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5)
- 2023(8451)
- 2022(7632)
- 2021(7328)
- 2020(6100)
- 2019(14342)
- 2018(14396)
- 2017(28050)
- 2016(15270)
- 2015(17279)
- 2014(17279)
- 2013(17102)
- 2012(15472)
- 2011(13825)
- 2010(13557)
- 2009(12166)
- 2008(11577)
- 2007(9778)
- 2006(8377)
- 2005(7041)
- 学科
- 济(58553)
- 经济(58489)
- 管理(43761)
- 业(41115)
- 企(34885)
- 企业(34885)
- 方法(29592)
- 数学(25549)
- 数学方法(25266)
- 农(14934)
- 中国(14169)
- 财(13808)
- 学(13561)
- 业经(12994)
- 地方(12108)
- 理论(10603)
- 和(10261)
- 农业(10064)
- 贸(10052)
- 贸易(10048)
- 易(9737)
- 技术(9670)
- 环境(9581)
- 务(9223)
- 财务(9166)
- 财务管理(9152)
- 制(8997)
- 教育(8728)
- 企业财务(8671)
- 划(8440)
- 机构
- 大学(213140)
- 学院(210898)
- 管理(89531)
- 济(79220)
- 理学(78756)
- 理学院(77875)
- 经济(77385)
- 管理学(76561)
- 管理学院(76185)
- 研究(67277)
- 中国(47804)
- 京(45420)
- 科学(43802)
- 财(34368)
- 所(33138)
- 业大(32749)
- 农(31801)
- 研究所(30637)
- 中心(30194)
- 北京(28651)
- 财经(28568)
- 江(28441)
- 范(28357)
- 师范(28122)
- 经(26030)
- 农业(24969)
- 院(24779)
- 州(23835)
- 师范大学(22953)
- 商学(22559)
- 基金
- 项目(152690)
- 科学(119646)
- 研究(112166)
- 基金(110370)
- 家(95630)
- 国家(94830)
- 科学基金(81903)
- 社会(68541)
- 社会科(64868)
- 社会科学(64849)
- 基金项目(59970)
- 省(59617)
- 自然(54635)
- 自然科(53329)
- 自然科学(53318)
- 自然科学基金(52340)
- 教育(51011)
- 划(50220)
- 编号(46643)
- 资助(45284)
- 成果(37160)
- 重点(33385)
- 部(33259)
- 发(31804)
- 创(31756)
- 课题(31208)
- 创新(29486)
- 科研(29274)
- 项目编号(29113)
- 大学(28542)
共检索到289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圣云 沈玉芳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地理学对福祉皆有研究。福祉反映的是人们良好的生活状态,在日益重视社会建设的中国,民生福祉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福祉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梳理出国内外福祉地理学研究按GDP扩展、地域社会指标以及满意度和幸福感等展开的3条主要路径,并从健康与福祉、区位与福祉、生态环境与福祉、居住与福祉以及地方、文化与福祉等视角概述了福祉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福祉地理学的研究提出展望:要进行跨学科合作;将主观和客观2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框架要进行重构;深化健康的福祉地理学研究;拓展人居地理学的研究以及推进福祉的地方与文化研究等。
关键词:
福祉 福祉地理学 研究新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倪绍祥
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理学家关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及其意义的有关论述,并指出了我国在地理学综合研究上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地理学综合的内涵不够宽广,地理学综合的思维方式有欠缺,从过程和机理角度进行地理学综合的研究较为薄弱,以及地理学综合的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地理学综合的内容和综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地理信息科学等角度对地理学综合的新手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地理学 综合 进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放,王益谦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现象的空间属性的科学,它以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十九世纪,德国与法国地理学家所作的尝试与探索,奠定了近代人口地理学的基础。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加速了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秀山 汤学兵
本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NEG)标志着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重新审视。近年来,NEG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将现实中与集聚相关的各种因素纳入 NEG 的研究框架。与此同时试图将城市经济学纳入 NEG的研究领域。本文概括和总结了 NEG 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 NEG 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汤茂林
文章从文化景观、景观概念、景观解释、景观与文化、景观政治学等方面阐述了欧美景观地理学的新进展。目前,欧美文化地理学正在重新整合,文化景观研究是其核心。针对景观的不同用法(艺术上的,社会科学上的),提出了4种专业化的景观解释模型。景观政治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的关键建设领域,甚至有人把它当作景观解释的中心。地理学者对文学的兴趣日益增加,并将不同的文学形式看作是研究景观意义的途径。
关键词:
景观 文化景观 景观政治 欧美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成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圣云
福祉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是福祉地理学赖以依存的基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深刻影响着福祉地理学。史密斯提出的福利地理学分析框架是研究福祉地理学的重要基石。但是,由于福祉概念的复杂性、地理哲学多元化、研究手段多样化以及发展观演变等因素,有必要分析福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重构福祉地理学的研究框架。福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伦理)和研究方法(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是构建福祉地理学综合研究框架的前提。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合哲学基础、时空维度和伦理性为一体的福祉地理学研究新框架:由福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伦理性构成的体系为"主轴",以时空维度为"辅轴"的福祉地理学WOSTEEM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孔翠翠 刘静 朱青 姬旭泽 韦新宇 宋文杰 周咏茹
随着社会资本在促进民主、发展经济、健康身体、解决贫困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社会资本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地理学者也意识到社会资本对地理现象的解释作用,并结合具体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但由于在地理学中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历史较短,国内迄今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架构的探讨。本文在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空间尺度、地域性差异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社会资本在经济地理、城市社会地理、健康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思路与框架、测量指标、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社会资本在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丰富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杨德刚
