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9)
2023(10906)
2022(9162)
2021(8419)
2020(6855)
2019(14946)
2018(14918)
2017(26386)
2016(15039)
2015(16408)
2014(15774)
2013(14545)
2012(12841)
2011(11494)
2010(11434)
2009(10467)
2008(9747)
2007(8439)
2006(7159)
2005(5971)
作者
(44175)
(36821)
(36785)
(34533)
(23035)
(17792)
(16383)
(14470)
(13973)
(12769)
(12491)
(12157)
(11761)
(11737)
(11512)
(11322)
(11163)
(10967)
(10708)
(10322)
(9562)
(8962)
(8907)
(8414)
(8383)
(8281)
(8033)
(7930)
(7664)
(7612)
学科
(44597)
经济(44531)
管理(38509)
(34702)
(27038)
企业(27038)
方法(18291)
(16182)
数学(15807)
数学方法(15581)
中国(14296)
(13111)
(13038)
业经(11355)
(10890)
贸易(10888)
(10834)
(10591)
农业(10541)
理论(10404)
(8655)
教育(8540)
地方(8440)
技术(8336)
(8324)
银行(8265)
环境(8109)
(7878)
教学(7784)
(7772)
机构
学院(197468)
大学(192454)
(69547)
研究(69199)
管理(68390)
经济(67955)
理学(59514)
理学院(58793)
管理学(57345)
管理学院(57032)
中国(49136)
科学(48036)
(47787)
(40542)
业大(38336)
农业(38281)
(36843)
研究所(34215)
(31415)
中心(31125)
(29964)
技术(27162)
(25940)
师范(25455)
(25390)
农业大学(25303)
财经(25003)
北京(24677)
(23881)
(23584)
基金
项目(142557)
科学(109283)
基金(99803)
研究(98364)
(91609)
国家(90838)
科学基金(75287)
社会(59538)
(59319)
社会科(56200)
社会科学(56185)
基金项目(52874)
自然(51226)
(50141)
自然科(50060)
自然科学(50036)
自然科学基金(49124)
教育(47183)
编号(40042)
资助(39523)
重点(33315)
成果(31091)
(30720)
(30591)
计划(29521)
课题(29436)
(29316)
创新(28645)
科研(28058)
科技(26508)
期刊
(73758)
经济(73758)
研究(50302)
学报(44333)
(43943)
中国(42961)
科学(35172)
大学(31645)
学学(30350)
农业(29778)
教育(28794)
(24076)
管理(23646)
技术(16940)
(16096)
业经(14935)
(14277)
金融(14277)
业大(13254)
经济研究(13089)
(12386)
财经(11504)
农业大学(11228)
科技(11109)
职业(10003)
(9914)
问题(9336)
商业(9232)
林业(8869)
(8030)
共检索到28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琴  王志敏  王树安  苏宝林  
利用离体穗培养方法研究了脱落酸(ABA)对小麦穗粒数的调节作用。在开花前15天和开花前8天进行离体穗培养,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1)ABA处理均显著降低穗粒数,ABA的作用一方面是降低了离体器官的蔗糖吸收量(源调节),另一方面是降低了穗器官的蔗糖代谢活性(库调节)。开花期穗培养,ABA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力较小,而且主要是通过降低蔗糖吸收量而起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穗发育过程中,蔗糖与ABA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穗粒数的重要生理调控机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桂珍  杨文兰  暴增海  白翠玲  
2,4-D丁酯对离体条件下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ana)的影响Effectof2,4-DAonWheatRootRotFungusinVitro马桂珍,杨文兰,暴增海,白翠玲(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066600)除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秋金  洪涌  肖清铁  林瑞余  
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麦,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看麦娘根长与株高生长,抑制效应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不同密度强化感小麦处理下,看麦娘的根系活力比对照下降了30.4%~45.1%,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的25.9%~28.2%;看麦娘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及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42.8%、18.4%~77.1%、34.2%~70.1%和30.0%~78.0%,而弱化感小麦处理后依次提高了5.4%~26.6%、9.6%~24.7%、7.9%~41.1%和4.0%~54.0%;低密度弱化感小麦处理的看麦娘株高、SOD活性、PAL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化感小麦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抑制了受体植物根系活力和生长,刺激叶片SOD、POD、PAL活性提高,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苯丙烷途径代谢增强,不利于靶标植物的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香利  刘缙  郭蔼光  赵惠贤  
为了确立适于小麦幼穗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体系,对8个小麦品种的幼穗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出愈率差异不大,而分化率却差异明显,其中绵阳19分化率最高,平均可达72.9%,洛阳8716次之,平均为61.2%;分化培养基对分化率也有很大影响,在选用的2种分化培养基中,郑麦9023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最大,而洛阳8716的差异最小;小偃22、西农88、郑麦9023和陕150的幼穗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B中分化率较高,而陕354、绵阳19和小偃107则在分化培养基A中较高;幼穗愈伤组织分化最佳温度为20-22℃,光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晴  高丹美  李慧  刘守伟  周新刚  吴凤芝  
