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2)
- 2023(13053)
- 2022(11427)
- 2021(10797)
- 2020(9064)
- 2019(20743)
- 2018(20867)
- 2017(39790)
- 2016(22310)
- 2015(24844)
- 2014(25086)
- 2013(24481)
- 2012(22582)
- 2011(20344)
- 2010(20287)
- 2009(18352)
- 2008(17979)
- 2007(15608)
- 2006(13517)
- 2005(11702)
- 学科
- 济(80296)
- 经济(80188)
- 管理(60570)
- 业(56467)
- 企(47113)
- 企业(47113)
- 方法(37810)
- 数学(32293)
- 数学方法(31854)
- 学(22871)
- 农(21761)
- 中国(21021)
- 财(20930)
- 业经(17785)
- 地方(16338)
- 制(16281)
- 理论(15753)
- 农业(14344)
- 和(13719)
- 贸(13509)
- 贸易(13504)
- 务(13388)
- 财务(13314)
- 财务管理(13289)
- 技术(13163)
- 银(13147)
- 银行(13082)
- 易(13070)
- 融(12743)
- 金融(12734)
- 机构
- 大学(314578)
- 学院(311796)
- 管理(119060)
- 济(113104)
- 经济(110395)
- 研究(108860)
- 理学(103643)
- 理学院(102338)
- 管理学(100220)
- 管理学院(99665)
- 中国(77192)
- 科学(73471)
- 京(67792)
- 农(60175)
- 所(57048)
- 业大(52888)
- 研究所(52831)
- 财(52578)
- 中心(48019)
- 农业(47860)
- 江(45675)
- 范(42837)
- 财经(42501)
- 北京(42304)
- 师范(42279)
- 院(39558)
- 经(38694)
- 州(37160)
- 技术(35833)
- 师范大学(34271)
- 基金
- 项目(221518)
- 科学(171681)
- 基金(158855)
- 研究(156187)
- 家(141814)
- 国家(140663)
- 科学基金(118248)
- 社会(94500)
- 社会科(89266)
- 社会科学(89239)
- 省(87856)
- 基金项目(84819)
- 自然(80315)
- 自然科(78443)
- 自然科学(78414)
- 自然科学基金(76962)
- 划(75075)
- 教育(72064)
- 资助(65508)
- 编号(62958)
- 成果(52148)
- 重点(50210)
- 部(47874)
- 发(46542)
- 创(45935)
- 课题(44480)
- 科研(43205)
- 计划(43166)
- 创新(42900)
- 大学(40347)
共检索到444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必好 雷建军
利用多步正筛选系统 ,以不同剂量的60 Coγ -射线对甘蓝离体再生不定芽进行诱变处理 ,处理后的无性系经连续多代离体筛选后 ,获得了甘蓝抗性变异体C4 - 6K ,C4 - 8K ,C4 - 12K ,再生植株。甘蓝抗性变异体对HYP表现抗性 ,且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变异体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比野生型有了很大的提高 ;游离氨基酸总量亦较野生型高 ,且多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发生变化 ,除胱氨酸含量微少 ,天冬氨酸、甘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较野生型有所下降外 ,其他 11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的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在水分胁迫、盐分胁迫、高温胁迫等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牛青 孟焕文
【目的】利用病菌粗毒素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建立抗病变异系离体筛选方法。【方法】以蒜瓣茎盘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大蒜叶枯病菌培养滤液制取的粗毒素为筛选剂,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通过接种病菌粗毒素和病菌孢子鉴定变异株的抗病性,分析变异株的防御酶活性。【结果】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对大蒜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病菌粗毒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大蒜品种愈伤组织对病菌粗毒素的抗性不同;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分别获得大蒜品种G039变异系苗12株,G073变异系苗2株,它们对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具有稳定的抗性。经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变异系苗较其对照抗病性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军利 陈耀锋 李春莲 韩德俊 余玲 任慧莉
通过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下的幼胚直接筛选、愈伤组织筛选、一步筛选和多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 从普通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中筛选出了抗镰刀菌毒素变异细胞系,比较分析了不同筛选方法在不同筛选程序上的筛选效果,研究了再生株系R0代的抗赤霉特性。结果表明,利用毒素胁迫对优良品种进行抗赤霉细胞工程定向改良是有效可行的,可获得抗病性显著提高的变异株系;利用幼胚直接多步筛选,在高毒素质量浓度上获得抗性植株的比例和抗性提高的幅度均较从愈伤组织筛选和低毒素质量浓度上获得的效果更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韦小敏 王鹏 季良越 胡彦民
用9个组合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继代5次后,用200 mmol/L NaCl和5.5 mmol/LHyp(羟基脯氨酸)连续筛选3次,获得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试验结果表明:用Hyp筛选得到的愈伤组织,其分化频率高于用NaCl筛选的,Hyp的选择频率是NaCl的2倍;2种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都高于对照,3种愈伤组织细胞的渗透势排序为:用Hyp筛选到的变异体<用NaCl筛选到的变异体<对照。
关键词:
