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4)
- 2023(9555)
- 2022(8615)
- 2021(8212)
- 2020(6851)
- 2019(16152)
- 2018(16274)
- 2017(32114)
- 2016(17472)
- 2015(19698)
- 2014(19673)
- 2013(19639)
- 2012(17892)
- 2011(16020)
- 2010(15729)
- 2009(14243)
- 2008(13615)
- 2007(11721)
- 2006(10184)
- 2005(8765)
- 学科
- 济(69105)
- 经济(69028)
- 管理(48463)
- 业(45468)
- 企(38724)
- 企业(38724)
- 方法(35748)
- 数学(31398)
- 数学方法(31090)
- 中国(16812)
- 农(16410)
- 财(15981)
- 学(14862)
- 业经(14317)
- 地方(13549)
- 理论(12356)
- 贸(12301)
- 贸易(12296)
- 易(11836)
- 制(11262)
- 和(11149)
- 农业(10826)
- 务(10454)
- 银(10435)
- 财务(10395)
- 银行(10395)
- 财务管理(10380)
- 技术(10360)
- 环境(10146)
- 融(9985)
- 机构
- 大学(245263)
- 学院(241523)
- 管理(99697)
- 济(94803)
- 经济(92682)
- 理学(87318)
- 理学院(86353)
- 管理学(84795)
- 管理学院(84387)
- 研究(78474)
- 中国(59095)
- 京(51682)
- 科学(49369)
- 财(42065)
- 所(38883)
- 业大(36403)
- 农(36092)
- 研究所(35833)
- 中心(35733)
- 财经(34847)
- 江(33006)
- 北京(32575)
- 经(31824)
- 范(31733)
- 师范(31468)
- 农业(28354)
- 院(28321)
- 经济学(28184)
- 州(27624)
- 财经大学(26366)
- 基金
- 项目(171084)
- 科学(134279)
- 基金(124717)
- 研究(124564)
- 家(108077)
- 国家(107193)
- 科学基金(92452)
- 社会(77411)
- 社会科(73320)
- 社会科学(73300)
- 基金项目(67188)
- 省(65737)
- 自然(61460)
- 自然科(60020)
- 自然科学(60008)
- 自然科学基金(58927)
- 教育(57138)
- 划(55695)
- 资助(52212)
- 编号(50905)
- 成果(40869)
- 部(37922)
- 重点(37460)
- 创(35325)
- 发(35012)
- 课题(34336)
- 科研(32879)
- 创新(32825)
- 教育部(32710)
- 大学(32389)
共检索到340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靖生 宋且生 廖小强 张先坤 聂玲玲
汇率波动与利率波动存在强正相关关系,离岸利率影响离岸汇率走势,离岸汇率是在岸汇率的先行指标,通过利率政策来调节汇率走势是各国通用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成本和历史交易数据,分析离岸利率抬高后外汇交易成本的变化,探讨离在岸人民币汇率与离岸利率波动的关系,并测算了为维护汇率波动稳定应该设定的合理的离岸利率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张禹 刘娜
文章通过建立基本的GARCH模型和扩展的GARCH模型,探讨了市场基本面、全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对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定价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定价差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市场流动性差异和参与者预期差异对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定价差异及其波动会产生显著影响,全球风险厌恶情绪上涨和美元升值会增大人民币在两个市场的定价差异及其波动。在政策方面,允许人民币资本跨境流出的措施会明显减少两个市场的定价差距,反之亦然。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显著地扩大了人民币两个市场的差异,加剧了其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张禹 刘娜
文章通过建立基本的GARCH模型和扩展的GARCH模型,探讨了市场基本面、全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对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定价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定价差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市场流动性差异和参与者预期差异对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定价差异及其波动会产生显著影响,全球风险厌恶情绪上涨和美元升值会增大人民币在两个市场的定价差异及其波动。在政策方面,允许人民币资本跨境流出的措施会明显减少两个市场的定价差距,反之亦然。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显著地扩大了人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青松 杨君轩
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差 波动特征 诱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青松 杨君轩
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差 波动特征 诱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 尚玉皇 李建勇
本文基于离在岸汇率传导机制,阐释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理论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逆周期因子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资产配置影响人民币离在岸价差,逆周期因子在有效抑制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同时显著降低价差的波动幅度。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影响下,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调节效果依然稳健。值得注意的是,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调节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特征。人民币贬值情况下,逆周期因子显著缩小了人民币离在岸价差和波动幅度;人民币升值情况下,逆周期因子无助于抑制人民币离在岸价差,仅能降低价差波动幅度。鉴于此,建议我国央行进一步强化逆周期因子政策的规则化和透明化,切实发挥逆周期因子的预期引导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建勋 孙亮
控制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在合理水平是保障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采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在岸—离岸汇差波动的区制转移特征、境内外影响因素及脉冲响应。实证结果显示:1、人民币在岸—离岸汇差波动呈现丛聚性,在"811"汇改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2、在汇差"高波动"状态下,中国汇率政策通过境内外因素影响人民币在岸—离岸汇差波动,在汇差"低波动"的状态下,只有汇率政策能够影响汇差波动。3、对人民币未来走势的预期始终与在岸—离岸汇差波动负相关。同时,人民币在离岸汇差存在自动收敛趋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建勋 孙亮
