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7)
- 2023(11635)
- 2022(10303)
- 2021(9666)
- 2020(8096)
- 2019(18799)
- 2018(18801)
- 2017(36684)
- 2016(20081)
- 2015(22632)
- 2014(22722)
- 2013(22514)
- 2012(20471)
- 2011(18471)
- 2010(18332)
- 2009(16995)
- 2008(16490)
- 2007(14380)
- 2006(12615)
- 2005(11325)
- 学科
- 济(76784)
- 经济(76667)
- 管理(62005)
- 业(56259)
- 企(48593)
- 企业(48593)
- 方法(36122)
- 数学(31128)
- 数学方法(30799)
- 财(22293)
- 中国(19320)
- 农(19302)
- 制(18994)
- 业经(17854)
- 学(16243)
- 地方(14572)
- 务(14184)
- 财务(14117)
- 财务管理(14089)
- 理论(13866)
- 银(13579)
- 银行(13542)
- 企业财务(13376)
- 贸(13241)
- 贸易(13234)
- 行(12842)
- 易(12776)
- 体(12771)
- 和(12694)
- 融(12594)
- 机构
- 大学(285428)
- 学院(281600)
- 管理(114085)
- 济(111828)
- 经济(109275)
- 理学(98825)
- 理学院(97755)
- 管理学(96211)
- 管理学院(95697)
- 研究(92357)
- 中国(70278)
- 京(60339)
- 科学(55780)
- 财(54454)
- 所(45488)
- 财经(43311)
- 中心(42029)
- 研究所(41253)
- 农(41167)
- 业大(40642)
- 江(40420)
- 经(39300)
- 北京(38075)
- 范(36260)
- 师范(35951)
- 经济学(33715)
- 院(33365)
- 州(33041)
- 财经大学(32416)
- 农业(32090)
- 基金
- 项目(193464)
- 科学(152376)
- 研究(143527)
- 基金(141055)
- 家(121632)
- 国家(120650)
- 科学基金(104247)
- 社会(90111)
- 社会科(85379)
- 社会科学(85358)
- 基金项目(75397)
- 省(74590)
- 自然(67600)
- 自然科(65963)
- 自然科学(65951)
- 教育(65631)
- 自然科学基金(64756)
- 划(62830)
- 编号(58802)
- 资助(58057)
- 成果(48459)
- 部(43255)
- 重点(42727)
- 创(40286)
- 课题(40097)
- 发(39964)
- 制(38819)
- 创新(37566)
- 教育部(37530)
- 项目编号(36836)
- 期刊
- 济(122064)
- 经济(122064)
- 研究(86096)
- 中国(53022)
- 学报(42863)
- 管理(42067)
- 财(41749)
- 科学(39689)
- 农(37530)
- 大学(32925)
- 教育(31066)
- 学学(30879)
- 融(28623)
- 金融(28623)
- 农业(25769)
- 技术(23422)
- 财经(21314)
- 业经(18985)
- 经济研究(18872)
- 经(17997)
- 问题(15733)
- 理论(15258)
- 图书(14627)
- 实践(14057)
- 践(14057)
- 科技(13690)
- 现代(12961)
- 技术经济(12959)
- 版(12438)
- 业(12396)
共检索到411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进忠
本文选取在岸、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在岸人民币利率、汇率与离岸人民币利率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联动性,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对在岸人民币利率市场的影响程度较高,人民币在岸汇率对离岸利率的影响程度高于对在岸利率的影响。文章在上述结论基础上,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视角,从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离岸人民币 利率定价 利率汇率联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政 郝毅 袁瑾
本文采用递归MVMQ-CAViaR模型,对境内外人民币利率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短期品种表现出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而长期品种以在岸利率对离岸利率单向极端风险溢出为主。在极端风险层面,在岸市场仍然处于利率信息的中心地位,且暂时没有旁落离岸市场的担忧。一旦离岸人民币利率发生极端变动,中央银行会及时进行干预并引导市场参与者预期,降低在岸利率未来的极端风险水平;但面对小的离岸市场冲击,中央银行更倾向于让在岸利率进行自我调节,离岸冲击会提高在岸利率未来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佳佳 黄文彬 黄娟
本文构建了包含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利率的人民币流动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离、在岸利率联动效应的影响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离、在岸人民币利率进行联动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各期限利率间CNY对CNH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是CNH对CNY的溢出效应影响仅出现在较长期限的利率组合中。通过进一步对离、在岸美元利率联动效应的研究发现,在离岸市场发展初期,仅存在在岸利率对离岸利率的单向影响,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岸利率对在岸利率的影响将逐步显现。由此推衍可知,未来终将形成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利率双向联动的格局。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保障离岸市场发展进程中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本文选取2013年7月22日至2016年8月31日的日度数据,并依据在岸市场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日期为临界点,将样本划分为两个阶段,实证研究了不同交易期限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以及两个市场间溢出效应的时变性。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岸与离岸利率间已表现出一定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存款利率上限取消以后,在岸与离岸利率间的溢出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两个市场利率的联动性显著增强,但是在岸市场依然是人民币利率的"定价中心"。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人民币持有主体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合理考虑不同交易期限在岸与离岸...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文章从外汇市场的内外生冲击和交易者风险偏好的角度,实证研究了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远期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远期市场间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确实存在,主要表现为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且两个离岸市场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这一传导机制易受内外生冲击的影响,即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视其对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另外,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这一机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波动溢出效应上。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祝佳 杨嘉杰 汤子隆 赵丹妮
