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3)
2023(4699)
2022(4094)
2021(3746)
2020(3076)
2019(7359)
2018(7257)
2017(13250)
2016(7160)
2015(8399)
2014(8491)
2013(8305)
2012(8124)
2011(7515)
2010(8033)
2009(7408)
2008(7581)
2007(7231)
2006(6579)
2005(5886)
作者
(20504)
(16901)
(16841)
(15912)
(11235)
(8212)
(7984)
(6448)
(6377)
(6262)
(5874)
(5823)
(5758)
(5479)
(5375)
(5177)
(5134)
(4937)
(4849)
(4746)
(4426)
(4184)
(4128)
(4076)
(3866)
(3832)
(3783)
(3688)
(3437)
(3433)
学科
(29919)
经济(29885)
(17563)
贸易(17553)
(16954)
管理(15792)
(12826)
(10108)
企业(10108)
中国(10063)
地方(9642)
方法(9245)
(7994)
(7419)
金融(7417)
关系(7181)
业经(6867)
(6709)
理论(6639)
数学(6485)
数学方法(6398)
(6007)
(5953)
(5936)
国际(5865)
教育(5762)
(5539)
出口(5538)
出口贸易(5538)
(5486)
机构
大学(108715)
学院(105861)
(46041)
经济(44950)
研究(40915)
管理(33150)
中国(30335)
理学(26321)
理学院(25880)
管理学(25569)
管理学院(25316)
(23399)
(22164)
科学(21847)
(20729)
研究所(18232)
(18182)
师范(18096)
中心(17795)
(17282)
财经(16646)
北京(15166)
(14999)
师范大学(14891)
(14692)
经济学(14551)
(14540)
(14092)
(13653)
上海(13539)
基金
项目(59126)
研究(48915)
科学(44740)
基金(39956)
(33739)
国家(33422)
社会(29490)
社会科(27827)
社会科学(27818)
科学基金(26919)
教育(23087)
(21842)
编号(21222)
基金项目(20106)
成果(20009)
(19113)
资助(16402)
课题(16111)
自然(14501)
自然科(14119)
自然科学(14118)
重点(13952)
自然科学基金(13836)
(13743)
(13732)
(13687)
(13286)
项目编号(12525)
中国(12168)
教育部(12001)
期刊
(58370)
经济(58370)
研究(40923)
中国(25478)
教育(20154)
(16376)
国际(14990)
学报(14661)
(14540)
(13553)
管理(13184)
(12677)
金融(12677)
科学(12060)
大学(11721)
学学(10109)
经济研究(9915)
农业(9633)
问题(9402)
技术(9355)
图书(9156)
财经(8977)
世界(8600)
业经(8387)
(7922)
书馆(7379)
图书馆(7379)
(7088)
贸易(7088)
(6757)
共检索到187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克华  彭羽  
贸易方式决定贸易功能,并最终反映和决定了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本文从香港贸易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离岸贸易对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影响,并兼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晓红  
一、香港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香港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口条件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狭小的都市空间,使得香港在开埠之初就已确定了贸易都市的发展道路。贸易是香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不能想象一个贸易业萎缩的香港,会有繁荣稳定的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斯云  
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经历了起步、形成、巩固3个阶段,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对外贸易传统、专门人才和贸易主体的"集聚效应"、内外贸易的一体运作带来的两个市场资源集中配置、完善健全的服务体系和适于创业的社会环境等。对外贸易推动了近代上海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工业中心。今天上海重建国际贸易中心,必须要有内外贸易的共同发展;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与周边城市群建立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要有相关行业的均衡发展;要有开放的促进贸易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制度环境上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上海集聚,活跃市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使上海对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增强,进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佩玉  
﹃内地因素﹄与香港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郑佩玉从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形成及演化的角度来看,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已经历了传统国际贸中心和现代国际贸中心两个发展阶段。传统国际贸中心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特点是以有形的商品贸...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国杰  
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似乎一直没有破题,一些贸易新型业态、免税购物等功能尚未破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上海面临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新机遇,未来应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免税购物功能以及离岸贸易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加速向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志阳  
近代上海是在白银通货短缺的货币环境中崛起的,以往研究较少关注上海崛起的货币因素。本文以白银通货为中心线索,论述了上海开埠初期“以货易货”的外贸交易制度,使得上海不仅成为丝茶等土货出口的集散地,也成为棉布等洋货进口的集散地。以上海钱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信用体系,缓解了白银短缺对于贸易扩展的阻碍,同时使得进出口商品在上海的集散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得上海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外贸总汇”之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必须更好体现国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参考借鉴成功国家体制机制和政府规制创新的经验,全面提升上海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先行开放,推动从战略思维、发展理念到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浩  
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从物流和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货物贸易其实就是一种"货物流",是一种在贸易合同规定下完成的国际物流或区间物流。当前,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第四大影响因素,有必要从整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绩效、推进货物贸易发展的角度研究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上海与成熟的国际贸易中心代表——东京的国际货物贸易和货物流,随后通过对比差距和不足,明确了供应链整合视角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供应链整合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实施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匡增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供应链整合作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上海离真正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须紧跟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潮流,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克鉴  
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及其在内地的演化与拓展谷克鉴一、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形成与演化香港自由港政策是其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重要支柱,自1841年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并开埠之时起,香港长期保持零税率的名义关税水平,使商人在香港从事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大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作乾  
战后,香港对外贸易随着其经济起飞而迅猛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正逐渐走向成熟。“九七”后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既面临挑战,又存在很多发展机遇,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将不断得到加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作乾  
本文简单回顾了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崛起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香港国际贸易中心面临的三大挑战。认为基于内外四大因素,香港必能在回归祖国后,战胜各种挑战,充分利用各种机遇,使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继续得到保持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浩  
保税区是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层次最高的特别经济区域,具有强大的区域贸易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发挥保税区优势,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使命与现状出发,从差距和不足入手,以上海市的三大保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应肩负的使命,分析目前保税区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析一系列改进措施,以促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玉良  高耀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