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8)
- 2023(16463)
- 2022(14036)
- 2021(12701)
- 2020(11077)
- 2019(25043)
- 2018(24461)
- 2017(46494)
- 2016(25256)
- 2015(27984)
- 2014(27755)
- 2013(27447)
- 2012(25222)
- 2011(22827)
- 2010(22642)
- 2009(20961)
- 2008(20408)
- 2007(18181)
- 2006(15792)
- 2005(13676)
- 学科
- 济(118367)
- 经济(118248)
- 管理(72458)
- 业(66817)
- 企(53680)
- 企业(53680)
- 方法(50813)
- 数学(45279)
- 数学方法(44750)
- 农(29158)
- 财(26848)
- 学(26037)
- 中国(25896)
- 地方(25757)
- 业经(23564)
- 农业(20020)
- 环境(19498)
- 贸(19207)
- 贸易(19203)
- 易(18611)
- 制(17775)
- 务(17130)
- 财务(17079)
- 财务管理(17038)
- 企业财务(16191)
- 和(16084)
- 地方经济(14938)
- 技术(14917)
- 理论(14880)
- 融(14746)
- 机构
- 学院(363415)
- 大学(362495)
- 济(153659)
- 经济(150672)
- 管理(139347)
- 研究(124166)
- 理学(121202)
- 理学院(119854)
- 管理学(117629)
- 管理学院(116985)
- 中国(91614)
- 科学(80030)
- 京(75059)
- 农(69429)
- 财(66615)
- 所(64011)
- 业大(60993)
- 研究所(58835)
- 中心(57766)
- 农业(54675)
- 江(54255)
- 财经(54037)
- 经(49023)
- 经济学(47593)
- 北京(46255)
- 范(45091)
- 院(44720)
- 师范(44503)
- 经济学院(42878)
- 州(42248)
- 基金
- 项目(253268)
- 科学(198314)
- 基金(184641)
- 研究(175262)
- 家(164562)
- 国家(163263)
- 科学基金(138987)
- 社会(112735)
- 社会科(106959)
- 社会科学(106926)
- 省(101250)
- 基金项目(98491)
- 自然(92848)
- 自然科(90639)
- 自然科学(90609)
- 自然科学基金(89002)
- 划(84387)
- 教育(79762)
- 资助(75260)
- 编号(68330)
- 重点(57677)
- 发(54687)
- 部(54602)
- 成果(53491)
- 创(52260)
- 科研(49829)
- 创新(49048)
- 计划(48953)
- 国家社会(47257)
- 课题(47055)
共检索到52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陈治淇 白斯琴 潘辉
文章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研究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其次是林龄;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劳动力。从单位面积补偿标准来看,林龄、家庭劳动力和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是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计量分析结果和样地经济损失测算结果,提出按照龄级分别制订生态补偿标准,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比例为112∶97∶74;分树种制订补偿标准,杉木、桉树、马尾松、阔叶树和木麻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比例为96∶115∶56∶74∶59;依据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制订补偿标准;根据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制订补偿标准等。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标准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陈治淇 白斯琴 潘辉
文章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研究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其次是林龄;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劳动力。从单位面积补偿标准来看,林龄、家庭劳动力和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是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计量分析结果和样地经济损失测算结果,提出按照龄级分别制订生态补偿标准,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比例为112∶97∶74;分树种制订补偿标准,杉木、桉树、马尾松、阔叶树和木麻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标准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斯琴 陈钦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人数、家庭纯收入、对受益者是否产生影响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支付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年龄、家庭总人口、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是否了解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议:促进居民收入提高;让受益者了解保护生态公益林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建立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标准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洁 陈钦 王团真 任晓琨 燕菲儿
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林农作为森林的主要经营者,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却给林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永泰、将乐、长汀、政和、建瓯五个县市的400个小班作为调查对象,利用STATA软件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给林农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进行OLS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郁闭度、平均树高、亩蓄积、林龄、生态等级和树种对实际经济损失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鼓励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创新生态公益林补偿方式等维护林农权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补偿 经济损失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晓华 陈平留 谢德新
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经济效益损失补偿为出发点,阐述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原则和影响补偿资金标准的因素,提出了生态补偿资金分阶段补偿标准。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经济损失 补偿标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灯 田大伦 闫文德 宁晓波 郭晓飞 陈星
以贵阳市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调查贵阳市居民公益林生态效益支付意愿(WTP),对其生态效益价值及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为完善补偿机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1)73.6%贵阳市居民家庭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有支付意愿,平均意愿支付额为E(WTP)=213.96元/(户年);(2)支付意愿受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收入水平及环境关注态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3)贵阳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估值为2.91×108元/年,等同贵阳市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21%;补偿标准估值为1 160.85~1 348.40元/(hm2年)。该结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殿蓓 陈飞鹏 涂佳才 暨淑仪
