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8)
- 2023(11018)
- 2022(9348)
- 2021(8643)
- 2020(7123)
- 2019(16104)
- 2018(15497)
- 2017(30447)
- 2016(16536)
- 2015(17808)
- 2014(17624)
- 2013(17375)
- 2012(16010)
- 2011(14336)
- 2010(14332)
- 2009(13273)
- 2008(13417)
- 2007(11880)
- 2006(10483)
- 2005(9379)
- 学科
- 济(65439)
- 经济(65366)
- 业(57097)
- 管理(54438)
- 企(47691)
- 企业(47691)
- 方法(31893)
- 数学(28906)
- 数学方法(28626)
- 财(24865)
- 农(18014)
- 务(17996)
- 财务(17978)
- 财务管理(17954)
- 企业财务(17337)
- 中国(16162)
- 贸(14498)
- 贸易(14493)
- 易(14205)
- 制(13902)
- 业经(13842)
- 技术(12928)
- 农业(12303)
- 学(11992)
- 银(11523)
- 银行(11486)
- 策(11451)
- 融(11196)
- 金融(11196)
- 行(10852)
- 机构
- 学院(236218)
- 大学(236157)
- 济(101325)
- 经济(99464)
- 管理(93150)
- 理学(81245)
- 理学院(80444)
- 研究(80097)
- 管理学(79216)
- 管理学院(78797)
- 中国(62115)
- 财(49694)
- 科学(48703)
- 京(47553)
- 农(44051)
- 所(41141)
- 财经(39511)
- 业大(37291)
- 研究所(37283)
- 中心(36383)
- 经(36159)
- 农业(34990)
- 江(33949)
- 经济学(30961)
- 财经大学(29725)
- 北京(29669)
- 院(28759)
- 经济学院(28215)
- 州(27089)
- 商学(26746)
- 基金
- 项目(159891)
- 科学(126556)
- 基金(119341)
- 研究(110083)
- 家(106292)
- 国家(105425)
- 科学基金(90268)
- 社会(71965)
- 社会科(68613)
- 社会科学(68594)
- 基金项目(62981)
- 自然(60949)
- 省(60862)
- 自然科(59657)
- 自然科学(59635)
- 自然科学基金(58649)
- 划(52472)
- 教育(49805)
- 资助(49546)
- 编号(41394)
- 部(35989)
- 重点(35836)
- 创(34315)
- 发(32972)
- 成果(32966)
- 创新(32155)
- 科研(31482)
- 教育部(30699)
- 计划(30475)
- 国家社会(30285)
- 期刊
- 济(104237)
- 经济(104237)
- 研究(67790)
- 中国(41728)
- 学报(40903)
- 财(40006)
- 农(38268)
- 科学(36481)
- 管理(34524)
- 大学(30389)
- 学学(29432)
- 融(28651)
- 金融(28651)
- 农业(25536)
- 财经(19900)
- 经济研究(18479)
- 技术(17021)
- 经(16843)
- 教育(16573)
- 业经(16563)
- 业(13861)
- 问题(13709)
- 贸(13565)
- 国际(13002)
- 科技(12699)
- 版(11756)
- 技术经济(11634)
- 财会(11012)
- 商业(10708)
- 理论(10565)
共检索到34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君丽,吴建环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建环 席莹
伯南科(Bernanke)1996年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近年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该理论和中国2002年至2007年第2季度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高科技企业的影响,研究证实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不对称现象,发现货币政策对高科技小企业投资和净值的影响比对高科技大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在制定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时需要考虑金融加速器的这种效应。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高科技上市公司 投资 净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捷 张心灵 陈胜蓝
已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3年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根据货币政策变动对投资做出了较大程度调整。使用倾向分值配比法的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投资做出的调整显著大于非农业上市公司。这很可能是因为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调整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本文结论对理解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于农业的影响具有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环 席莹
文章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高科技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证实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不对称现象,发现货币政策对高科技小企业投资和净值的影响比对高科技大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意味着在制定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时需要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宇建 洪义曼
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作为货币紧缩政策的替代变量,研究货币紧缩政策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紧缩政策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内部流动性和投资规模;规模小的公司投资规模对流动性的敏感度强于规模大的公司;在货币紧缩政策背景下,投资规模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依赖性更强。
关键词:
货币紧缩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中元 朱植散
企业、企业家等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可通过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作用。基于中国2007—2016年40个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信心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家信心增强或者货币政策宽松时会加剧过度投资,减轻投资不足;企业家信心减弱或者货币政策紧缩时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但会加剧投资不足。其中,国有企业对企业家信心和货币政策松紧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会通过货币政策和企业家信心的交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家信心 投资效率 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兴全 尹兴强
本文以货币政策收紧时公司投资的变化为切入,基于2003-2013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深入探究了微观主体中谁受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通过缩减公司投资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其中民企(尤其是较高外部融资依赖民企)受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而国企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弱;细分国企发现,央企(尤其是垄断行业央企)及较高财政收支压力和政治升迁压力的地企未受到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进一步研究表明,紧缩货币政策引致民企(尤其是较高外部融资依赖民企)的信贷资金显著减少,地企次之,而央企(尤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公司投资 国民差异 央地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兴全 尹兴强
