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3)
- 2023(11252)
- 2022(9919)
- 2021(9294)
- 2020(7820)
- 2019(18228)
- 2018(17963)
- 2017(34706)
- 2016(18531)
- 2015(20804)
- 2014(20368)
- 2013(20330)
- 2012(18543)
- 2011(16772)
- 2010(16571)
- 2009(14916)
- 2008(14422)
- 2007(12329)
- 2006(10645)
- 2005(9259)
- 学科
- 济(73819)
- 经济(73744)
- 管理(51401)
- 业(48178)
- 企(40710)
- 企业(40710)
- 方法(34679)
- 数学(29770)
- 数学方法(29398)
- 学(20451)
- 中国(18201)
- 农(18044)
- 财(17403)
- 业经(15700)
- 地方(14391)
- 理论(13459)
- 贸(12564)
- 贸易(12555)
- 易(12148)
- 农业(12119)
- 和(11789)
- 技术(11549)
- 制(11319)
- 环境(11315)
- 务(11058)
- 财务(10993)
- 财务管理(10977)
- 教育(10656)
- 企业财务(10381)
- 划(10160)
- 机构
- 大学(262559)
- 学院(257950)
- 管理(104541)
- 济(99308)
- 经济(97135)
- 理学(91621)
- 理学院(90589)
- 管理学(88918)
- 管理学院(88448)
- 研究(85701)
- 中国(61528)
- 京(55664)
- 科学(55622)
- 财(44541)
- 所(42994)
- 农(42088)
- 业大(40478)
- 研究所(39414)
- 中心(38274)
- 财经(36539)
- 江(36169)
- 北京(34909)
- 范(34831)
- 师范(34448)
- 经(33361)
- 农业(33164)
- 院(31306)
- 经济学(29664)
- 州(29554)
- 师范大学(28141)
- 基金
- 项目(184289)
- 科学(144581)
- 基金(134215)
- 研究(133244)
- 家(117436)
- 国家(116487)
- 科学基金(99977)
- 社会(82696)
- 社会科(78301)
- 社会科学(78281)
- 基金项目(71836)
- 省(71789)
- 自然(66504)
- 自然科(64961)
- 自然科学(64945)
- 自然科学基金(63748)
- 教育(61073)
- 划(60622)
- 资助(54901)
- 编号(54075)
- 成果(43626)
- 重点(40984)
- 部(40083)
- 发(38450)
- 创(38385)
- 课题(36753)
- 创新(35702)
- 科研(35499)
- 大学(34619)
- 教育部(34367)
- 期刊
- 济(103942)
- 经济(103942)
- 研究(75076)
- 中国(47217)
- 学报(44931)
- 科学(39852)
- 农(37570)
- 管理(37464)
- 大学(33353)
- 财(32370)
- 学学(31098)
- 教育(30270)
- 农业(26684)
- 技术(21849)
- 融(17992)
- 金融(17992)
- 财经(17164)
- 经济研究(17012)
- 业经(16681)
- 图书(16097)
- 经(14545)
- 业(13714)
- 科技(13376)
- 问题(13330)
- 理论(13232)
- 实践(12355)
- 践(12355)
- 技术经济(12208)
- 版(12131)
- 业大(11621)
共检索到366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 张西西 王春霞 张丰收 张涛 苏颖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将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铁离子和铝离子分别注入一串白种子,通过分析萌发率、突变率及株高、冠幅、花序长、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离子注入处理对一串白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一串白种子萌发率表现出抑制作用,对叶色改变的影响均为正向突变;虽然6个处理对一串白植株冠幅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株高、花序长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Ⅱ号处理(70 keV-Fe3+-5×1015ions/cm2)的株高均值最小为15.85 cm、Ⅰ号处理(70 keV-Fe3+-1×1016ions/cm2)花序长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值最高,分别为8.78 cm和45.19。
关键词:
离子注入 一串白 生物学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卫东 闻捷 苏明杰 秦广雍 霍裕平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具体表现在苗高降低、第一叶长变短。剂量率间差异显著,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另外苗期还发现了一些变异,主要表现为主叶脉失绿和形态畸形。离子束诱变的合适剂量在6×1017ions/cm2以上。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剂量率 剂量 苗期损伤 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捷 李淑萍 崔党群 秦广雍 霍裕平
为了研究离子注入剂量对小麦苗期性状的影响,用7种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分别注入3个小麦品种 (系)的干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存在品种特异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发芽率 剂量间差异不显著,发芽势随剂量增大而下降。离子注入对苗高、第一叶长和初生根的影响在剂量间差异均达极显 著水平;对次生根的影响存在品种特异性。离子注入后比未经离子注入时表现苗高、第一叶长降低,而初生根和次生 根增多的现象;各剂量对苗高、第一叶长、初生根和次生根4个苗期性状影响趋势相同,均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呈先降 后升再降的趋势。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小麦 苗期性状 诱变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吴世军 李宝琦 王伟
对3地点30个以尾叶桉为主要亲本的桉树家系进行1.5,2.5,3.5a的性状分析与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家系、地点和家系×地点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可选择出生长优良的家系;不同地点生长量表现为:共和>石湾>凤安;3.5a时性状综合分析和评定表明:28,27,17号家系适应性广,具速生丰产性,可推广利用,13,8,6号是离子注入适应性广、丰产性强的家系,而2,18,30号家系丰产性和稳定性差,缺少利用价值;以3.5a单株材积为选择指标,3个地点突变株入选27株,突变率达到0.7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燕 王卫东 秦广雍 霍裕平
以拟南芥菜为研究对象,对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干种子的萌发力、苗体生长形态性状的影响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和酶谱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发芽率-剂量曲线呈"马鞍型"特性;离子注入对拟南芥菜生长有抑制作用,营养器官的损伤率-剂量关系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且剂量间各性状差异极显著;离子注入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酶谱的变异体现在谱带强弱的变化而不是谱带增减上,初步探讨了各性状表现与POD酶活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拟南芥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创云 王陆军 秦作霞 王艳梅 侯雅静 张丽娜 李海燕 王美霞
