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
- 2023(483)
- 2022(369)
- 2021(331)
- 2020(306)
- 2019(593)
- 2018(566)
- 2017(758)
- 2016(628)
- 2015(627)
- 2014(590)
- 2013(605)
- 2012(564)
- 2011(512)
- 2010(534)
- 2009(439)
- 2008(430)
- 2007(348)
- 2006(270)
- 2005(258)
- 学科
- 学(1469)
- 水产(679)
- 动物(603)
- 动物学(535)
- 物(516)
- 济(500)
- 经济(495)
- 土壤(490)
- 壤(490)
- 植(479)
- 植物(479)
- 业(406)
- 管理(406)
- 米(373)
- 玉(353)
- 玉米(350)
- 草(349)
- 黍(346)
- 玉蜀黍(338)
- 蜀(338)
- 蜀黍(338)
- 稻(334)
- 理学(323)
- 其他(322)
- 生物(319)
- 麦(315)
- 环境(312)
- 及其(293)
- 企(291)
- 企业(291)
- 机构
- 学院(8581)
- 大学(8419)
- 农(5880)
- 科学(5098)
- 研究(4967)
- 农业(4881)
- 业大(3903)
- 所(3526)
- 研究所(3423)
- 实验(3410)
- 室(3389)
- 实验室(3276)
- 农业大学(3156)
- 重点(3132)
- 中国(2886)
- 业(2882)
- 省(2668)
- 科学院(2095)
- 资源(1987)
- 技术(1942)
- 环境(1911)
- 京(1886)
- 中心(1882)
- 部(1870)
- 院(1844)
- 江(1635)
- 研究院(1627)
- 科学研究(1598)
- 家(1575)
- 林业(1558)
共检索到1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利红 袁宏利
以福瑞鲤(Cyprinus carpio)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氨氮(0、10、20和30 mg/L)处理对幼鱼鳃组织中抗氧化系统和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氨氮胁迫6 h诱导H_2O_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迅速显著升高,并在胁迫24 h时达到最高水平。胁迫96 h后,各处理组H2O2含量、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水平,MDA含量显著增加。氨氮胁迫后,Na+/K+-ATP酶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参与胁迫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鹏 武爱莲 王劲松 南江宽 董二伟 焦晓燕 平俊爱 白文斌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及其差异机制,研究低氮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无机氮含量和氮同化酶活性的影响,为耐低氮型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选取2个低氮敏感型高粱(冀蚜2号和TX7000B)和2个耐低氮型高粱(SX44B和TX378)为试验材料,设置高氮(0.24g·kg-1风干土)和低氮(0.04 g·kg-1风干土)2个处理,分别在挑旗期和灌浆期测定高粱叶片NO3--N、NO2--N及NH4+-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析不同基因型高粱在2个氮处理下的氮效率相关指标及其差异。【结果】(1)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产量对低氮的响应不同,低氮处理显著降低了冀蚜2号和TX7000B的籽粒产量,与高氮处理比较分别降低13.87%和19.25%,但没有降低SX44B和TX378的籽粒产量。(2)与高氮处理比较,低氮处理的相对籽粒氮累积量、相对植株氮累积量和相对氮收获指数不能表征各基因型高粱是否具有耐低氮特性;但相对低氮敏感型高粱,耐低氮型高粱在低氮处理下有着较高的相对氮肥偏生产力和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低氮处理下SX44B和TX378的氮肥偏生产力是高氮处理的6.19和7.49倍,而冀蚜2号和TX7000B则分别为5.17和4.85倍;低氮处理下SX44B和TX378的氮素利用效率是高氮处理的1.84和1.85倍,而冀蚜2号和TX7000B则分别为1.67和1.35倍。(3)通径分析表明,高氮处理下,植株氮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籽粒产量贡献相同;而在低氮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对籽粒产量关联作用更大。(4)高粱的叶片无机氮含量不能表征高粱是否具有耐低氮特性,灌浆期叶片无机氮含量较挑旗期显著降低。(5)与高氮处理比较,低氮处理时冀蚜2号和TX7000B叶片中NR、GS和GOGAT活性显著降低,SX44B酶活性变化不显著,而TX378叶片中GS活性增加。【结论】耐低氮型高粱在低氮胁迫时有着较高的相对籽粒产量和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低氮胁迫时叶片较高的氮同化酶活性是高粱耐低氮的生理基础。发掘和利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高粱种质资源,有助于提高耐低氮高粱品种的培育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红 杨柳青 朱小青 吴红强 刘志昂 廖飞勇 陈月华 黄琛斐
为了解费菜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研究了费菜在不同水分梯度的胁迫下,其叶片水分饱和亏缺(RWD)、相对含水率(RWC)、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淹胁迫影响费菜的正常生长,表现为叶片RWD、相对电导率、Fv/Fm、qP、ETR先升高后降低;叶片RWC、叶绿素含量、qN和Fv′/Fm′先降低后回升。重度干旱胁迫和极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费菜的生长、甚至枯死。整体趋势表现为RWD、相对电导率、qP、ETR升高,叶片RWC、叶绿素含量、qN、Fv/Fm和Fv′/Fm′降低。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对费菜生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说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华 唐茜 黄毅 王小萍
本文通过对名山白毫茶苗进行干旱处理并分析其生理生态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茶苗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响应机制为:生长速率的调整,即株高和基径生长速率显著减小,生物量的生产降低,且胁迫程度越重以及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植株构件的生物量显著降低,生物量分配格局改变,即根冠比提高。叶片结构特征具有向着耐旱演化的趋势,即叶片、角质层、栅栏组织均增厚;初步筛选出影响茶苗抗旱性的主要形态指标有:基径绝对生长量、株高绝对生长量、生物量生产、根冠比。②茶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为:保护性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增加。初步筛选出茶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有:叶片含水量、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
