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2)
- 2023(4691)
- 2022(3919)
- 2021(3820)
- 2020(3274)
- 2019(7231)
- 2018(7155)
- 2017(13343)
- 2016(7751)
- 2015(8538)
- 2014(8631)
- 2013(8443)
- 2012(8304)
- 2011(7433)
- 2010(7543)
- 2009(6970)
- 2008(7213)
- 2007(6744)
- 2006(5788)
- 2005(5229)
- 学科
- 济(26300)
- 经济(26263)
- 管理(19368)
- 业(19331)
- 企(15588)
- 企业(15588)
- 方法(12478)
- 学(11862)
- 数学(10559)
- 数学方法(10313)
- 财(7421)
- 农(7383)
- 中国(6749)
- 制(6058)
- 业经(5299)
- 理论(5133)
- 务(4988)
- 财务(4975)
- 贸(4971)
- 贸易(4968)
- 财务管理(4958)
- 农业(4888)
- 银(4882)
- 银行(4844)
- 易(4824)
- 企业财务(4764)
- 融(4647)
- 金融(4646)
- 行(4609)
- 技术(4604)
- 机构
- 大学(114558)
- 学院(112970)
- 研究(45011)
- 济(38558)
- 经济(37584)
- 管理(36824)
- 科学(33523)
- 中国(33078)
- 理学(31486)
- 理学院(30956)
- 管理学(30017)
- 管理学院(29811)
- 农(28917)
- 京(26725)
- 所(26025)
- 研究所(24141)
- 业大(23315)
- 农业(22404)
- 中心(19854)
- 财(18356)
- 江(17713)
- 北京(17254)
- 院(16824)
- 省(16362)
- 范(15482)
- 师范(15230)
- 室(14862)
- 财经(14584)
- 科学院(14478)
- 农业大学(14444)
- 基金
- 项目(78974)
- 科学(59815)
- 基金(56646)
- 家(54047)
- 国家(53657)
- 研究(48915)
- 科学基金(43177)
- 自然(31920)
- 自然科(31176)
- 自然科学(31164)
- 自然科学基金(30603)
- 省(30336)
- 基金项目(29696)
- 社会(28403)
- 划(26918)
- 社会科(26778)
- 社会科学(26769)
- 资助(24595)
- 教育(22353)
- 重点(18973)
- 编号(17849)
- 计划(17802)
- 科技(16796)
- 部(16290)
- 科研(16199)
- 发(15981)
- 创(15144)
- 成果(14485)
- 创新(14336)
- 性(13937)
共检索到170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世品
对福建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chungii林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其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福建青冈林恢复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更替较剧烈;阳性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较弱;随恢复期增长,物种α多样性指数增大,群落的稳定性也增大,且群落间的共有种数增多。福建青冈林的恢复各阶段是朝着稳定性增强的方向演替的,提高其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其恢复和重建。表5参11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福建青冈林 恢复 物种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崔建垣 李玉霖 苏永中
以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不同恢复程度的 6个群落类型为对象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 ,克隆植物 (主要是密集型克隆植物 )对群落环境的改变和群落生态功能的维持起主导作用 ,但克隆植物在群落中过高的优势度有可能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下降。恢复梯度上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始终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 ,说明密集型克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群落环境的改造能力更强。
关键词:
克隆植物 植被 恢复 科尔沁沙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姜明 刘世荣 史作民 张远东 康冰 陈宝玉
以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作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海拔3100~3600m的阴坡、半阴坡,对50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对川西亚高山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经采伐后形成的不同恢复系列(20、30、40和50年)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维管植物167种,隶属于44科117属;次生林物种种类差别不大,但优势种重要值随森林恢复不断发生变化,20、30、40和50年生次生林群落的优势种为红桦,而160~200年生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优势种为岷江冷杉;随着森林的恢复,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30~40年之间物种丰富度上升最快,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时显著下降,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贾志清 刘艳书 刘海涛 李清雪 魏登贤
对高寒沙地青海共和盆地植被恢复区不同类型样地下不同植物群落进行全面监测,综合分析了该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活型中,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这与群落中各层次的物种组成情况相同;(2)植被恢复区内,同一群落类型间生态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所呈现出的趋势基本一致,而在不同群落间各指数存在很大差异;(3)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随时间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植被恢复区内不同恢复年限沙丘锦鸡儿群落与丘间地乌柳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递增的变化过程,而优势度指数随恢复年代的变化则呈递减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在保护物种多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国明 赵颖 陈斌 鲁专 陈叶平 邱海嵊
对舟山海岛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发生前设置的7个典型松林样地进行复查。结果表明:通过17a的自然恢复,舟山海岛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已演替到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阶段,其乔木层的多样性有所增加,增加幅度顺序为:演替到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演替到落叶阔叶林的黑松P.thunbergii纯林>演替到针阔混交林的马尾松纯林>演替到落叶阔叶林的黑松阔叶树混交林>演替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更新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下降,原更新树种极少的黑松纯林更新层多样性上升,其他林分的更新层和灌木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梦琳 余嘉莉 马良 陈淑芳 兰思仁 王晟源
【目的】明晰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旨在为其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次深入福建省各市县进行野外调查,结合网络进行资料查阅及收集,对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相关信息,如分布物种、分布地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经统计,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共计86属231种(含变种)。以石豆兰属Bulbophyllum、羊耳蒜属Liparis、舌唇兰属Platanthera、斑叶兰属Goodyera、虾脊兰属Calanthe为主要属,这5个属所含种数共计70个,占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总数的30.30%;其属的多样性丰富但属内种较为贫乏,属内含种数≤5个的属共有77个,所含种数合计134个。生活型以地生为主,共131种,附生兰85种,腐生兰15种,地生兰、附生兰、腐生兰分别占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总数的56.71%、36.80%、6.49%。【结论】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域分布不均,分布最为丰富的市县为武夷山市(82种),其次为闽侯县(71种);部分兰科植物只在一个市县有分布信息记录。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过渡带特征明显,以热带为主要成分,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对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也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福建省 兰科植物名录 地理分布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洪晓 卢琦 吴波 罗天祥 杨恒华
