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5)
- 2023(3934)
- 2022(3336)
- 2021(3086)
- 2020(2676)
- 2019(5734)
- 2018(5534)
- 2017(10140)
- 2016(6103)
- 2015(6426)
- 2014(6424)
- 2013(6242)
- 2012(5999)
- 2011(5424)
- 2010(5282)
- 2009(4606)
- 2008(4724)
- 2007(4148)
- 2006(3450)
- 2005(3038)
- 学科
- 济(17124)
- 经济(17099)
- 业(14326)
- 管理(13372)
- 企(11453)
- 企业(11453)
- 学(8970)
- 方法(8724)
- 数学(7563)
- 数学方法(7432)
- 财(6028)
- 农(4592)
- 中国(4478)
- 务(4353)
- 财务(4347)
- 财务管理(4337)
- 企业财务(4225)
- 制(4057)
- 银(3927)
- 银行(3889)
- 融(3741)
- 金融(3737)
- 贸(3728)
- 贸易(3725)
- 行(3680)
- 易(3667)
- 业经(3429)
- 技术(3399)
- 农业(3121)
- 水产(3040)
- 机构
- 大学(84834)
- 学院(84291)
- 研究(34961)
- 农(29341)
- 科学(28302)
- 济(26251)
- 经济(25619)
- 管理(24380)
- 农业(24028)
- 中国(23782)
- 理学(21571)
- 理学院(21151)
- 所(20987)
- 业大(20735)
- 管理学(20416)
- 管理学院(20286)
- 研究所(19777)
- 京(17982)
- 室(15554)
- 中心(15344)
- 农业大学(15306)
- 实验(14733)
- 实验室(14305)
- 省(13817)
- 业(13773)
- 重点(13494)
- 财(13268)
- 江(13019)
- 技术(12584)
- 院(12247)
- 基金
- 项目(64107)
- 科学(48606)
- 基金(47304)
- 家(45843)
- 国家(45531)
- 科学基金(36754)
- 研究(36071)
- 自然(28426)
- 自然科(27833)
- 自然科学(27814)
- 自然科学基金(27328)
- 省(26573)
- 基金项目(24884)
- 划(23227)
- 社会(20841)
- 社会科(19719)
- 社会科学(19712)
- 资助(19524)
- 计划(16887)
- 教育(16778)
- 重点(15704)
- 科技(15666)
- 科研(13653)
- 创(13573)
- 发(13449)
- 业(13150)
- 专项(13139)
- 部(13036)
- 创新(12897)
- 农(12551)
共检索到119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明燕 胡茂志 沈欣悦 周生 徐步
为了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外膜蛋白A(Omp A)的免疫原性,根据C48-1菌株Omp 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去信号肽的成熟Omp A基因.将去信号肽的成熟Omp A基因扩增片段双酶切后,克隆到p GEX-6p-1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Omp A,转化宿主菌BL21并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的结果显示,融合蛋白GST-Omp A大小约为63 ku,与预期的分子质量相符.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与鸡抗Pm血清具有明显的免疫反应,说明Omp 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这为禽Pm Omp A在免疫防御研究中的应用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 王大菊 伍金娥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药后效应(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及亚抑菌浓度效应(SME)。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在2~8 MIC(μg/mL)范围内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AE为1.31~5.01 h,PA-SME为1.66~24.20 h,SME为0.05~1.31 h;其PAE受药物浓度、细菌接触时间及接种量的影响。结果提示:临床应用氟苯尼考治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时,应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和MIC及PAE,制订给药方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径1 殷中琼1 贾仁勇1 2 彭练慈1 康帅1 李莉1
通过乙醇回流、水煎煮和超声波等方法提取艾叶等2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血清型A∶1)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研究抗菌活性较强的几味中药的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艾叶、黄连、黄柏、秦皮、地榆、虎杖6种中药提取物对巴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范围在6.25~50 mg/mL;赤芍、何首乌、茵陈、射干、甘草、蒲公英、白鲜皮7种中药提取物的MIC值范围在50~100 mg/mL;金银花、柴胡、板蓝根、夏枯草、穿心莲、知母、苦参7种中药提取物的MIC值大于1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连、黄柏、秦皮、虎杖和艾叶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抗菌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研妍 姜平 顾小雪 李玉峰