玉米 筛选 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 生理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宁 金璐 阮颖 陈东红
磺酸转移酶(SOT,EC2.8.2.–)催化的磺酸化反应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物抗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甘蓝型油菜BnaSOT12a基因是与拟南芥中aTSOT12基因同源的一个磺酸转移酶基因。为探寻BnaSOT12a基因的抗性相关功能,对其在油菜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和在拟南芥中过表达情况下对转基因植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naSOT12a基因在甘蓝型油菜的根、叶、花芽和花中都有表达,其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茎与果荚中没有表达;甘蓝型油菜BnaSOT12a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过表达,能提高转基因植株在发芽和根生长方面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但在盐胁迫下,BnaSOT12a的磺酸化作用并不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蕾 马建 吕红豪 颉建明 郁继华 康俊根
旨在发掘甘蓝抗枯萎病基因FOC1中与抗性相关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进一步开发FOC1特异分子标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11份甘蓝自交系材料枯萎病抗病表型鉴定基础上,通过基因测序,对每份材料中FOC1等位基因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OC1等位基因序列之间共存在92处SNP变异和2处INdel变异,其中包含C381A/G等18个在抗、感材料中表现出特异性差异的SNPS。此18个特异的SNP中转换型比率为86.11%、颠换型比率为13.89%,4种碱基变异率以T/C、G/A最高,分别占47.22%和38.89%,而C/G和A/C变异率共占13.89%。本研究也发现抗、感...
关键词:
甘蓝 抗枯萎病 特异SNP 序列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鹏飞 李云昌 胡琼 刘凤兰 李英德 徐育松 梅德圣
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有赖于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而机械化收获要求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裂角性。为明确我国最新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品系)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以改进后的随机碰撞法对2008年参加湖北省和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试的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了抗裂角性鉴定。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为0.020~0.470,对照品种中油杂2号的抗裂角指数为0.218,大致处于中间值。将抗裂角指数范围分为:>0.4,0.3~0.4,0.2~0.3,0.1~0.2及<0.1五个区域,被鉴定的50份甘蓝型油菜在这5个区域的分布频数分别为5,5,10,17和13个,表明我国最近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新品系)的抗裂角性存在较大的...
关键词:
油菜 品种筛选 抗裂角指数 机械化收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志荣 官春云
选择硫苷性状差异较大、农艺性状和其他品质性状相近的油菜品系967H,967L,04068-4和246009-2为材料,探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条件下油菜硫苷特性与对菌核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条件下,高硫苷品系967H,246009-2的病情指数均极显著小于低硫苷品系967L,04068-4.高硫苷品系在苗期保持较高的SOD,POD,CAT和PAL等保护酶活性,较低的PPO活性和MDA含量.接种菌核病菌后,各品系MDA含量以及SOD,POD,CAT和PAL活性增加,而PPO活性下降,但是高硫苷品系MDA含量和SOD,POD,CAT和PAL活性增幅比低硫苷品系低,PP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霞 秦宝福 刘林丽 刘菁
从杨凌郊区采集的(土娄)土土样中共分离得到19株放线菌,定名为L-01-L-19。研究了这19株放线 菌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 bulbigenum、苹 果干腐病菌Bolyosphoma berengeriana和苹果轮纹病菌Macrophoma kawatsukai 5种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 果表明,菌株L-19和L-13对病原真菌抑制效果明显。L-19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圈直径都在10 mm以上,最大 可达15 mm;L-13对辣椒疫霉和南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
关键词:
放线菌 病原真菌 拮抗性 筛选 生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瑶 丁一娟 汪雷 万华方 梅家琴 钱伟
【目的】利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六倍体杂交种为桥梁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从回交种的自交后代中选育理想的甘蓝型油菜个体,是将甘蓝遗传成分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一种新策略。调查多份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并以油菜菌核病抗性为例,以验证该策略在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野生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采用胚挽救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A~nA~nC~nC~nC~oC~o六倍体。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结实率,分析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种F_1的自交、自由授粉结实率和菌核病抗性水平,反映杂交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飞 巩振辉 黄炜