关键词:
茶苗 干旱胁迫 生理生态 响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召元 田启航 常瑞丰 刘国俭 陈湖 李永红
为探讨桃不同品种的抗寒性,给我国北方地区桃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12个桃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30、-35和-40℃)对相对电导率(REC)、发芽率、束缚水/自由水、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12个桃品种枝条的REC变化趋势呈"S"形,半致死温度(LT50)介于-24.30~-17.88℃;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束缚水/自由水、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12个桃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秋恋’>‘晚蜜’>‘秋燕’>‘03-49-079’>‘承德2号’>‘承德1号’>‘大久保’>‘庆丰’>‘02-13-140’>‘03-22-034’>‘春雪’>‘金奥’。综上,隶属函数法适用于桃的抗寒性准确评价,‘秋恋’‘晚蜜’‘秋燕’抗寒性强,在北方桃产区可安全越冬;‘春雪’‘金奥’抗寒性差,不建议北方桃产区引种栽培,或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关键词:
桃 低温胁迫 抗寒性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学军 罗谦 赵洪木 曾钦薇
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豌豆(Pisum sativumL.)幼苗电导率、丙二醛(MDA)、抗坏血酸(Vc)变化及下胚轴生长,探讨高温胁迫影响豌豆生长发育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豌豆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抗氧化剂含量下降,膜脂更多地被过氧化,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豌豆对高温胁迫的以上生理响应可能是高温导致豌豆品质下降和减产的重要生理原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德志 魏子璐 朱峻熠 杜莹 金水虎 岳春雷
【目的】研究镉(Cd)胁迫下水禾Hygroryza aristata的生理响应,以利于水禾的保护利用。【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置2(T_1)、4(T_2)和6 (T_3) mg·L~(-1) 3个质量浓度镉胁迫处理,以不添加镉为对照(ck),分别在处理0、4、8和12 d时,研究了不同镉胁迫处理对水禾的生长、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水禾株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到处理12 d时,T_1、T_2和T_3的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6.35%、21.27%和27.29%;根系总长度和根尖数均显著降低(P<0.05),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_i)则显著升高(P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曹林青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探究油茶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为油茶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以7年生长林4#油茶林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动灌溉设备进行滴灌以控制土壤水分,对油茶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不同处理,分别为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率15%20%)、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率20%25%)、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率25%30%)和对照(自然状况),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形态结构、光合生理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毅 黄云 钟蕾 肖调义 文华 郇志利 毛小伟 李金龙
氨氮是诱发鱼病的主要环境因子,以初始体质量(7.00 0.14)g的青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胁迫对其鳃丝Na+/K+-ATP酶、组织结构及血清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置低(对照组0 mg/L)、中(10 mg/L)和高(20 mg/L)3个氨氮浓度处理组,将暂养在自然淡水(对照)中的青鱼幼鱼分别放入各实验梯度中,进行0、6、12、24、48和96 h氨氮胁迫。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氨氮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分别在12 h和6 h降至最低,然后升高,48 h达最大值,96 h后与对照组水平相当。鳃组织光镜观察表明,中氨氮组鳃小片基部泌氯细胞数量12 h有所增加,24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炜 赵斌 李成林 韩莎 张少春
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为研究对象,探讨氨氮胁迫浓度为0 mg/L、2 mg/L、4 mg/L、6 mg/L、8 mg/L、10 mg/L时14 d内刺参摄食情况与消化道内3种不同消化酶活性变化。刺参规格分别为小[S,体重(15.13±0.02)g]、中[M,体重(28.42±0.32)g]、大[L,体重(60.14±0.88)g]。结果显示:(1)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实验刺参存活与生长逐渐与对照组出现显著差异。当氨氮浓度高于2 mg/L时,刺参末体重与特定生
关键词:
刺参 氨氮胁迫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孟振 张鸿丽 刘新富 姜勇 贾玉东 刘滨 曲江波 徐荣静
