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3)
2023(12953)
2022(11058)
2021(10383)
2020(8963)
2019(20862)
2018(20643)
2017(40590)
2016(21771)
2015(24687)
2014(24665)
2013(24525)
2012(22668)
2011(20375)
2010(20229)
2009(18959)
2008(18680)
2007(16774)
2006(14469)
2005(12512)
作者
(62085)
(52688)
(52137)
(49774)
(33056)
(25439)
(23740)
(20703)
(19844)
(18591)
(17736)
(17677)
(16349)
(16178)
(16175)
(16112)
(16050)
(15293)
(15053)
(14915)
(12939)
(12851)
(12677)
(12176)
(11867)
(11855)
(11520)
(11506)
(10751)
(10522)
学科
(97050)
经济(96955)
(67870)
管理(59184)
方法(48247)
(48091)
(46389)
企业(46389)
数学(43866)
数学方法(43374)
农业(31612)
(24858)
业经(22683)
中国(22195)
(21620)
贸易(21615)
(21158)
地方(18226)
(17788)
(17116)
(15045)
财务(15003)
财务管理(14959)
企业财务(14189)
技术(13649)
(13491)
(13478)
银行(13461)
环境(12839)
(12831)
机构
学院(313573)
大学(310374)
(133394)
经济(130917)
管理(125578)
理学(109600)
理学院(108560)
管理学(106694)
管理学院(106143)
研究(98541)
中国(77471)
(67950)
(63027)
科学(60227)
(58871)
农业(52506)
业大(51742)
中心(49098)
(48972)
财经(47765)
(46686)
研究所(44434)
(43667)
经济学(41287)
(38592)
北京(38432)
师范(38216)
经济学院(37779)
(36607)
经济管理(36055)
基金
项目(215143)
科学(170434)
基金(158679)
研究(156192)
(137587)
国家(136425)
科学基金(118260)
社会(100852)
社会科(95465)
社会科学(95438)
(84469)
基金项目(84362)
自然(76805)
自然科(75042)
自然科学(75023)
自然科学基金(73710)
教育(71647)
(69962)
资助(65334)
编号(63650)
成果(49920)
(48835)
重点(47716)
(45984)
(44587)
国家社会(42249)
课题(42135)
教育部(41944)
科研(41818)
创新(41706)
期刊
(141732)
经济(141732)
研究(83912)
(68333)
中国(56033)
学报(48563)
农业(46133)
(45454)
科学(44947)
管理(39906)
大学(37758)
学学(36031)
(31134)
金融(31134)
业经(29031)
技术(27194)
教育(25407)
财经(23183)
(22705)
经济研究(20942)
问题(20636)
(19731)
统计(17253)
(16599)
技术经济(15942)
世界(15563)
(15499)
(15294)
农村(15078)
(15078)
共检索到449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学敏  
农民离农与异质分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转型的普遍现象。根据离农农民承包地依存关系,本文从承包地生产、保障、财产等经济效用和乡情文化非经济效用多重需求差异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河南、湖南、重庆3省份886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选择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户主职业、离农率、承包地作用、非农收入是否稳定、医疗保险水平、是否有退出补偿政策6个因素对承包地退出意愿呈正向影响;而家庭总人口、承包地面积和生计依赖程度3个因素对退出意愿呈负向影响。本文建议加大离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力度,优化农业补贴制度,创新承包地退出制度,建立身份农民退休和职业农民进入联动体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学敏  刘惠君  
有序推进离农农民市民化并逐步退出其承包地,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Logistic模型对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4省市1 086离农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寻求最大化经济补偿收益及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的两大动力引擎;离农农民退地意愿和行为受退地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约束;离农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将对农民退地进城产生促进作用;对退地后工作稳定程度及生活状况的预期,是离农农民考量退地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不但要消除"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鞠可心  
农地确权是中央从深化农村改革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确权不仅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也影响其承包地处置。基于苏、鲁、皖3省15县(市、区)935个农户样本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促进了经营权退出,但却抑制了承包权退出;经营权退出在农地确权对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中具有遮掩效应;农地确权后,农户一旦选择流出自己的土地,就不会轻易选择退出土地承包权。因此,在"三权分置"的制度框架下,政府需要系统评估农地确权的制度绩效,将经营权退出和承包权退出联动考虑,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静琪  苗海民  朱俊峰  
为探究非农就业与所有权认知对农户承包地退出的影响,以国内9省1 006份农户抽样数据为基础,在综合分析农户承包地退出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和分组回归方法,考察其对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的承包地所有权认知与制度规定存在错位,有39.07%的农户认为承包地所有权归农户个人所有,承包地所有权的私有认知降低了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非农就业程度的升高会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承包地所有权私有认知对承包地退出意愿的负面影响。控制内生性后,非农就业对承包地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增强。因此,要提升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应从引导农户形成正确的承包地所有权认知及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两方面入手,并在此过程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除退地农户后顾之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云  姚志  王巧  
承包地有偿退出成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三权分置”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为了测度承包地有偿退出的影响因素,文章采用Probit、IV-Probit、2SLS、IV-Tobit等多种方法,对湖北省40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退出价格是关键因素,邻里效应和恋土情结也显著影响农户退出意愿。在承包地有偿退出初期,亩均价格每增加1万元,农户退出意愿将提高15.8%~35.8%。在考察退出价格的非线性影响之后发现,退出价格与农户的有偿退出意愿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退出价格在现有均值(2.141万元)的基础之上,增加到3.85万元/亩之后,农户的退出意愿将逐步降低。家庭纯收入对农户有偿退出承包地的影响也呈现“倒U”型关系。基于此,为避免农民的价格幻觉效应,引入第三方土地评估机构,对标征地价格,给予承包地退出为目的的价格评估,建立承包地基准地价,是当前引导承包地有序退出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的恋土情结,引导新乡贤乡绅返乡创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玉林  朱玉玺  赵继锋  
依据“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基于南方4省集体林区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计量模型从农户家庭特征、林地资源禀赋、林地确权情况、预期风险与认知水平五个关联层面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林地规模、林地细碎化程度、是否存在林地产权纠纷等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种类、林地自然条件、是否存在生计风险、家庭林业收入以及林地重要性感知程度等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反向影响。故此,为促进农户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一要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林地退出政策,二要大力培育农村新型产业,三要强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作用于农户林地退出意愿的行为影响因素,推动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依法有序地推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玉林  朱玉玺  赵继锋  