在分析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基础上人工合成一段含VP1抗原表位双链DNA序列(150 bp),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过GSTrap FF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30 800。以该纯化蛋白免疫家兔,获得效价分别为1∶25 600和1∶1 600的抗血清。W estern-b lot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经过空载体pGEX-6p-1表达的GST蛋白孵育的抗血清反应后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晓娜 刁有祥 张颖 肖坡 高绪慧 鞠小军
【目的】探讨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强毒株对雏鸭的致病性。【方法】以口服灭菌生理盐水的雏鸭为对照,通过口服和滴鼻接种途径将PM人工感染雏鸭,观察雏鸭的发病情况;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内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雏鸭,采集肝脏、肺、心脏和脾脏、胸腺、腺胃和小肠等组织,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器官组织学变化;利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对PM在雏鸭体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接种PM后,引起雏鸭出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剖检病变以心包积液、肺出血和肝脏点状坏死为特征。PM动态增殖检测结果表明:滴鼻接种后12h,肺中PM含量最高,达到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阳 王学理 刘凯 霍晓伟 武迎红 张显华
克隆牛布鲁氏菌的甲酰基转移酶基因(Wbk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对甲酰基转移酶的抗原性进行分析。以牛布鲁氏菌的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Wbkc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pET-28a上,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His Trap FF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甲酰基转移酶的抗原性。提取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了克隆载体中。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29 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原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丽梅 许文博 黄复深
为探讨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Pm)细胞分裂的分子机制,从GenBank下载不同宿主不同血清型Pm的全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方法筛选与Pm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并鉴定含minC的操纵子。结果表明:发现33个与Pm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其中14个为不同菌株的共有基因;未发现调节ftsZ聚合的Noc系统相关蛋白基因和min系统的minD和minE蛋白基因;发现1个由minC基因、脱氧核糖核酸酶基因(denⅤ)及1个未知功能的基因组成的操纵子;进一步分析发现,多个与denⅤ编码的脱氧核糖核酸酶denⅤ的相互作用蛋白具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结构域;Pm不同血清型菌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可见,Pm的细胞分裂是个多分子参与的过程,同时ftsZ聚合机制存在与其他细菌不同的特异性机制,denⅤ可能参与了Pm的细胞分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丽梅 许文博 黄复深
为探讨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Pm)细胞分裂的分子机制,从GenBank下载不同宿主不同血清型Pm的全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方法筛选与Pm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并鉴定含minC的操纵子。结果表明:发现33个与Pm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其中14个为不同菌株的共有基因;未发现调节ftsZ聚合的Noc系统相关蛋白基因和min系统的minD和minE蛋白基因;发现1个由minC基因、脱氧核糖核酸酶基因(denⅤ)及1个未知功能的基因组成的操纵子;进一步分析发现,多个与denⅤ编码的脱氧核糖核酸酶denⅤ的相互作用蛋白具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结构域;Pm不同血清型菌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可见,Pm的细胞分裂是个多分子参与的过程,同时ftsZ聚合机制存在与其他细菌不同的特异性机制,denⅤ可能参与了Pm的细胞分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绳秀珍 孟鹏 徐晓丽 战文斌
从许氏平鲉粘液、背鳍、鳃等部位分离筛选到同一菌株FZ09,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热激蛋白65(HSP65)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FZ09为海分枝杆菌。分别用酚-氯仿-甲醇法、乙醇-酚水法和传统热酚水法提取菌株FZ09的脂多糖(LPS),分析了LPS的组成和抗原性差异。SDS-PAGE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LPS条带分布基本相同,主要条带分子量分别为14、16和23 ku,其中以乙醇-酚水法提取的LPS含量和纯度最高,热酚水法提取的LPS条带最多,抗原性最好。Western-blotting显示,海分枝杆菌抗血清主要与LPS的14 ku条带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高碘酸氧化免疫印迹结果表明,...
