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2)
2023(6711)
2022(5527)
2021(5172)
2020(4145)
2019(9187)
2018(8527)
2017(16009)
2016(8998)
2015(9644)
2014(9190)
2013(9016)
2012(8432)
2011(7441)
2010(7405)
2009(6625)
2008(6699)
2007(5646)
2006(4950)
2005(4154)
作者
(28088)
(23697)
(23606)
(22347)
(15154)
(11422)
(10359)
(9225)
(8931)
(8291)
(8174)
(7871)
(7855)
(7561)
(7366)
(7245)
(7172)
(7017)
(6966)
(6616)
(6186)
(5722)
(5706)
(5502)
(5465)
(5199)
(5195)
(5025)
(4823)
(4757)
学科
(32592)
经济(32542)
管理(24719)
(22840)
(17491)
企业(17491)
(16456)
方法(15295)
数学(13666)
数学方法(13491)
(10595)
财政(10234)
中国(9802)
(9131)
(8649)
(7729)
贸易(7728)
(7524)
业经(7433)
农业(6968)
(6890)
地方(6664)
(5942)
环境(5676)
技术(5557)
(5233)
(5184)
财务(5181)
财务管理(5167)
(5163)
机构
大学(130936)
学院(128397)
(50777)
经济(49945)
研究(46745)
管理(46524)
理学(41747)
理学院(41201)
管理学(40333)
管理学院(40128)
中国(32577)
科学(32393)
(31154)
(26777)
(26657)
(25308)
农业(24943)
业大(24915)
研究所(23590)
中心(20005)
财经(19522)
(18229)
(17943)
农业大学(16903)
(16842)
师范(16522)
(16339)
经济学(16184)
北京(16057)
(15395)
基金
项目(94956)
科学(73900)
基金(70614)
(65286)
国家(64752)
研究(61485)
科学基金(53814)
社会(40714)
社会科(38597)
社会科学(38585)
基金项目(37981)
自然(36977)
(36785)
自然科(36160)
自然科学(36141)
自然科学基金(35533)
(32107)
教育(28180)
资助(27624)
编号(22142)
重点(21952)
(20746)
(20038)
计划(19979)
(19765)
科研(19106)
创新(18841)
国家社会(17712)
科技(17547)
(17414)
期刊
(50369)
经济(50369)
研究(35566)
学报(30539)
(26928)
科学(25094)
中国(23358)
大学(21829)
学学(21058)
(21017)
农业(18041)
管理(14704)
教育(10469)
财经(9868)
(9566)
经济研究(9517)
(8856)
金融(8856)
业大(8803)
(8487)
(8374)
业经(8250)
技术(7648)
农业大学(7556)
问题(7264)
科技(7034)
商业(6051)
(6018)
资源(5895)
林业(5529)
共检索到178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一、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①。如果这个论断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时赟  蒋洪甫  田杰  
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历经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等发展阶段。大量史料证明:直隶农务学堂属高等教育程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端。其所开展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和农业推广等活动不仅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也对近代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新宪  
在洋务运动初期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式学堂。它从自强、求富的目标出发,广泛吸收和借鉴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经验,结合晚清社会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格局。其鲜明的兼容性特征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主要体现在移植英法等国的教育教学体制、大胆聘用洋教习教育中国士子、引入西方国家的教育实习制度、派遣留学生等方面,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最主要的特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庆涛  
“嘉靖本”是明代中叶崇尚翻刻宋版热潮的产物。这股热潮能够延续半个多世纪 ,并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 ,应对其社会意义和历史地位充分地认识和分析。本文旨意正在于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大伟  
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培养海军和造船技术人员的职业学校,其近代办学管理制度与方式是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文章对福建船政学堂在生源匮乏情况下,为招到高素质的学生而制定严格招生考试制度、为保证人才培养方向而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为保证培养质量而制定的严格日常管理制度、严格毕业标准和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探索,为当今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秀东  
朝鲜实学是在中国实学思潮的影响下,在朝鲜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朝鲜实学反映了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为解决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步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改革要求。他们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性理学,不断地吸取历史上的各种优秀文化遗产,坚持把实事求是作为研究学问的方法,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的弊端,主张改革现实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设一个富国强兵的国家。这些进步思想起到了朝鲜从传统文化通向近代思想的桥梁作用,成为朝鲜近代启蒙思想的源泉之一。但是,由于朝鲜实学学者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他们所具有的阶级局限性,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强化殖民统治,尚没有发展到近代思想的高度,也没有把朝鲜引向资本主义社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包伟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发明纸币极为重视。关于纸币产生的历史原因、意义以及历代币制,已有不少论著问世。许多学者都把十世纪末纸币的产生看作是宋代(960—1279年)发生商业革命或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可惜的是,到了明代(1368—1644年)中期后,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纸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文勋  
唐宋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拥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的新的社会阶层崛起。这就是“富民”阶层。“富民”阶层一经崛起,迅速成为社会的中间层和稳定层,极大地改变了唐宋社会的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性、市场化和平民化的显著特征,从而使唐宋社会有别于汉唐的“豪民社会”。“富民社会”的形成,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从先秦的“部族社会”到汉唐的“豪民社会”,再到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并最终向近代“市民社会”演进的完整过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飞  
中央苏区实行统一累进、简便易行的税收制度,建立一整套适应战争环境的税收征管制,成为全国苏维埃税收的中心,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提供了重要财力支持,为苏区打破封锁、发展经济发挥了调控作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的雏形和预演。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央苏区税收也存在历史局限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羽  李健  
行业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发展的历史脉络,行业高校在各个特定时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十分突出。行业高校办学多年来积累和沉淀的特质和优势,是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发展的基石。在改革、转型、创新的发展新时期,行业高校也在紧扣时代需求,传承、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兴校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俊华  
杭州商人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杭州上千年的商业历史支撑了江浙一带的商帮的繁荣;从现状来看,鲁冠球、宗庆后、冯根生、马云等杭州商人已成为浙商的领军人物。杭州商人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又体现出"品质创业、和谐创新"的典型特色。杭州商人也为浙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是"文献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阐释者,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标志着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萌芽,其内容影响了郑鹤声兄弟和张舜徽的文献学思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兰冰  
一、国家需求、区域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需求、体制机制与发展环境变化,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计划经济和资源统筹为特征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在建国初期的时点上,中国迫切地需要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为改变工业集聚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实施了向内地推进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陈旭东  张申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概念,拥有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闪光点,对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亦丰富了世界古代经济思想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也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先行思想构成因素之一,如在日本经营管理模式建构、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及宏观经济稳定中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借鉴作用。尽管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未能独立地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但是可以为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为建立中国经济学派提供思想牵引,为构建中国式管理模式提供哲学基础。因此,准确认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助于探究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兰冰  
一、国家需求、区域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需求、体制机制与发展环境变化,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计划经济和资源统筹为特征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在建国初期的时点上,中国迫切地需要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为改变工业集聚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实施了向内地推进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