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1)
- 2023(9100)
- 2022(8217)
- 2021(7866)
- 2020(6572)
- 2019(15295)
- 2018(15366)
- 2017(29450)
- 2016(16296)
- 2015(18431)
- 2014(18404)
- 2013(18062)
- 2012(16463)
- 2011(14688)
- 2010(14371)
- 2009(12947)
- 2008(12289)
- 2007(10434)
- 2006(8908)
- 2005(7483)
- 学科
- 济(60133)
- 经济(60066)
- 管理(45192)
- 业(42843)
- 企(36358)
- 企业(36358)
- 方法(30304)
- 数学(26244)
- 数学方法(25923)
- 农(15510)
- 学(15408)
- 财(14775)
- 中国(14509)
- 业经(13304)
- 地方(12724)
- 理论(10702)
- 农业(10431)
- 和(10413)
- 贸(10284)
- 贸易(10279)
- 技术(10056)
- 务(10050)
- 财务(9993)
- 财务管理(9979)
- 易(9963)
- 环境(9896)
- 企业财务(9476)
- 制(9231)
- 教育(8903)
- 划(8664)
- 机构
- 大学(227792)
- 学院(226007)
- 管理(91673)
- 济(82021)
- 理学(80781)
- 经济(80104)
- 理学院(79854)
- 管理学(78398)
- 管理学院(78025)
- 研究(74733)
- 中国(52013)
- 科学(51458)
- 京(48542)
- 农(42424)
- 业大(39216)
- 所(38333)
- 研究所(35679)
- 财(35502)
- 农业(34042)
- 中心(33419)
- 江(30838)
- 北京(30071)
- 范(29687)
- 财经(29554)
- 师范(29315)
- 经(26952)
- 院(26806)
- 技术(25836)
- 州(25652)
- 师范大学(23774)
- 基金
- 项目(165589)
- 科学(129376)
- 基金(120079)
- 研究(117178)
- 家(106203)
- 国家(105336)
- 科学基金(89869)
- 社会(70605)
- 社会科(66788)
- 社会科学(66768)
- 省(66071)
- 基金项目(65097)
- 自然(61933)
- 自然科(60493)
- 自然科学(60479)
- 自然科学基金(59363)
- 划(56006)
- 教育(53358)
- 资助(48823)
- 编号(47728)
- 成果(37947)
- 重点(36883)
- 部(35427)
- 发(34870)
- 创(34869)
- 课题(32654)
- 创新(32481)
- 科研(32349)
- 计划(32231)
- 大学(30575)
共检索到308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苌收伟 程玉红 秦广雍 苏明杰
用低能离子束辅助,将大豆全DNA分别导入中育5号、淮阴9628两个小麦品种,获得高蛋白(>18 5%)单株5株,最高株蛋白质含量为21 44%;低蛋白(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 大豆DNA 小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芳 李红 宋道军 吴李君 余增亮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改良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mGFP4)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皖 92 10和皖麦 32号的成熟胚细胞。在含有 10 0~ 140mg/L巴龙霉素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 ,获得了一批抗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 ,皖 92 10获得 5株再生苗 ,皖麦 32号获得 32株绿苗 ,对照的 2 0 0枚成熟胚未获得再生苗。对再生苗进行PCR检测 ,均扩增出 6 0 0bp的nptⅡ基因片段。取 4株长势好的绿苗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结果表明这 4株绿苗皆为转基因植株。根据PCR分析结果统计 ,皖 92 10和皖麦 32号的平均植株转化率分别是 1 3 %和 4 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悦 马继凤 赵葵 龙攀
采用2种能量5种剂量的7Li离子束处理2个不同类型的春大豆品系,研究各处理对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下胚轴伸长、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不同能量与剂量的7Li离子束辐照对大豆种子活力影响不尽相同,不同的种质材料对各处理的反应亦有较大差异;各处理发芽率在83.33%~100%,多数处理的田间成苗率在70%左右;4.24 MeV 60 Gy 7Li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种子,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关键词:
7Li离子束 大豆 种子活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韩英鹏
本研究在大豆SMV1株系抗性的遗传分析基础上,筛选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并探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大豆花叶病毒病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合丰25×东农93-046的F1、F2和F2:3群体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F1植株在接种后表现抗病,经χ2测验,F2群体分离比例为3(抗):1(感);对F2代衍生的F2:3家系接种鉴定,纯合抗病家系、抗感分离家系和纯合感病家系的比率符合1:2:1,表明东农93-046对SMV1株系的成株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利用东农93-046×Conrad的正反交组合F2代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正反交后代均表现为31的分离比例,无细胞质效应,进一步证明了东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长有 王耀勇 张改生 王秋英 吉万全
【目的】选育小麦新种质N95175和新品种远丰175,并检测其是否含有来源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抗白粉病基因或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R149/咸87(30)//小偃6号杂交组合选育N95175和远丰175,并以N95175、远丰175及其亲本92R149、咸87(30)和小偃6号为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抗条锈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11和Xgwm18,对N95175和远丰175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从N95175中扩增出与92R149相同的SCAR标记特异条带,而在2个感病亲本咸87(30)、小偃6...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一罡 徐践 郭大鹏 敫健
北京地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不同,灌溉量会影响冬小麦播种、生长和收获质量及产量。利用专家咨询法和文献查询法,得到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湿度的致死下限、较适宜下限、最适宜、较适宜上限、致死上限值及其权重。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湿度适宜度模型。在了解北京有效降水量及小麦各生育期需水量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灌水量辅助决策模型对其各生育期灌水量进行改良。以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湿度适宜度模型为基础,研究建立北京冬小麦各生育期灌水量辅助决策模型。
