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7)
- 2023(10487)
- 2022(9043)
- 2021(7896)
- 2020(7053)
- 2019(16185)
- 2018(15773)
- 2017(31460)
- 2016(16970)
- 2015(19356)
- 2014(19448)
- 2013(19683)
- 2012(18921)
- 2011(17212)
- 2010(17352)
- 2009(16348)
- 2008(15952)
- 2007(14500)
- 2006(12842)
- 2005(11548)
- 学科
- 济(99067)
- 经济(98991)
- 管理(46388)
- 业(45159)
- 方法(41980)
- 数学(38262)
- 数学方法(38026)
- 企(34431)
- 企业(34431)
- 地方(23255)
- 农(22463)
- 中国(20135)
- 财(19939)
- 学(17720)
- 业经(17108)
- 农业(15671)
- 贸(14644)
- 贸易(14640)
- 地方经济(14263)
- 易(14073)
- 制(13609)
- 环境(12569)
- 融(11904)
- 金融(11902)
- 务(11882)
- 财务(11867)
- 财务管理(11833)
- 和(11491)
- 企业财务(11251)
- 银(11033)
- 机构
- 大学(258655)
- 学院(257717)
- 济(120914)
- 经济(118683)
- 管理(97679)
- 研究(89903)
- 理学(84395)
- 理学院(83442)
- 管理学(82229)
- 管理学院(81733)
- 中国(66581)
- 科学(53555)
- 京(52642)
- 财(52608)
- 农(46260)
- 所(46199)
- 财经(42366)
- 研究所(41849)
- 中心(41272)
- 江(39691)
- 经济学(39294)
- 业大(38795)
- 经(38417)
- 农业(36327)
- 经济学院(35494)
- 北京(32578)
- 范(32490)
- 师范(32172)
- 财经大学(31243)
- 院(31203)
- 基金
- 项目(168424)
- 科学(132823)
- 基金(123504)
- 研究(120808)
- 家(107116)
- 国家(106260)
- 科学基金(91113)
- 社会(79681)
- 社会科(75697)
- 社会科学(75671)
- 省(67459)
- 基金项目(65548)
- 自然(57803)
- 自然科(56467)
- 自然科学(56449)
- 教育(55568)
- 自然科学基金(55506)
- 划(54857)
- 资助(51406)
- 编号(47301)
- 部(38358)
- 成果(38332)
- 重点(38135)
- 发(37681)
- 创(34366)
- 国家社会(33400)
- 教育部(33099)
- 课题(32901)
- 科研(32464)
- 创新(32289)
- 期刊
- 济(135554)
- 经济(135554)
- 研究(77740)
- 中国(46805)
- 农(41222)
- 财(41130)
- 学报(41100)
- 科学(36673)
- 管理(33714)
- 大学(30815)
- 学学(29444)
- 农业(27508)
- 融(23790)
- 金融(23790)
- 经济研究(23012)
- 财经(22479)
- 技术(22001)
- 教育(19994)
- 业经(19819)
- 经(19395)
- 问题(18083)
- 技术经济(15468)
- 统计(14624)
- 业(14497)
- 贸(14277)
- 策(12753)
- 世界(12440)
- 商业(12384)
- 理论(12072)
- 决策(11794)
共检索到38422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绿敏 梅建明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是财政学科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国内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央与省级政府的分权,较少对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03-2010年福建省县(市)面板数据,对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结率这四个财政分权指标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自给率的提高,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影响并不显著。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促进省以下税收分权、多维度理解财政分权、深入研究财政分权背后的制度及人文因素等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翀 蔡雪雄
以福建省2004-2013年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提升了对海洋文化产业的需求,对海洋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中的环境质量因子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目前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利用途径和转换效率仍有限,未来需进一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营造有利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本喜 苏丽婷
阐述了福建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利用1987—2009年福建省的相关数据,对福建省加工贸易增长率、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了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影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以来,福建加工贸易增值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福建加工贸易水平有所提升;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面的拉动、促进作用;福建省加工贸易净出口额每增加1亿元,该省GDP将增加3.553亿元。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为忠 林多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及其改进后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本投入和劳动,以及科技进步因素在安徽省1990-2007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份额,并以江苏省的实证分析作为对比,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本投入 劳动 科技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雅璐
福建省早在2014年便响应号召,率先取消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的GDP考核。为了考察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以2010—2018年的县域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政策实施能否提升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政策实施之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县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其分解指标显示其改善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化的拉动,而技术效率变化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这与未受政策影响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源于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双重进步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改善势头较好,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闽西农产品主产区、闽东和闽南重点生态功能区仍存在不足。总体来看,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德进
福建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位居全国前列,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1981-2006年福建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福建省FDI流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福建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出口和进口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从短期看,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水平产生了偏离,但偏离误差修正的速度较快。最后,就福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丽月 邱昌颖 黄曦 陈秀灵
利用1996~2008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福建省耕地面积经历了急剧减少-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对耕地面积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福建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喆喆 郗永勤
文章根据福建省2000—2004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GDP数据,通过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R&D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福建省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佳丽
城镇化建设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福建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量化关系如何,将成为本文要考察的要点。本文以福建省2000年—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考察,在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福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经济增长 互动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批复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假说,并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说明福建省城市化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城市化进程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人口数量、推动城镇居民消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作用机制促进其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福建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何晓琦
福建省吸引外资在全国的份额比重较大,外资的引进解决了福建省的资金瓶颈,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与GDP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出口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很大,而外商直接投资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波动关联不大的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 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丹宇
在采用国际经济学界最为成熟的丹尼在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进行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推进浙江经济增长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贡献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清
采用2004—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协调性进行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结论:(1)我国的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的双重扭曲仍然存在。(2)机理分析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3)实证检验表明,福建省要素价格扭曲通过投资、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等路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都大于促进作用,因此,即使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困难时期,也应继续推进利率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4)实证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清
采用2004—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协调性进行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结论:(1)我国的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的双重扭曲仍然存在。(2)机理分析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3)实证检验表明,福建省要素价格扭曲通过投资、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等路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都大于促进作用,因此,即使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困难时期,也应继续推进利率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4)实证检验表明,虽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显著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但反过来并不成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