选用“2001”,“2056”,“2031”3个辣椒品种作为试材,以其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辣椒疫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制取粗毒素作为筛选剂,筛选辣椒抗疫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辣椒品种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忍耐力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军强 武军艳 刘丽君 马骊 杨刚 蒲媛媛 李学才 孙万仓
【目的】分析北方不同抗寒性甘蓝型冬油菜在低温环境中气孔运动的特征,明确抗寒性与气孔运动的关系,为解析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机理、培育强抗寒性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14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半致死温度、低温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判断抗寒性差异,同时测定24℃处理12 h、0℃处理1 h和0℃处理12 h六叶期植株叶片下表皮的12个气孔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寒性评价指标显著相关的气孔评价指标。【结果】依据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鉴定参试品种的抗寒性为gau-1(-8.06)>gau-24(-7.83)>gau-30(-7.58)>gau-39(-7.44)>ts309(-7.28)>ts312(-7.08)>nts158(-6.81)>npz269(-6.62)>天油14号(-5.98)>16-2444(-5.4)>17-2251(-5.13)>天油2266(-4.8)>天油2238(-4.6)>天油2288(-4.38)。依据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值评价的抗寒性结果为gau-1(0.990)>gau-24(0.876)>gau-30(0.693)>gau-39(0.644)>ts309(0.534)>ts312(0.463)>nts158(0.439)>npz269(0.388)>天油14号(0.352)>16-2444(0.307)>17-2251(0.282)>天油2266(0.236)>天油2238(0.126)>天油2288(0.000)。以半致死温度测定的抗寒性与以生理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一致。12个气孔运动相关指标在低温处理后有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常温下及0℃处理1 h后12个气孔指标与半致死温度相关性不显著,0℃条件下处理12 h后气孔孔隙长、气孔孔隙面积、气孔孔隙周长、气孔器长、气孔器面积、气孔器周长和气孔关闭率与抗寒性显著相关,半致死温度与气孔综合评价值Z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72。【结论】低温处理可显著影响甘蓝型冬油菜的气孔运动,且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气孔趋向关闭的特征更为明显。同时,不同感温性品种其气孔的相对变化差异大,抗寒性较强的品种在低温处理后气孔保持张开的能力更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爱侠 王娟 陈雪平 罗双霞 王彦华 申书兴
【目的】筛选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利用SSR标记鉴定附加的外源染色体,并对异附加系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的自交后代为试材,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等方法,筛选、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结果】在BC1F2中筛选到2n=22的植株;该植株对位于甘蓝01连锁群的3对SSR引物和08连锁群的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是一致的,而对位于其它7个连锁群的20对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大白菜一致,表明该植株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1、08连锁群相对应,为双单体异附加系;该双单体异附加系绝大多数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明 吴江生 魏泽兰 刘后利
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特性,通过混合选择法获得了3个连续的轮回选择基础群体(Co、C1和C2)。对选自上述基础群体S1家系的产量和菌核病发病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来自Co、C1和C2各轮S1家系群的平均产量水平分别为对照中油821的85.9%、77.4%和94.5%,但各S1家系群的变异幅度较大,并均有超过对照的家系。菌核病发病率的表现与产量表现相似。S1家系选株衍生选系的平均产量水平与世代数相同的杂交后代选系相当,但前者的变异幅度远大于后者,且有超过对照的选系出现,而后者却没有。来自C0和C1的2个S1家系群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5%和7.5%。经过连续2次产量鉴定所得C0群体后代选系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亚玲 幸宏伟 郭宁 韩硕 宗梅 刘凡 王桂香
观赏羽衣甘蓝作为秋冬季节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抗寒性直接影响其推广和应用。为了阐明羽衣甘蓝响应低温的生理特性,揭示抗寒机理,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课题组选配的优良F1杂种作为研究试材,分析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电导率变化和半致死温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羽衣甘蓝叶片电导率在-5℃以下迅速升高,-10℃左右达到最大值;半致死温度为-10.3~-13.7℃,红色类型低于白色类型,羽叶和圆叶低于皱叶类型。上述研究结果与观赏羽衣甘蓝田间抗寒表现一致。低温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响应特性表明,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除了可溶性糖在-10℃含量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