To find out the feasible compensation rate for ecological beneficial forest,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such as fixation of solar energy,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release of oxygen, and maintaining the global atmosphere balance,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employment of emergy synthesis for the ecolog...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标准 能值分析 广东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顺龙 李华
森林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生态效益补偿公平性,进而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农民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补偿费用、收入来源、林业总收入,生活水平变化等是影响补偿标准的制定及农民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了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补偿、增加当地科研及教育方面的投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藏 生态效益 补偿标准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钦 魏远竹
首先,运用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公益林生态补偿能够促进公益林保护从“非帕累托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其次,运用产权理论论证了我国公益林产权残缺、界定困难、得不到有效保护,政府应当在明晰公益林生态产权的基础上,制定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促进产权收益实现;最后,应用公平理论论证了我国公益林保护存在不公平现象,必须建立公益林保护费用公平分担机制,促使受益者对受损者进行补偿。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福利经济学 产权 公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眉 刘伟平
介绍了中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并且新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框架用于分析公益林补偿问题。文章通过设定分工模型,对林农的个人决策模式和均衡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补偿标准和人口总数成正比;和转移支付效率成反比(存在层层截留补偿款);和公益林总面积成反比。并根据以上的比较静态研究推测指出补偿公益林的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的结构U(B1)"之间。这个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帮助分析公益林补偿的诸多问题,为政府合理制定补偿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小军 纪雪云 徐晋涛
文章基于对四川省4个县、192户农户对政府赎买生态公益林最低接受意愿(WTA)的调研,通过建立生态公益林供给曲线,对政府赎买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如果政府的资金预算为50万元,则合理的赎买价格为5400元/hm~2,可以赎买调研村农户大约80%的林地,且采用10年期每年支付的赎买方式相对较优。模型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政府赎买的合同期限和补偿支付方式对农民最低接受意愿(WTA)的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政府赎买 生态公益林 供给曲线 WT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省域"一刀切"的补偿标准经常会造成省际间补偿标准"过高"、"过低"或"踩空",从而导致生态补偿机制失效。基于此,文章首先探索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的规律,定性化描述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化测量。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域需要进行生态补偿,其中内蒙古生态补偿额度最大,山西生态补偿额度最小。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省域"一刀切"的补偿标准经常会造成省际间补偿标准"过高"、"过低"或"踩空",从而导致生态补偿机制失效。基于此,文章首先探索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的规律,定性化描述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化测量。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域需要进行生态补偿,其中内蒙古生态补偿额度最大,山西生态补偿额度最小。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洪云 喻永红
适宜的生态补偿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表明最低生态补偿应能弥补农户环境参与的全部成本;考虑到生态保护的公平原则,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应包括退耕还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本文以重庆万州退耕还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成本流、保护拍卖和选择实验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成本、接受意愿和生态环境价值贡献基础上的退耕还林补偿水平。不同补偿原则下的测算结果发现,现有退耕还林农户补贴严重不足。适宜的生态补偿标准是确保退耕还林的生态可持续性的前提,也是政府政策设计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宇 李兆华 谢红星 赵丽娅
[目的] 禁捕是保护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渔民作为禁捕的受偿主体,如何给予合理补偿,激发其主动参与退捕的积极性,成为保证禁捕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方法] 本文以效用理论为指导,依托实地调研数据,构建渔民受偿意愿的效用函数测定禁捕生态补偿标准,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渔民的受偿意愿进行分析,探讨洪湖禁捕生态补偿标准的合理性和影响渔民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 禁捕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为4.09万元/年,非参数估计结果为3.56万元/年;两种方法测算的补偿标准每年相差0.53万元,非参数估计法能够直接反应出渔民的最低补偿金额,但测算出的补偿标准往往偏高。在长江流域禁捕的整个时期内,可将两个补偿额度作为洪湖禁捕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区间;在对禁捕有经济补偿的前提下,89.8%受访渔民表示愿意退捕,渔民的退捕行为受到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生态认知以及禁捕政策的共同作用。[结论] 渔民的生产特征和对禁捕政策的认知程度,是影响渔民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越差、生存和生计方式多样化、生态认知程度越高的渔民更愿意接受禁捕政策。
关键词:
禁捕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效用理论 洪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