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6)
- 2023(3622)
- 2022(3000)
- 2021(2888)
- 2020(2555)
- 2019(5861)
- 2018(5645)
- 2017(10396)
- 2016(5941)
- 2015(6853)
- 2014(6906)
- 2013(7080)
- 2012(6623)
- 2011(5859)
- 2010(5974)
- 2009(5729)
- 2008(5955)
- 2007(5447)
- 2006(5129)
- 2005(4624)
- 学科
- 管理(27323)
- 济(22877)
- 经济(22853)
- 业(20682)
- 企(17600)
- 企业(17600)
- 地方(10508)
- 财(8758)
- 农(8668)
- 方法(7897)
- 务(6296)
- 农业(6285)
- 财务(6277)
- 财务管理(6261)
- 业经(6098)
- 环境(5996)
- 数学(5983)
- 数学方法(5938)
- 企业财务(5936)
- 划(5660)
- 制(5362)
- 学(5315)
- 资源(4783)
- 地方经济(4653)
- 中国(4652)
- 和(4613)
- 策(4424)
- 经营(3927)
- 人事(3713)
- 人事管理(3713)
- 机构
- 学院(82391)
- 大学(80376)
- 管理(35002)
- 济(29771)
- 经济(28670)
- 理学(27501)
- 研究(27337)
- 理学院(27165)
- 管理学(26805)
- 管理学院(26619)
- 中国(24081)
- 科学(18673)
- 京(18015)
- 农(16922)
- 财(16275)
- 江(15803)
- 省(14568)
- 所(14460)
- 中心(14357)
- 业大(13851)
- 研究所(12909)
- 农业(12781)
- 州(12762)
- 财经(11317)
- 北京(11164)
- 范(10921)
- 师范(10843)
- 经(10040)
- 院(9952)
- 南(9098)
- 基金
- 项目(51729)
- 科学(39675)
- 研究(37460)
- 基金(35387)
- 家(30738)
- 国家(30451)
- 科学基金(26069)
- 省(24031)
- 社会(22097)
- 社会科(20828)
- 社会科学(20816)
- 基金项目(19525)
- 自然(18067)
- 划(17649)
- 自然科(17330)
- 自然科学(17320)
- 自然科学基金(16950)
- 教育(15917)
- 编号(15881)
- 资助(14380)
- 成果(12255)
- 发(11723)
- 重点(11414)
- 课题(11242)
- 部(10336)
- 创(10004)
- 计划(9703)
- 科研(9615)
- 创新(9450)
- 发展(9185)
共检索到14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礼智
如何有效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是当前福建省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首先从管理条件、管理措施、科研基础和管理成效等 4个方面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进行系统评析 ,进而指出要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 ,应着力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提高可持续管理的意识 ,实现保护区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协调发展 ,建立社区参与和保护区管理的互动机制 ,增强科研基础和活力 ,加快立法和机构改革步伐。参 8
关键词:
可持续管理 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勇 何东进 游巍斌 洪伟 巫丽芸 纪志荣 严锦钰
GAP分析是评估区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的科学方法.收集了截至2013年9月福建省已建的93个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在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热点区分析和GAP方法分析了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3个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物种尺度上,存在鼋、大刺鳅、虎纹蛙等12种保护空缺物种;(2)生态系统尺度上,已建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福建省全部生态类型,但内陆湿地与水域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该类型生态系统总面积的3.1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10%);(3)景观尺度上,福建省漳浦前湖湾湿地、永定王寿山等17个地区存在空缺,亟需加强这些空缺区的保护,以进一步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念勇
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保护区。这几乎是各国政府政策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 ,管理体制内的责任未能理顺和与经济发展脱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配套的政策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游云飞
应用Costanza提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并研究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其价值估算,旨在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欣欣 胡宗庆 张惠光
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定性分析与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选取自然性、珍稀性、多样性、典型性、科研性等10个评价指标对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得出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达到Ⅱ级水平,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并针对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传明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决策者、社区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从公共管理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等方面探讨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的利益相关者为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与旅游公司,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具有高影响力、低利益/高公益,追求生态效益;当地社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大荣 朱政德
在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设置 1 6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闽楠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闽楠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具有丰富幼苗贮备 ,约 1 0 80 3株·hm- 2 ;在不同的演替群落中闽楠种群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但随着群落的演替 ,种群大小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 ;存活曲线的特性表现为种群从Ⅰ级苗发育到Ⅱ级苗过程中死亡率均较高 ,平均约82 3 %。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闽楠种群空间分布聚集强度较其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为低 ;闽楠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别 ,总体趋势是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 ,...
关键词:
闽楠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道炜 刘金福 洪伟
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突变级数法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秋旺 黄巧龙 于 林晓彦 陈如婷 俞维防 陈钦
文章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目前、最佳、最差3种不同状态下的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测算不同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天然特色景观数量、人流量、知名度、服务设施数量和旅行花费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状态下,影响因素的类型和大小存在差异。其中,植被覆盖率对3种状态下的游憩资源价值均具有正向作用;天然特色景观数量在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目前状态和最差状态下则并不显著;人流量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负向作用,知名度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正向作用,人流量和知名度对于最差状态下的游憩资源价值影响最大,而在目前状态和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的影响相当;服务设施数量在目前状态和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提升具有负向作用;旅行花费在3种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均具有负向作用。游憩资源价值测算结果表明:在目前、最佳和最差3种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均游憩资源价值分别为242.667元、363.111元和186.765元。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开发空间较大,应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尝试进一步开发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游憩资源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贞 徐丽花 罗邱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在法规制订、监督执法、基础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宣传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违法不断、投入不足、划分不合理、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加强执法、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科研等有效措施以实现有效管理。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 问题 对策 山西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薏红
文章在对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中国自然保护区经营的若干体制与制约问题 ,最后提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可持续 经营 制度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兴 张林 粟海军 张明明
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模型和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以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产业还有较大的优化和发展空间;1986—2016年,生态旅游发展对缓解梵净山保护区农户传统生计和生态保护矛盾发挥了积极影响;梵净山保护区与地区政府的政策措施对提升农户生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提出应充分考虑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发展的差异等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清 崔国发 胡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