关键词:
冬小麦 适宜度评价模型 灌水量 生育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大军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王根松
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
关键词:
分子标记 白粉病 抗病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泉城
确定挤压膨化技术对大豆染料木素提取的影响,以及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数学模型。在考察超声波功率等单因素对大豆染料木素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液H+浓度、超声波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染料木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液H+浓度1.19 mol/L,超声波时间51 min,乙醇体积分数80%,此条件下染料木素平均得率为0.191%,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5.0%~87.3%。挤压膨化处理有利于大豆染料木素的提取,超声波技术提取大豆染料木素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琦 庞赛 左继红 崔政伟
【目的】针对常规酶解反应所需时间较长,研究了微波辐射对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影响,为蛋白的工业化快速酶解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用自行设计的微波辐射-蛋白酶催化反应器,在不加微波和480W微波功率条件下(微波功率密度为4W/g),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用甲醛滴定法测试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比较2种条件下的水解效果,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2种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的组成。【结果】不加微波条件下氨基氮含量达到0.535 5g/L需要水解5h,而在480 W微波辐射下水解1h,氨基氮含量就达到了0.568 7g/L,反应速率提高了5倍以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酶解 微波辐射 大豆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钢 张庆勤
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新种质以及转移异源遗传物质的有效途径,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外源基因导入的研究进展概况,并根据我们多年的远缘杂交育种实践, 综合分析了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 提出了生态环境与糖蛋白互作诱导远缘杂种育性假说。
关键词:
小麦 外源基因导入 远缘杂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泉城 申德超 区颖刚
通过观察液料比、微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挤压大豆中异黄酮得率的影响,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进行响应曲面试验,并通过对照试验观察挤压技术对大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5min,微波功率为540W,提取液H+浓度为2.0mol/L,液料比(V/W)为20,提取1次。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得率为0.50%,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挤压技术处理有利于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微波技术提取大豆异黄酮效果优于对照试验方法。
关键词:
挤压 大豆异黄酮 微波 脱脂饼粕 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勇 孙其信 倪中福 杨作民 杨爱东 唐伯让
选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抗白粉病育种圃中含有 Pm13抗白粉病基因的18个杂交组合,结合温室抗病性鉴定,利用与 Pm13基因紧密连锁的 SCAR 标记对 Pm13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Pm13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对北京地区优势白粉病菌15号小种表现抵抗。对18个组合处于不同遗传世代的68个抗感单株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抗病性鉴定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抗病植株中均可以扩增出575bp 的 DNA 片段,而感病植株没有扩增产物。利用这一 SCAR 标记对 Pm13基因进行检测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可应用于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积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元 刘大钧 陈佩度 齐莉莉 程顺和 高德荣 吴荣林
以当地育成的小麦抗白粉病材料,对国外筛选到的与白粉病抗性基因Pm2及Pm4a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RFLP标记即使在遗传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仍可用于对Pm2及Pm4a基因的检测及鉴定。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不仅可行,而且还可对育成的抗病品系所携具体抗性基因进行精确鉴定,并可大量减少分菌系或小种接种鉴定时的冗繁程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秀秀 吕敬刚 彭冬秀 赵宗武
对甜瓜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材料间杂交后代及回交后代的花性型分离研究表明,F2群体中单性花性状呈现单显性基因控制的3∶1分离比例,证明供试材料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GG和AAGG。并运用RAPD技术,在F2群体中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对A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找到一个与A基因连锁的大小约为500bp的RAPD标记。
关键词:
甜瓜 雌雄异花同株 RAPD 基因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赵葵 郭继宇 倪嵋楠 隋丽 孔福全 路秀琴 周平
为扩大玉米种质资源,用重离子7Li和12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胚,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7Li和12C对M1出苗率影响不明显;重离子辐照后,M1代产生了5株黄化苗,6株雄性不育,2株无雄穗,1株抽雄期提早等多种变异植株.M2代获得了多穗玉米突变类型.变异材料可供进一步选择.
关键词:
重离子 变异 玉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