文章运用两区制门限协整模型对香港离岸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在低利差区制,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的自我调节,而在高利差区制,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且随着远期汇率期限的增加,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分析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门限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中美贸易摩擦、"811"汇改、央行货币政策等因素都会对离岸市场的状态造成差异化影响。因此,央行应根据区制的不同采取差异化政策,加快离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监察体制,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通过验证人民币利率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相互影响效应,对境内外人民币市场流动性传导进行了检验。首先从流动性传导动力、传导渠道、传导效果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境内外流动性传导理论框架,而后根据我国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方法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流动性传导,认为短期内境内外人民币流动性不存在显著的传导效果,并提出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市场发展,货币当局应加强人民币流动性预期管理、加强跨境的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 张曙东 许萍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GARCH模型,研究了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国债和金融债与离岸市场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利率互换(NDIRS)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境内外人民币利率之间总体上存在双向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但境外利率在波动溢出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如3年和5年期NDIRS对境内利率互换和金融债表现出单向波动溢出。此外,境内外利率之间的动态正相关关系不稳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林
完善的流出、流通和回流机制,是实现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序、稳步和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考察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流出、流通和回流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当前我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循环机制的现状,并概括了这一循环机制的全貌。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行离岸人民币循环机制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各类风险,最后分别从流出、流通和回流机制建设三方面探讨了我国离岸人民币循环机制的改进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总结了不同资本项目限制程度的货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间的汇率信息传递机理,并根据我国汇改深入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汇率传导效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继续深化汇率决定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汇率预期、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文舸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嵩楠 万解秋
在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香港离岸市场通过与在岸汇率的传导机制,具有抵御外部金融危机冲击的功能,促进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自由流通。因此,研究离岸与在岸汇率的联动机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汇率的市场化定价、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的能力。本文结合"8·11汇改"背景,选取2012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人民币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相关指标的高频日度数据,通过构建VAR-DCC-MVGARCH-BEKK波动模型来分析人民币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之间存在双向传导效应,并且两者间的联动关系随着汇率改革的推进更为紧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辉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关注。本文基于ARMA-GARCH模型,探讨了人民币离岸在岸之间的互动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CNH市场建立之前,CNY市场和NDF市场的远期汇率之间的联系不显著;CNH市场建立之后,CNY市场、NDF市场和CNH市场之间在绝大多数期限的远期汇率之间均存在溢出效应,NDF市场的溢出效应和价格引导能力最强,其次是CNY市场,最后是CNH市场。由于规模所限,CNH作为新兴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其汇率波动对于CNY市场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不是十分明显,CNY市场的汇率波动对于CNH市场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在岸的CNY市场人民币汇率对CNH市场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严佳佳 幸进成 黄健铭
作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增量措施,香港人民币离岸利率的推出被赋予了倒逼在岸利率改革的政策目的。本文通过构建存在资本管制条件下在岸与离岸市场资本流动竞争模型,推导发现离岸利率会对在岸利率形成倒逼效应,同时放松资本管制会强化倒逼效应的影响。本文以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离、在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采用ARDL-ECM模型以及边界检验证明了对超过14天期限品种而言,离岸利率对在岸利率的倒逼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资本账户开放对倒逼的刺激作用已经显现。
关键词:
离岸利率 在岸利率 资本管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力平 马伟
本文对近年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利率"异常波动"提出一个新解释,认为这种利率波动同时反映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差别以及这两个市场之间跨境资金流动性变化的影响。与适用于两个不同"在岸"市场的常规利率平价模型不同,本文建议的利率平价模型特别针对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之间的关系。使用人民币在香港离岸市场上的数据所进行的计量检验表明,人民币在两个市场的汇率差同时影响到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数量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