【目的】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特异性菌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根系分泌物对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为西瓜枯萎病的生态防治和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连作3年的西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中总真菌、尖孢镰刀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群丰度,增加了木霉菌的菌群丰度,且有西瓜苗并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高,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低。无西瓜苗并添加去离子水溶液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低,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高。在门水平,增加了西瓜连作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和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p.)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腐生菌(Humicola spp.)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小麦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是小麦间作西瓜减缓西瓜病害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炳山  屈映兰  张献龙  徐书卿  田长纬  
采用小麦小穗离体培养法 ,研究了在含蔗糖和琼脂的MS培养基中添加BR12 0 或BR对颖果形成的影响。在开花前 4d小穗培养中 ,添加 0 .0 10、0 .10 0mg/LBR12 0 或 0 .0 1mg/LBR可使小穗颖果数由对照的 1.4粒增加至 2 .1~ 2 .5粒 ,而颖果重比对照提高 31%~ 84 % ;在开花后 2d的小穗培养中 ,则可使颖果数由对照的 1.9粒增至 2 .5~ 3.0粒 ,其颖果重提高 34 %~ 50 %。表明BR12 0 和BR可能通过改善受精过程 ,促进受精子房发育及防止其退化 ,而促进颖果的形成。同时证明经BR12 0 于母株上前处理的小穗 ,在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宾  刘宾  朱占玲  谢全刚  田纪春  
【目的】阐明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基因/QTL的时空表达和动态变化情况,为运用条件QTL更好地揭示小麦籽粒淀粉动态积累的基因表达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在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分别在花后12 d、17 d、22 d、27 d和32 d取样,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GSC)积累的条件和非条件QTL进行分析。【结果】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一共检测到7个非条件QTL和4个条件QTL,没有一个条件QTL能在测定的5个时期都有效应。7个非条件QTL分别分布在2A、3A、3B、4A、5D染色体上,其中QGsc4A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明毅  张锡洲  余海英  
【目的】筛选小麦低镉(cadmium,Cd)积累材料不仅使受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利用,还可为其遗传特性的探究提供材料。【方法】以139份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在土壤重金属Cd重度污染条件下连续开展2期大田试验,以小麦籽粒Cd含量为指标对各年份种植相同的139小麦材料进行籽粒Cd积累差异评价,以获取籽粒具有Cd低积累特性的小麦材料。通过土培试验,进一步探讨籽粒Cd低积累型小麦材料在土壤重金属Cd重度污染条件下籽粒部位对Cd的积累差异与产量特征,并结合籽粒Cd含量和籽粒产量,进行聚类分析,以获得籽粒Cd含量低且产量较高的优势小麦材料,进而对比分析其与籽粒Cd高积累型材料各器官对Cd的积累转移差异,明晰籽粒Cd低积累型材料籽粒Cd含量低的原因。【结果】在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大田试验条件下,139份小麦材料籽粒Cd含量范围、变异系数分别为0.002—0.271 mg·kg~(-1) DW-1、63.097%和0.095—0.343 mg·kg~(-1) DW-1、24.960%,小麦材料间籽粒Cd含量差异明显。以籽粒Cd含量为聚类分析指标,综合得到2年试验中籽粒对Cd积累类型相同的小麦材料,12N551(M033)、济麦22(M059)、蜀麦375(M075)、中梁22(M079)、30389(M092)、B7094(M094)、ML2652(M114)、G219-24(M116)、77782(M121)、南农Ozy23(M123)、省C90097(M124)、Pm99915-1(M126)、南农02y393(M127)、省CXK027-4(M129)、02Y23(M131)、良麦2号(M139)16份小麦材料籽粒具有低Cd积累的特性,且在年际间具备较好的重现性或稳定性。土培条件下,16份籽粒Cd低积累型小麦材料籽粒Cd含量和产量均差异明显,在1或4 mg·kg~(-1) Cd水平下,其籽粒Cd含量、籽粒产量变幅分别为0.286—0.910 mg·kg~(-1)、3.199—7.716 g·plant~(-1)和0.881—1.381 mg·kg~(-1)、3.075—8.252g·plant~(-1),籽粒Cd含量、籽粒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3.706%、24.044%和12.276%、30.351%,以其籽粒Cd含量、籽粒产量为聚类指标,获得籽粒Cd含量低且产量较高的优势材料12N551(M033)、中梁22(M079)、G219-24(M116)与良麦2号(M139)。与Cd高积累型材料抗锈3816(M060)、射1136(M073)相比,12N551(M033)、中梁22(M079)、G219-24(M116)良麦2号(M139)同一器官(根、茎叶或籽粒)Cd含量在4 mg·kg~(-1) Cd水平下均显著高于1 mg·kg~(-1)Cd水平。在1或4 mg·kg~(-1) Cd水平下,籽粒Cd低积累型小麦材料12N551(M033)、中梁22(M079)、G219-24(M116)与良麦2号(M139)籽粒Cd含量均显著低于籽粒Cd高积累型材料抗锈3816(M060)、射1136(M073),其对Cd的转移能力较低,进而使籽粒Cd含量较低。【结论】综合大田试验和土培试验结果,12N551(M033)、中梁22(M079)、G219-24(M116)和良麦2号(M139)具有籽粒Cd含量低且产量较高的优势,且在不同年际间、不同试验方式下籽粒Cd积累稳定性较好,具备可用于中轻度Cd污染农田种植的潜力,可作为小麦籽粒Cd低积累遗传特性的研究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春  杨敏  周齐齐  刘希伟  李彦生  张敏  蔡瑞国  
