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7)
- 2023(10098)
- 2022(8427)
- 2021(8042)
- 2020(6397)
- 2019(14607)
- 2018(14545)
- 2017(27451)
- 2016(15502)
- 2015(17201)
- 2014(17243)
- 2013(16761)
- 2012(15754)
- 2011(14273)
- 2010(14875)
- 2009(13484)
- 2008(13374)
- 2007(12320)
- 2006(11441)
- 2005(10222)
- 学科
- 济(56031)
- 经济(55972)
- 农(47543)
- 业(46097)
- 管理(36021)
- 农业(31561)
- 企(24184)
- 企业(24184)
- 业经(17196)
- 中国(16905)
- 方法(16204)
- 地方(15860)
- 制(14522)
- 财(14321)
- 数学(13949)
- 数学方法(13697)
- 策(12648)
- 学(12091)
- 农业经济(10851)
- 发(10796)
- 及其(10583)
- 贸(10517)
- 贸易(10506)
- 易(10224)
- 银(10156)
- 银行(10147)
- 土地(9966)
- 行(9760)
- 体(9512)
- 政策(9455)
- 机构
- 学院(210503)
- 大学(200329)
- 济(82781)
- 经济(80534)
- 管理(76993)
- 研究(73657)
- 理学(64304)
- 理学院(63595)
- 管理学(62394)
- 管理学院(62009)
- 中国(60242)
- 农(55345)
- 科学(45523)
- 京(42420)
- 农业(41806)
- 财(39706)
- 所(38129)
- 江(38072)
- 业大(36864)
- 中心(36837)
- 研究所(33856)
- 范(30399)
- 师范(30163)
- 省(29999)
- 州(29614)
- 财经(29021)
- 北京(26321)
- 院(26196)
- 经(26128)
- 农业大学(25479)
- 基金
- 项目(132918)
- 研究(104416)
- 科学(103197)
- 基金(91148)
- 家(78649)
- 国家(77770)
- 科学基金(65781)
- 社会(62287)
- 社会科(58319)
- 社会科学(58304)
- 省(57051)
- 基金项目(48095)
- 教育(47800)
- 编号(47303)
- 划(45046)
- 自然(40901)
- 自然科(39796)
- 自然科学(39788)
- 自然科学基金(39029)
- 成果(38902)
- 资助(36416)
- 课题(32906)
- 农(31180)
- 发(31005)
- 重点(30089)
- 部(28874)
- 性(27878)
- 年(27474)
- 创(27016)
- 制(25497)
- 期刊
- 济(107941)
- 经济(107941)
- 研究(63740)
- 农(59341)
- 中国(53526)
- 农业(39990)
- 学报(31394)
- 教育(30700)
- 科学(29811)
- 财(29378)
- 融(26558)
- 金融(26558)
- 大学(24766)
- 管理(24669)
- 业经(24229)
- 学学(23060)
- 技术(20338)
- 业(19022)
- 农村(14936)
- 村(14936)
- 问题(14682)
- 农业经济(14591)
- 经济研究(13409)
- 财经(12743)
- 版(12537)
- 资源(12337)
- 图书(11243)
- 世界(11094)
- 经济问题(11083)
- 经(10929)
共检索到342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依标
在分析福建省现有实物留地、留地货币化和货币换物业三种留地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相关主体意愿差异,本文提出创设"留拨"供地利用方式,其增值收益共享,赋予被征地农民选择权,并规范收入分配,实现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李珍贵 王庆宾 王柏源
留地安置,即政府在征收土地时,根据征收规模,将部分农转用土地(一般为10%~15%)直接安排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经营、使用,鼓励和扶持其兴办产业,以期通过发展二、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作为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的一种新探索,留地安置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深圳市政府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尝试了一项新政策,即规定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出被征土地的5%作为留用土地,由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洋 高雅 徐玲
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江苏省南京市开展了新一轮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改革与优化。本文系统梳理了南京市征地补偿安置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做法,提出了妥善处置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指导村集体制定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健全农民多元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李珍贵 李梦洁
研究目的:重构被征地农民安置的基本理论和制度要素,以期能促进征地安置的进一步改革,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重新界定了被征地农民安置的目的、本质、功能、主体、范围、原则、方式、标准和纠纷调处。研究结论:加快制定土地征收法,对补偿和安置制度进行更为详尽的规范;由民政部门牵头,建立征地安置联动机制;构建以"社保+就业"为主体的、充分考虑农民选择权和参与权的多元化组合安置体系;对征地补偿纠纷和征地安置纠纷进行区别化调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补偿安置是征地政策的重中之重,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是解决当前征地矛盾高发态势的关键。通过对1949年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安置政策4个阶段和当前政策重点的阐释,有助于科学把握补偿安置政策的发展路径,以及揭示当前补偿安置政策的各种不足,如缺乏支持农民生计转型的长远思维、独立的养老保险资金安排、支持就业的可操作性措施、生计转型成本和城市融入成本的核算、平等协商机制等。当前征地补偿安置矛盾的本质是被征地农民生计转型需求与地方政府目标的冲突,试点"整村推进"的征地模式、逐步取消强制征地制度、尝试征地收益按比例分成、坚持就业支持与社会保障两手抓、适时出台《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条例》是下一步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征地政策 补偿安置 失地农民 生计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玲 卢海元 米红
