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5)
2023(12187)
2022(10418)
2021(9615)
2020(7848)
2019(18310)
2018(18029)
2017(33995)
2016(18783)
2015(21333)
2014(21965)
2013(22010)
2012(21351)
2011(19612)
2010(20193)
2009(18798)
2008(18882)
2007(17630)
2006(15679)
2005(14321)
作者
(57968)
(48499)
(48376)
(46057)
(30838)
(23573)
(22238)
(18922)
(18526)
(17827)
(16570)
(16481)
(15850)
(15347)
(15154)
(15111)
(15068)
(14112)
(14055)
(13994)
(12277)
(12163)
(11835)
(11244)
(11215)
(10972)
(10942)
(10778)
(10014)
(9956)
学科
(86925)
经济(86837)
(49406)
管理(46968)
(36047)
(33346)
企业(33346)
方法(31001)
地方(27502)
数学(26913)
数学方法(26673)
中国(26387)
农业(24112)
业经(21136)
(18443)
(17728)
(16918)
(15293)
贸易(15280)
(14706)
(14655)
(14592)
银行(14561)
(14381)
金融(14379)
(14038)
地方经济(13684)
环境(13642)
(12488)
理论(11760)
机构
学院(278947)
大学(273929)
(112287)
经济(109473)
研究(100144)
管理(99694)
理学(83303)
理学院(82207)
管理学(80725)
管理学院(80188)
中国(77489)
科学(62602)
(60408)
(57148)
(52741)
(52118)
中心(47567)
(47404)
研究所(47202)
业大(43884)
农业(43646)
(40340)
师范(39953)
财经(39616)
北京(38740)
(38211)
(36742)
(35486)
(35420)
经济学(33676)
基金
项目(173522)
科学(133408)
研究(130175)
基金(119458)
(103166)
国家(102106)
科学基金(85616)
社会(79766)
社会科(75105)
社会科学(75077)
(72807)
基金项目(63607)
教育(59143)
(58907)
编号(55976)
自然(52855)
自然科(51398)
自然科学(51381)
自然科学基金(50407)
资助(48516)
成果(46383)
(43764)
课题(40000)
重点(39191)
(37164)
发展(35335)
(35250)
(34735)
(33069)
创新(32975)
期刊
(142713)
经济(142713)
研究(85650)
中国(66879)
(57671)
学报(44827)
科学(41029)
(40389)
农业(38338)
教育(35264)
管理(34451)
大学(33596)
学学(31398)
(30973)
金融(30973)
业经(27337)
技术(25597)
经济研究(20495)
问题(19315)
财经(19049)
(18599)
(16418)
(15308)
图书(15072)
资源(14470)
技术经济(14203)
商业(13567)
(13515)
理论(13093)
经济问题(13017)
共检索到447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开星  
传统村落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象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靓丽瑰宝,福安市地域自先秦时期便有人繁衍生息,公元1245年正式建县,千年来的孕育与发展让福安的传统村落不断涌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就福安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状况、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等进行深入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归纳、整理,提出若干高质量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丹   彭阔东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以闽东福安山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地存在产业融合缺乏整体统筹,水果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粗放,人才缺乏等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各地统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水果产业融合程度;整合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多渠道培育乡村发展新型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族周  胡希军  钱惠  廖坤富  黄小兵  刘云  韦宝婧  
传统村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建筑艺术等重要价值。文章以福建省的49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地理统计分析和历史文献梳理等方法,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福建省传统村落呈显著的集聚模式,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多中心集聚”分布格局,北部密集、南部稀疏,并以福建省中部为中心向两端逐渐减少,同时沿着古驿道和流域呈多带状分布。(2)福建省传统村落主要形成于元代以前,空间分布方向呈“西南—东北”走向。随着朝代更替,分布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偏移,分布范围扩增且方向性明显增强。(3)传统村落的形成和演化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传统村落建村的选址和布局,而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因素则影响其发展和演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晓毅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当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仅列入建设部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就有2555个村落。但是应该把传统村落保护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晰。已知保护成功的案例大多是旅游开发,即通过吸引游客来维持传统村落的延续。旅游开发得当可以使传统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刘佳慧  王云庆  
传统村落档案工作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和传统村落作为其两大行为主体需要建构合作关系,实现传统村落档案的共建共享。文章从我国传统村落内涵及专业档案管理在我国传统村落调查建档类工作中的缺失两方面分析了建构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并探析了档案部门协助传统村落自治档案、将传统村落档案接收进馆和推动传统村落记忆数字化几种合作关系的建构,强调传统村落档案资源与权利的配置,呼吁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角色从行政官员型向辅导员型转变,从档案实体保管者向数字保管者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叶云  翁雯霞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烜伯  喻兴洁  张家其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因历史建筑集聚及民族文化深厚,具备旅游开发的理想资源条件。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进入性差、非农产业发展艰难等问题,使其旅游开发严重受阻。基于此,对传统村落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加速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从拓扑学连接的角度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关系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应于该地区的旅游开发空间区划策略。结果表明:(1)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总体呈局部凝聚型,主要在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三个高密度集聚区;(2)湘西州传统村落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水平较低,而感知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地形地势、水系和路网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村落可达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运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旅游区位商模型和"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三核、双轴、三圈"的湘西州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为不同发展类型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隋新玉  
传统村落因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和谐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开发的载体。辽宁是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辽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效,实现优质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探讨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价值重构、构建动态文化景观等对策,以推动辽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文化体验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霄鹤  兰思仁  
福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历史悠久、风貌古朴、特色鲜明的地域特点,对其类型、分布及其典型特征的研究,是建设"乡愁"浓郁的"美丽乡村"和发挥福建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首要前提。首先借鉴相关研究学者对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研究,基于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的实地调研情况,构建了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K-modes方法,以截止2013年12月31日前评选出的福建省内具有国家级、省级称号的54个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第三根据分类结果,分析出福建省内存在闽江以北(包括闽江流域)综合文化村落景观区域、闽西客家村落景观区域、闽南红砖文化村落景观区域3个传统村落景观区,其中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建平  
葡萄产业是宁德福安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由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外销过程中葡萄货损率较高。以福安市生鲜葡萄冷链物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角度分析了当前福安市生鲜葡萄冷链物流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福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凤玲  
古村落保护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孙伯镇3个古村落综合治理实践,探讨分析了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有效保护原有古村落历史古迹,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磊  
传统村落是一种极为敏感和特殊的遗存资源类型。一方面,地域开发需要借助其优秀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来提升形象内涵;另一方面,开发过程需要时刻秉持和监控保护与开发的优先级。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如何在历史地位突出、遗存破损严重、史证信息缺乏、干扰因素众多的复杂背景下,精准提炼出最富代表性的风貌特质,重要而紧迫。研究围绕原型辨识的概念,通过对原型基本属性、发散模式、要素关联等细节的分析和案例的实证,系统阐述益于检验既有开发准适度及后续调整深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