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7)
- 2023(6238)
- 2022(5200)
- 2021(4642)
- 2020(3904)
- 2019(8714)
- 2018(8602)
- 2017(16933)
- 2016(8774)
- 2015(9865)
- 2014(9829)
- 2013(10108)
- 2012(9703)
- 2011(9006)
- 2010(9262)
- 2009(8843)
- 2008(8253)
- 2007(7482)
- 2006(7120)
- 2005(6562)
- 学科
- 济(64308)
- 经济(64279)
- 管理(27399)
- 业(20510)
- 地方(19775)
- 方法(18751)
- 数学(16746)
- 数学方法(16649)
- 企(14368)
- 企业(14368)
- 环境(13861)
- 农(13207)
- 地方经济(13131)
- 中国(11974)
- 学(11837)
- 业经(10601)
- 资源(9963)
- 农业(9784)
- 财(8639)
- 经济学(8286)
- 划(8147)
- 和(8051)
- 发(7802)
- 制(6984)
- 融(6272)
- 金融(6272)
- 生态(6143)
- 体(6088)
- 产业(6019)
- 贸(5946)
- 机构
- 学院(136688)
- 大学(135460)
- 济(70112)
- 经济(68848)
- 研究(52535)
- 管理(50743)
- 理学(43128)
- 理学院(42645)
- 管理学(41955)
- 管理学院(41698)
- 中国(39234)
- 科学(31007)
- 财(28666)
- 京(28155)
- 所(27209)
- 研究所(24573)
- 中心(23513)
- 经济学(22891)
- 财经(22659)
- 江(22167)
- 农(22085)
- 经(20397)
- 经济学院(20326)
- 院(18594)
- 业大(18511)
- 省(18355)
- 范(18019)
- 师范(17909)
- 北京(17657)
- 州(17064)
- 基金
- 项目(88440)
- 科学(69705)
- 研究(64743)
- 基金(64159)
- 家(55539)
- 国家(55113)
- 科学基金(47149)
- 社会(43964)
- 社会科(41709)
- 社会科学(41694)
- 省(36914)
- 基金项目(33604)
- 自然(28695)
- 划(28181)
- 自然科(27757)
- 自然科学(27747)
- 教育(27201)
- 自然科学基金(27187)
- 资助(26669)
- 编号(24822)
- 发(21810)
- 重点(20155)
- 成果(19653)
- 部(19369)
- 国家社会(18847)
- 发展(17981)
- 展(17711)
- 课题(17332)
- 创(17166)
- 济(16538)
共检索到21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广宇
本文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简写为SAMRE)分析 1991~ 1999年福建省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计算结果显示 ,福建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各年损失幅度为 11.17~ 62 .0 5亿元 ,平均占全省GDP的 2 .1%。真实国民储蓄比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净储蓄减少 1.48~ 69.4亿元 ,占净储蓄的1.11%~ 12 .0 %。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成为福建省经济总量增长的重大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此外 ,分析结果也显示 ,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净产值损失占全省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真实储蓄比重趋向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开峰 谢小立 彭娜 廖柏寒 王凯荣
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SAMRE)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计算湖南省1991~1999年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结果显示,湖南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4.00亿~99.01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0.48%~3.18%,平均占2.35%。真实国民储蓄比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净储蓄减少10.41亿~109.60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1.25%~3.52%,平均占2.84%。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已成为湖南省经济总量增长的沉重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分析结果还同时显示,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净产值损失占全省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真实储蓄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启才,黄敬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承业 陈燕武 王恒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运用福建省1978~20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福建省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福建省居民消费增长是 经济增长的因果原因;同时从消费率角度对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培源 胡日东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技术溢出的效果与贸易结构、进口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关,并且与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基于福建省的经验研究发现:福建省的贸易增长效应体现在贸易结构上,而不是贸易量上;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贸易技术溢出的效果,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将提高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使得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技术品进口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技术溢出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丽月 邱昌颖 黄曦 陈秀灵
利用1996~2008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福建省耕地面积经历了急剧减少-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对耕地面积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福建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喆喆 郗永勤
文章根据福建省2000—2004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GDP数据,通过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R&D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福建省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首先,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次,基于福建省9个地市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福建省主要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贸易发展与FDI引入、优化产业结构等作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德进
福建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位居全国前列,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1981-2006年福建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福建省FDI流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福建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出口和进口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从短期看,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水平产生了偏离,但偏离误差修正的速度较快。最后,就福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扬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以时间跨度为背景,选用福建省近二十年的经济增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四个变量上证明制度因素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增强理论分析的可信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绿敏 梅建明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是财政学科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国内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央与省级政府的分权,较少对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03-2010年福建省县(市)面板数据,对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结率这四个财政分权指标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自给率的提高,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影响并不显著。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促进省以下税收分权、多维度理解财政分权、深入研究财政分权背后的制度及人文因素等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翀 蔡雪雄
以福建省2004-2013年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提升了对海洋文化产业的需求,对海洋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中的环境质量因子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目前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利用途径和转换效率仍有限,未来需进一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营造有利条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春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极其微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雅璐
福建省早在2014年便响应号召,率先取消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的GDP考核。为了考察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以2010—2018年的县域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政策实施能否提升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政策实施之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县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其分解指标显示其改善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化的拉动,而技术效率变化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这与未受政策影响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源于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双重进步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改善势头较好,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闽西农产品主产区、闽东和闽南重点生态功能区仍存在不足。总体来看,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