本研究采用96h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血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9.0±0.5)℃、pH为7.85、盐度为29.5和溶解氧为(7.8±0.2)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重为(163.90±15.31)g的大菱鲆幼鱼,总氨(TAN)和非离子氨(NH_3-N)96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9.73和0.64mg/L。氨氮浓度、暴露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血浆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is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碱性磷酸酶(AKP)和血糖(GLU)含量/活性都存在显著影响;血浆EPI、SOD、GSH、AKP和GLU随氨氮浓度升高响应时间提前,EPI、皮质醇、AKP和GLU随暴露时间延长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致死高浓度胁迫(TAN浓度70.96和84.11 mg/L)下,血浆SOD和GSH在胁迫期(12 h)内快速升高,GLU快速升高(4 h)后急剧降低(12 h),暗示氨氮急性致死的原因与氧化应激损伤、生理代谢紊乱和呼吸功能受损有关。本结果可为大菱鲆大规格幼鱼的养殖管理和行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大菱鲆 氨氮急性胁迫 血浆生理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毅 郭世伟 陈贵 高迎旭 沈其荣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50 mg.L-1和100 mg.L-1PEG胁迫)和3种种子萌发方式(正常萌发、50 mg.L-1和100 mg.L-1PEG萌发)对水稻由苗期至分蘖期生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种强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供氮形态处理中始终以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最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除NH4+-N外,其余2种供氮形态中水稻(包括正常萌发和胁迫萌发)光合同化物均被相对优先分配至根系;此外,胁迫萌发较正常萌发相比,不仅提高...
关键词:
供氮形态 水分胁迫 胁迫萌发 胁迫强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婷婷 孟丽丽 刘晓蕊 陈有君 刘坤雨 袁昊田 蒙美莲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氮代谢对低氮胁迫的响应及分子机制,为马铃薯氮高效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氮高效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2号和氮低效马铃薯品种尤佳70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低氮(3 mmol/L纯氮)和正常施氮(15 mmol/L纯氮)处理,在出苗后30 d测定植株的干质量、氮积累量及氮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并依托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DESeq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通过GO富集和KEGG Pathway数据库注释参与马铃薯氮胁迫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2种施氮量下冀张薯12号茎叶和根系的干质量、氮积累量以及NR、NiR、GS、GOGAT活性均高于尤佳70。与正常施氮相比,低氮胁迫下2个马铃薯品种茎叶和根系的干质量、氮积累量及叶片的NR和NiR活性均显著降低,根系的GS活性显著提高;尤佳70叶片的GS活性、GOGAT活性和根系的GOGAT活性均显著降低,冀张薯12号根系的NiR活性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施氮量对比组中,尤佳70叶片和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6 173个和249个,冀张薯12号叶片和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 455个和1 990个。GO和KEGG结果显示,冀张薯12号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氮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尤佳70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尤佳70和冀张薯12号根系中富集到氮代谢通路的差异基因分别有1个和8个,叶片中分别有11个和8个。尤佳70和冀张薯12号叶片的氨基酸相关代谢途径中涉及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均是苯丙氨酸代谢,其中编码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酸-CoA连接酶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冀张薯12号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较高,能减缓低氮胁迫对氮代谢的影响,进而保证较高的氮效率。
关键词:
马铃薯 氮胁迫 氮代谢酶活性 转录组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炜 陈炳霖 祝璟琳 李大宇 邹芝英 喻杰 杨弘
为了解亚硝酸盐氮长期胁迫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理功能变化,实验设置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空白对照、0.03 mmol/L、0.06 mmol/L、0.12 mmol/L、0.23 mmol/L),研究亚硝酸盐氮21 d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血液、肝脏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硝酸盐氮的浓度的提高,尼罗罗非鱼幼鱼血液中白细胞数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而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幼鱼血清中,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K~(+)随着亚硝酸盐氮的增加浓度显著提高(P<0.05),与此同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总蛋白、Na~(+)和Cl~(-)离子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浓度与亚硝酸盐氮浓度表现出负相关的下降趋势(P<0.05);肝脏组织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HSP70、IL-1β、IL6和TNF-α随着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增加表达量显著上升(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金龙 王元 李新苍 周俊芳 陈甜甜 房文红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WSSV在患病对虾体内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氨氮(NH+4)和亚硝基氮(NO-2)的共同胁迫浓度均为20 mg·L-1,分别注射10-4和10-5稀释度的WSSV提取液。结果显示,胁迫下感染10-4WSSV的凡纳滨对虾144 h死亡率达到100%,显著高于无胁迫组(76.67%),相同实验条件下高浓度病毒感染组死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