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0)
- 2023(10750)
- 2022(8914)
- 2021(8256)
- 2020(6960)
- 2019(15659)
- 2018(15670)
- 2017(30497)
- 2016(16679)
- 2015(18836)
- 2014(19334)
- 2013(18852)
- 2012(17274)
- 2011(15221)
- 2010(15933)
- 2009(15429)
- 2008(16011)
- 2007(15052)
- 2006(13629)
- 2005(13197)
- 学科
- 业(81772)
- 企(75623)
- 企业(75623)
- 管理(70878)
- 济(68504)
- 经济(68367)
- 财(29272)
- 业经(27510)
- 方法(26498)
- 制(26487)
- 农(25206)
- 务(21609)
- 财务(21573)
- 财务管理(21529)
- 企业财务(20376)
- 银(18925)
- 银行(18917)
- 数学(18045)
- 农业(17888)
- 数学方法(17816)
- 行(17698)
- 中国(17361)
- 技术(16730)
- 体(16520)
- 理论(15300)
- 策(14732)
- 体制(14454)
- 划(14406)
- 和(13714)
- 融(13237)
- 机构
- 学院(244370)
- 大学(237435)
- 济(103007)
- 经济(100750)
- 管理(97653)
- 理学(81182)
- 理学院(80468)
- 管理学(79526)
- 管理学院(79064)
- 研究(72833)
- 中国(67255)
- 财(56762)
- 京(49899)
- 财经(42736)
- 江(41839)
- 科学(38959)
- 经(38303)
- 农(37390)
- 所(36115)
- 中心(35493)
- 州(33364)
- 北京(31804)
- 财经大学(31025)
- 研究所(30956)
- 经济学(30698)
- 业大(29897)
- 农业(28547)
- 商学(28340)
- 商学院(28096)
- 经济学院(27585)
- 基金
- 项目(140951)
- 科学(112325)
- 研究(110830)
- 基金(101764)
- 家(84588)
- 国家(83719)
- 科学基金(74436)
- 社会(70899)
- 社会科(67072)
- 社会科学(67055)
- 省(56646)
- 基金项目(53218)
- 教育(50836)
- 编号(46360)
- 自然(45754)
- 划(44815)
- 自然科(44699)
- 自然科学(44690)
- 自然科学基金(43959)
- 资助(41656)
- 成果(38762)
- 制(33647)
- 业(33006)
- 创(32577)
- 课题(32100)
- 部(31574)
- 重点(30825)
- 性(30237)
- 发(29822)
- 创新(29485)
- 期刊
- 济(130264)
- 经济(130264)
- 研究(80330)
- 中国(53706)
- 财(50727)
- 管理(43494)
- 融(38739)
- 金融(38739)
- 农(37324)
- 科学(28095)
- 学报(27084)
- 教育(26296)
- 农业(23890)
- 业经(23738)
- 技术(23643)
- 大学(22653)
- 财经(22539)
- 学学(21199)
- 经(19325)
- 经济研究(18486)
- 问题(16834)
- 财会(15497)
- 业(13991)
- 技术经济(13832)
- 贸(13604)
- 现代(13349)
- 会计(13343)
- 理论(12240)
- 世界(12081)
- 商业(12007)
共检索到40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新华
《劳动合同法》对于离职竞业限制条款的履行问题只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一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司法解释关于离职竞业限制条款履行的规定也并不一致。对于竞业限制条款未约定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义务或经济补偿数额、经济补偿显失公平、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等情形中,劳动者是否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存在争议。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竞业限制条款的履行作出立法解释,以统一法的适用,强化法的可预测性。
关键词:
劳动合同解除终止 竞业限制 经济补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佘艺颖
离职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者离职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特殊契约,契约对双方均有经济性。协议双方的协商地位因缔约时间的不同而存有差异。判定竞业限制协议成立应以合意为基础,从契约理论和劳动法理论不同层次考量,超越法律容忍限度的条款或缺失某些条款并不导致竞业限制协议的整体无效,应审慎处理缺失条款或者不公平条款导致的问题。
关键词:
离职竞业限制协议 经济补偿 法律效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郜名扬
竞业限制协议是受社会法调整的民事合同。出于其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合同目的,根据其从属性、双务性、不作为性和继续性特征,其履行抗辩权的制度设计应异于一般民事合同,以兼顾诚信与公平。该制度应与合同解除制度分工协作,以合理保护弱者并充分尊重意思自治。
关键词:
竞业限制 抗辩权 合同解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李坤刚 程小勇
案情简介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仲裁,称:公司原员工王某于2007年3月1日至2014年9月24日在公司工作,职务是食品添加剂研发经理,主要职责为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和竞业限制协议。2014年8月17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签署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约定双方劳动关系于8月17日结束,劳动合同规定的保密义务在劳动关系解除后仍然有效,王某必须遵守竞业限制协议。公司向王某支付了相应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然而,2014年11月,公司突然知晓,2014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恒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应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规范我国扶持外经贸发展的措施。本文对世贸组织扶持出口的限制性条款,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利率、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费率、对成员农产品等部分商品的补贴、外汇管制和汇率调整等,以及我国目前的做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世贸组织 扶持出口 限制性条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凤洲 柯腾敏
管理会计基本要素作为管理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其要素的明确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管理会计职能履行的角度出发,提出管理会计的要素应当包含反映资源、资源耗费、业绩以及经营组织责任四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给出了投入、负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满意程度四个基本要素,结合管理会计自身特点,梳理出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拙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基本职能 基本要素 特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峰
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及履行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分阶段渐进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理性和必要选择。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点及其社会责任边界,以及如何实现两者契合的问题。文章认为,要使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更具可持续性,必须把社会责任意识在其生命周期的初创期根植进去,内生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此外,企业、政府和社会需积极构建长效联动的促进机制,使民营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和谐互动。
关键词:
生命周期 企业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静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但信用证申请人为了争取交易的主动权亦或是出于欺诈目的,屡屡在信用证中设立软条款,意图从开立信用证到付款之间的各环节限制受益人权力和利益的实现。本文将重点分析软条款的种类形式、法律性质以及软条款的防范和救济措施,从而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信用证 软条款 救济措施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廷华
用人单位可以和知悉其商业秘密及其相关事项的员工签订离职竞业禁止协议,但离职竞业禁止的时间、地域和领域范围必须限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用人单位必须为此提供经济补偿。离职竞业禁止协议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的文件不具有竞业禁止的效力。生效的离职竞业禁止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违约人必须承担责任。当然,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可以按照约定或者协商解除离职竞业禁止协议。
关键词:
离职竞业禁止 商业秘密 经济补偿 解除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安生
保险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的实践与探讨○王安生《保险法》第17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这一条款在具体适用中曾在基层公司引起广泛的关注,一年来各地保险人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文永 刘键
现代企业战略选择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须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构建与股东、员工、客户、同行及社会大众的和谐关系,才能保持其持久竞争力。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企业社会责任 SA80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梦成 梁玲玲
本案例是投保双方围绕“无有效驾驶证”的免责条款展开争论。投保方宋某称他从未见过此免责规定 ,且保险公司也未向其解释“无有效驾驶证”的含义 ,认为保险公司是无理拒赔。庭审过程中保险公司因不能证明在签订合同时已向宋某尽到了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 ,并向宋某解释清楚“无有效驾驶证”的含义 ,导致法院对其提出的适用免责条款主张不予采纳。通过分析此案我们可以得出 ,在公众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的大环境下 ,保险公司依法签订合同、审慎制订保险条款、强化员工法律培训等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保险合同 免责条款 保险人 说明义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