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0)
2023(6181)
2022(5339)
2021(4874)
2020(3908)
2019(8864)
2018(9036)
2017(16935)
2016(9513)
2015(10752)
2014(11110)
2013(10753)
2012(9950)
2011(9095)
2010(9336)
2009(8840)
2008(8828)
2007(8276)
2006(7405)
2005(7064)
作者
(26146)
(21600)
(21581)
(20777)
(13912)
(10331)
(10000)
(8235)
(8152)
(8103)
(7403)
(7337)
(7190)
(6998)
(6917)
(6637)
(6451)
(6392)
(6342)
(6295)
(5731)
(5178)
(5166)
(5092)
(5058)
(4957)
(4847)
(4779)
(4299)
(4249)
学科
管理(33913)
(33336)
经济(33263)
(27891)
(24925)
企业(24925)
(13760)
(13515)
方法(11966)
数学(9731)
数学方法(9618)
中国(9489)
(9138)
业经(9128)
(8917)
(8551)
财务(8526)
财务管理(8492)
(8207)
银行(8199)
企业财务(8019)
体制(7825)
(7780)
理论(7448)
(7317)
金融(7314)
环境(6515)
(6245)
制度(6242)
(6209)
机构
学院(134315)
大学(133242)
(54990)
经济(53576)
管理(47640)
研究(42987)
理学(39233)
理学院(38819)
管理学(38243)
管理学院(37983)
中国(36862)
(31756)
(27655)
财经(23688)
科学(22980)
(22853)
(21243)
(21209)
中心(20782)
(18352)
研究所(18316)
经济学(17865)
北京(17538)
财经大学(17405)
(16795)
(16705)
师范(16620)
经济学院(16014)
(15499)
业大(15345)
基金
项目(79215)
研究(62832)
科学(62027)
基金(56220)
(47153)
国家(46722)
科学基金(40357)
社会(39673)
社会科(37510)
社会科学(37503)
(31255)
教育(30015)
基金项目(28960)
编号(26741)
(25496)
自然(23837)
成果(23548)
资助(23253)
自然科(23235)
自然科学(23231)
自然科学基金(22820)
(21413)
课题(19369)
(18186)
重点(18013)
(17746)
(16746)
项目编号(16415)
(16408)
教育部(16235)
期刊
(68471)
经济(68471)
研究(45731)
中国(32665)
(27930)
管理(20078)
(20043)
金融(20043)
教育(18847)
学报(16939)
(16268)
科学(15688)
大学(13837)
学学(12725)
财经(12509)
技术(12317)
(10722)
业经(10550)
经济研究(10359)
农业(10051)
问题(8543)
财会(7966)
(7461)
会计(7019)
国际(6914)
理论(6789)
现代(6392)
职业(6314)
(6270)
图书(6163)
共检索到220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林  
完善的流出、流通和回流机制,是实现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序、稳步和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考察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流出、流通和回流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当前我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循环机制的现状,并概括了这一循环机制的全貌。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行离岸人民币循环机制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各类风险,最后分别从流出、流通和回流机制建设三方面探讨了我国离岸人民币循环机制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进忠  
本文选取在岸、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在岸人民币利率、汇率与离岸人民币利率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联动性,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对在岸人民币利率市场的影响程度较高,人民币在岸汇率对离岸利率的影响程度高于对在岸利率的影响。文章在上述结论基础上,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视角,从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建勋  孙亮  
自"811"汇改以来,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价差不断扩大,甚至演变成愈演愈烈的人民币汇率争夺战,这背后折射的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之争。基于此,本文通过VECM模型和STAR模型,研究在岸市场CNY汇率与离岸市场CNH汇率和NDF汇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门限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由哪个市场主导的问题。实证发现:一是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特征,当人民币升贬值超过门限值时,其升贬值的冲击显示出更持久的预期性和延续性;二是"811"汇改后,在岸CNY市场已经失去了人民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中良  
货币离岸经营被认为是二战后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其根本动机是规避管制。货币离岸经营后,脱离了货币发行国的监管,金融效率和风险都相应提高。技术上实现人民币离岸经营并不复杂,但人民币离岸市场会给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带来许多挑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文章从外汇市场的内外生冲击和交易者风险偏好的角度,实证研究了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远期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远期市场间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确实存在,主要表现为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且两个离岸市场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这一传导机制易受内外生冲击的影响,即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视其对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另外,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这一机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波动溢出效应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辉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关注。本文基于ARMA-GARCH模型,探讨了人民币离岸在岸之间的互动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CNH市场建立之前,CNY市场和NDF市场的远期汇率之间的联系不显著;CNH市场建立之后,CNY市场、NDF市场和CNH市场之间在绝大多数期限的远期汇率之间均存在溢出效应,NDF市场的溢出效应和价格引导能力最强,其次是CNY市场,最后是CNH市场。由于规模所限,CNH作为新兴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其汇率波动对于CNY市场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不是十分明显,CNY市场的汇率波动对于CNH市场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在岸的CNY市场人民币汇率对CNH市场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简  
