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9)
2023(2395)
2022(2267)
2021(2336)
2020(1980)
2019(4927)
2018(4515)
2017(7758)
2016(4307)
2015(5085)
2014(5083)
2013(5179)
2012(5271)
2011(4845)
2010(4751)
2009(4475)
2008(4367)
2007(3466)
2006(3076)
2005(2816)
作者
(13504)
(11456)
(11232)
(10842)
(7321)
(5654)
(5105)
(4536)
(4401)
(4093)
(4063)
(3885)
(3711)
(3670)
(3569)
(3522)
(3448)
(3316)
(3290)
(3209)
(2875)
(2872)
(2793)
(2682)
(2608)
(2525)
(2461)
(2456)
(2337)
(2245)
学科
(19871)
经济(19862)
(8322)
地方(7996)
(7828)
管理(7223)
方法(6875)
数学(6092)
数学方法(6045)
中国(6002)
农业(5427)
(5110)
(4692)
企业(4692)
(4075)
贸易(4072)
业经(3984)
(3921)
地方经济(3726)
(3213)
(3158)
环境(3115)
(3008)
(2945)
金融(2945)
(2523)
资源(2405)
(2382)
(2382)
土地(2377)
机构
学院(57766)
大学(57273)
研究(28564)
(25571)
经济(25018)
中国(21587)
管理(19916)
科学(18417)
理学(16623)
理学院(16305)
管理学(16017)
(15995)
管理学院(15903)
(15671)
研究所(14638)
(13358)
中心(13124)
农业(12155)
业大(11049)
(11037)
(10290)
(10235)
(10114)
科学院(9580)
(9455)
师范(9388)
北京(8403)
师范大学(7758)
(7740)
(7679)
基金
项目(40373)
科学(31404)
研究(28416)
基金(28217)
(25546)
国家(25318)
科学基金(20761)
(18770)
社会(16942)
社会科(15877)
社会科学(15869)
基金项目(15509)
(14344)
自然(14224)
自然科(13814)
自然科学(13811)
自然科学基金(13530)
教育(12185)
编号(11505)
资助(11192)
重点(10051)
(10029)
成果(8990)
(8660)
计划(8540)
课题(8532)
科技(8040)
(8039)
发展(7932)
科研(7869)
期刊
(32001)
经济(32001)
研究(19464)
中国(17059)
(14240)
学报(11728)
科学(11026)
农业(9802)
大学(8248)
学学(7630)
管理(6939)
(6921)
教育(6606)
资源(6246)
(6182)
金融(6182)
(5894)
业经(5063)
经济研究(4815)
国际(4810)
技术(4763)
(4532)
世界(3947)
问题(3876)
林业(3292)
图书(3176)
(3155)
财经(3146)
业大(3083)
科技(3029)
共检索到102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嘉阳  王文辉  郭福涛  林芳芳  梁慧玲  林玉蕊  
基于福建省10个气象站2000—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应用Sen'S斜率估计法和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4个气象因子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采用Pettitt突变检验法检测突变点的发生.结果表明:在年际和季节变化的趋势中,东南沿海地区的风速显著减弱,西北部地区显著增强;南部地区夏天和秋天的相对湿度显著降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不显著;全省气温升高突变集中在2011年;此外,虽然冬天和春天的气温越来越低,夏天气温越来越高,但趋势缓慢不显著,表明福建省气温整体趋于稳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吉东  傅宇  张洁  李宁  
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象致灾因子强度、频率以及承灾体暴露性变化,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其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和优先重点。气象灾害灾情的趋势分析可以为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气象灾害损失和发生频次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两个表征灾害影响的关键指标,以绝对值和相对值统计了近65 a(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的变化特征。近65 a我国气象灾害统计结果显示:1累积死亡人口超过155万人,死亡人口和百万人口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死亡人口由20世纪50到60年代的超过10 000人逐步下降到21世纪以来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雪秋  
目的是分析三明市公立医院2012—2020年医疗费用变化情况,为三医联动改革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是通过描述性分析2012—2020年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变化趋势、构成比变化及关联度分析。结果为2012—2020年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手术治疗收入(13.58%)、卫生材料收入(6.84%),检查化验收入(5.84.%)、医疗收入(5.21%)、药品收入(0.46%)。医药总收入中,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检查化验收入、卫生材料收入、手术治疗收入关联度r值分别为:0.215、0.597、0.986、0.991、0.992。医疗费用构成比变化最高为手术治疗收入(2020年38.84%),下降最快为药品收入(2020年23.25%)。结论是三医联动效果显著,药品费用下降明显,手术治疗费用显著上升,提高医务人员价值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丘永杭  孙晓航  黄奇晓  陈晓瑜  林玉蕊  
基于福建省气象站1998—2017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简称蒸发量)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Sen′s斜率估计、相关性分析以及Sobol′s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蒸发量的季节、年际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敏感因子.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的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其速率为4.99 mm·a~(-1),以秋季下降最快,夏季次之;蒸发量地域分布不均,总体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Sobol′s敏感性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次要敏感因子分别为春季最高温度、夏季太阳辐射、秋季太阳辐射、冬季最低温度;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它们均是影响福建省蒸发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内陆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相对湿度,沿海地区蒸发量的主要敏感因子为平均风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嘉阳  郭福涛  梁慧玲  苏漳文  王文辉  林玉蕊  
采用线性回归、Daniel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长汀地区1965-2013年的气温及降水变化趋势,并选取屏南地区做对比研究,解释长汀地区气象因子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这3种方法进行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长汀地区1965—2013年气温呈增长趋势,且增长显著;1965—1989年降水量处于持续减少状态,从1990年开始增加,2000年以后增加趋势趋于缓慢.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长汀地区在2005年发生气温突变,2005年以后气温呈上升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显著增加水平;而对照地区屏南的气温突变发生在1994年,并在2000年以后气温呈...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晓龙   张梓坪   连海峰   徐诺   黄思洁  
