,菌苗,免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伯良 王英珍 张健 鄢明华 夏树立 赵殿齐 赵元青
从天津地区某些发病鸡场分离的20余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筛选4株(TJ株)作为制苗用菌种,制成油乳剂灭活苗,进行物理性状检验与安全性、免疫性试验。用实验室制备的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TJ株)对大港、静海等发病鸡场进行免疫接种,完全控制了禽霍乱的流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朴春根 李永 Lee Sanghyun Kim Kyunghee Lee Seungkyu 郭民伟
为获取栗疫病生物防治的基础信息,本研究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的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形成能力等培养特性,从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树木病理研究室保藏的60个栗疫病菌菌株中筛选了2个弱致病力菌株,进行dsRNA检测、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间的细胞融合试验。结果表明:2个弱致病力菌株(KCP-135和KCP-136)中均检测到了dsRNA,弱毒性菌株KCP-22和其他19个强毒性菌株之间的菌落形成明显的隔离带并沿着隔离带产生分生孢子,没有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而弱毒性菌株KCP-22和强毒性菌株KCP-9之间的菌落则呈现了显著的细胞融合现象,而且其细胞融合菌株的培养特性和转化dsRNA数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毓祎 谈建国 缪海振 彭丽 杨丹丹 潘迎捷 陈兰明
旨在分析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中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毒力、抗菌素耐药性以及重金属抗性特性,为致病性霍乱弧菌流行预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84株霍乱弧菌分离菌株的毒力以及整合接合元件(ICEs)相关基因;采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标准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以及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了受试菌株的抗菌素和重金属抗性;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部分受试菌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受试霍乱弧菌菌株均不携带致病性肠毒素基因ctxA B以及毒素相关基因sto、tcpA、ace、zot;含有毒素表达调控蛋白基因toxR,其中19.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蓓 张培 李志辉 赵莲 赖晓芳 高焕 李健 阎斌伦
为比较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18S rRNA和β-actin基因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作内参基因的优劣,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脊尾白虾GAPDH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X893516),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ative real-time PCR,qPT-PCR)技术,检测3种基因在脊尾白虾不同组织及不同蜕壳后时间点的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鸢劼 俞菊华 陈辉 方苹 郭闯
在对养殖暗纹东方病害调查中,从呈典型症状病鱼腹腔和肠道粘液中分离到2株(J-1和H-3)菌株,经生化特性和血清型鉴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Non-01Vibrio cholerae)。注射、创伤和浸泡3种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为进一步确认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使用P1、P2引物,以非01群霍乱弧菌N92001菌株和01群霍乱弧菌N16961菌株为对照,对分离菌株进行PCR扩增,得到451bp的DNA片段。根据现有霍乱弧菌肠毒素ctx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3,P4,以N16961菌株为阳性对照,PCR扩增结果均得到大小为400bp的DNA片段。在对H-3菌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雪清 张雅林
【目的】克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的β-actin基因cDNA全长,确定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可能性。【方法】运用RT-PCR和RACE技术分段扩增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5′和3′非编码区及保守区,拼接后根据所获序列设计引物,完整克隆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杀虫剂处理后苹果蠹蛾β-act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苹果蠹蛾β-actin基因cDNA全长1 466bp(GenBank登录号为KC832921),包括5′非编码区67b...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业敏 卢晨 毛忠贵 邵蔚蓝
阿拉伯糖苷酶 /木糖苷酶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生物降解和转化所必需的酶类。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对该酶的研究 :通过PCR从产乙醇热厌氧杆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olicusJW2 0 0克隆出编码高度热稳定性阿拉伯糖苷酶 /木糖苷酶的基因 ,与组氨酸标签融合 ,以高拷贝质粒pAlter Ex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 ;基因表达产物通过热处理和亲和层析柱纯化后 ,酶纯度达电泳均一。纯化重组酶稳定性检测表明 ,得到的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在pH4 .2~ 8.2之间酶活力稳定 ,75℃的半衰期为 1h ;β 木糖苷酶在pH 5 .0~ 8.2之间有较高的稳定性 ,酶 1h半衰期温度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培培 韩宝文 曹燕篆 李佳佳 王小芬 崔宗均
探讨一组秸秆还田菌群ADS-3的功能稳定性及初步观察其接种于土壤后对还田秸秆的促腐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瓶中菌种ADS-3对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农作物秸秆都有稳定高效的分解能力,35℃条件下培养11d,能分解稻秆51.6%、小麦秸秆44.7%、玉米秸秆40.8%;在4、15和35℃条件下,尽管ADS-3对小麦秸秆的分解率差异很大,依次为6.8%、21.6%和44.7%;但是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其培养液,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ADS-3的微生物组成稳定。将菌种接种到模拟秸秆还田土壤中,初步试验结果表明ADS-3能显著提高秸秆的腐解速度(P<0.05)。试验结果为该菌群进一步开发秸秆还田...
关键词:
秸秆 菌群 接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秦晓楠 程钰
本文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理念引入到生态安全系统评价中,选取我国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态安全系统的运行机制,识别系统内部物质、能量流转的路径及强度;并采用生态网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生态安全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转的动力学方程,对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内部呈现出差异化的框架结构,构建了不同的物质能量的流动网络;南海区域安全系统稳定性处于成熟稳定阶段,东海区域处于发展稳定阶段,黄渤海区域则处于初始不稳定阶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秦晓楠 程钰
本文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理念引入到生态安全系统评价中,选取我国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态安全系统的运行机制,识别系统内部物质、能量流转的路径及强度;并采用生态网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生态安全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转的动力学方程,对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内部呈现出差异化的框架结构,构建了不同的物质能量的流动网络;南海区域安全系统稳定性处于成熟稳定阶段,东海区域处于发展稳定阶段,黄渤海区域则处于初始不稳定阶段。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君 姚东瑞 阎斌伦 秦蕾 毕可然 梁利国
基于霍乱弧菌lol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霍乱弧菌的方法。常规PCR检测仅霍乱弧菌扩增出大小为519bp的目的片段,其他3种病原弧菌均为阴性;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在Tm为86.5~87℃,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表明该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反映了PCR的指数增长阶段和平台阶段;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在2.59×108~2.59×100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能对霍乱弧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吉虎 李槿年 岑俊宇 李世东 李冠青
采用PCR方法从鱼源霍乱弧菌Y1株(Vibrio cholerae Y1)扩增毒素共调菌毛蛋白A(toxin-coregulated pilin A,TcpA)基因并克隆至pMD18-T载体。序列分析显示tcpA基因ORF长675 bp,编码22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EU649677)。同源性比对发现,该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的7个霍乱弧菌参考株相应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很高,分别为99.6%~99.7%和98.7%~99.1%,表明TcpA蛋白相当保守。将tcpA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发现分子量约为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文忠 李景远 彭诗山 韩星 翟盈盈 杜振国 张洁 吴祖建
黄麻黄脉病毒(Corchorus yellow vein virus, CoYVV)属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含有DNA-A和DNA-B两个组分.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法和酶切连接法分别对该病毒DNA-A和DNA-B进行了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接种法将其接种于黄麻植株,可产生花叶、黄脉等典型症状,并且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均检测到了病毒DNA组分.以上结果表明CoYVV侵染性克隆构建成功,也验证了黄麻黄脉病的病原是CoYVV.CoYV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可为病毒致病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