为解释"跨境人民币净流出时离岸人民币存款反而下降"这一反常现象,本文在现有的"基础货币-存款派生"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存款灭失"这一维度,建立了更全面的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本文发现目前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中存在基础货币顺周期变化、存款派生不足、存款灭失过度等特殊性,随后基于这些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富全  
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深入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成长,对国内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对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境外市场人民币自循环不畅和离岸市场缺乏人民币流动性补充安排等三个方面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人民币离/在岸市场间的循环机制,提出了促进离/在岸市场人民币资金良性循环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作为货币发行国,关键是引导离岸市场有序发展,完善离岸与在岸对接的通道和机制,促进离岸市场发展与在岸市场开放相互推动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有序对接是重要课题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该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建立全球经济事务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标志。随着一国经济的崛起,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成为该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成为该国走向大国经济、提升国际经济地位和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也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健全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必然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总结了不同资本项目限制程度的货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间的汇率信息传递机理,并根据我国汇改深入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汇率传导效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继续深化汇率决定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汇率预期、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文舸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嵩楠  万解秋  
在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香港离岸市场通过与在岸汇率的传导机制,具有抵御外部金融危机冲击的功能,促进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自由流通。因此,研究离岸与在岸汇率的联动机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汇率的市场化定价、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的能力。本文结合"8·11汇改"背景,选取2012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人民币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相关指标的高频日度数据,通过构建VAR-DCC-MVGARCH-BEKK波动模型来分析人民币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之间存在双向传导效应,并且两者间的联动关系随着汇率改革的推进更为紧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雪燕  
一、离岸金融的基础理论20世纪50年代,离岸业务作为以逃避管制为动因的金融创新在欧洲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伦敦也作为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成为了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1981年,美国在纽约经营美元离岸市场IBFs,破例在货币发行国境内开展本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剑平  管珺  
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该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规模和流动性是推进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中之重离岸业务将成为货币国际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传统衡量货币国际化的三功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记价货币)逐步被当今更为现实可行的三要素(规模性+流动性+可信度)所"覆盖"。通过"可信度",即便那些负利率或零利率货币仍旧可以成为国际货币或"避险货币";无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些规则被各国"架空",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实的货币"网络外部性",而"规模性"和"流动性"则与"网络外部性"互动,作为那些国际货币的国家更愿意通过离岸业务维持其原有的特权,同时又让离岸金融对本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降到最低。"离岸"两字本身就意味着境内外政策有别,也可视为资本账户部分管制。IMF定义离岸金融为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向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从非居民吸收存款和向非居民贷款的银行中介服务,以及基金管理、保险、信托业务、资产保护、公司规划和税务规划等其他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在目前既要维持一定程度的资本项目管制、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重要的替代安排,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问题在于,离岸中心建设的基础仍然较弱,未来发展面临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发展过快过大,可能对在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离岸市场发展给中资银行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在机构、系统、业务、产品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拓展和创新,提高境内外一体化经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系统支持能力;另一方面要防范国内国际市场动荡、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业务逆转带来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