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7)
2023(9028)
2022(7489)
2021(6841)
2020(5666)
2019(12506)
2018(12036)
2017(22614)
2016(12761)
2015(13467)
2014(13099)
2013(12837)
2012(11938)
2011(10788)
2010(10645)
2009(9526)
2008(9711)
2007(8386)
2006(7166)
2005(6266)
作者
(41444)
(34958)
(34796)
(32817)
(22243)
(17159)
(15347)
(13620)
(13252)
(12359)
(12265)
(11698)
(11573)
(11325)
(10998)
(10862)
(10626)
(10356)
(10227)
(10130)
(9132)
(8627)
(8505)
(7981)
(7891)
(7863)
(7698)
(7485)
(7158)
(7082)
学科
(45263)
经济(45199)
(33744)
管理(32979)
(26263)
企业(26263)
方法(21911)
数学(19383)
数学方法(19133)
(15340)
(13389)
(13199)
中国(11375)
业经(9925)
(9786)
贸易(9785)
(9526)
农业(9202)
(8938)
(8448)
财务(8441)
财务管理(8428)
技术(8235)
企业财务(8146)
(7945)
银行(7887)
(7607)
金融(7606)
(7503)
环境(7363)
机构
大学(185039)
学院(182808)
研究(69046)
(68761)
经济(67444)
管理(64519)
理学(57275)
理学院(56459)
管理学(55098)
管理学院(54793)
科学(49807)
中国(49341)
(47364)
(38900)
农业(38326)
(38280)
业大(37326)
研究所(36055)
(31455)
中心(30349)
(26766)
财经(25933)
农业大学(25162)
(24828)
(23872)
北京(23515)
(23502)
(23067)
师范(23030)
(22562)
基金
项目(136496)
科学(106214)
基金(101731)
(95897)
国家(95182)
研究(85681)
科学基金(78239)
自然(55692)
社会(55037)
基金项目(54500)
自然科(54484)
自然科学(54458)
自然科学基金(53536)
(52402)
社会科(52245)
社会科学(52226)
(46651)
资助(40758)
教育(38837)
重点(32591)
计划(30388)
编号(30081)
(29618)
(28543)
(28480)
科研(27941)
科技(27271)
创新(26846)
(25440)
国家社会(24000)
期刊
(66538)
经济(66538)
学报(46515)
研究(46310)
(41582)
科学(38130)
大学(32638)
中国(32070)
学学(31751)
农业(28238)
(23079)
管理(21148)
(15538)
(14249)
金融(14249)
业大(13984)
教育(13391)
财经(12626)
(12222)
经济研究(11958)
农业大学(11650)
技术(10912)
业经(10781)
(10709)
科技(10426)
林业(9901)
资源(9656)
问题(9220)
自然(8307)
中国农业(8304)
共检索到251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苏德纯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针对畜禽粪便有机肥中Zn含量普遍偏高的状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鸡粪和鸭粪的施用对土壤Zn积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鸡粪和鸭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Zn含量、有效Zn含量均趋于上升趋势。有机肥鸡粪和鸭粪的施用量与土壤全Zn含量、有效Zn含量的关系均分别符合二次型曲线和线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忽略作物收获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Zn量,如果要保证河北省安新县农田100年内土壤重金属Zn含量不超过国家一级土壤标准,鸡粪和鸭粪每年的用量分别应不超过14.3 t/hm2和16.8 t/hm2。油菜Zn含量与土壤全锌含量间呈线性相关。按国家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胜利  余存祖  戴鸣钧  
本研究发现,有机肥猪粪、牛粪和腐熟玉米秸秆具有一定的提供锌、锰能力;石灰性土壤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锌、锰的有效性;有机肥对土壤中锌、锰具有一定的活化能力;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降低土壤对锌肥的固定能力,提高锌肥的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李虎群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针对养殖业产生大量粪便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现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鸡粪和鸭粪的施用对土壤主要养分和微量元素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鸡粪和鸭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Zn含量均趋于明显上升趋势。低量鸡粪、鸭粪有机肥(15 t/hm2)分别与适量化肥配合即能保持小麦季耕层土壤速效养分氮、磷和锌的供应。与不施鸡粪或者鸭粪相比,当鸡粪和鸭粪用量为90 t/hm2和150 t/hm2时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有效Zn含量均显著升高。过量施用禽粪有机肥会造成土壤主要养分氮磷和微量元素锌的明显累积。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有明显提高,适宜有机肥施用量为60~9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礼瀚   吕奇蔚   张光正   胡红青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治理镉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效果,采集河南省淅川县2种镉污染土壤,分别设置6种施肥处理:CK(不施用任何物料)、NPK(常规施NPK肥)、NPK+0.5%OF(常规施肥+0.5%商品有机肥)、NPK+1%OF(NPK+1%商品有机肥)、NPK+0.5%BF(NPK+0.5%生物有机肥)和NPK+1%BF(NPK+1%生物有机肥),测定种植前后土壤全镉含量、土壤各化学形态镉、玉米植株根系及籽粒镉含量。结果显示,以添加1%生物有机肥的治理效果最佳,NPK+1%BF处理下2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相较于NPK+1%OF降幅分别为19.74%、7.09%;施用有机物料降低土壤弱酸提取态镉含量,提高残渣态镉含量,NPK+1.0%BF弱酸提取态镉含量相比CK下降11%、残渣态镉上升16%;施用有机物料各处理玉米植株根系、籽粒镉含量显著降低,以NPK+1.0%BF处理效果最佳,相比NPK处理,土壤Ⅰ的玉米根系、籽粒镉含量降幅达34.41%、31.59%。综上,在镉污染土壤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促进土壤弱酸提取态镉向残渣态镉转化,降低镉危害;玉米根系及籽粒镉含量均显著下降,综合治理效果表现为生物有机肥优于商品有机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丽  沈其荣  曹翠玉  