控制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在合理水平是保障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采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在岸—离岸汇差波动的区制转移特征、境内外影响因素及脉冲响应。实证结果显示:1、人民币在岸—离岸汇差波动呈现丛聚性,在"811"汇改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2、在汇差"高波动"状态下,中国汇率政策通过境内外因素影响人民币在岸—离岸汇差波动,在汇差"低波动"的状态下,只有汇率政策能够影响汇差波动。3、对人民币未来走势的预期始终与在岸—离岸汇差波动负相关。同时,人民币在离岸汇差存在自动收敛趋势,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一体化已经初具雏形,但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仍较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邢雅菲
在剖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9月24日至2016年10月25日的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率,以及美国VIX指数和德国VDAX指数数据,通过构建DCC-GARCH和VEC模型对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即、远期汇差进行长短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差变动有一定的动态相关性,811汇改前、后这种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论长期里还是短期内,离在岸即期汇差和远期汇差的相关性都更强。为此,当前应稳步实行汇率"双轨制",加强对离岸人民币外汇市
关键词:
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汇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邢雅菲
在剖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9月24日至2016年10月25日的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率,以及美国VIX指数和德国VDAX指数数据,通过构建DCC-GARCH和VEC模型对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即、远期汇差进行长短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差变动有一定的动态相关性,811汇改前、后这种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论长期里还是短期内,离在岸即期汇差和远期汇差的相关性都更强。为此,当前应稳步实行汇率"双轨制",加强对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监测,进一步寻求离在岸市场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汇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继军 彭兆波 荣璟
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离岸市场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人民币价格体系,并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存在持续的价差,在特定情况下会引起资金频繁、集中的跨境流动,给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当前离岸、在岸人民币价格的实际,构建了利差—汇差组合分析框架,并对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机制进行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新辉
利率与汇率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两者的波动都会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利率平价理论、资本流动理论以及经典的IS-LM模型,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人民币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复杂变动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人民币加息与升值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资金效应和股票资产的价值重估效应将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形成的国际热钱内流趋势不可忽视,我们应对由此可能形成的经济泡沫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应谨慎处理好人民币加息与升值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观明
文章基于境内市场是离岸市场的信息中心假说,同时考虑到离境NDF市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因素,利用MA(1)-GARCH(1,1)模型,对两市场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外管局针对人民币在岸远期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取得了成效。该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体现了本土的信息中心优势作用;短期内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对离岸人民币NDF汇率产生了影响,但其在中长期的定价能力还较薄弱,很大程度仍受离境NDF市场报价的影响。
关键词:
在岸远期汇率 NDF汇率 溢出 定价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永琦 王丽莉
随着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飞速发展,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的联动关系也在逐步深化。文章基于DCC-GARCH-BEEK(1,1)模型分别对五种不同到期期限下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一年和七年的到期期限以外,其他期限的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之间均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且十年到期的债券收益率之间波动溢出效应最强。同时,一年、三年和五年到期的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关系,且五年到期债券正相关性最高,而七年和十年到期债券的动态相关性并不稳定,表现出大幅下降之后又有一定程度上升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华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人民币汇率和利率之间不存在价格溢出效应;就波动率而言,货币市场具有显著的时变方差特征和波动持久性,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的汇率波动表现不同;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利率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而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非美元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关键词:
汇率 利率 溢出效应 多元GARC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