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6)
- 2023(9709)
- 2022(8134)
- 2021(7472)
- 2020(5756)
- 2019(13326)
- 2018(12780)
- 2017(25216)
- 2016(13566)
- 2015(15218)
- 2014(15452)
- 2013(15381)
- 2012(14738)
- 2011(13729)
- 2010(14202)
- 2009(13196)
- 2008(13125)
- 2007(12064)
- 2006(11184)
- 2005(10648)
- 学科
- 济(65505)
- 经济(65452)
- 管理(39174)
- 业(38566)
- 企(29487)
- 企业(29487)
- 中国(21672)
- 方法(20832)
- 农(19679)
- 地方(19617)
- 数学(18277)
- 数学方法(18061)
- 业经(15053)
- 财(14154)
- 融(13725)
- 金融(13725)
- 贸(13659)
- 贸易(13643)
- 银(13503)
- 银行(13495)
- 制(13223)
- 行(13211)
- 易(13096)
- 农业(12792)
- 策(11429)
- 发(10860)
- 地方经济(10843)
- 学(10150)
- 环境(9853)
- 技术(9304)
- 机构
- 学院(201828)
- 大学(198723)
- 济(91676)
- 经济(89710)
- 管理(75731)
- 研究(75467)
- 理学(62785)
- 理学院(62056)
- 中国(61574)
- 管理学(61162)
- 管理学院(60759)
- 财(44698)
- 京(43067)
- 科学(41233)
- 所(38407)
- 中心(34419)
- 研究所(33839)
- 财经(33661)
- 江(32958)
- 农(31191)
- 经(30417)
- 北京(28441)
- 经济学(27960)
- 范(27427)
- 师范(27211)
- 院(26913)
- 州(26751)
- 经济学院(24869)
- 财经大学(24697)
- 业大(24675)
- 基金
- 项目(119755)
- 科学(95301)
- 研究(92541)
- 基金(85733)
- 家(73067)
- 国家(72375)
- 科学基金(62266)
- 社会(59203)
- 社会科(56254)
- 社会科学(56245)
- 省(46830)
- 基金项目(43386)
- 教育(42235)
- 划(39410)
- 编号(38149)
- 自然(37777)
- 自然科(36892)
- 自然科学(36885)
- 资助(36782)
- 自然科学基金(36230)
- 成果(32443)
- 发(31648)
- 课题(27869)
- 部(27085)
- 重点(26927)
- 发展(26281)
- 展(25819)
- 创(24820)
- 性(24158)
- 国家社会(23935)
- 期刊
- 济(114270)
- 经济(114270)
- 研究(71328)
- 中国(46913)
- 财(32890)
- 融(32557)
- 金融(32557)
- 管理(31447)
- 农(30206)
- 科学(25244)
- 教育(25001)
- 学报(24093)
- 农业(20181)
- 业经(19612)
- 大学(19200)
- 经济研究(18578)
- 技术(18204)
- 学学(17898)
- 财经(17519)
- 经(15070)
- 问题(14537)
- 贸(13356)
- 国际(12632)
- 世界(11143)
- 商业(10516)
- 技术经济(10421)
- 理论(10396)
- 业(10171)
- 现代(9793)
- 经济管理(9494)
共检索到339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价格(包括汇率与利率)必将对在岸市场的人民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境内央行的货币政策,甚至存在削弱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可能。本文通过对离岸货币市场影响境内货币供应量机制的分析,并以离岸美元市场发展以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在离岸、在岸市场的传导效果为例,提出:选取利率作为国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帮助境内货币当局在不影响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有效规避离岸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指标分析了CPI与GDP的关系 ,指出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要实现CPI的控制目标 ,应以M 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较为合理
关键词:
CPI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大永 蒋冠
本文从货币的理论定义和经验定义出发 ,简要介绍了各国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析了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失效的几种可能原因 ,指出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前一些国家纷纷转向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只要解决了货币的界定以及修正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方法之后 ,货币供应量仍会继续成为货币中介目标的首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俊 丁加华 吴云松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电子金融技术的发展 ,金融领域变革与创新的加速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越来越不适宜 ,中央银行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弱。本文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等金融变量本身的变化的分析 ,得出 :中央银行可以将利率定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重点 ,通过调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目的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在获得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双向流动规模不断增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市场化定价体系逐步形成,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强,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干扰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央行应建立资本流动的监管与预警系统,动态地监控和分析人民币在岸与离岸的流速与流量,并在资本流动异常时采取逆向干预,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金融市场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离岸市场 汇率 利率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严宝玉 梁珊珊
本文回顾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要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在二战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认为发达国家的中介目标演进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中介目标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认为中介目标选择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中介目标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建议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应根据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等情况选择和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演进过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列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华 朱佳青 李广众
本文研究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对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对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构成了"替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从实证结果看,银行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也在逐渐下降。从短期来看,由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尚不成熟,对内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替代效应不大。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内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较大冲击,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应充分考虑离岸市场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一、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在货币市场中运行的是短期资金,由于这些资金所具有的偿还期短、流动性高和风险性小等特点,与货币本身属性相类似,所以将这一市场称之为货币市场。一般认为货币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金融变量,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或名义收入作用于总产出,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之间进行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与经济有关的不应局限于货币,而是包括货币在内的所有金融资产,货币当局应当关注的是创造这些金融资产的所有金融机构,而不仅仅是银行,这被称为"非货币分析法"。非货币分析法构成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融资规模 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英奎
一、货币政策缘何失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货币现象,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利,治理通缩的主渠道是货币政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定义,以通货膨胀率低于1%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那么按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来看,1997年我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按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我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到2002年底,这两个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1.3%和-0.8%。这说明,在连续几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我国仍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云喜
传统的广义货币M2越来越难以全面解释经济中的货币量,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受到挑战,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本文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成冲击,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应扩容流动性发行机构和金融资产种类,构建新的流动性总量指标体系。在新的流动性总量框架下,央行可通过创新资产工具和负债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M2 L2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引言 在西方货币理论,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个重要的环节。中介目标的名义锚功能:为减缓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的滞后性和波动性,也为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机会行为,有必要为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以考量实施效果,便于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因而,充当名义锚的指标必须容易控制和观察,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