通过培养与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和紫云英中有机磷的有效性比稻草高;施用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中4种有机磷组分含量,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土壤速效磷、小麦吸磷量及籽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是小麦最有效的有机磷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柳开楼  张会民  韩天富  周利军  李大明  胡志华  黄庆海  叶会财  徐小林  胡惠文  
【目的】作物根茬还田不仅促进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农田系统,而且可以培肥土壤。然而,在双季稻区,有关不同施肥措施下根茬生物量的变化及养分积累特征则仍不明确。【方法】基于1981年开始的进贤双季稻长期定位试验,于2012年分别采集早晚稻成熟期不施肥(CK)、氮磷钾肥(NPK)、2倍的氮磷钾肥(2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处理的水稻秸秆、籽粒、根茬和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根茬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关键肥力因子。【结果】根茬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及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张作新  张海涛  王新军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积累量、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土壤灌溉水中可溶性磷及土壤磷渗漏的影响。【方法】采用磷肥和有机肥田间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施用P2O5360kg·ha-1和有机肥150t·ha-1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0~20cm土层Olsen-P、CaCl2-P、NaOH-P、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增加,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土壤最大吸磷量(Qm)明显降低;20~4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王新军  贾可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和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的影响及其各形态磷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2年微区筒肥料定位试验。【结果】磷用量150~600 mg.kg-1,白菜产量增加14.9%~21.5%;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白菜产量增加18.2%~25.9%;磷用量150、300、600 mg.kg-1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过量施用磷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占全磷的比重逐渐增加;随有机肥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毅  张玉龙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入过磷酸钙磷肥对土壤中外源铅的形态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加入过磷酸钙可使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铅含量下降,残渣态铅含量增加,供试作物小白菜体内铅浓度明显降低;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和处理Ⅴ分别为20.29,16.00,12.66,10.31mg·kg-1,与处理Ⅰ(26.68mg.kg-1)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6.39mg·kg-1、10.08mg·kg-1、14.02mg.kg-1和16.37mg·kg-1。不同过磷酸钙用量处理间土壤中铅形态含量、供试作物小白菜铅浓度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濮永瑜  包玲凤  杨佩文  沈广材  张庆  尹兴盛  施竹凤  裴卫华  刘月静  杨光伟  杨明英  
【目的】解析保山山地碱性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考察深耕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质量退化的阻遏效果,为区域植烟土壤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深耕(30 cm)为主处理,生物有机肥培肥为副处理,设置随机区组试验,分析测试土壤主要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解析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与微生物种群丰度间的关系。【结果】深耕+化肥+生物有机肥处理(处理CS)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28.64%和9.21%;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31.54%、21.63%、165.31%、77.34%、21.68%、27.95%和238.55%。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细菌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不显著;处理CS显著提高真菌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P<0.05),促进细菌和真菌群落差异性增强,对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更为显著。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处理CS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种群丰度,分别提高74.32%和280.70%;降低了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种群丰度,分别降低12.83%、21.88%、36.57%和70.04%。LEfSe分析表明,处理CS导致属水平的细菌和真菌显著差异性物种增加。BugBase表型预测和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处理CS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类群,其中,致病性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丰度显著下降。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pH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结论】深耕配施生物有机肥降低土壤容重和pH,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形成,提高土壤酶活性,是碱性植烟土壤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瑞平  苟小梅  张毅  蔡艳  李冰  叶沁鑫  林朔  