依据“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基于南方4省集体林区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计量模型从农户家庭特征、林地资源禀赋、林地确权情况、预期风险与认知水平五个关联层面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林地规模、林地细碎化程度、是否存在林地产权纠纷等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种类、林地自然条件、是否存在生计风险、家庭林业收入以及林地重要性感知程度等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反向影响。故此,为促进农户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一要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林地退出政策,二要大力培育农村新型产业,三要强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作用于农户林地退出意愿的行为影响因素,推动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依法有序地推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同山  
城镇化必然伴随着进城农户与农村土地的"人地分离"以及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土地流转在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因此,中央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这一改革新方向。为了强化对承包地退出必要性的认识,本文利用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6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EM)计量分析了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对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承包地退出意愿对粮食亩均产量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与控制组相比,愿意退出承包地的农户,其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分别低0.539%和0.763%,而且退地意愿对兼业程度较低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同山  
城镇化必然伴随着进城农户与农村土地的"人地分离"以及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土地流转在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因此,中央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这一改革新方向。为了强化对承包地退出必要性的认识,本文利用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6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EM)计量分析了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对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承包地退出意愿对粮食亩均产量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与控制组相比,愿意退出承包地的农户,其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分别低0.539%和0.763%,而且退地意愿对兼业程度较低农户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更加明显。政府应将承包地退出作为"三权分置"的一种政策补充,支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转让,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提供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基于对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716个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就农户分化、土地流转对农户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分化并未促进土地承包权的退出,反而抑制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土地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出土地承包权,但土地流转行为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分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分化程度较高且已流转出承包地的农户有着更低的承包权退出意愿,即更符合退出政策目标指向的农户群体反而更倾向于继续持有土地承包权。这要求在进一步探索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时,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土地承包权的功能权属、设定受让人范围,让农户对持有土地承包权有着稳定合理的价值预期,从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理性退出土地承包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广财  何东伟  顾海英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户间逐渐发生分化,不同农户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必然造成其对土地处置行为不同。基于长三角地区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分化并未引起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退出意愿,反而抑制其土地退出行为,即分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不愿意放弃农地。第二,农户分化通过家庭收入和土地流转两个中介机制作用于农地退出决策。一方面,农户分化会引起家庭收入的变化,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农地退出意愿越低,家庭收入越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出农地以换取经济补偿;另一方面,农户分化会引起土地流转的差异,土地流转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农地,土地流转程度越低的农户越倾向于持有土地。因此,若想优化农村"人地"资源配置,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异质性农户的需求,为农户有偿退出承包地提供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学敏  
承包地退出补偿是对离农农民放弃合法土地权益所造成效用价值损失的合理补偿,是增强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内在动力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各地在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对离农农民承包退出补偿的探索,存在补偿依据不清、补偿构成不合理以及补偿资金不足等问题。承包地退出补偿是对离农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所造成的所有效用损失进行的补偿,应包含对承包地的"生产资源价值""保障价值""财产预期价值"和"其他价值"的补偿。目前我国各地农民的离农程度、离农类型差异较大,应分情况、分类别建立差异性的承包地退出补偿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丽双  王春平  孙占祥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职业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城镇定居意愿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依据农户分化的程度,制定适合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从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光辉  安康  李永坤  
一般认为,基于长久不变的政策动机,农户承包地在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不能随意变动,但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既然以合同关系进行定位,在承包期限、地块位置、承包条件等方面,法律并不禁止双方的合意调整。土地发包方与承包方通过协商一致完成土地的合理调整,既有现行法律制度逻辑的支撑.更有广泛而深刻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一方面可以完成对村集体内各方主体利益的调和,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对农用地的市场调控。虽然目前该方法在实践中推行仍然有较大的难度,但的确契合了农村改革方向和社会发展现实,值得继续深入探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当前,中国农村户户务农的农地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农地配置的优化引发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沪、浙、苏等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农地退出决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农地的退出意愿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分析了城镇住房、农地依赖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34.85%的样本农户具有承包权退出意愿,对农地依赖弱的农户更倾向退出承包权,但拥有城镇住房却由于财富效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承包权的退出意愿,这一研究结论揭示,现有农地退出政策或是一种次优选择,即最有条件退出农地承包权的农户反而倾向选择持有农地承包权。另外,研究还进一步考察了农户对农地承包权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