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5)
2023(8371)
2022(7080)
2021(6444)
2020(5253)
2019(12151)
2018(11965)
2017(22793)
2016(12576)
2015(14032)
2014(14036)
2013(14034)
2012(13605)
2011(12335)
2010(12871)
2009(11753)
2008(12316)
2007(11181)
2006(10327)
2005(9747)
作者
(37852)
(31485)
(31397)
(29397)
(20507)
(15055)
(14101)
(12041)
(11838)
(11580)
(10972)
(10723)
(10332)
(10180)
(10162)
(9572)
(9356)
(9247)
(9196)
(9006)
(8054)
(7903)
(7773)
(7410)
(7262)
(7179)
(7011)
(6915)
(6371)
(6237)
学科
(58642)
经济(58577)
(44086)
管理(42227)
(38038)
企业(38038)
(21228)
方法(20094)
地方(17918)
中国(17797)
数学(17047)
数学方法(16877)
(16609)
财务(16590)
财务管理(16550)
企业财务(16049)
(15422)
(14747)
业经(14345)
(13379)
银行(13360)
(13139)
金融(13138)
(12882)
(11091)
农业(10407)
(10294)
地方经济(10065)
(9609)
体制(9030)
机构
学院(183770)
大学(182390)
(74286)
经济(72675)
管理(67454)
研究(66876)
理学(56219)
理学院(55517)
中国(54973)
管理学(54621)
管理学院(54284)
(40672)
(40474)
科学(39789)
(35435)
研究所(31344)
财经(30720)
(30534)
中心(30145)
(29767)
(27800)
北京(26465)
(24613)
(24416)
业大(24375)
师范(24327)
(23967)
农业(23613)
财经大学(22853)
经济学(21933)
基金
项目(111050)
科学(87559)
研究(81027)
基金(80061)
(69754)
国家(69115)
科学基金(59117)
社会(51147)
社会科(48526)
社会科学(48515)
(43589)
基金项目(42295)
自然(38404)
自然科(37540)
自然科学(37529)
(36876)
自然科学基金(36871)
教育(36852)
资助(33259)
编号(32484)
(28696)
成果(27914)
重点(25604)
(24730)
课题(23386)
发展(22972)
(22796)
(22559)
(21619)
创新(21375)
期刊
(92954)
经济(92954)
研究(59723)
中国(41902)
(35444)
(29088)
学报(28102)
管理(28097)
(26692)
金融(26692)
科学(26210)
大学(21389)
学学(20237)
农业(19842)
教育(19286)
财经(16008)
业经(15539)
技术(14644)
经济研究(14445)
(13526)
问题(11596)
会计(10939)
(10668)
财会(10525)
世界(9035)
(8984)
国际(8856)
(8813)
现代(8629)
理论(8495)
共检索到302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於子龙   俞义平   王旭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离岸金融中心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许多国家的金融管理体制、国际资本流动模式以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中国而言,离岸金融中心的投资迅速增长,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按照实际投资余额排行,2003年英属维尔京群岛、西萨摩亚群岛、开曼群岛分别位居中国大陆第二、第八、第九大外资来源地。伴随着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到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离岸公司数量迅速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魏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综合发展的自然产物和必然趋势,在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问题,引起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存在不足和漏洞,与蓬勃发展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不匹配。本文将在阐述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梳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延伸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监管问题,探求适合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监督管理体制,为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混业经营监管效率、促进金融稳定提供若干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东平  
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形监管模式和双峰监管模式,结合我国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实际,笔者提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2+3"分层监管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更是处于探索阶段。从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模式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型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融股权投资且实际控制金融子公司,不具体经营金融业务;二是经营型控股公司,既有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主要依托原有的证券、信托、保险公司,逐步发展为综合型集团公司。实践中,地方金融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东平  
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形监管模式和双峰监管模式,结合我国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实际,笔者提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2+3"分层监管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更是处于探索阶段。从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模式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型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融股权投资且实际控制金融子公司,不具体经营金融业务;二是经营型控股公司,既有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主要依托原有的证券、信托、保险公司,逐步发展为综合型集团公司。实践中,地方金融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映春  
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可行模式,本文从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分析入手,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法律监管,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阐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向恒  李雪花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与以往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相比,金融控股公司更适应于现代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需要,因而具有更高的效率。各国一般根据具体的制度环境、政府以及既得利益阶层的偏好选择不同的控股公司模式。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使得对它们行为的监管难度加大。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和监管机构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香爱  
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了这一进程中实现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海宽   孙维廉  
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的必然选择20世纪中后叶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由金融机构间跨行业、跨国界收购与合并而形成的金融机构集团化经营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市场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对保障金融安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内企业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主要风险还是指互联网金融特有的风险,即高度分散化、碎片化以及基于不同场景的非同质化根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报告,在全球"金融科技50强"中,中国有三家企业跻身前五:蚂蚁金服排名第一,京东金融(京东数科)位居第二,百度金融(度小满金融)则排名第四。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成为拥有金融科技独角兽最多的国家。同时,人们也发现,除BATJ外,越来越多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昕  虞磊珉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做出重大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作为中央银行所行使的宏观审慎管理与系统性风险防范两大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2018年11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正式对外披露模拟监管试点的5家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金控集团")名单,并在综述中明确"加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近年来,在金融不断深化、不断创新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金控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除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外,大量非金融企业也纷纷涉足金融业,成立了数量众多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下,部分非金融企业主导的金控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积累的风险日益突出,亟需加强监管。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2018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丽  
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对我国金融业开展经营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防范风险、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安全有效运行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英俊  
<正>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24年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也释放出加强监管的信号,指出金融强国建设的六大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强大的金融监管”,提出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金融控股公司是市场竞争、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一些金融控股公司迅猛发展,规模大、业务多元化、关联度较高,聚集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可能威胁金融体系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健运行。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核心部门及关键领域,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
关键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智富  
随着我国银、证、保业务的相互渗透和深入交叉,金融机构以控股公司形式出现成为发展趋势。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协同效应,提高了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监管难度,容易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通过对美、英、日、德等国在金融危机前后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变革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归纳其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