以国内地理学视角物流活动研究为基础,梳理了中国物流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进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背景,对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进一步理清了地理学研究与物流学研究的边缘学术衔接点,映射了20年来中国学术背景下的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规律,列举出了各研究板块的代表性文献,对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开辟了新的理论途径。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物流地理研究宏观属性相对明显,地理学视角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物流活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体系,已形成了物流运输地理研究、区域物流地理研究、港口场站物流地理研究、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物流地理综合性方法论研究等主要研究板块。最后,依托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态势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未来中国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趋向。
关键词:
物流 地理学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朱永恒
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统计1981年以来发表在《地理学报》等14种主要地理刊物上关于产业结构的学术论文,分析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产业布局研究为主的阶段、研究领域扩展阶段、产业部门结构研究为主的阶段和目前的多样化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产业结构的主要研究领域,即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演化、优化研究,产业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的研究等;继而分析了产业结构研究的区域尺度和产业类型特征。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地理学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产业组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昕 赵媛 张新林 曾通刚 夏四友 谢倩倩 孙琪
在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老龄问题逐渐成为新常态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了2003-2017年国内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关键词共现归纳出中国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特点为:(1)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和养老设施空间配置成为近年来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大区域小尺度、更深层次驱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何将老年居民的社会交往、情感归属、社会资源与社区多维度结合,是未来社区建设与养老重点关注的方向;居家养老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尚未形成理论突破并推动政策实践,亟待学者对其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构建。(2)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研究成为新兴研究领域和主导方向,如何由宏观层面关注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关系到微观层面关注老年个体情感体验、地方依赖,空间化健康与环境关系,选择和量化人文因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难点。(3)对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有待实现定量和质性研究的互补融合,探索强调个体认知、行为偏好的行为主义地理学与强调时空整体性与制约的时间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刘卫东 李铭
工业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产业区位的形成机制,对指导工业布局实践、促进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近年来实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工业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工业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方面经历了由传统的产业区位论,到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的"文化、制度转向"的发展历程。实证研究方面对工业空间组织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从传统的自然因素、运费因素等向网络、嵌入、学习、创新、劳动力市场等新因素转变。但与国际研究相比,我国理论研究仍较为欠缺。从发展趋势来看,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工业空间区位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诗 阴劼
认知地图作为人对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化和秩序化的内在表征,是个体空间行为决策、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经典文献回顾,从多学科视角系统梳理认知地图1948—2020年共70余年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认知地图在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空间扭曲与空间偏好、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内涵。近期与地理学有关的认知地图跨学科研究出现3大转向: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的数字转向,以特定群体或事件的空间偏好为切入点的情感转向,以第一人称视角解译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的神经转向。最后指出认知地图空间分析的地理学在跨学科融合发展中的角色与应用前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玉芳
王圣云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现就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专著,这是作者集多年心血钻研探索的研究成果。通读之后,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部概念清楚、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谨,充满哲学思辨特色,理论建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永锐 张捷
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深,灾害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一背景下,恢复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范式。恢复力研究的范式也由早期的生态恢复力逐渐转向社区恢复力的研究。现有的社区恢复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探索、影响因素识别、基于客观指标和基于行动者感知的社区恢复力测度等方面。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可接受的社区恢复力理论框架;对普通乡村社区研究较多,对特定资源依赖型社区恢复力研究较少;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多,对其他灾害和危机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少;社区恢复力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仍待加强;社区恢复力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社区恢复力的主要议题,包括社区恢复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差异、动态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基于人地关系的社区恢复力感知量表以及具有尺度效应的社区恢复力测度指数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