研究目的:为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和防范风险的产生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阐述了被征地农民面临的贫困风险及风险程度,分析现行安置措施防范贫困风险的效用。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收入下降、就业困难和长远生计缺乏保障。不同失地状况的被征地农民面临的风险程度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安置方式对防范风险的效用是不同的。研究结论:完善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措施,应明确以促进就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基本政策取向,积极开拓多种安置途径。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被征地农民 贫困风险 安置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大伟
留地安置作为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但在改革强调于法有据的时代背景下,它亦面临着与现行法律秩序难以兼容的现实拷问。为此,当前亟待对留地安置实践经验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地方智识和公共政策进行法治化改造。未来应该在法律上明确留地安置的地位,构建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留地安置规范体系,完善留地安置的规范内容,统筹考量留地安置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关联。
关键词:
留地安置 合法性困境 立法规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佳 冯利民 陈世金
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几年,河北省各地纷纷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是如何调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各地均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法。有的地方仅考虑预定利率单一因素调整,有的地方直接与最低生活保障相联系,调整方法存在着主观性和盲目性。本文介绍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调整模型,模型中将地方经济发展因素、人口预期寿命因素、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因素、个人基本生活支出因素、物价变动因素和基金平衡因素等六个方面作为影响待遇调整因子的因素,试图建立起科学的、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最后,从秦皇岛市被征地养...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养老保险制度 待遇调整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留地安置对失地农民所具有的效用是土地对于农民效用的完全替代,而且能使地方政府节省成本,规避风险,目前已成为一种地方政府广泛采用、失地农民乐于接受的安置方式。但是,留地安置也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土地产权、留地数量混乱等弊端,迫切需要在留地数量、价格、产权、管理上进一步规范:按“低进低出”原则计算留地价格;按失地人口数量计算留地数量;统一规划以方便管理;留地产权保留集体所有。
关键词:
留地安置 失地农民 产权 留地数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春军 王国存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通过比较并借鉴苏州市在征地补偿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具体做法,反思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些不当做法,依照征地补偿相关理论的要求,切实修改和完善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条件,保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并且给他们提供长期稳定全面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推进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征地 失地 补偿 集体土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孔令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马晨
从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的演进轨迹出发,基于2740份微观调研数据,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进行结构性解析。研究表明:不同安置制度存在不同的利益分配差序格局;"原子化"特征致使安置制度出现运行失衡;差异化供给不足、个体禀赋条件约束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诱使被征地农民无法或无力选择,甚至出现逆选择的境况。需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架构考量新时代安置制度,构建"套餐式"安置模式,健全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机制,落实安置后期评估及拓宽安置帮扶服务平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李珍贵 王斯亮 谢锦
研究目的: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变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从1950年诞生起至今,制度原则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与效率均衡三个阶段,安置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到完全市场导向再到部分市场导向的三个阶段。研究结论:制定土地征收法,明晰补偿与安置的制度差异;明晰权责利关系,重新调整征地安置的实施主体;多元并举,提高征地安置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