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N+离子束,对郑58、昌7-2和K12玉米自交系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和农艺性状变异都有很大差异,筛选出的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最佳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N+/cm2。同时利用10对SSR引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等位基因2~5个,平均3.9个。根据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 N+/cm2是诱变效果最佳的。3个自交系中郑58对N+离子束诱导引起的变异最敏感,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N+离子束 玉米 生物学效应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吴世军 王伟 陆钊华
对14个月生6种离子注入浓度、6个家系的桉树播种苗进行苗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 i)、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SUE和WUE)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E、SUE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Pn、WUE性状在注入浓度间差异达近显著水平;Pn、E性状在不同季节间达极显著水平。研究还表明,6号家系的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符合高光效、低水耗特征;N+浓度2×1017/cm2(浓度5)适宜对桉树进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
关键词:
桉树家系 苗期 离子注入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陈儒香 李洪立
对经注入处理后播种育苗14个月的桉家系苗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能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且性状在季节间的差异也达显著水平。注入家系与对照家系在光合特性上出现分化,注入家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家系,但光合利用效率两者差异不显著,反映出家系间的差异,注入有助于提高光合特性;利用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家系进行选择,6号家系在这两种性状上均表现较佳,是高光效、低水耗家系,在今后选择优良无性系时加以重视。
关键词:
桉树家系 苗期 离子注入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群 郑丰河 张斌 李志辉 许忠坤
以能量30 kev/10 mA,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种子,用以研究离子注入后光皮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注入剂量的内在关系,为光皮桦离子束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氮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注入剂量为7×1016N+.cm-2时,MDA含量最低,此剂量是离子束处理光皮桦种子的适宜剂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悟生 刘东华 李毅 郭希铭 郭淑华
以50keVFe+和Cu+注入绿豆种子,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法观察、分析低能重离子的注入对绿豆种子细胞形态的影响及注入离子的穿透能力。结果表明,Fe+和Cu+注入后的种皮表面细胞壁角质层被破坏,细胞表面呈现出许多孔洞;剥去种皮的子叶和胚根表面,细胞壁明显塌陷;注入离子可穿过种皮,进入胚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卫东 刘磊安 王燕 秦广雍 霍裕平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能量为30keV的不同剂量N+离子束诱变,以当代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建立基因池,并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池可扩增出约200条有效条带,不同剂量组变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经离子注入后的拟南芥发芽率统计显示,发芽率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最后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条件下发芽率和变异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机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宁 张磊 赵新海 刘玉芹 陈小强 孟庆良 孙永健
以茶花凤仙风干种子为材料,研究磷离子注入后对其组织培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注入磷离子各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试管苗株高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处理剂量的提高萌发率降低,平均株高增加;处理组试管苗分化率和生根率均低于对照组;低能磷离子注入能够诱导凤仙组培苗试管内开花,处理剂量为1×1016ions/cm2时成花率最高。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茶花凤仙 组织培养 试管成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卫东 朱晓蕊 苏明杰 秦广雍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三叶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离子注入后小麦三叶期的幼苗叶片中CAT和POD的酶活性一直高于对照,而SOD在低剂量条件下酶活高于对照,在剂量大于5.6×1017N+/cm2时酶活性低于对照。随着剂量的增加,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且有一定的波动性。不同剂量率间酶活有一定差异,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东华 蒋悟生 李德森 苏一 叶维祎 程青 李毅
用不同剂量的N+、CU+离子束辐照绿豆种子,研究缓解Al3+对根生长及根尖细胞核仁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在2×1015,5×1015N+/cm2,5×1015和1×1016Cu+/cm2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对10-3mol/LAl3+处理的绿豆具有保护性作用。
关键词:
离子注入,N~+,Cu~+,绿豆,核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群策 李玉峰
氮离子注入后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后代群体内筛选到1株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多个世代的筛选、纯化和鉴定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特点进行了观察鉴定.玉米诱发的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达的条件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双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条件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胚苗频率提高32.4%~36.0%.在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中,其苗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