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3)
- 2023(19132)
- 2022(16186)
- 2021(14968)
- 2020(12699)
- 2019(28623)
- 2018(28284)
- 2017(55228)
- 2016(29865)
- 2015(33250)
- 2014(32614)
- 2013(32736)
- 2012(30089)
- 2011(26887)
- 2010(27335)
- 2009(25737)
- 2008(25056)
- 2007(22288)
- 2006(19900)
- 2005(18008)
- 学科
- 济(120932)
- 经济(120796)
- 业(106371)
- 管理(97021)
- 企(92757)
- 企业(92757)
- 方法(52170)
- 数学(42087)
- 数学方法(41591)
- 农(38160)
- 财(36505)
- 业经(35475)
- 中国(35284)
- 融(29145)
- 金融(29143)
- 银(28346)
- 银行(28306)
- 制(27413)
- 行(27296)
- 农业(26604)
- 地方(26224)
- 务(25584)
- 财务(25509)
- 财务管理(25476)
- 企业财务(24208)
- 学(23076)
- 贸(22580)
- 贸易(22564)
- 理论(22540)
- 技术(22188)
- 机构
- 学院(421888)
- 大学(418267)
- 济(172466)
- 管理(169848)
- 经济(168642)
- 理学(145508)
- 理学院(143963)
- 管理学(141816)
- 研究(141070)
- 管理学院(141015)
- 中国(112288)
- 京(88981)
- 科学(85113)
- 财(81520)
- 农(71935)
- 所(71165)
- 中心(65595)
- 江(64581)
- 研究所(64388)
- 财经(64317)
- 业大(62003)
- 经(58391)
- 北京(56095)
- 农业(56074)
- 范(53617)
- 师范(53157)
- 州(52410)
- 院(51063)
- 经济学(50675)
- 财经大学(47520)
- 基金
- 项目(279747)
- 科学(220679)
- 研究(207178)
- 基金(202613)
- 家(175623)
- 国家(174009)
- 科学基金(150313)
- 社会(130919)
- 社会科(124055)
- 社会科学(124022)
- 省(110939)
- 基金项目(106585)
- 自然(97224)
- 自然科(94969)
- 自然科学(94946)
- 教育(93843)
- 自然科学基金(93286)
- 划(91399)
- 编号(85216)
- 资助(83569)
- 成果(69236)
- 重点(62051)
- 部(61482)
- 发(60467)
- 创(59775)
- 课题(58198)
- 创新(55242)
- 国家社会(53231)
- 项目编号(52939)
- 科研(52919)
- 期刊
- 济(195387)
- 经济(195387)
- 研究(126249)
- 中国(83060)
- 农(66560)
- 管理(65924)
- 财(64253)
- 学报(63042)
- 科学(59137)
- 融(50418)
- 金融(50418)
- 大学(48069)
- 农业(45493)
- 学学(45213)
- 教育(44085)
- 技术(37032)
- 业经(33781)
- 财经(31653)
- 经济研究(30276)
- 经(27143)
- 业(25910)
- 问题(24700)
- 图书(22967)
- 技术经济(21930)
- 现代(20502)
- 理论(20326)
- 科技(19528)
- 贸(19455)
- 商业(19158)
- 版(18888)
共检索到640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丹
生产性服务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投入,是世界各国/地区获取全球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规模小增速快、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均衡、重心偏向传统行业等特点。同时,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存在内生动力,具体包括不完善的产业集群、亟待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创新人才的不足等因素。因此,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以顶层设计为导向,优先在“侨”、“台”和“民营企业”方面率先破局。一方面,通过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方式,拓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渠道。另一方面,需要以规则为抓手,积极对接服务贸易新规则,增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外部动力,推进其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沈超
基于UIBE GVC-ADB MRIO数据库贸易流分解数据,对2007—2020年60个国家(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嵌入位置进行测算,并构建营商环境、要素质量和创新能力3组综合指数,实证检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嵌入位置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较低,但嵌入位置尚可,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营商环境、要素质量能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创新能力能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据此,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淑嫱
在国家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背景下,本研究利用福建省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结合融合均衡度、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和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福建省制造业整体与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融合与互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处于非均衡融合形态,两大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主,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渗透;生产性服务业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且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主要是传统服务业部门。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引导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发展,以及提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福建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从专业化和多样化层面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样本检验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沿海省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小企业。在作用机制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而多样化集聚则通过加快要素流动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志源 张梦 马野青
文章通过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度,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指标,重点分析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异质影响。从上游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2014年绝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且上游度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反应较为剧烈。实证结果显示,运输、信息、金融以及房地产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均有差异,其中运输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房地产业的正向影响效用较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先民 韩朝亮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攀升动力机制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为视角,通过测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处于松散耦合阶段。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应实现从低级要素向中级、高级要素升级,并不断进行产业组织创新;通过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国内分工体系重构,形成国家价值链(NVC);基于全球范围内关键要素的再整合,最终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磊 李吉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展、O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OFDI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而I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则阻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从地区异质性看,OFDI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O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双向FDI的协同发展只对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Porter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时,认为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支持性活动)构成企业内的价值链。同期Kogut认为,整个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此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全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沈超
文章梳理和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ITU、UIBE-GVC和ADB MRIO数据库60个国家(地区)2007—2020年的国别(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生产性服务业GVC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GVC地位存在高度显著的正向关联,且主要通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创新生态系统改善两种渠道影响生产性服务业GVC地位,同时该影响还受到服务业开放度、受教育水平和ICT服务贸易规模的调节作用。此外,上述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国别(地区)和行业异质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梅蕾 蒋跃超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主导,因为具有高成长、高集聚、高辐射、高就业的特征而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对生产性服务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的资金投入,仍然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从企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入手,对制造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日明 邹康乾
基于TiVA数据库中2005-2015年我国14个制造行业数据,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相关指标,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占比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参与度;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前向联系影响更大,即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上游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地位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作用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更强,其他结果与整体回归一致;稳定性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演进这一结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凤娇 陈蓉
采用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出口增值能力指数比较测度了两岸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并构建上游依赖度和下游依赖度指标实证评估了两岸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高于中国大陆。同时,中国大陆生产性服务业对台湾地区偏向于上游依赖,而台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大陆偏向于下游依赖。未来,两岸应重点加强陆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早日实施,探索构建以大陆市场为核心的国家价值链。
关键词:
两岸 生产性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成东 李安琦 蔡渊渊
将产业融合因素引入产业GVC攀升评价体系之中,基于资源稀缺性,从效率视角揭示产业融合对产业GVC攀升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评价体系,并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在实证研究时段内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波动不大,但各细分行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产业融合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GVC价值位势的攀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 余珊萍 韩剑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两高一低"(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特点,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然而,面对新的国际背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价值链升级。为此,本文将尝试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的相关性,探寻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途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价值链升级 投入产出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赵龙双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特点,对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问题进行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在产品价值链上的融合分成4种方式,即发现环节的融合、设计环节的融合、生产环节的融合以及销售环节的融合;并对影响因素和融合效应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