本文以货币政策收紧时公司投资的变化为切入,基于2003-2013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深入探究了微观主体中谁受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通过缩减公司投资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其中民企(尤其是较高外部融资依赖民企)受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而国企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弱;细分国企发现,央企(尤其是垄断行业央企)及较高财政收支压力和政治升迁压力的地企未受到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进一步研究表明,紧缩货币政策引致民企(尤其是较高外部融资依赖民企)的信贷资金显著减少,地企次之,而央企(尤其是垄断行业央企)却无明显变化;较高财政收支压力和政治升迁压力的地企则可能通过发行城投债来替代信贷资金的减少。上述结论在溯清不同主体缘何在面临相同外部环境时做出不同行为选择的背后成因的同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缘何超调低效提供了来自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公司投资 国民差异 央地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德权
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析了费用粘性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宏观货币政策对这种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特质越明显,越易导致公司投资不足,即费用粘性程度与投资不足呈正相关关系。在货币政策较为宽松的情形下,费用粘性与投资的正向关联有所减弱,这说明货币政策减轻了费用粘性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影响仅存在于民营企业样本中。
关键词:
投资效率 费用粘性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隋姗姗 赵自强 王建将
2007年中国货币政策不断紧缩,银行信贷规模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同的公司受到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本文以200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紧缩货币政策下我国上市公司中受到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两组样本的投资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未发行短期融资券公司具有更严重的融资约束,其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低;(2)发行短期券与增发配股有利于降低对银行借款的依赖性;(3)发行短期融资券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投资配置效率优于未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公司,也优于增发配股融资公司。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短期融资券 过度投资 投资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剑 魏涛
在新古典投资理论框架下,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当前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并轨的推进时期,数字金融并非强化而是更多地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企业内在特征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异质性讨论显示,这一弱化效应在民营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子样本中,以及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尤为突出。微观机理上,数字金融是通过弱化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两个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实施框架,并完善对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的制度建设,将是日后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本文使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的视角,考察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2)通过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机制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且社会融资额传导机制占主导。(3)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流动性水平较差、民营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融资约束低、流动性好、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斌
通过随机前沿技术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两种方法讨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显著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减轻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创新;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加重了企业的融资困难。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货币紧缩带给经济的痛苦主要由民营中小企业承担。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货币政策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新颜
文章以2008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三季度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货币政策角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银行借款和信贷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货币政策宽松时,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和信贷融资额都将增加;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和信贷融资额都将减少,而且地区金融市场越发达、政府干预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额减少得越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 地区差异 股权融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强
近年来,外资参股中国上市公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外资的进入必然给我国货币政策及上市公司价值带来影响。该文运用面板VAR实证研究方法,选择样本公司2002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和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外资参股与上市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任意两个变量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开放证券市场吸引外资参股上市公司,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