关键词:
许氏平鲉 海分枝杆菌 脂多糖 抗原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少华 陈红梅 程龙飞 傅光华 万春和 黄瑜
以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C48-1为研究对象,利用LAMP方法对Pm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5℃下,1 h内就可以检测到Pm;LAMP方法最低可检测100 pg.μL-1Pm基因组DNA.该方法不需要精密的温度循环装置,有恒温加热设备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适合基层临床应用.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贤福 陈溥言 蔡宝祥
本试验应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基因文库(美国引进)中的 I_3、K_3片段,通过 Sph I 和 Sco I 酶切,提取其亚克隆片段(520 bp);将其克隆进 PBL_(MDB)_2表达载体中,转入宿主菌 Esherichia RR_1,进行高效表达,提取、纯化表达产物。通过间接 ELISA、间接免疫荧光(IFA),Western-blot 试验,证明表达产物确实具有天然 B 抗原的性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冰霞 李斌 秦毅斌 赵武 梁家幸 韦超文 何颖 苏乾莲 梁保忠 李莹莹 姜佳佳 杨盛斌 黄伟坚
对广西猪JEV FC792株的E基因主要抗原域Ⅰ、Ⅱ基因(Ea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及抗原性鉴定,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诊断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结果:成功构建广西猪JEV FC792株Ea基因的克隆重组质粒pMD18-T-Ea及表达重组质粒pET32a-Ea,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表明,JEV FC792株Ea蛋白在Rosetta(DE3)菌中成功进行融合表达,表达出约58 KDa的融合蛋白;经抗原性鉴定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Ea能与猪JEV阳性血清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Ea具有良好的JEV抗原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守彬 赵钦 赵菲菲 肖一红 周恩民
【目的】为获得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中国分离株(CaHEV)ORF3基因重组蛋白,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分析【。方法】提取CaHEV总RNA,通过RT-PCR获得ORF3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ORF3,转座DH10Bac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杆粒Bacmid-ORF3,转染sf9细胞,用SDS-PAGE、IFA和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表达进行鉴定。优化表达条件,将纯化的ORF3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制备的多抗分别与截短表达的3段CaHEV ORF3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表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萍 于三科 罗德炎 王希良
为了克隆表达鼠疫耶尔森氏菌的YscF抗原基因,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将PCR扩增的YscF基因连接到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再将YscF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YscF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诱导表达蛋白采用Ni2+亲和层析法纯化,Western blot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28 ku的PET32a-YscF融合蛋白能被兔抗鼠的多抗识别,说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鼠疫抗原特异性。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菌 YscF抗原 克隆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春 王一飞 周赛赛 任晨玮 罗润波 贡嘎 曲久 高家登 索朗斯珠
为确定2018年7—11月西藏那曲牦牛发病的死亡原因,以安多县、班戈县、聂荣县和色尼区的26头病死牦牛内脏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细菌培养法和特异性基因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对其荚膜血清类型、毒力基因以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得到13株分离菌,分离菌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化鉴定结果均与多杀巴氏杆菌相符,并扩增出多杀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Kmt-1和16S rDNA,菌株Pm-1和Pm-2的Kmt-1基因序列与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的牛源多杀巴氏杆菌的同源性均达98%以上;13株菌的荚膜分型鉴定结果均为B型;对分离菌进行已知的23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此次分离到的13株菌毒力基因的数量在16~19种,ptfA、fimA等16种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00%,tadD、toxA等4种毒力基因检出率为0,且每个地区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相同;致病性试验中对照组小鼠全部存活,处理组小鼠死亡时间为24~72 h,死亡率为100%,病变主要表现为脾脏、肺脏、肝脏、心脏出血坏死。导致此次那曲地区牦牛发病死亡的原因为荚膜B型多杀巴氏杆菌病,本研究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也为下一步预防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优势菌株。
关键词:
牦牛 多杀巴氏杆菌 荚膜 毒力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中东部主要养猪地区死亡育肥猪呼吸道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性鉴定
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的细胞毒性及其抗体的制备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的小鼠免疫效果分析
溶藻弧菌外膜蛋白OmpU的原核表达、抗原性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复方恩诺沙星对禽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
溶藻弧菌附着定植因子ACFA蛋白的原核表达、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9株海水鱼致病性弧菌OmpK基因序列及其抗原性分析
产Zwittermicin A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筛选及抗性基因zmaR的克隆与表达
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关键氨基酸的鉴定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