【目的】研究福建省农业净碳汇的时序特征、影响因素,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促进福建省农业低碳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2002—2021年福建省农业净碳汇,运用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分析福建省农业净碳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networks, DNN)模型预测2025年全省农业净碳汇。【结果】2002—2021年福建省农业净碳汇整体呈“波动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种植业碳排放占比较大,以水稻和化肥碳排放为主;水稻和蔬菜对碳汇贡献较大;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农业净碳汇强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可提升农业净碳汇,其中,能源消耗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2025年农业净碳汇预计比2021年上升36.30%。【结论】近年来福建省农业净碳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测2025年农业净碳汇量比2021年提高36.3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凤桂  吴耀建  陈斯婷  
研究目的:基于历史围填海统计数据,对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展开研究,为探索围填海内在机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运用数据整理法和图表法对福建省围填海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软件的Factor功能对围填海进行因子分析,运用SPSS软件的Regression功能对围填海进行驱动因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围填海较重要的影响因子是人口与经济因子、农业经济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研究结论:面对巨大的人口和发展压力,围填海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义星  王小军  叶正伟  焦士兴  潘欣  
选用江苏省13个气象站1951~201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RClim Dex软件包提取极端气温指数,并借助线性倾向估计、改进的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GEV模型等方法研究极端气温的趋势和概率特征,并基于Arc GIS对百年一遇的极端气温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以最高气温来度量的冰冻日数和冷昼日数呈下降趋势,夏季日数和暖昼日数呈上升趋势;以最低气温来度量的霜冻日数和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炎热夜数和暖夜日数呈上升趋势。(2)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表明,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弱于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在2000年左右发生突变,而最低气温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3)基于平稳和非平稳GEV模型得到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重现水平,其中非平稳模型的重现水平随序列存在的趋势而变化。(4)江苏省百年一遇极端最高气温的空间分布由西到东递减,最低气温则呈现由西北到东南递增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刚  陈莹  
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自1990年代以来福建省晋江市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状况发生急剧变化,是我国东南沿海高速城市化地区的典型代表。研究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进行动态模拟,对于认识我国东南沿海高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构建了晋江市1989-2001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研究土地利用状况的时空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概率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序演变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耕地大量流转为建设用地,在当前驱动压力下,将来土地利用的格局将以高度城市化为特征。针对以晋江市为代表的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提出了若干保护耕地的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刘晶晶  刘占山  
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社会语境中被赋予了丰富内涵和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与形式,是职业教育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的选择。第三方评价以其专业权威性、交互协调性与外部制衡力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提供有效支撑,为政府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咨询,为职业院校的内生发展提供指导,为社会公众及行业企业的理性需求提供服务。2017年福建省委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开展该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评审结果公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第三方评价在干预职业教育质量建设中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功能越来越重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嘉阳  郭福涛  王文辉  丘永杭  靳全锋  林玉蕊  
应用线性回归R/S法,分析龙岩市1960—2013年的气温及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龙岩市四季和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均气温上升显著,线性趋势为0.014℃·a-1,未来变化趋势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四季和年均气温平均循环时间长度分别为6、5、8、8、11 a.龙岩市年降水量线性趋势为0.877 mm·a-1,春季、夏季降水量保持持续递增,秋季降水量持续递减,冬季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则呈持续递增.四季和年降水量均循环长度分别为8、14、8、7、5 a.气温的持续升高抑制了降水量的减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文  
本文从福建省各地区工业生产的就业状况和产值水平等方面出发,对全省区域工业化现状及发展变化进行了定量化研究,进而分析了区域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并据此确定了今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德才  吴梅  
根据江苏省历年经济统计数据及能源消费数据进行灰色GM(1,1)预测和多项式组合预测,并对预测数据进行LMDI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2013~2020年江苏省碳排放量仍会持续增加;(2)人口、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变动都会带动碳排放增长;(3)经济增长仍是未来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能源效率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未来碳排放增长趋势;(4)产业结构对未来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能源消费结构对未来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削弱,甚至消失。最后,指出未来江苏省的减排重点是降低第二产业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兼顾第三产业的碳排放等建议,为江苏省及其他类似省份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决策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