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0)
- 2023(12000)
- 2022(10510)
- 2021(9722)
- 2020(8065)
- 2019(18397)
- 2018(18356)
- 2017(35757)
- 2016(19184)
- 2015(21596)
- 2014(21718)
- 2013(21652)
- 2012(19958)
- 2011(18258)
- 2010(18305)
- 2009(16703)
- 2008(15826)
- 2007(13778)
- 2006(12167)
- 2005(10673)
- 学科
- 济(100341)
- 经济(100258)
- 管理(54423)
- 业(48220)
- 企(39911)
- 企业(39911)
- 方法(38229)
- 数学(33352)
- 数学方法(33040)
- 地方(24463)
- 中国(21475)
- 农(20679)
- 学(19887)
- 业经(19223)
- 财(17023)
- 地方经济(15402)
- 农业(14316)
- 环境(14225)
- 和(13890)
- 制(13743)
- 理论(13255)
- 贸(13213)
- 贸易(13204)
- 易(12648)
- 技术(11802)
- 融(11666)
- 金融(11664)
- 划(11319)
- 体(11268)
- 银(11048)
- 机构
- 大学(279712)
- 学院(278482)
- 济(119117)
- 经济(116629)
- 管理(111952)
- 理学(97340)
- 研究(96548)
- 理学院(96244)
- 管理学(94736)
- 管理学院(94239)
- 中国(69173)
- 科学(59310)
- 京(59179)
- 财(49733)
- 所(48267)
- 研究所(44171)
- 中心(42237)
- 农(41312)
- 财经(40582)
- 业大(39899)
- 江(39345)
- 北京(37535)
- 范(37061)
- 经(36813)
- 师范(36787)
- 经济学(35960)
- 院(35144)
- 州(32325)
- 经济学院(32074)
- 农业(31801)
- 基金
- 项目(192193)
- 科学(151316)
- 研究(141829)
- 基金(139217)
- 家(120590)
- 国家(119624)
- 科学基金(102838)
- 社会(89915)
- 社会科(85186)
- 社会科学(85162)
- 省(74909)
- 基金项目(74431)
- 自然(66051)
- 自然科(64427)
- 自然科学(64415)
- 教育(63976)
- 自然科学基金(63235)
- 划(62650)
- 编号(57858)
- 资助(57105)
- 成果(46433)
- 重点(42806)
- 发(42199)
- 部(42147)
- 课题(39565)
- 创(39494)
- 创新(36867)
- 国家社会(36732)
- 教育部(36220)
- 科研(36188)
- 期刊
- 济(135654)
- 经济(135654)
- 研究(84543)
- 中国(48606)
- 学报(41538)
- 管理(41063)
- 科学(39737)
- 农(37326)
- 财(35177)
- 大学(31329)
- 学学(29580)
- 教育(28831)
- 农业(26203)
- 技术(24971)
- 经济研究(21885)
- 融(21545)
- 金融(21545)
- 业经(20430)
- 财经(19931)
- 问题(17236)
- 经(17040)
- 技术经济(15241)
- 图书(14329)
- 理论(14034)
- 科技(13427)
- 资源(12888)
- 现代(12784)
- 实践(12703)
- 践(12703)
- 业(12475)
共检索到405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前 叶民强
区域经济合作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通过分析福建与长崎区域交流与合作历史、区域经济现状、积极作用,提出加强福建长崎经济合作可以通过加强高层交往,推进农业、服务业、海洋经济等合作,共促两地经济发展,造福两地人民。
关键词:
福建 长崎 区域经济合作 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哲 夏慧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可实现地区间的互动互助、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然而,由于利益驱使,各地政府又各自为政,呈现出地方保护严重、制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本文从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区域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以期推动区域公共管理与经济合作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公共管理 问题 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邬翊光
最近香港文汇报著文论述联想电脑公司的成功秘诀有三条基本经验:1.“瞎子背跛子”的发展策略,就是内地雄厚的科技力量与香港运转灵活、信息灵通、管理先进的优秀企业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强大竞争能力;2.“田忌赛马”式的开发战略,即扬我之长,避我之短,不追求电脑领域内所有的尖端技术与国外竞争,而是在微机优势产品上大力开发,也就是通常说的“发挥优势、扬长避短”;3.“茅台酒与二锅头相结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子先 孙文娟 何伦志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合作组织,经过成员国共同的努力和发展,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多级化的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对该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有限理性和复制动态假设,构建了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演化稳定点,研究了参与人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变动关系,这将为各成员国在各领域的深化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 演化博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刘华芹
上海合作组织(SCO)是一个包括15.1亿人口,301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1.57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8131亿美元外贸总额的区域经济体。从长远发展来看,该组织拥有很大的经济潜力。但由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间较短,且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经济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海宁
WTO的屡遭挫折和FTA、RTA的蓬勃兴起使FTA和RTA成为各国政策的一个普遍选择,也使WTO正在遭遇边缘化的危险。作为一种非合作博弈,FTA和RTA的稳定性要大于WTO,在实践的可行性上,FTA和RTA要优于WTO。WTO成员正在陷入“囚徒的困境”之中。
关键词:
区域合作 边缘化 非合作博弈 囚徒困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陆继峰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摸索各种适应规律的机制或模式,用以消除或降低边界效应的消极作用,防范合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跨边界次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次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健全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从合作的原则到机构,从合作的领域到项目,从项目的调研到决策,从合作措施的推出到落实,都制订或形成了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和方法,有相应的机构去决策、协调、督促和执行。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重视合作机制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也因其功能基本完善,成为世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关键词:
合作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 次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春辉
本文通过分析珠江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认为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是可行的,同时详尽地分析了目前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提出了未来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的重点和合作的方向。
关键词:
泛珠三角地 区域合作 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唐平 寿思华
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战略的重大意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准、选好战略突破口,特别是搞好以南北钦防为重点的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搞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三方协同。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次区域 经济合作 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兰凤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新疆具有发展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开展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和前沿。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就我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加以评述,以期为推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堂高
滇黔桂结合部包括百色、文山、曲靖和黔西南等四个州市,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它们有各自的发展优势,有合作的基础和必要性,要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对接与互动和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取得比单打独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
滇黔桂结合部 区域经济 合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中
中国和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都力图通过参加区域经济合作来推动各自的经济发展,但两国参加的途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所处的阶段,都有较大的差异。展望未来,印度将继续推进"东进"策略,中国将努力促进东亚经济合作,两国要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