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20,240 kg/hm~2)和花后弱光(不遮光和遮去自然光照的60%)对冬小麦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和济核916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总干质量与干物质转运总量,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遮光降低小麦总干质量和干物质转运总量;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总干物质积累最适施氮量均为120 kg/hm~2,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茎、叶和鞘中氮素积累量,并可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积累总量,而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2个小麦品种氮素积累总量;施氮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转运总量,而在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提高其氮素转运总量。施氮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在正常光照和弱光条件下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遮光条件下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施氮主要影响2个小麦品种成穗数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遮光主要降低2个小麦品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但在遮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产量,说明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遮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遮光和施氮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丛丛  刘守伟  吴凤芝  
以黑龙江省的14个小麦品系和山东省的3个小麦品系为供体,以西瓜为受体,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根长、胚轴长、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化感效应(SE)表明,东农125和东农08-8013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促进效应,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6.25%和20.28%。龙幅9和龙幅17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86%和0.61%。东农125和东农08-8013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全株鲜重和全株干重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处理后的第14天和21天,其株高、鲜重和干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盖盼盼  马尚宇  耿兵婕  陈研  任赵平  叶苗苗  张文静  樊永惠  黄正来  
[目的]明确花后渍水和增温对小麦根系形态和干物质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渍水(WL,花后0~7 d全天淹水深为2 cm)、增温(HL,花后0~7 d每天10:00—16:00处理)和渍水+增温复合因素(HL+WL)与对照(CK,不进行渍水和增温)4个处理,研究渍水和增温处理对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结果]在花后7 d时渍水处理提高了‘扬麦18’的根系总长度、平均直径、体积以及干重,降低了‘烟农19’的根系总长度、平均直径以及干重。在花后14~28 d时渍水和增温降低了2小麦品种的根系总长度、体积以及干重。渍水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大于增温,渍水和增温双重逆境对其根系形态指标影响程度大于渍水和增温单一因素。渍水和增温降低了2小麦品种SOD活性,提高了2小麦品种POD活性、MDA含量以及O_(2)~(-)产生速率。渍水和增温双重逆境对SOD、POD、MDA以及O_(2)~(-)影响最大。逆境处理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产量贡献率;但降低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其中WL+HL对其影响最大、其次是HL、最后是WL。相关性分析显示根系形态指标与产量存正相关性,其中根系长度与‘扬麦18’产量关系呈极显著,根系体积和干重与‘烟农19’产量关系呈极显著,MDA含量和POD活性及O_(2)~(-)产生速率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SOD对其产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渍水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增温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渍水和增温对MDA含量、POD活性、O_(2)~(-)产生速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负相关性。[结论]逆境处理限制了根系的生长,不同品种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渍水处理对根系的影响大于增温处理,但地上部干物质转运与之相反,增温对其影响远大于渍水,与对照相比不论地上地下部均表现为WL+HL处理伤害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志元  杨子博  李晓林  王培  李立群  李学军  
选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在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研究了在正常播期和晚播条件下小麦籽粒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体(GMP)的积累动态及面团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各材料籽粒谷蛋白在正常播期和晚播中积累动态均是从低到高,花后30~35d为快速积累期,含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材料在此时期积累较快。GMP在花后12d左右已大量积累,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快速下降,灌浆中期降到最低点,不同亚基材料降到最低点的早晚不同,亚基17+18出现最低点早,上升时的积累量较其他亚基大;在正常播期中上升直到成熟,在晚播中灌浆后期又有下降的趋势。晚播对Glu-B1位点等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德练  管大海  张钰石  张明才  李召虎  
为了探讨雨养模式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调控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机理,在华北平原雨养条件下,研究烯效唑和矮壮素复配剂以及清水对照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群体数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显著提高冬小麦穗数和籽粒产量,但是对小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冬小麦冬前分蘖,明显提高生育前期群体数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冬小麦分蘖期单株根系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降低,但是冬小麦单株根直径、根条数、根重和根冠比显著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主要影响冬小麦分蘖期0~3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和0~50 cm土层的根重密度,而对深层土壤中的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影响较小。植物生长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