以 195 8年以来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流沙治理实验为基础 ,研究了高寒沙区植被人工修复过程中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人工治理初期沙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_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大 ,并逐渐达到最大值 ;但是随着恢复的继续进行 ,赖草会逐渐占据优势 ,上述三项指数降低。设置人工沙障后削弱了沙丘表面风沙活动对植物定居的不良影响 ,促进植物物种顺利定居并启动植被的恢复重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绍伟 王雄宾 余新晓 鲁少波 李金海 武军
该文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较强封育、较弱封育和非封育等3种封育强度的人工油松林和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相似度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强度下人工针叶林林下草本植被差距较大,较强封育区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比非封育区的物种数分别多33种和21种,高度大2.49倍和3.28倍,盖度值大52.21%和54.87%;而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差距等不明显。各封育强度下植被反映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值差异并不显著,部分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随着封育强度的变弱,相同树种各标准地间的林下物种组成差异增大。油松林和落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张孝春 刘艺衫 张蔚然 孙涛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牡荆灌丛和荩草+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构树混交林>酸枣+牡荆灌丛>荩草+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牡荆草灌丛>酸枣+牡荆灌丛>侧柏+构树混交林。S?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牡荆灌丛与侧柏+构树混交林和荩草+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构树混交林与荩草+牡荆草灌丛S?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双 李小伟 杨学霞 王瑞霞 杨君珑 马龙
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对柠条固沙林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不同种值年限(3a、5a、10a、20a、30a、40a、50a、60a和70a)柠条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植年限中,10a时草本植物的物种数最少,40a时草本植物的种类最多,截止到调查时为止,植物种数共达到了38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降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升高。(3)柠条固沙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3-10a时变化一致,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10-40a时丰富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10-30a时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也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0-70a时,各项指标趋于平稳。(4)3-30a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性指数波动较大,到30a之后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指数变幅不大,逐渐趋于平稳。这表明在柠条群落建立30a后,柠条林下草本群落已逐渐趋于稳定。种植柠条有助于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并在种植30年时适当的抚育管理,将有利于林下草本多样性的维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刚华 萧江华 聂洁珠 陈双林 郭子武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关键词:
毛竹林 物种多样性 群落 经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林世 曹福祥 彭继庆 曹基武 徐永福 董旭杰 胥雯
通过对湘南21个样地(5 000 km2)实地调查,应用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h′)和SimpSon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丰富度指数(S)等,分析湘南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1)维管束植物共有63科131属173种,其中乔木15科21属24种,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细叶青冈C.graCiliS,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等为乔木层优势种;灌木层34科60属74种,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与花竹bambu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远光 刘世荣 陈放 和太平 梁宏温 陈婷
以定位监测与时空互代相结合的方法,于1998—2003年,从不同连栽代数、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桉树工业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998—2003年,第1代林分出现的物种数为78种,第2代林分只有39种,第2代林分出现的物种数比第1代减少了50%;以达到主伐时的林分监测结果比较,第2代林分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_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比第1代林分下降39.39%、17.76%和5.45%.②在1个经营周期(6a)内,桉树工业人工林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快速增加,后稍下降,再增加的“S型”变化;Shannon_Wiener...
关键词:
桉树 工业人工林 植物 物种多样性 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作民 程瑞梅 刘世荣 蒋有绪 陈宝金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宝明 邢韶华 崔国发 刘全
为了解北京市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为有效保护北京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样地数据,对北京市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比较。在北京市的山地森林群落中,森林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低,不同层次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在12个森林群落类型中,有7个群落类型样地内的平均物种数在36种以上,5个群落类型样地内的平均物种数在30~36种之间。各群落类型中,紫椴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杂木林、黑桦林、核桃楸林、山杨林、白桦林和鹅耳枥林;山杨林、白桦林、紫椴林、杂木林和栓皮栎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各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别不大,草本...
关键词:
北京山地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