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2)
- 2023(13211)
- 2022(11603)
- 2021(10783)
- 2020(8827)
- 2019(20101)
- 2018(19859)
- 2017(38230)
- 2016(20542)
- 2015(23138)
- 2014(23166)
- 2013(23010)
- 2012(21333)
- 2011(19497)
- 2010(19609)
- 2009(17867)
- 2008(16966)
- 2007(14855)
- 2006(13164)
- 2005(11546)
- 学科
- 济(103523)
- 经济(103435)
- 管理(56521)
- 业(50424)
- 企(41400)
- 企业(41400)
- 方法(40070)
- 数学(34771)
- 数学方法(34433)
- 地方(25953)
- 中国(23418)
- 学(22448)
- 农(21899)
- 业经(20313)
- 财(18118)
- 地方经济(15808)
- 环境(15393)
- 农业(15095)
- 和(14963)
- 贸(14776)
- 贸易(14767)
- 制(14237)
- 易(14141)
- 理论(13957)
- 融(12909)
- 金融(12906)
- 银(12057)
- 划(12040)
- 银行(12012)
- 技术(11957)
- 机构
- 大学(301458)
- 学院(299206)
- 济(126197)
- 经济(123504)
- 管理(117290)
- 研究(107756)
- 理学(101722)
- 理学院(100449)
- 管理学(98747)
- 管理学院(98206)
- 中国(77421)
- 科学(67413)
- 京(64947)
- 所(54879)
- 财(53074)
- 研究所(50303)
- 中心(47152)
- 农(46157)
- 业大(43936)
- 财经(43182)
- 江(42618)
- 北京(41280)
- 范(41118)
- 师范(40788)
- 院(39547)
- 经(39158)
- 经济学(38147)
- 农业(35946)
- 州(34824)
- 经济学院(34069)
- 基金
- 项目(207734)
- 科学(163476)
- 基金(150999)
- 研究(150365)
- 家(132331)
- 国家(131308)
- 科学基金(112265)
- 社会(95070)
- 社会科(90113)
- 社会科学(90085)
- 基金项目(81098)
- 省(80270)
- 自然(73337)
- 自然科(71567)
- 自然科学(71554)
- 自然科学基金(70247)
- 划(68050)
- 教育(67272)
- 资助(61594)
- 编号(60383)
- 成果(48349)
- 重点(46880)
- 发(45597)
- 部(45034)
- 创(42311)
- 课题(41685)
- 创新(39563)
- 科研(39376)
- 国家社会(39105)
- 教育部(38275)
- 期刊
- 济(143763)
- 经济(143763)
- 研究(91164)
- 中国(52962)
- 学报(47419)
- 科学(44957)
- 管理(43592)
- 农(41107)
- 财(37326)
- 大学(35143)
- 学学(33187)
- 教育(29667)
- 农业(28983)
- 技术(25781)
- 经济研究(23542)
- 融(23214)
- 金融(23214)
- 业经(21189)
- 财经(21054)
- 问题(18329)
- 经(18065)
- 技术经济(15869)
- 资源(15703)
- 图书(15614)
- 理论(14793)
- 业(14526)
- 科技(14479)
- 现代(13919)
- 实践(13364)
- 践(13364)
共检索到43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符小洪,黄民生
依据福建省 2 3个地、县级市的有关资料 ,运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地衡量它们的综合实力 ,然后根据省情拟定13个经济中心 ,进而依据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原理探讨了福建省经济中心的强、弱吸引区域 ,并据此来预测区域经济未来的空间变化趋势。
关键词:
经济中心吸引区域 变化趋势 福建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腾,云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极化 变化趋势 中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尹虹潘
本文从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地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市经济吸引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解释了由“引力法则”和断裂点理论推导出的两个经验性推论:一是两个相邻且规模相等的城市其经济吸引区分界线为二者连线的中垂线;二是对于两个相邻但规模不相等的城市,则小城市的经济吸引区可能处于大城市吸引区的包围(或部分包围)之中。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经济吸引区 经济地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航星
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研究,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这里,作者把我国空间经济结构作为全球空间经济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成因问题放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来考察,以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一、世界经济中心辐射作用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虹潘
文章从区域与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引入了通达性和人为干扰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雷利公式”进行了改良。以此为基础,文章运用断裂点理论和改良后的雷利公式对受到不同影响下城市吸引区范围的界定、大城市对邻近小城市的“屏蔽”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城市的发展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吸引区 雷利法则 断裂点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萍萍 徐晓红 李壮壮
文章运用熵权法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且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两极和多极分化现象。(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整体及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上述发现对于缩小数字经济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分布动态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利伟
区域格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随着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变动的一致性增强,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简称“七普数据”)研究我国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我国人口格局变化呈现出转折性变化新特征,受市场化机制、交通信息通达度、科技创新活力、地理空间距离和政府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未来区域格局变动将呈现局部极化和总体协调、收缩型区域增多和扩张型区域减少、乡—城流动放缓和城—城流动增强、区域重大战略内部联系紧密与区域重大战略之间融合发展等趋势。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区域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GDP空间分布格局是指从国民经济全局看,GDP在国土空间的总量、水平、比重及相互关系。GDP均衡分布有利于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成果共享,有利于空间负荷的均衡。因此,在非均衡的时候,要尽快创造条件推动区域经济向均衡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利兵 陈建国 曹标
本文强调了中国吸引FDI的因素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推测,并分别对不同发展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后一发展时期相对前一发展时期而言,聚集效应与法律和规章对FDI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而由距离产生的投资成本对FDI制约作用不再显著。(2)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其对FDI的影响减弱,而我国市场规模一直对FDI的流入存在正向促进作用。(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投资区位选择中国考虑因素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关注中国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关注中国市场和中国以外的世界市场;此外,我们还发现,金融自由化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FDI具有吸引力,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FDI 法律和规章 聚集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豆建民 张可
运用重心模型、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群、经济带的经济重心演变趋势,以及主要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显示:2031年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将向东南沿海转移;2031-2050年,中国城市群的经济重心将向西南地区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将向东南沿海转移。届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网络体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和优化。可以预见,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将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且核心带的城市将不断增加,而边缘地带的城市将不断减少。
关键词:
经济格局 城镇化 网络体系 演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培阳 朱喜钢
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的组内组间分解对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沿海内陆差异以及地市间差异进行动态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呈现缩小而沿海内陆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并通过县市人均GDP数据与图形数据相结合,分析了1990—2006年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提出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形成"核心-边缘"的嵌套结构,即形成由5个亚"核心-边缘"结构组成的大"核心-边缘"结构的格局。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格局 福建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康 谷国锋 姚丽 陈园园
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造成了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且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尺度分析了2000—2014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福建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因素中,产业结构、投资水平、工业化程度均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工业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财政收入与市场购买力估计参数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均不显著。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总体优于其他模型,即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既包括邻近地区经济本身,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解释变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新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新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