[目的]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新型生物有机肥的合理应用与烤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4-10月在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乡中山村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生物有机肥+常规用量化肥(对照,CNA0)、生物有机肥+95%常规用量化肥(CNA1)、生物有机肥+90%常规用量化肥(CNA2)、生物有机肥+80%常规用量化肥(CNA3),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别采集各处理烤烟成熟期土壤,通过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分别测定其养分含量和真菌群落组成与丰度,并对不同处理植烟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优势类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CNA0相比,CNA1、CNA2和CNA3处理植烟土壤的pH均略有下降;植烟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以CNA2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0.15%,35.17%;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以CNA1和CNA0处理最高;所有处理的全氮含量为1.24~1.41 g/kg,仅CNA3与CNA0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植烟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以CNA1处理最低,其Chao1和Shannon丰富度指数相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2.75%和32.46%。不同处理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CNA1处理的接合菌门丰度是对照的2.53倍。优势菌属分别为被孢霉属、假裸囊菌属和腐质霉属,其中被孢霉属在CNA1处理中相对丰度最高,是对照处理的2.54倍。相关性分析表明,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生物有机肥与95%常规用量化肥(减施化肥5%处理)配施时,植烟土壤pH适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充足,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低,可维持土壤微生态平衡,有效控制烤烟土传病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娟花  国春慧  陈艳龙  贾舟  田霄鸿  
【目的】探索谷类作物适宜的锌肥种类及施用方式,为高效土施锌肥提供参考。【方法】设置连续两季小麦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锌肥为对照,选取ZnEDTA(4kg/hm2)和ZnSO_4(20kg/hm2)2种锌源,采用均施和条施2种施锌方式,比较不同锌肥以不同方式施入土壤后,在连续两季小麦种植过程中土壤Zn形态的转化规律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与均施锌肥相比,条施ZnEDTA和ZnSO_42种锌肥后,在第1季土壤有效锌、交换态锌、松结有机态锌的增加率分别为20.87%和374.03%,3 497.36%和1 07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响玲   夏浩   李宇轩   王吉元   夏晓阳   张凤华   姜存仓  
为探究我国酸、碱2种典型土壤养分有效性和肥力特征对生物炭(BC)的响应,以新疆盐渍灰漠土和湖北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设置4个生物炭(玉米秸秆原料)水平:C0(0%)、C0.5(0.5%)、C1(1%)和C2(2%),进行为期60 d包括4个动态取样时期(1 d、10 d、30 d、60 d)的土壤培养试验。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盐分、养分含量和土壤胞外酶活性,考察酸、碱2种土壤养分有效性及肥力特征对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的响应。结果显示,施用生物炭能够改善2种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施用2%生物炭使酸性红壤pH显著提高0.14个单位,使盐渍土pH显著降低0.18个单位;与C0相比,施用2%生物炭后导致酸性红壤和盐渍土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1.25%、59.65%和142.31%、36.85%。与C0相比,施用2%生物炭,酸性红壤水溶性钾含量在培养10 d时增幅最大,为238.10%,盐渍土在培养1 d时增幅最大,为47.50%;同时,红壤交换性钾含量在培养60 d时增幅最大,为127.88%,盐渍土在培养1 d时增幅最大,为31.58%。在培养60 d时,施用2%生物炭使盐渍土的非交换性钾含量降低7.62%。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红壤的水溶性镁含量和钾钠比(K~+/Na~+)。在盐渍土中,还显著降低钠吸附比(SAR)和水溶性钠含量,施用0.5%的生物炭显著提高水溶性钙及水溶性镁含量,相对C0处理分别增加4.90%和2.80%。另外,施用生物炭导致2种典型土壤胞外酶活性均有所降低,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土壤胞外酶与速效钾、水溶性钾及SAR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强。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2种典型土壤养分有效性,速效钾和水溶性钾为土壤肥力的关键驱动因子;通过生物炭的强吸附以及盐分离子间的置换作用,减少Na~+的盐碱胁迫效应,对提高2种典型土壤的肥力特征有着积极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春婷  彭嘉宇  黄勇  何冰  王学礼  顾明华  
关键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碧婉  高文静  杨志颖  马田  
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和积累是土壤碳循环中的关键环节,两者的相对变化会对土壤碳平衡造成直接影响。明确SOC矿化和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土壤质地不同的森林和草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借助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木质素酚类、氨基糖及氨基糖的δ~(13)C值等分析,探讨影响SOC矿化潜力和微生物碳积累效率(CAE)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微生物来源碳的相对比例越高,SOC矿化潜力越低;土壤粘粒含量较高会通过直接抑制微生物活性和形成稳定的有机-矿物态结合物降低SOC的矿化潜力;此外,较高的粘粒含量还会降低微生物周转,抑制微生物残体的连续累积,进而降低CAE。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土壤质地和SOC组成对SOC矿化和CAE的重要影响,为厘清土壤碳动态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理解土壤碳库收支具有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